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焦虫病是由牛蜱通过吸血传播进入牛体引起的一种牛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2005年5月11日,赞皇县黄北坪乡长沙村一养牛户来我处就诊,经询问,此牛3天前在其他地方用抗生素和解热药治疗,病情均不见好转。经检查,临床症状表现为,病牛体温高达41.8℃,角根发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反刍迟缓,卧地不起,迅速消瘦。病牛贫血,眼结膜苍白、黄染,有出血点,粪便带有黏液及血液,表现贫血、黄疸、血尿。静脉放血,血液稀薄,色泽变淡,不能凝固。根据临床症状和原先治疗情况确诊为焦虫病。治疗用5%黄色素注射液,牛3.5毫…  相似文献   

2.
<正> 牛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牛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该病可引起牛发热、贫血、黄疸、消化和呼吸障碍。我区某一牛场饲养35头牛,曾先有8头发病,死亡2头。病牛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稽留不退,眼结膜,口唇、肛门等处黏膜出现不同程度苍白、黄染。开始怀疑为牛出败,而用青、链霉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牛附红细胞体病。现报告如下。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正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主要引起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本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经常引起牛、猪、羊等动物单发或群发病。牛梨形虫病是由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及淋巴结、肝、脾、肺等组织器官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临床上又称焦虫病或血孢子虫病。蜱为中间宿主。病牛以稽留热、贫血、黄疸为特征。本文对2015年8月一例黄牛附红细胞体与梨形虫混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发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病猪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体温升高、贫血和黄疸。本病多发生于夏秋温热季节,很多学者认为蚊虫是重要的传播者。1发病情况湘西州泸溪县某种猪场共饲养种猪22头,其中公猪2头,母猪20头。2001年8月3日开始始陆续发病,到8月10日止22头全部发病,发病后经青霉、磺胺类等抗菌药物治疗后,未见明显疗效,死亡3头。据场主介绍该场已于2001年4月8日进行了猪瘟、仔猪副伤寒免疫。2临床症状病猪表现体温升高(达40~42℃),精神…  相似文献   

5.
牛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牛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 ,该病可引起牛发热、贫血、黄疸、消化和呼吸障碍。我区某一牛场饲养 35头牛 ,于 2 0 0 2年7月初先后有 8头发病 ,死亡 2头。病牛表现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 ,稽留不退 ,眼结膜、口唇、肛门等处黏膜出现不同程度苍白、黄染。曾怀疑为牛出败 ,而用青、链霉素治疗 ,但治疗效果不明显。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 ,确诊为牛附红细胞体病。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病畜消瘦 ,呼吸加速 ,四肢无力 ,喜卧 ,食欲不振 ,瘤胃蠕动音弱 ,腹泻或排干硬粪…  相似文献   

6.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是双芽巴贝斯虫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 ,由蜱通过吸血传播 ,呈急性发作的牛血液原虫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1 发病情况台州市黄岩区上洋乡前岸村蔡某和下方村袁某 ,2 0 0 0年从河南调入放牧母牛 1 5头、犊牛及后备牛 1 2头 ,2 0 0 1  相似文献   

7.
牛无浆体、附红细胞体病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诊断2002年6月以来在个旧市沙甸地区流行的以发热、贫血、黄疸、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牛传染病为牛无浆体病和附红细胞体病;取病牛抗凝血作电镜观察,可见到附红细胞体;含附红细胞体病牛全血接种小白鼠,观察15d,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8.
焦虫病是由双芽焦虫、巴贝斯焦虫、泰勒焦虫所引起的牛血液原虫病 ,临床上呈急性经过 ,以高烧、贫血、出血及黄疸为特征。1 临床症状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病牛高烧达 4 0~ 4 1℃ ,呈稽留热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常有便秘现象。发病 2~ 3天 ,病牛迅速消瘦 ,贫血 ,出血 ,黄疸 ,体表淋巴肿大 ,排恶臭的褐色粪便及特征性的血红蛋白尿。在不加治疗的情况下 ,病程一般为 4~ 8天 ,死亡率高达5 0 %~ 90 %。在牛体、放牧地、棚舍可找到传播本病的蜱。3 防治措施  牛体灭蜱。根据流行地区蜱的活动规律 ,实施有计…  相似文献   

9.
<正> 1 发病情况河北省巨鹿县官厅镇张某饲养了7头牛,2006年8月26日,一头8个月龄的母牛发病,以后又有3头牛发病。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黄疸、贫血、消瘦等。当地兽医用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治疗,不见效果。最后全部发病,遂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经临床诊疗、剖检病变、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牛附红细胞体病。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只有第一头发病早的牛由于治疗不及时,抢救无效死亡,其他牛均痊愈。2 临床症状病牛最初食欲减少,反刍减  相似文献   

10.
1998年 8月11日-24日,赤城县后城镇河西村养牛场场主邱锐阳放牧的10头牛先后发生高热稽留、贫血、黄疸,个别出现血尿为特征的病例,经临床诊断结合病理剖检确诊为牛焦虫病,现将治疗措施及体会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1998年该场育肥牛28头,其中舍饲育肥牛 11头,放牧育肥牛 17头。8月11日,有2头牛突然发生焦虫病,14日又发生 2头,由于治疗不及时,16日突然死亡1头,经我们临床诊断和死亡剖检,确诊为牛焦虫病。截止到24日,共发病10头,占存栏牛35.7%,其中舍饲1头,占舍饲牛的9%,放牧…  相似文献   

11.
牛焦虫病是由牛蜱(壁虱)通过吸血传播引起的一种牛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主要表现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  相似文献   

12.
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3家牧业有限公司饲养的2000头黑白花奶牛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有37头牛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消瘦、喜卧、产奶量下降。剖检1头发现血液稀薄,皮下水肿,肝脏、脾脏肿大,腹腔脂肪及肝脏黄染等病变。经对牛进行血液检测,结果发现,病牛红细胞数减少至2.5×106~4.5×106个/mm3,白细胞数增高到1×104~2×104个/mm3,1 h血沉值上升为1.8~2.2 mm;并且80%以上的红细胞表面有球形、杆状的小体附着,使红细胞体积变大,形状不规则;待检血液接种营养琼脂、血液琼脂未见有细菌生长,动物回归试验阳性。经综合诊断确诊为牛附红细胞体病。用咪唑苯脲对病牛进行肌肉注射,36头治愈,1头死亡,治愈率达97.3%。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0月,我区某乡镇的猪场陆续发生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主征的疾病。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1发病情况该猪场存栏1000余头,其中母猪200头。每年按常规免疫,近几年来疫情稳定。2001年10月1日上午1头菜猪排血尿,查体温41℃,不食,精神沉郁,口吐鲜血,经抢救无效死亡。随后连续3天内死亡4头,同时发现有十多头种猪发病。在此期间,该场兽医用青链霉素、林可霉素、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不见明显效果。2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1.5℃,少食或…  相似文献   

14.
奶牛啤酒糟中毒的诊治陈美芳(江苏省南通市乳品厂226008)1995年3月28民我场大牛四组4头头胎怀孕牛发生以拉稀、少食、心律不齐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前后十多天相继发病16头,最先发病的2头病牛很快死亡,怀孕四个月内的2头病牛流产。报告如下:1临床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治疗策略进行分析,发热黄疸型牛病主要具有全身痉挛、小便色黄以及全身发黄等临床症状。文章将回顾性分析48例发热黄疸牛病的临床症状,结合病牛的实际病理变化特点、临床症状以及解剖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能够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式,快速缓解病牛的临床症状,建议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地处锦州近郊的凌海市温滴楼乡小滴楼村某奶牛场 ,近些年每年均有牛巴贝斯虫病的散在发生 ,但都较轻 ,更无死亡。 2 0 0 2年 7~ 8月 ,该奶牛场先后有 37头成年奶牛发病 ,且病情较重 ,除 3头未来得及治疗死亡外 ,其余 34头经及时采取措施后 ,全部康复。2 临床症状病牛精神萎靡不振 ,食欲减退 ,喜卧地 ,行动迟缓 ,虚弱 ,反刍迟缓或停止。病牛发热 ,体温升高达 4 0~ 4 1℃ ,个别达 4 1 5~4 2℃ ,呈稽留热型。脉搏及呼吸加快 ,乳牛泌乳量明显减少 ,病牛迅速消瘦。贫血 ,黏膜苍白、黄染。发病初期可见牛鼻镜发黄 ,继而乳房和乳头…  相似文献   

17.
肉牛梨形虫病是指血液中寄生泰勒科和巴贝斯科的梨形虫而导致的一类血液原虫病。该病的发生呈现季节性,主要通过蜱传播。外来纯种牛、杂种牛具有较高的易感性,症状严重,病死率高,而本地牛具有较低的易感性。我国牛梨形虫主要包括环形泰勒虫、瑟氏泰氏虫、牛巴贝西虫、双芽巴贝西虫4种,虫体在红细胞内寄生,可分泌毒素使红细胞发生破裂。病牛临床症状是发热、黄疸、贫血以及血红蛋白尿等,严重时会发生死亡,应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8.
血虫净又名贝尼尔,由于疗效高、药来源容易,故是一线临床兽医治疗家畜血液寄生性原虫病的首选药物。但其副作用大,应用时常有中毒现象发生,现将本人近年来应用该药治疗奶牛双芽焦虫病时发生几例严重中毒的救治情况报道如下:1病例1本县西天尾镇奶牛专业户张某一黑白花奶牛,体重430kg,1999年7月1日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高热不退、贫血、黄疸、拉血红蛋白尿,确诊为双芽焦虫病。当天用血虫净1.5g配成5%水溶液后,分点臀部肌注,第2天复诊,病牛体温降至38.9℃,但食欲仍差,仍有黄疸、拉血红蛋白尿,…  相似文献   

19.
牛泰勒焦虫病又称血液型虫体,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焦虫寄生于牛的网状内皮系统、红细胞内引起的。临床以高热不退、贫血、黄疸、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牛体显著消瘦为主要症状。现将3例肉牛泰勒焦虫病病例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6年8月份,讷河市兴旺乡李某饲养的肉牛有3头发病,后来1头死亡。发病初期肉牛喘,体温高,特别到下午喘得更严重,食欲减退,反刍迟缓。先后请乡、村两位兽医使用了抗病毒、消炎、退热等药物进行治疗,都不见好转,并且病情越来越重,造成1头死亡,2头不吃、不反刍。2临床症状病牛精神高度沉郁,可视黏膜苍白并黄染,眼…  相似文献   

20.
我省西和、成县等县的黄牛据访问,解放以来就流行一种散发的慢性疾病,病牛表现消瘦、贫血、黄疸,许多病畜还有秃尾或尾巴坏死、干耳、膝关节和飞关节肿胀以至糜烂等症状。此病一般在冬末开始出现,春天严重,夏秋消失,死亡率较低。在1974年开始调查时西和县有病牛35头,1978年全县16个公社发现病畜1,062头,感染率达4.97%,几年来共计死牛142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