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葆 《上海茶叶》2005,(4):41-41
茶艺的冲泡艺术,是指将开水冲进壶或杯中冲泡茶叶的艺术。茶叶冲泡的目的是为了使茶的色、香、味、形全部展示出来,香气、滋味相对均衡。这样可增添品茶的情趣和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广东、福建、台湾用茶壶冲泡乌龙荼时,习惯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还有人把“洗荼”列为荼艺规范。近年,“洗茶”习惯甚至有扩散到绿茶冲泡程式之中。 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沿袭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作者对此存疑多年,经过调查研究,以理性和实证对待这个问题,认为“洗茶”一词,既不科学,又因其带来负面影响,而贬低了中国茶的“美誉度”,尤其是为日本继欧盟对输入中国荼以农药残留问题而设置的“贸易技术壁垒”找到所需的借口,也使中国乌龙茶输往日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减少。 作者在国内首先以翔实、系统、完整的阐述,明晰的观点、逻辑,提出修正“洗茶”这一茶俗中的陋习、茶艺中的积弊,将“洗茶”一词改为“温茶”或“温润茶”为宜。在“洗荼”问题上,不仅是泡茶术语的更改,在操作上也要作相应的改动、调适。  相似文献   

3.
海葆 《上海茶叶》2005,(2):41-42
茶艺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茶的冲泡技艺和品茗艺术相结合的艺术。邬梦兆《茶人雅韵》茶诗一百首有《茶艺》词(调寄《忆江南》)云:“茶艺美,百炼夺天工。技巧沏成香满座,艺高品就韵无穷。乐趣在茗中。”形象生动的描写了茶艺的情趣,技巧百炼,艺高夺天工的品茗乐趣。茶艺之美,美在“技巧”、“艺高”、“百炼”才能“夺天工”;美在“香满座”、品之“韵无穷”,乐趣尽在佳茗中!  相似文献   

4.
春分茶韵     
茶以春为贵,春贵在其时。而春分时节,气候宜人,新茶上市。正是啜茗品茶的好时光。  相似文献   

5.
溧阳有茶园面积10万亩,大小茶场150多家,位居全省第二。溧阳茶得天地之灵气,香飘海内外;溧阳茶文化承传统之脉络,底蕴深厚。然而,浩瀚的茶海,众多的茶人却没一个展示茶乡风采的舞台,没一方展示茶人形象的阵地,于是,几位茶人异想天开,一心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茶吧”,《溧阳茶报》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华木 《上海茶叶》2009,(3):38-39
最近,我在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参观学习。应伊尔库茨老年学校安斯里先生的邀请.我们一行去他家做客。安斯里先生招待我们的是典型的俄罗斯“黑茶”。这种茶经过揉、卷、发酵和烘干等几道工序,泡出来的茶水具有一种特殊的色香味。  相似文献   

7.
文人品茶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懂得茶叶是人类的良友.就懂得饮茶的益处.许多文人更是对饮茶情有独钟.并留下了一些与茶叶有关的故事与诗文。笔者选取了下面三位作家的饮茶趣事,让我们寻着他们的足迹一起来品茶吧。  相似文献   

8.
展华 《上海茶叶》2009,(4):29-30
“生在山巾,一色相同?泡在水里,有绿有红:”这是流传于民间的一道生动有趣的茶谜.谜,是古今盛行不衰的传统文化:茶,是中国人的“同饮”,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早在秦汉时的《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事,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少儿茶艺研讨会暨少儿茶艺邀请赛上,上海市闸北区洛川东路小学、水和小学、黄浦区回民小学、应昌期围棋学校、闵行区梅陇中心小学,联合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出倡议《弘扬茶文化,学做小茶人》。倡议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逸茗 《上海茶叶》2006,(2):44-44
沪北新村小学是上海市第一所少儿茶艺特色学校,早在1992年8月就成立了上海市第一支少扎荣艺队一苗苗茶艺队,学校茶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上海和教育界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2004年夏,沪北新村小学并入洛川东路小学,该校领导十分注重茶艺特色项目,继续将传播和弘扬茶文化、茶知识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来抓,积极开展各项少儿茶艺的教育、培训活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茶区,勤劳的各族妇女自古至今都是茶叶生产劳作的主力军,她们常常迎朝露、顶烈日、冒风雨、踏夕阳,早出晚归,采茶制茶。茶叶融入了她们的情感,茶叶寄托了她们的希望,她们采制的茶叶也常常被称为“女儿茶”。  相似文献   

12.
《上海茶叶》2006,(3):36-36
首届全国茶艺表演电视大赛暨中华茶艺小姐评选活动上海赛区选拔赛决赛于2006年6月2日在享有“海上梨园”美誉的豫园戏苑拉开帷幕。本届上海赛区选拔赛由上海市茶叶学会、上海教育电视台和上海华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并得到上海满堂春茶叶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华氏紫砂坊、安吉银羽茶业园、上海豫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上海应昌期围棋学校对本次大赛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新昌是个古老的茶区,有据可查种茶与制茶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7世纪时以生产珠茶与烘青,以后少量生产红茶。解放后,新昌以生产珠茶为主,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茶区均以划区生产单一茶类,新昌也不例外,仅产珠茶一种。几十年来,茶叶实行统购统销,在很长的年代里,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月黄山北京茶叶推荐会和2007年10月中国国际茶博会上有一家茶企,用花瓣与果皮等保健品在茶芽花朵中,用科学的妙术织镶上文字、画图,冲泡后“迎奥运”、“2008”、“和谐中国”、“杯中茶具”、“鱼”等等自然地在茶杯中升起,献美,让中外广大来宾一见惊喜,博得大家连声称赞,创下了茶业史上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饮茶是一种诚惶诚恐的心情。那时才13岁,我在潮汕老家与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一起去拜访一位大官。主人态度不冷不热,随手砌了一壶茶,就推到我俩面前,淡淡地招呼了一声。室内富丽堂皇的装饰和主人华贵高傲的气度营造了一种压抑肃穆的氛围。我发现我的老师端起茶杯时双手颤抖,干瘪的脸上笑容显得仓皇、僵硬而卑怯。热气腾腾的茶似乎成为一道屏障,阻隔着两种身份、两个世界。于是我幼小的心里就认定:从容不迫而又精心讲究地砌茶品茶,也许不是对茶的一种嗜好和痴迷,而是一种身份和权势的有力烘托。  相似文献   

16.
《上海茶叶》2006,(4):46-46
闸北区保德路425弄居民与临汾街道老年协会馨悦茶学社茶艺队员共同筹备的茶文化科普节活动於10月22日上午小区广场正式举办。  相似文献   

17.
龙滔 《上海茶叶》2010,(1):36-37
茗仙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夫茶已被公认为最讲究的一种泡茶饮茶方式,潮汕工夫茶在当代更被一些文化人士称为“中国茶道的代表”。潮汕工夫茶是潮汕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品茶不仅要将茶喝进肚里,还要品味茶韵,体味意境,欣赏外在的技能和艺术,感受内涵之哲理与精神。别看小小的一杯茶,却是“小茶壶大乾坤”,  相似文献   

19.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多灾侵袭的2004年,中国名茶之乡的新昌县,名优茶生产仍然取得了增产增收与产销两旺的好势头。据该县农业局茶叶总站年终统计资料,2004年实产龙井茶为主体的名优茶3170吨,比2003年2835吨增产11.8%。产值3.23亿元,比2003年2.76亿元增长17%。每公斤平均价101.9元比2003年97.4元又提升了4.6%,实现了产量产值与均价三增长,都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茶文化和法国的葡萄酒堪称世界两绝,中国的茶文化和法国的酒文化虽然各自有着自己的渊源,但中国人品茶与法国人品酒,却有着颇多相似的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