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头孢拉定应用在家鸡大肠杆菌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通过试管型二倍稀释的方法检测头孢拉定对鸡大肠杆菌的MIC(最小的抑菌浓度),并进行低、中、高剂量临床试验。结果:头孢拉定对鸡大肠分离株MIC为0.5~32 mg/L、标准株为2~4 mg/L,当头孢拉定饮水质量分数是300×10-6时,可以控制鸡大肠杆菌病发生,当质量分数为100×10-6~200×10-6时,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治疗效果。结论:将头孢拉定应用在家鸡大肠杆菌病治疗中,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头孢拉定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拉定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实施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试验。结果与结论:头孢拉定对鸡大肠杆菌病标准株、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4mg/L和0.5~32mg/L。质量分数为100~200×10~(-6)头孢拉定饮水能够对鸡大肠杆菌病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而质量分数为300×10~(-6)头孢拉定饮水能够完全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安普霉素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国外已被开发成为兽用抗生素,据报道对治疗犊牛、仔猪和鸡的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效果.为了验证国产安普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特对安普霉素饮水预防与注射治疗气囊内接种诱导的鸡大肠杆菌病的效果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4.
安普霉素足,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国外已被升发成为兽用抗生素,据报道对治疗犊牛、仔猪和鸡的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效果。为了验证国产安普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特时安普霉素饮水预防与注射治疗气囊内接种诱导的鸡大肠杆菌病的效果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山东省潍坊市某养鸡场2002年10月10日购进爱拔益加肉仔鸡6000只,7日龄用新城疫IV系苗2倍量饮水免疫,14日龄用IBD疫苗(法倍灵)2倍饮水免疫后再也没有进行过疫苗免疫。36日龄鸡群发生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等为特征的大肠杆菌病,用抗生素治疗3天后死亡率未见明显降低。剖检死亡鸡发现,腺胃乳头有轻微的出血点,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疑是继发了新城疫,立即采用新城疫IV系疫苗2倍量点眼紧急免疫接种治疗,2天后大群死亡率突增,暴发新城疫。2临诊症状病鸡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食欲降低或废绝,张口呼吸,面部肿胀,眼结膜肿胀,倒提病鸡…  相似文献   

6.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已成为肉鸡饲养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该病极易继发大肠杆菌病和慢性鸡新城疫(ND)今年2月,一农户进AA肉雏2 600只,网上饲养,7日龄用新城疫苗2倍量点眼滴鼻,14日龄用法氏囊苗2倍量饮水,21日龄用新城疫苗3倍量饮水。26日龄时发现个别鸡有呼吸道症  相似文献   

7.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拉定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并进行了高、中、低剂量的临床疗效试验 ,结果表明 :头孢拉定对鸡大肠杆菌标准株、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2~4mg/L、0 5~ 32mg/L ;质量分数为 30 0× 1 0 - 6的头孢拉定饮水时 ,可完全控制鸡大肠杆菌病发生 ,质量分数为 1 0 0~ 2 0 0× 1 0 - 6时 ,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产蛋鸡腹泻病主要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坏死性肠炎、新城疫和球虫病,下面对这几种病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综合防治进行介绍:1常见腹泻病1.1大肠杆菌病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以阴雨潮湿的夏季为主;大肠杆菌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产蛋鸡通过接触被大肠杆菌病鸡或带菌鸡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经消化道传染,也通过空气中携带  相似文献   

9.
鸡痘一般分皮肤型、粘膜型、皮肤粘膜混合型,而引起眼结膜炎的病例在我市少见。近来发现一例鸡痘继发大肠杆菌引起眼结膜炎的病例,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某养鸡户饲养1200只罗曼蛋鸡,1日龄时注射鸡马立克病苗,5日龄时用NDH120饮水,10日龄时用NDⅣ系苗饮水,14日龄时用IBD苗饮水。25日龄时发现个别鸡流泪,伸头呼吸。畜主认为,鸡的这种表现是畜舍通风不良,氨气味浓引起,故加强通风,并用乳酸环丙沙星饮水,但效果不佳。病鸡逐渐增多,在鸡冠、肉垂等处出现丘疹及结痂,并有零星死亡。2临诊及病变病鸡表现精神不振,羽毛蓬松,常闭眼缩颈,呆立一旁;少…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2010年11月,涿市张某饲养的4000只30日龄童子鸡出现病情。每日死亡20~30只,户主认为是大肠杆菌病,其间用过恩诺沙星饮水,但仍有鸡只死亡,病情没有得到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1.
以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20%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和10%氟苯尼考预混剂对鸡大肠杆菌078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然后对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病鸡进行治疗试验,内服5天、每天2次。结果表明,20%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和10%氟苯尼考预混剂MIC均为16mg/L,以氟苯尼考可溶性粉1.0g/L、0.5g/L、0.25g/L给鸡饮水后,对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83.3%和70.0%,药物对照组治愈率为80.0%。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60.0%。  相似文献   

12.
硫酸新霉素注射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硫酸新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对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雏鸡进行肌肉注射给药3天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新霉素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75mg/L;硫酸新霉素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是13.3%、50%、86.7%,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83.3%。硫酸新霉素低剂量肌肉注射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鸡大肠杆菌病之所以难以控制,主要是由病原体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及鸡只患病其他疾病等决定。大肠杆菌侵害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出不同症状和不同病理变化。如败血型、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肉芽肿、关节炎型、眼炎型、输卵管炎、脑炎型等。鸡大肠杆菌病对多种抗菌素产生耐药性,通过药敏试验确定大肠杆菌病治疗药物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易感鸡接触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通过消化道感染.病鸡主要表现出急性败血症、气囊炎、肝周炎、关节炎等变化.鸡大肠杆菌病易与鸡盲肠球虫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型氟苯尼考对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为模型,研究了不同剂型氟苯尼考的疗效。15日龄AA鸡随机分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各组动物均肌肉注射大肠杆菌(O78)肉汤培养物诱发大肠杆菌病。氟苯尼考预混剂(100 mg/kg拌料)、可溶性粉(100 mg/L饮水)和注射剂(20mg/kg肌注)分别于攻毒前24 h、攻毒同时及攻毒后4 h给药。主要以各组动物存活数为标准评价疗效。结果表明,氟苯尼考预混剂、可溶性粉和注射剂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率分别为70%、90%和93.3%,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73.3%,试验各组之间鸡的增重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提示氟苯尼考饮水剂和注射剂可有效控制重症大肠杆菌病,预混剂可作为预防用药或用于治疗早期轻度感染。  相似文献   

16.
李艳彩  刘志勇 《中国家禽》2005,27(15):24-24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鸡支原体病又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鸡的一种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传染病。这两种病极易混合感染,加重鸡的病情,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汇总唐山市兽医站化验室2001-2004年6月的鸡病病历,鸡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病混合感染占9.5%左右,特别是2004年上半年以来,几乎占30%。现将其诊断及治疗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禽大肠杆菌病在养鸡业中较为常见,其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且具有继发性.它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又有极强的传染性,由极小部分的病鸡可以通过粪便污染鸡蛋壳和鸡胚,导致鸡雏的发病.本文以鸡肠炎型大肠杆菌为例,探讨其流行病学、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旨在为禽大肠杆...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11月份,吉林市左家地区某特禽场饲养的45日龄美国七彩山鸡340只出现疫情,初步诊断认为是大肠杆菌病,其间用过恩诺沙星饮水,但仍有鸡死亡,此后经过确诊为雉鸡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通过对症联合用药,雉鸡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1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病鸡精神萎顿,羽毛粗乱,食欲明显减退,拉白色的稀粪,肛门污染;流鼻涕,有呼噜音,偶有咳嗽,出现跛行,不愿走动,飞节及趾  相似文献   

19.
1呋喃唑酮中毒1.1主要作用和中毒原因呋喃唑酮主要用于鸡球虫病、鸡白痢病和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预防量:100~200mg/kg拌料或100mg/kg饮水,治疗量:300~  相似文献   

20.
鸡大肠杆菌病是鸡养殖过程中经常容易发生的一种条件性细菌性疾病,该种疾病的致病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该种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鸡的肠道内,是鸡体内的一种常在菌群。一般情况下,鸡大肠杆菌病单独发生,通常治疗难度不大,选择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笔者主要结合一起实际案例,分析了鸡大肠杆菌病诊断与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