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效益的综合评价,揭示了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是1999年12月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2003年6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3]5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衡水湖等2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文件,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腹地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境内、伊勒呼里山南麓,是嫩江源头发源地之一。其间河网密布,沟壑纵横,其中,二根河、南瓮河、南阳河、砍都河,均为嫩江源头水系,几条河流到呼玛县林业局十二站林场逐步汇聚一起,始称嫩江[2]。因此,本区生态系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素有"铜帮铁底"之称的嫩江水系。对嫩江流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我国最原始、最典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对于涵养水源、保护动植物资源及深入研究大兴安岭林区的地质地貌、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植物群落演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Landsat ETM和2010年Landsat TM两个时期的假彩色合成影像作为信息源,获取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的转化数据,确定相应的转移概率矩阵,应用马尔科夫过程模拟景观的动态演变情况和未来演变的趋势。结果表明,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结构和功能正在发生着迅速的转变,森林和永久性河流面积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而草本沼泽和森林沼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森林群落逐渐退化。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正在向沼泽化和荒漠化演变。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现状及其重要性,并对保护区湿地功能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火烧区森林蛀干害虫发生情况的实际调查,对火灾程度、森林类型、光照情况、天敌虫害影响因子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得出了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可怕的灾害之一,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几年受到了几次森林大火的袭击,给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多方面的破坏,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2012年6月15日—9月25日落叶松林降雨的观测,研究了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树冠截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期间总降雨量为216.6 mm,穿透雨为121.6 mm,占总降雨量的56.2%,树冠截留量为62.5 mm,占总降雨量的28.8%,径流量为32.5 mm,占总降雨量的15%;随着降雨量增加,穿透雨和径流量增加,树冠截留量减小;随着冠层减少,穿透雨和径流量增加,树冠截留量减少;树干径流量取决于降雨量、降雨强度和树冠特征。  相似文献   

8.
嫩江源头—南瓮河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南瓮河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 ,对该保护区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 ,并提出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记者从7月22日在黑龙江省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的大兴安岭松岭首届湿地文化节暨嫩江源景区开园仪式上了解到,为期半年的大兴安岭松岭首届湿地文化节将推出中小学生湿地夏令营,自驾、徒步旅游和生态摄影大赛、湿地科普等一系列生态文化活动。嫩江源景区被中国旅游协会亲子游和青少年营地分会授予中国旅游协会与青少年营地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并授权使用"童乡森林营地"品牌,被挂牌确定为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大兴安岭东部林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火灾发生情况,分析了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双河自然保护区、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绰纳河自然保护区、岭峰自然保护区和盘中自然保护区各自的林火管理特点,提出了大兴安岭东部林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方面存在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林内可燃物载量高、保护区内路网密度相对较低等问题及加强林火监测系统、林火阻隔系统、森林火灾扑救系统建设等6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潮东,邀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钟永德教授,重庆市梁平县县长吴盛海,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炳岩和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林业局局长汪立功等4位嘉宾围绕"森林旅游,我们的期待"这一主题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2.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资源优越,人文资源丰富,具有独具特色的珍稀野生动物资源黑叶猴,开展生态旅游优势明显.笔者通过对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研究,探寻在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前提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途径,找到开发和保护的双赢对策,形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南垒河在为孟连县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的同时,也是维系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水源,流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直接关系到全县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本文主要介绍了孟连县南垒河绿色长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设南垒河绿色长廊的措施,具体提出孟连县南垒河流域需划分为3个生态类型区的建设举措。即上游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建设、中游段城市森林生态建设区景观改造和下游绿色生态河道建设,其中中游段城市森林生态建设区景观改造最为重要,主要包括绿化建设、河滨公园建设、西山森林公园建设、生态湿地建设、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面山生态修复建设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量生物量实测数据及历年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碳储量及各碳库分布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碳储量为1 567.1×104 t。其中植被碳储量为903.4×104 t,占总储量的58%;土壤碳储量为606.3×104 t,占总储量的41%;枯落物碳储量为17.4×104 t,占总储量的1%。各分碳库储量中,棕针土土壤碳库、乔木层碳库、草本层碳库为主要碳库,占总储量的89%。  相似文献   

15.
李鑫 《云南林业》2011,(6):65-65
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境内。傣语,南:水,滚:沙洲,意为沙洲之河。南滚河系云南省境内怒江下段仅次于南汀河、波罗河的第三大支流,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因此水系而命名。  相似文献   

16.
应用1989—2010年三期遥感影像,研究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森林是景观基质,草本沼泽是主体斑块,景观异质性较大;2000—2010年景观格局变化呈快速变化趋势,景观基质生态功能弱化,草本沼泽面积21年来首次超过森林;森林群落面积萎缩率高达34.02%,主要转化为森林沼泽;森林沼泽和道路面积增长率最大,分别达到80.94%和64.29%;景观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破碎化加剧,景观破碎化指数从1989年的0.2453上升至2010年的0.4498;火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道路修建、气候变化是重要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地处青海省南部的玛可河林区,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分区之一,具有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等显著功能,形成了青南地区最大的森林生态屏障。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原始森林,巩固生态成果,发挥良好的生态功能,林区在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帮扶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林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南瓮河湿地生态健康良好、水源充分,水资源调节能力强;湿地类型保持原有状况,景观完整,物种丰富,是野生动植物的繁殖和栖息地;湿地功能完整健全,具有重要科研与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测定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未火烧与火烧土壤的理化性质,研究火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降低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的NH_4-N浓度,但是增加了土壤的NO_3-N浓度,而对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省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完成保护区内各地类的区划、判读,然后进行野外植被生物量实测工作。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研究区内植被地上生物量总量为1 284.96万t。保护区最大的景观格局为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8%,生物量占到总量的92%;其次是草本沼泽。二者面积占总面积的95%,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8.85%,是保护区内主要的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