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类病毒是已知最小的植物病原物,可侵染蔬菜、果树以及花卉等多种农作物,并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对感染类病毒的植株进行脱毒处理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措施,本文针对果树、蔬菜和花卉上几种常见的类病毒,综述了茎尖培养、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低温处理、超低温处理、化学处理及不含叶原基的顶端分生组织再生等植物类病毒的脱除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及所适合脱除的类病毒种类,同时展望了类病毒病害在未来植物病害防控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方案、选用适宜方法的类病毒脱除建议。  相似文献   

2.
苹果锈果类病毒辽宁分离物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类病毒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病原物,是一类单链共价闭合环状的裸露RNA分子,由246~401个核苷酸组成,具有自我复制能力,是感染某些高等植物的低分子致病性因子。目前已确定的果树类病毒有18种,分属于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科(Pospiviroidae)和鳄梨日斑类病毒科(Avsunviroidae)。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福建省三明地区柑橘病毒类病原(病毒和类病毒)种类,利用RT-PCR技术对其进行了鉴定和检测,并对其检出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7份柑橘叶片样品中检出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 CTV)、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 CYVCV)、柑橘叶斑驳病毒(citrus leaf blotch virus, CLBV)和蚜虫致死麻痹病毒(aphid lethal paralysis virus, ALPV)等4种病毒以及柑橘曲叶类病毒(citrus bent leaf viroid, CBLVd)、啤酒花矮化类病毒(hop stunt viroid, HSVd)、柑橘矮化类病毒(citrus dwarfing viroid, CDVd)、柑橘类病毒Ⅴ(citrus viroidⅤ, CVdⅤ)和柑橘类病毒Ⅵ(citrus viroidⅥ, CVdⅥ)等5种类病毒。其中,CTV、CYVCV、CLBV和ALPV的检出率分别是71.01%、66.67%、0.97%和6.28%,CBLVd、HSVd、C...  相似文献   

4.
徐平东 《植物检疫》1994,8(2):95-97
油梨日灼病及其病原类病毒徐平东(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361002)油梨Perseaamericana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热带、亚热带果树,原产于亚热带和热带美洲。由于其果实营养价值高而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已广布于南、北纬30度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5.
柑桔类病毒病害的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庆 《植物保护》1994,20(6):34-35
柑桔类病毒病害的检测技术陈国庆(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7400)类病毒(viroid)是一种不同于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的植物病原因子,可引起许多植物发生病害。柑桔裂皮病和木质陷孔病都是由类病毒或类病毒复合物引起,可导致树势衰退,植株矮化,树冠生...  相似文献   

6.
已知小的(247~371个核苷酸)单链环状和线状传染性RNAs或类病毒(Viroid)是草本和木本植物上许多病害的病原。类病毒的RNA稳定地聚集在寄主细胞核中并具有非介体传播的特性,这一特点预示农业上重要的历来以无性材料繁殖的植物可能是类病毒的侵染源。近年来西班牙、日本和美国通过对葡萄品种进行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检测,发现葡萄上有类病毒或暂时称为类似于类病毒的RNAs。一.低分子量R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正>樱桃绿环斑驳病毒(Cherry green ring mottle virus,CGRMV)和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each latent mosaic viroid,PLMVd)是桃树上的主要病原。在检测中发现,我国桃树病毒多以CGRMV与PLMVd复合侵染为主,侵染率较高。通过分子克隆,串联几个病毒核酸序列合成多聚探针,能同时检测多个病毒和类病毒(Torchetti et al.,2012)。目前尚无关于CGRMV单一探针和同时检测CGRMV与PLMVd二聚探针的报道。本研究通过设计带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制备二聚cRNA探针,以期建立适用于田间果树样品中CGRMV和PLMVd的快速检测技术,为桃树病毒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类病毒     
朱本明 《植物保护》1981,7(1):39-40
1971年,美国科学家迪纳发现了一种新的具侵染力的致病微生物,叫做类病毒。这种植物新病原能够为害一些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造成重大损失,已报导了七种植物类病毒病害。例如:在菲律宾,由类病毒引起的椰子树死亡病,曾使1,500万棵椰子树死亡。 大约在六十年前,就知道有一种马铃薯病害,会使马铃薯植株矮化,叶片卷曲、皱  相似文献   

9.
 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leaf virus,CTLV),柑橘裂皮病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和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 HLB)亚洲种病原(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s)是重要的柑橘嫁接传播病原。本文建立了同时检测HLB病菌、CTV、CEVd 和CTLV 4种柑橘嫁接病原的一步法、双温多重PCR检测技术体系,同时在体系中设置内参基因。应用该体系快速评价了4种嫁接传播病原在田间侵染情况,结果表明28个田间样品CTV、CEVd、CTLV和HLB感染率分别为89.3 %、17.9 %、10.7 %和28.6 %,接近半数样品为混合感染。并且将该方法应用于快速评价茎尖嫁接苗病毒的脱除情况。  相似文献   

10.
锦紫苏又名彩叶草,是一种草本观赏植物,可以被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科锦紫苏类病毒属的类病毒侵染。目前为止,共发现了6种锦紫苏类病毒,分别为锦紫苏类病毒-1~锦紫苏类病毒-6(CbVd-1~CbVd-6),它们具有共同的中央保守区(CCR),存在广泛的分子间重组,其嵌合体的发现为研究类病毒RNA重组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试验材料。本文系统综述了锦紫苏类病毒的分类地位及分子特征、检测方法、与寄主互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锦紫苏类病毒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病毒和类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病毒和类病毒研究中的应用陈纯贤,万蜀渊(华中农业大学柑桔研究所武汉430070)植物病毒和类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可以在离体培养的寄主组织或细胞里繁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为研究病毒、类病毒等植物病原与寄主细胞的关系,建立离体鉴...  相似文献   

12.
类病毒是已知最小的可以在植物体内进行自我复制的病原,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由于类病毒缺少外壳蛋白,因此不能通过免疫学方法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3.
正大丽花潜隐类病毒(Dahlia latent viroid,DLVd)是Verhoeven et al.(2013)用Return-PAGE和s-PAGE技术从大丽花中鉴定出的一种新类病毒。根据201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分类报告,DLVd为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科啤酒花矮化类病毒属成员。该病毒单独侵染时,大丽花没有明显的症状,其与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复合侵染时可使大丽花叶片卷曲(Tsu-  相似文献   

14.
30余种植物病原真菌体内的病毒或类病毒粒子已有报道。有的还进行了病毒对真菌致病力影响的研究。一些真菌衰退病有人报道过,但几乎没有报道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退化型症状。Castanho和Butler认为,在立枯丝核菌常规移植过程中,从健壮分离体中获得的严重罹病分离体表现出一种衰退现象。这种衰退常与三个大小不同的双链RNA(ds RNA)之一些片断有关;在一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检测和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病(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是一种严重为害马铃薯生产的病害,降低产量20%—30%。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应用无类病毒的种薯。由于目前还没有脱掉类病毒的有效措施,只能从未被饱和侵染的群体中鉴定筛选出未被侵染的个体,再脱掉其它病毒,作为核心繁殖材料。1987年以来,利用自制的电泳设备,以往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eturn-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R-PAGE)检测类病毒,筛选出未感病的个体,再用茎尖组织培养法脱掉其它病毒。经用马铃薯卷叶病毒等8种病毒酶标抗体鉴定筛选,获得既无类病毒也无主要马铃薯病毒的克新1、2、3和4号等主栽马铃薯品种的核心种。并已提供给省内外的良种场繁殖推广。1989和1990年抽样检测克山良种场繁殖的原种、一级和二级良种,未检测到类病毒。  相似文献   

16.
刘富梁 《湖北植保》2001,27(4):36-38
病毒病害一直是果树生产上的一大问题 ,世界上先后报道了 1 0 0多种果树病毒 (包括类病毒 ) ,其中多数病毒在果树上造成极大的危害 ,导致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控制病毒病害在果树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在同病毒病害斗争的历史过程中 ,积累了不少经验 ,其中最有效的就是抗病育种。常规的杂交育种方法在下列方面有其局限性 :耗时长 ,异源配合率低 ,低劣性状需多次回交去除费时费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常规育种方法存在的问题迎刃而解。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 ,可以避免有性过程克服任何杂交障碍 ,使基因在生物间相互转移成为可能。基…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定量检测啤酒花矮化类病毒(Hop stunt viroid,HSVd)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 (RT-qPCR)方法,设计了2对引物及特异探针,体外转录制备了RNA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评估.建立的定量标准曲线Ct值与模板拷贝数对数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8,扩增效率为95%;该方法的特异性好,与啤酒花潜隐类病毒(HLVd)、葡萄黄斑类病毒1(GYSVd-1)、葡萄黄斑类病毒2(GYSVd-2)和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LMVd)均无交叉反应;灵敏度为1.0×102拷贝/μL,比普通RT-PCR高10倍;试验内及试验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实际样品中HSVd的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市主要栽培的19种南方果树发生病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采集病害标本、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确诊了11种病害。明确了枇杷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eriobotrifolia)灰斑病、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炭疽病、拟茎点霉(Phoma mangiferae)叶斑病、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根腐病、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根结线虫病、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鞘腐病及叶点霉(Phyllosticta musarum)黑星病等7种病害是北京京郊南方果树发生的主要病害。其中,枇杷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eriobotrifolia)灰斑病、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炭疽病、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根结线虫病及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根腐病为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区的十字花科蔬菜花叶病的病原病毒以前已经鉴定了和报告了二类,即(1)甘蓝病毒2号的芜菁毒系和油荣毒系,以及(2)黄瓜病毒1号的两个毒系。1956年春,我们在广州冼村的甘蓝黄矮病株上,在广四县市郊小白菜的花叶病株上,和1952年在广州河南区西洋菜花叶病株上分离到一种与上两类病毒显然不同的病毒,从1956年开始,我们以采自广州冼村的一株甘蓝黄矮病株的毒株(毒株39号)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是物理性质、寄主范围和反应以及传染途径等。  相似文献   

20.
鳄梨日斑类病毒是引起鳄梨日斑病害的病原物,可侵染樟科植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我国规定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对该类病毒侵染寄主后的症状、地理分布、病原特性、检测方法和检疫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