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脑多头蚴病(脑包虫病)是由于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绵羊、山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周期性转圈运动),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多头蚴还可危害黄牛、牦牛、猪、马甚至人类。成虫则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该病多见于犬活动频繁的地方。1病原(1)多头蚴呈囊泡状,囊状可由豌豆大至鸡蛋大,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在囊的内壁上有100~250个原头蚴,原头蚴直径2~3mm。  相似文献   

2.
牦牛脑包虫病又叫牦牛脑多头蚴病,是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Mulitceps multiceps)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脑及脊髓中所引起。多头蚴是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生有很多头节。虫卵进入牛体后,随血液到达脑和脊髓中,由虫卵中含的六钩蚴发育成为多头蚴,  相似文献   

3.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牛、羊脑(偶尔也寄生于延脑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主要侵害2岁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多头蚴是一个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囊膜半透明,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长出如同菜花状的很多白色头节。  相似文献   

4.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于牛、羊脑(偶尔也寄生于延脑和脊髓)中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主要侵害2岁龄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多头蚴外观为豌豆大到鸡蛋大小不等的囊包,囊膜半透明,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长出如同菜花状的很多白色头节。  相似文献   

5.
正羊常见的带状绦虫病有细颈囊尾蚴病、脑包虫病和斯氏多头蚴病。细颈囊尾蚴病是常见的寄生虫病,发病和感染率高,俗称"水铃铛病",只有在屠宰羊时可看到内脏黏膜附着很多水泡样大小不等的袋状水铃铛。脑包虫病又叫多头蚴病,是由肉食动物(犬等)肠道中的多头带状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脑腔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病羊以低头转圈,神经紊乱,视力减退为特征。斯氏多头蚴病是危害山羊肌肉组织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俗称"肌肉水泡囊病",以横纹肌肉内出现散在性、  相似文献   

6.
<正>羊脑包虫病又称羊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即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的脑和脊髓内而引起的,严重时会造成羊死亡。1病原多头蚴呈囊泡状,囊体从豌豆大到鸡蛋大不等,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囊外层为角质膜,囊的内膜(生发膜)上有100~250个多头蚴。多头蚴成虫孕节片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释放出大量虫卵,污染草场、饲料或饮水。多头蚴具有强大的繁殖力、抵抗力,一昼夜可产卵25~68万个,其在土壤中可存活3~5年,  相似文献   

7.
羊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由多头带绦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羊多头蚴(羊脑包虫)为鸡蛋大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羊。  相似文献   

8.
脑多头蚴病(脑包虫病)是由于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绵羊、山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多头蚴还可危害黄牛、牦牛、猪、马甚至人类。成虫则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该病散布于全国各地,并多见于犬活动频繁的地方。1病原1.1多头蚴呈囊泡状、囊体可由豌豆大至鸡蛋大,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在囊的内壁上有100~250个原头蚴,原头蚴直径2~3mm。1.2多头绦虫虫体长40~100mm,由200~500个节片组成。头节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22~32个小钩,分作两圈排列。成熟节片呈方形或长大于宽,…  相似文献   

9.
狗除了能引起人畜共患的棘球蚴病外,还能引起家畜(主要是牛、羊)的细颈囊尾蚴病、脑多头蚴病(此病除感染家畜外、人也偶尔感染此病)、羊尾蚴病、山羊的斯氏多头蚴病以及人的裂头蚴病。  相似文献   

10.
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反刍兽脑脊髓的一种寄生虫病。我区普遍存在,主要危害绵羊和犊牛,特别是两岁以内的绵羊和犊牛。此病牧民叫"脑包虫",哈萨克族语叫腾铁"克"。1病原与发育史多头蚴病是由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囊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内膜上长有很多白色斑点状的头  相似文献   

11.
正羊脑包虫病主要是因为多头囊尾蚴寄生在羊脑或脊髓中,又称羊多头蚴病。羊脑包虫病不仅传染性较强,还是人兽共患病,且致病率较高,因此,饲养人员需要意识到该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其对养殖人员的危害。本文介绍了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方式,供参考。1致病因素羊感染多头蚴病后会表现出明显病症。多头蚴主要呈现鸡蛋大的囊泡,囊泡内具有透明状的液体。  相似文献   

12.
<正>2014~2015年间,对云南省会泽县田坝乡种羊场黑山羊体内的多头蚴进行囊包形态结构、虫体寄生特点和寄生宿主发病症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对感染羊只采用手术治疗,并采取了相关的预防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发病情况及流行因素田坝乡黑山羊饲养量较多,羊多头蚴的病例呈散发,病程缓慢,寄生的部位有肌间和脑内。剖检多头蚴为充满透明液体的囊包,囊壁薄且透明,壁上有许多白色头节成一簇簇地附着,头  相似文献   

13.
<正>羊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由多头带绦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羊多头蚴(羊脑包虫)为鸡蛋大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羊。  相似文献   

14.
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脑和脊髓中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人亦可感染.多呈地方性流行,可致动物死亡,是危害羔羊和犊牛的重要寄生虫病.多头蚴的成虫是寄生于犬小肠的多头绦虫,原头蚴直径为2~3毫米,数目为100~250个,中绦期为多头蚴,呈囊泡状,囊体由豌豆到鸡蛋大,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囊内膜附有许多原头蚴. 多头绦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终末宿主)的小肠内,孕节片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节片与虫卵散布于草场,污染饲草料、饮水,被羊只(中间宿主)吞食而进入胃肠道.六钩蚴逸出,钻入肠黏膜血管内,其后随血液被带到脑脊髓中,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六钩蚴在羔羊体内发育较快,感染后2星期发育至粟粒大小,6星期后囊体2~3毫米.含有多头蚴的脑被犬类动物吞食后,多头蚴的头节吸附于小肠壁,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15.
<正>多头蚴虫是由多头绦虫的幼寄生虫,在牛羊等的大脑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有时也可寄生在延脑或脊髓,此种现象,临床上比较少见,也没有治疗的方法和价值。多头蚴临床特征是:危害两岁以内的幼龄绵羊和犊牛,牛羊感染后在脑内形成一个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囊膜半透明,其内部充满了半透明的液体,内膜长出很多的白色头节,随着透明液体逐渐增加,挤压牛羊头颅骨,  相似文献   

16.
羊脑包虫为犬、狼、狐小肠内的多头绦虫的幼虫,又称多头蚴。多头蚴呈乳白色、半透明囊泡状,由鸽蛋大到鸡蛋大不等。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在囊内含有100~200个原头蚴。其成虫寄生在犬、狼、狐小肠内,它的孕卵节片脱落后,随犬等的粪便排出体外并释放出大量虫卵,羊吃了被虫卵污染的草及饮水而感染,虫卵内的六钩蚴钻入肠粘膜血管内,随血流到达脑、脊髓中,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  相似文献   

17.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于牛、羊脑(偶尔也寄生于延脑和脊髓)中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主要侵害2岁龄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多头蚴外观为豌豆大到鸡蛋大小不等的囊包,囊膜半透明,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长出如同菜花状的很多白色头节。1症状在慢性病例中,可观察到病畜运动失调及特殊的转圈运动。寄生在大脑半球时,病畜精神萎靡、喜卧地,有的意识消失,向病侧作周圈运动;寄生在大脑额叶、颞叶时,病羊低头前奔,顶住其他物体不动,侧视发生障碍,瞳孔反射消失,向患侧作强迫运动,多头蚴越大转圈越小;寄生在大脑枕叶时,表现为运动…  相似文献   

18.
达吉 《兽医导刊》2013,(9):46-47
一、发病原因多头蚴(脑包虫)为鸡蛋大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牛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牛羊。二、发病过程1.因为牧区放牧草场广阔,居住分散,野生肉食类动物在放牧草  相似文献   

19.
斯氏多头蚴是斯氏多头绦虫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它主要寄生于2岁以下的绵羊。山羊、马、牛、猪、驼也可侵袭,甚至人亦可得到感染。  相似文献   

20.
羊脑包虫病是由于多头带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内。(一)发病原因羊多头蚴为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有60多厘米长的囊袋,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羊。(二)症状体温升高,脉搏、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