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家乡古栗树     
每次走进家乡那个古老的彝寨里,首先映入我眼里的是一道千年不变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就是那山寨背后的古栗树群。在这片千年古栗树群中,家乡彝人们,不知从那一辈祖先起就立了一棵枝叶繁茂的古栗树为家乡彝人们的“神树”。这棵古栗树很粗壮,由五个彝家男人才能合抱,使一辈又一辈的家乡彝人们春夏秋冬都会去祭拜“神树”,自然这棵“神树”成为家乡彝人们的保护神,家乡彝人们便有了千年崇拜古栗树的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家乡,人们把杜鹃花叫做“映山红”。我童年时代就听母亲讲过映山红的故事,她说从前有一位国王要选“花王”,他从民间推选去的花卉中选中了牡丹为“花王”;可是,不久又有人送来映山红,国王见它太美丽了,可是又已经封了牡丹为“花王”,无奈何,只好说,你来迟了,让你满山遍野去开放吧!从此,  相似文献   

3.
太阳落下山去了,晚霞把远山近岭衬托得轮廊分明,给葱笼叠翠的绿峰镀上了一层凝重、庄严的色彩。“怎么办?”开往林场的末班车已走了十多分钟了,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岔路口,孤零零地站在路旁那棵充当临时停车标志的老榕树下,望着那一个个匆匆而去的身影,我的思绪象天空的浮云一般悠悠地飘回了遥远的故乡……一个月前,当我走出校门下决心到这远离家乡的林场当一名“孩子王”时,妈妈含着泪送给我一本  相似文献   

4.
心中的桃林     
屋外的风暖了,我耐不住要回老家的那片桃林看桃花。闯进家乡那片桃园是一个偶然,是在非典闹得最凶的那个春天,我关在屋子里实在太闷,便逃回家乡去,于是在家乡的田野上发现了一片桃林。桃林有百余亩,林中,两间红砖砌成的小屋掩映在花的海洋里,主人是两兄弟和他们的媳  相似文献   

5.
开头“哎!你了解今年的情况吧!能不能把来年的采伐任务提到今年来?”“可有施业计划的规定,把两年的任务一起去完成……?”“那我知道。不过,如何灵活运用计划是你们的责任吧。如果不把五年总采伐量随便增加就好了。”  相似文献   

6.
槐林     
迈出校门,走进社会,已是十年。纷纭世事,我眼缭缭的乱,心厌厌的烦。未了,请假回了我驻过的乡下。我坐在屋里,懒懒的看书.柳婶说,你去瞧那花圃吧.花事正浓哩。我怠动。莲妹说,咱去赏那  相似文献   

7.
年雁柔情     
元旦回趟老家,忽而在家乡封冻的麦田里看到了被惊飞的一行大雁。我和儿子仰首去数大雁,发现这行大雁只有7只,并成“人”字排开,在家乡的田野上空盘旋。令我心中为之一晾的是,这群大雁在天空中书写的“人字”的“撇捺”相差很大:一“撇”上有6只,而一“捺”上只有孤零零的一只。  相似文献   

8.
家乡的河     
离开家乡已经二十年了,我一直留恋着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留恋那静静流淌着的安达木河。 "五一"长假期间,我回到了阔别二年的老家--雾灵山脚下、安达木河畔的密云县新城子镇曹家路村。刚刚落座,母亲就说:"东河套(家乡人对安达木河的称谓)那边建设的漂亮着呢,一会儿去看看吧。"听完这话,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顾不得旅途的劳累,疾步向东河套走去。  相似文献   

9.
醋柳精神赞     
从我懂事的时候,就对家乡的醋柳有了浓厚的兴趣。那时,秋天一来,我就嚷着让下地收割庄稼的父亲给我折醋柳果枝,我要吃那醋柳果,它又酸又甜又好吃。醋柳在我的家乡被称为“酸刺”,属于灌  相似文献   

10.
心中的凤凰     
九月,去凤凰。这座湘西边城,因为沈从文先生的文字进入我的生活,成为向往的地方。在《沈从文别集·凤凰集》里有这样的文字:“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我比较喜欢的还是那些描写我家乡水边的哀乐故事。”  相似文献   

11.
到山区下乡工作之余,乡干部邀我上山转转。鄙人爱山,正中下怀,就去了。乡干部带一支火药枪,说弄几只石鸡。“不容易打吧?”我问。“容易,手到擒来。”他说。听那口气,象养鸡专业户到自己的笼里抓鸡。大青山草木葱茏,百鸟啁瞅。  相似文献   

12.
家乡的荷塘     
都市里钢筋混凝土看多了,总让我想起小时候家乡那“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荷塘。那时,家乡的沟、塘、河、渠都清澈见底,水草丰茂;菱角、莲藕、鸡头菱、菰草,芦苇,满眼尽是浓郁的翠绿。天热时,脱得赤条条,一头扎进荷塘里,使劲地扑腾,直搅和得鱼儿乱跳。饿了,一猛子潜到水底,抠出个白嫩的藕,洗几把,吃到嘴里又解渴又挡饥。秋天,乘一口大铁锅,漂到塘里摘菱角,拿回去煮了,那甜的滋味令犹在口。如今说给女儿听,逗得她直想到我那家乡去看个究竟。但我却不能让她去,因为我家乡的小荷早已没了尖尖角,沟塘经常干得底朝天,现今满塘连一个水生植物的毛儿都找不到。  相似文献   

13.
正装满童年记忆的是家乡上空飘着的那抹淡淡的云,那抹云裹挟着阴凉与炎热,浸润着家乡的土地和生灵。家乡的人们就在那肥沃而湿润的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历经风雨,相伴日月。前段时间回家,欣慰地看到了阳光下飘浮着那抹淡淡的云。我的心胸突然被家乡温暖的物质填满,心头拂不去乡愁的思恋。淡淡的云下,充满着春的向往。四季轮回,春之为首。一旦入春,家乡的人们不约而同要上山栽树,不计较数量多少,哪怕两三棵,品  相似文献   

14.
家乡的燕子     
快乐的童年里有很多让我回味的东西,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家乡那与我同住屋檐下的燕子。小的时候,我家住在农村。每当柳树吐出鹅黄新芽、春暖花开的时候,便有一群群披着黑溜溜羽毛,脖子上挂着“红项链”,胸前围着“白褂子”的小燕子欢天喜地来到我家那青瓦屋檐下安家。长辈们告诉我,燕子是吉祥鸟,益处可大呢,一年要为农家捉去许多害虫。因此,就有谁家的燕子来得多,谁家就会兴旺这样的说法。以至于我们这些最顽皮的孩子也不敢去打扰它们的生活。它们嬉戏于田野与瓦舍之间,从农民翻耕过的还透着泥土芬芳的田野里一口一口地含回泥团筑…  相似文献   

15.
回龙山断想     
最初知道回龙山大约就是初中校歌里那句“回龙山下”的歌词,我是那种宁可在家里坐着发呆也不愿出去跑跑跳跳的人,回龙山自然吸引不了我。后来听到一些人说起回龙寺的佛特别灵,某某某求了什么愿不久就实现了,觉得有趣。我不算是无神论者亦非有神论者,却对寺庙有些特别的感觉,对那长年累月的烟雾袅绕和檀香味有种说不出来的向往。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单位里的一位阿姨问我是否愿意做她去回龙山的同行人,我欣然前往。早晨的风有些凉,可厚厚的雾气在告诉我今天会是一个好天。沿着狭窄的山路往上爬,倍感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滋润。慢慢的,空气中的水…  相似文献   

16.
我是共大南城分校首届毕业生。1962年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心壮志,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上塘公社棠下大队当农民。那时,共大毕业生回乡当农民,在我们大队还是头一回。我的这一行动,对千百年来剥削阶级所宣扬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和“学而优则仕”的腐朽传统观念,的确是一个猛烈地冲击。这对一些受旧习惯势力影响很深的人夹说,是不可理解的,因而对我产生了种种非议。有的说我共大毕业当农民是“傻瓜”,“没出息”,有的则惋惜地对我说:“你读了书还回农村拿锄头,搬泥巴,那是白读了。”面对这种情况,当时我想:我是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的学生,就应该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去工作,去劳动,去战斗,必须与传统的旧观念实行彻底决裂,回击这些非议。于是,我对他们说:“我生在农  相似文献   

17.
翠竹情思     
我的童年是在竹海中度过的。家乡,那重重叠叠的群山全被翠竹覆盖着。山而飞洒,那单等军计承受九天甘霖;山风频吹,那颗颗绿色摇出家乡的神韵。夏天,每当最后一缕暮霭欲说还休,星星急待眉目传情的时候,翠竹就娇羞地躲进夜幕里。奶奶给我洗完澡,背一把竹椅,带一把蒲扇,牵我到竹林边纳凉。她不时绘声绘色地讲述“斑竹”的故事,不时又一字一句地教我吟诵“叶垂千。剑,干耸万条枪”、“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不俗又不疲,天天吃顿笋炒肉”的联和歌。那年月,肉是没有吃的,那油味不足的笋片、笋丝倒是要吃上个把月。每到春季,竹鞭…  相似文献   

18.
漠上柳     
纳林河是我的家乡,这里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无定河、纳林河两条河流穿境而过,像两条玉带缠绕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小时候,父亲工作调动,我和母亲也随着去那里住过几年.但在儿时的记忆里,对那里的柳树似乎没有太多的印象,想来是少不更事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19.
唐玉姬 《中国林业》2013,(12):59-59
又是一年春风起,又见桐花发旧枝。家乡山多,四面八方的山坡上都长着许多油桐树,每到桐子花盛开的季节,家乡的那片桐子树,那片桐花不时地在脑海闪现着,叫人想念,叫人动情。今年的桐子花是否像以前一样开的灿烂呢?记得小时候.春暖花开的时节,随着春风的鼓动。满坡的桐子树开出一朵朵晶莹灿烂的白色花朵.将那坡坡岭岭染成一片银装素裹:因此,桐子花在家乡也被称之为“五月雪”。远远望去。就像黄土坡上缀满了点点星光。为了寻找儿时的梦.趁周末闲遐。回家乡一游。  相似文献   

20.
人行花下     
随着炎热夏日的到来,家门前那条大街两旁的“紫薇”,热热烈烈地,开满了树冠,从南湖公园门口一直开到麻村商场那头,像一条彩带,欲与烈日争辉。 这花其实并不叫“紫薇”,我知道。紫薇到底怎么样的我并不甚明了,但总不是这样高大的叶片宽宽的乔木状吧。虽然身在林业部门,要找人鉴定一下它的身份很容易,我却不想去考究它到底叫什么,只想叫它“紫薇”,因为我心中娇弱又高洁的紫薇,就该是这样的:淡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