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王振学  张林  史红志 《蔬菜》2009,(8):24-25
近几年保护地秋延迟甜椒种植面积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随之而来的各种病害也越来越多,病毒病的发生及危害,是造成甜椒减产及绝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学防治病毒病,是秋延迟保护地甜椒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甜椒是重要的夏秋菜之一,但近年来由于病毒病的危害,陕西关中地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下降,影响了菜农的种植积极性。为此笔者根据该省甜椒病毒病发病情况,提出以下防治对策,供参考。 1 发病原因分析 1.1 气候条件 病毒病发生的适宜气候条件是高温干旱,在这种条件下,病毒繁殖快,同时,病毒  相似文献   

3.
1993年以来,因受疫病和病毒病为害,宁夏灌区普遍不能种植甜椒.从2000年开始惠农区农技中心对其进行攻关研究,摸清了危害本地甜椒生产的2大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控病栽培技术,2003年应用该项技术示范种植甜椒13.3 hm2获得成功,平均每667 m2产量达4 250kg,最高达6000 kg.  相似文献   

4.
1993年以来,因受疫病和病毒病为害,宁夏灌区普遍不能种植甜椒。从2000年开始惠农区农技中心对其进行攻关研究,摸清了危害本地甜椒生产的2大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控病栽培技术,2003年应用该项技术示范种植甜椒13.3hm^2获得成功,平均每667m^2产量达4250kg,最高达6000kg。2004年扩大种植规模,全惠农区共育苗移栽种植甜椒66.67hm^2,  相似文献   

5.
肇州镇是黑龙江省肇州县蔬菜生产主产区,蔬菜主要栽培方式是塑料大棚,经过15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发生最普遍且防治困难、有毁棚可能的病害主要是黄瓜的霜霉病和枯萎病;茄子的黄萎病;较轻的有番茄的早疫病、枯萎病;甜椒的疫病、早疫病和病毒病;黄瓜的白粉病、蔓枯病、炭疽病及细菌性角斑病;茄子的褐纹病等.同时以上各作物间共有的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及作物间可相互侵染的灰霉病和菌核病也同时发生.针对上述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情况,对其防治技术进行摸索和试验,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顺党 《蔬菜》2009,(4):22-22
彩色甜椒简称彩椒,由于其颜色明亮、果实个大、果肉肥厚、质地脆嫩、富含营养,适合做各种烹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营养价值,倍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市场的特色蔬菜品种之一。但彩色甜椒病害比较多,其中茶黄螨、病毒病危害较重。茶黄螨属蜱螨目线螨科,近几年危害较重,尤其在大棚及温室中更重,由于螨虫个体比较小,体长0.2mm左右,肉眼无法识别,  相似文献   

7.
赵文渊 《中国果菜》2019,(4):77-80,84
甘肃省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中西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雨少、昼夜温差大,适合棚室甜椒的种植,近年来甜椒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甜椒色彩鲜艳,营养价值丰富,具有抗氧化、抗癌等保健功效,在市场上广受欢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健康蔬菜。但随着甜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连茬种植逐渐增多,再加上品种单一,施肥灌溉不合理,甜椒疫病发生严重,传播速度快,涉及面积广,不易控制,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着当地棚室甜椒产业的发展。为此,本文从疫病的发病条件入手,对该病做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详细地介绍了该病的为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甜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一代杂种——‘冀研5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妍芹  刘云 《园艺学报》2001,28(1):89-92
 ‘冀研5号’是利用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 为母本, 以优良自交系JR 为父本配制成的杂交一代甜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 果实长灯笼形, 早熟, 既耐低温弱光,耐热性又好, 连续坐果能力强, 抗病毒病( 抗TMV, 耐CMV) , 较抗炭疽病和疫病, 适宜北方不同类型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也是理想的南菜北运品种, 一般产量为60 000 kg/ hm2。  相似文献   

9.
甜椒喜温但不耐高温,喜湿但最忌水涝,进入伏天,气温经常处于30~35℃以上,且旱涝无常,容易诱发甜椒病毒病、疫病、炭疽病、日烧病等的发生,造成甜椒大量落叶、落花、落果,对其生长发育极为不利,故伏天甜椒管理应围绕防病、保叶、促秧工作进行。 1.建全灌排系统,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经常保持田间表土半干半湿状态。灌水要早晚进行,小水勤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我国甜椒栽培发展较快 ,长江流域一年四季都有栽培。现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 ,将该地区的大棚秋延甜椒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品种选择应选用果形大、前期耐高温、后期耐寒、抗病优质的中晚熟品种。笔者选用的是农友种苗公司选育的品种“女王星”。该品种生育旺盛 ,株形矮壮 ,抗烟草蚀纹病毒病 ,结果力强 ,产量高稳 ,果型端正优美 ,果色翠绿、亮丽 ,品质优良。2 播种育苗2 .1 播种期 播种期应在 7月下旬为宜。播种过早 ,定植期正值高温 ,易发生青枯病、病毒病等 ;播种过迟 ,生长结果期缩短 ,影响产量。2 .2 浸种与种子消毒 每 6 6…  相似文献   

11.
封面说明     
春晓早熟大果型甜椒品种,长势旺盛,高抗病毒病、疫病。叶片中小,果色浓绿,果形方正,肉厚中等。果长10~11cm,宽9~10cm,单果质量250~350g,结果多,持续结果能力强,适宜早春或秋延后大棚栽培。帝尊长势旺,高抗病毒病、疫病,叶片浓绿平展,果形方正,肉厚,果硬耐运输,青熟果绿色,老熟果深红色,商品性优秀,单果质量260~350g,持续结果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农发”甜椒是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甜椒育种组育成的甜椒新品种。该品种比“农大40号早熟7—10天。植株生长势强,株型高,叶片大,对病毒病抗性较强。丰产性能好,比一般品种增产30%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保护地辣椒生产面积日益增加,但是辣椒生产中病害发生情况也日趋严重,菜农为此也非常苦恼。针对这种情况,现就保护地甜椒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辣椒疫病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4.
黄志农  刘勇 《辣椒杂志》2004,2(3):34-36
本文初步总结了辣椒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病毒病、烟青虫、斜纹夜蛾、茶黄螨等主要病虫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和发生危害的特点.研究提出了选用优质抗性品种,搞好种苗消毒,实行合理轮作,加强健身栽培,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黄志农  刘勇 《辣椒杂志》2004,2(2):24-26
本文初步总结了辣椒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病毒病、烟青虫、斜纹夜蛾、茶黄螨等主要病虫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和发生危害的特点。研究提出了选用优质抗性品种,搞好种苗消毒,实行合理轮作,加强健身栽培,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甜椒生产过程中,传统的大水漫灌会使土壤水分蒸发过快,同时又容易造成田间秋水过多而导致疫病发生,如果采用膜下沟灌栽培,可以有效避免田间积水,降低疫病发生率,并抑制水分蒸发,减少灌溉次数,还可以防止杂草危害。越夏甜椒膜下沟灌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苏椒103号’是以早熟灯笼形甜椒自交系‘01016-2’和中熟长灯笼形甜椒自交系‘S006’配制的早中熟甜椒杂交一代品种。果实高灯笼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纵径10.1 cm,横径6.8 cm。单果质量137 g,维生素C含量1.48 mg·g~(-1)。抗病毒病,高抗炭疽病、疫病和青枯病,适合在江苏、河南、广东及气候生态条件类似地区露地栽培,产量39009 kg·hm~(-2)。  相似文献   

18.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一代杂种‘冀研6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妍芹  刘云 《园艺学报》2002,29(3):295-298
 ‘冀研6号’是利用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XB为母本, 以优良自交系96-4为父本配制成的杂交一代甜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 果实灯笼形, 中早熟, 前期坐果集中, 结果率高, 抗病毒病, ( 抗TMV, 耐CMV) , 较抗疫病和炭疽病, 适宜保护地及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一般产量56 2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菜豆(豆角)是我省主要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我省菜豆病毒病、菜豆炭疽病、菜豆疫病发病严重。结合品种资源入库和抗病性鉴定工作,对菜豆病毒病、炭疽病的地区分布和品种类型与抗病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甜椒具有耐弱光、耐储运、管理方便等特点,非常适合在日光温室内栽培。但是由于温室甜椒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造成倒茬困难,而甜椒又忌重茬,疫病、青枯病、枯萎病等各种土传病害的发生逐年加重,使甜椒生产受到限制,直接影响了甜椒的产量、品种和经济效益。为了防治各种土传病害,通过采用嫁接栽培技术,不但解决了甜椒病害和重茬问题,还增强抗逆性,大幅度提高了产量,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