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姬松茸又名小松菇、小松口蘑、阳光蘑菇、柏氏蘑菇,属中温偏高菌类,栽培的方式主要有袋栽、箱栽和床栽。食用菌专家研究出一套适合西北地区栽培姬松茸的技术,平均产量达每平方米6~8千克。利用工厂化栽培设备可实现周年生产,由此促进了姬松茸产业的发展。姬松茸是一种腐生菌,属于粪草生食用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完全依赖吸收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生长发育。姬松茸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23℃,在这个温度范围菌丝生长旺盛,洁白  相似文献   

2.
蔗田套种姬松茸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作者选育的姬松茸优良菌株A-16、进行蔗田套种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1)以麦粒为菌种培养料;(2)适宜播种期为8月下旬;(30培养料碳氮比为40:1,原料配方为干稻草67.09%,干牛粪30%,尿素0.43%,石膏1%,石灰1%,过磷酸钙0.5%;(4)覆土土壤要求疏松,以田土参入50%煤炭渣效果较好。姬松茸和果蔗套种,可节约姬松茸栽培的遮阴材料,充分利用土地,而  相似文献   

3.
为摸索姬松茸高产栽培模式、进行了生料与熟料栽培比较,培养料与方,栽培方式,季节,覆土材料以及施用增产剂等试验。结果表明,姬松茸的高产栽培以生料栽培为好,春季床栽,秋季畦栽,并筛选出优化的配方组合,适用的增产剂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选用作者选育的姬松茸优良菌株A-16,进行蔗田套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1)以麦粒为菌种培养料;(2)适宜播种期为8月下旬;(3)培养料碳氮比为401,原料配方为干稻草67.09%,干牛粪30%,尿素0.43%,石膏1%,石灰1%,过磷酸钙0.5%;(4)覆土土壤要求疏松,以田土参入50%煤炭渣效果较好.姬松茸和果蔗套种,可节约姬松茸栽培的遮荫材料,充分利用土地,而且果蔗单株重量提高21.48%,采用这套技术,可达到每平方米收鲜菇8.5kg.  相似文献   

5.
为了引进适宜本地栽培的姬松茸品种,试验对4个姬松茸品种(薛瑞、姬1号、姬4号、姬5号)通过菌丝生长情况、发菌及出菇时间、子实体外观形态、产量等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4号发菌较慢,但子实体大、产量在供试品种中最高;薛瑞发菌速度、子实体大小及产量也均较好。本地栽培姬松茸可以选择姬4号和薛瑞这2个品种。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姬松茸特征特性和对环境条件要求的基础上,从栽培季节、栽培设施、培养料配方、培养料堆制、播种、发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和转潮、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西北地区栽培姬松茸的技术,其平均产量达6~8kg/m2。  相似文献   

7.
杏鲍菇菌渣栽培姬松茸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用菌渣栽培不同食用菌的报道较多,而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姬松茸的试验国内尚未见到详细报道.为了缓解杏鲍菇菌渣的激增,找出一条合理利用杏鲍菇废料的途径,试验利用不同的杏鲍菇菌渣含量,设置5种配方,进行堆制发酵,堆制后的培养料进行常压灭菌,栽培姬松茸,通过对发酵料的温度、菌丝生长势、染杂率、出菇周期、生物转化率、成本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栽培姬松茸的培养料中添加15%的杏鲍菇菌渣,即降低姬松茸栽培的成本以产生经济效益,又由于姬松茸采收潮数较多,分解培养基比较彻底,废料可直接还田以产生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对在家庭环境下姬松茸盆景的培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北方城市5~9月份的家庭环境适合于箱式姬松茸盆景的培养,湿度和空气调节需要按照姬松茸子实体发育的特点来进行。供试的2个姬松茸菌株在以芦笋老茎和玉米秸秆为主料的3种配方的培养料上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均达到5 kg/m2和40%以上,而且具有转潮期更短,出菇潮数更多的特点,所以姬松茸盆景作为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德化县姬松茸栽培地区由于海拔高(550~840m),早春气温一般低于18℃,不利于培养料发酵和菌丝生长发育,晚秋低温早临又不利于子实体发育生长,而夏季无酷暑,恰好适宜反季节栽培。反季节姬松茸每年可栽培1次,6~11月份均可出菇,平均单产5.2kg/m^2,最高可达6.4kg/m^2。经过几年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宜德化县反季节姬松茸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栽培姬松茸的主要方法是培养料经过2次发酵后进行床架式栽培,为了探索一种用菌渣栽培姬松茸的较好出菇方式,该试验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杏鲍菇菌渣,设置5种配方,进行堆制发酵,堆制后的培养料装袋,并进行常压灭菌,菌丝满袋后,采用2种出菇方式,一种脱袋后掰块覆土出菇,另一种直接袋内覆土出菇,通过调查菌丝爬土时间、生物学效率、出菇周期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脱袋掰碎覆土出菇方式效果较好,其菇型均匀,畸形菇少,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姬松茸栽培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培养料配方、覆土材料、原料处理、栽培方式等工艺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以稻草25%、棉籽壳50%、牛粪21%作主料再添4%的辅料为配方,进行发酵料床式或畦式栽培,采用75%菜园土加25%的粗砂作覆土材料实行覆土出菇管理来栽培姬松茸,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60Co辐射诱变姬松茸突变株J3的氨基酸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并比较了~(60)Co辐射诱变姬松茸突变株J_3子实体与姬松茸原菌株子实体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姬松茸突变株J_3子实体富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和儿童氨基酸,分别比姬松茸原菌株子实体高66.67%、52.44%、77.36%、59.58%和71.57%。姬松茸突变株J_3子实体中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氨基酸比值也高于姬松茸原菌株及2种食用蛋白质和4种农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杏鲍菇代料栽培姬松茸的适宜比例,通过床栽试验研究了杏鲍菇替代不同比例稻草对姬松茸J2和J37菌株不同潮次子实体产量、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姬松茸J2和J37子实体产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替代比例为30%时产量最高,姬松茸J2产量可达2.038 kg·m-2,姬松茸J37产量可达2.267 kg·m-2。两种姬松茸子实体产量主要集中于第一潮和第二潮,且杏鲍菇菌渣替代栽培处理前两潮产量占比均高于传统栽培配方。随着潮次增加,姬松茸 J2和 J37子实体中多糖、粗蛋白和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总体呈降低的趋势,但杏鲍菇菌渣替代处理多糖、粗蛋白和氨基酸质量分数随潮次增加降低的幅度小于传统栽培配方。杏鲍菇菌渣替代处理姬松茸子实体中粗蛋白、氨基酸和多糖的质量分数分别比传统栽培配方提高2.42%~10.44%、4.09%~12.00%和11.07%~23.70%,其中替代比例为30%时营养品质最优。从生产成本分析,杏鲍菇菌渣替代可降低姬松茸栽培原料成本35.08%~54.00%。研究表明,适宜比例的杏鲍菇菌渣和养殖场垫料组合代料栽培姬松茸的产量和品质优且不同潮次间相对稳定,而且该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栽培材料的投入成本,综合效益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任志敏 《河南农业》2014,(19):38-38
<正>姬松茸栽培受到区域限制,加上种植上的难度,种植规模一直徘徊不前。笔者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姬松茸原种,针对豫北姬松茸栽培存在的技术问题,比较分析了姬松茸生物特性与栽培条件。试验是以春玉米中后期阴郁环境为草菇提供生长发育场地(发菌与出菇在同一场地),在春玉米长到大喇叭口发育期前10d进行地面堆积发酵培养料,把发酵好的基质铺垫在预先准备的畦里,进行播种发菌管理,待菌丝生长45,利用春玉米提供了温湿条件和遮阴环境进行出菇,从而达到粮菇双丰收、达到节本增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昌吉州气候特点,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等资源栽培姬松茸,产菇约9 kg/m2(生物学效率在40% 以上),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文章从栽培品种与季节选择、培养料制备、播种、覆土、出菇管理及采收等环节介绍了昌吉州姬松茸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培养料对姬松茸子实体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分析了栽培原料对姬松茸子实体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醋糟为主料栽培得到的姬松茸子实体的多糖含量明显高于用芦笋老茎为主料栽培得到的姬松茸子实体;比较3种辅料即豆秸、棉籽壳和玉米秸秆,豆秸更有利于子实体多糖的合成。2种栽培主料对于姬松茸子实体的DPPH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有显著的影响,而对LPO抑制的影响较小;综合评价抗氧化性的3个指标可以看出,用芦笋老茎为主料栽培得到的姬松茸子实体的抗氧化性优于醋糟主料;3种辅料相比较,棉籽壳比玉米秸秆、豆秸更有利于姬松茸抗氧化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优化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栽培种的培养条件,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提供更适合的栽培菌种。本试验选择16种不同来源的杏鲍菇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各品种的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杏鲍菇母种的菌丝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4号(‘农杏6号’)、8号(‘杏鲍菇79号’)、15号(‘奥坤’) 这3个品种的杏鲍菇菌丝均匀,浓密,长势好;平均生长速率快,达0.77 cm/d,极显著高于其他菌种;菌丝生长指数最大,达到3.86。因此,从菌丝生长特性方面考虑,4号(‘农杏6号’)、8号(‘杏鲍菇79号’)、15号(‘奥坤’)可作为杏鲍菇栽培时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8.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又称巴西蘑菇,是一种含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非常丰富的食用菌,也是三明市重点栽培的食用菌之一。据三明市食用菌办统计,2006年全市姬松茸总产量鲜品达7252吨,总产值4850.4万元。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22,(1):49-50
姬松茸麦粒栽培种生产工艺较老法生产粪草种定植快、污染少、产量高,平均增产37.5%。为德化县姬松茸的麦粒栽培种工艺推广提供技术参考,介绍姬松茸3号菌株麦粒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主要原料选用、麦粒浸泡、麦粒预煮、辅料配制、装瓶、灭菌和接种、麦粒栽培种培养期的管理等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引进由江苏大学许士芬研究所活性水研究中心研制活性水制备系统处理后形成的植物活性水作姬松茸菇床浇灌水,并与安龙地区生产中使用的浅井水(CK)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植物活性水处理的姬松茸在菌种、施肥次数与施肥量、浇水次数及用水量等菇床管理方法均相同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姬松茸菌株的活性,促进菌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提高菌株的外观品质和产量,从而增加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