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咖啡叶锈病(Hemileia vastatrixBet Br)是咖啡树的主要病害,它主要为害叶片,各龄咖啡树均可感染,受害严重的因落叶过多,营养枯竭而导致死亡;如结实期感染,可使收获量损失35%。早在1878年前后由于咖啡叶锈病的大流行造成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尼和阿拉伯咖啡种植业全军覆没,迫使锡兰咖啡园改种橡胶、茶叶,印尼改种品质较差的中粒种咖啡。从此以后引起了种植者对抗锈品种选 相似文献
2.
<正> 自从1867年锡兰(斯里兰卡)鉴定出咖啡叶锈病和Berkeley描述命名此病原真菌为Hemileia vastatrix Berk. & Br.以来,咖啡锈病已成为世界所有咖啡(Coffea spp.)生长地区的主要问题。另一种侵害咖啡的锈菌是H.coffeicola Maubl.& Rogers,但它是次要的,并且只局限于中非和西非。 相似文献
3.
4.
5.
6.
<正> 咖啡叶锈病是咖啡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受害植株严重落叶,导致营养枯竭而死亡。如结果期感病,可使产量损失20—30%。潞江坝于1957年引种咖啡,1978年后大面积种植,现面积近8,000亩。历年来咖啡锈病零星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老水井(1,038米)、香树队(954米)和上江八罗田(1,300米左右)常年有锈病孢子,但未发生过大面积流行。1978年以来随种植面积增大,种植密度也增大(416株/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花椒品种抗早霜能力,于10月底采集'冀椒1号'武都八月椒'朝仓山椒'和'兴隆秋椒'的1a生枝条,进行室内梯度降温,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渗透调节物质以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1)花椒枝条受到低温胁迫后,相对电导率呈\"S\"曲线,'兴隆秋椒'半致死温度最低(-10.71℃),抗寒性最强,其次是'朝仓山椒'(-7.79℃),半致死温度最高为'武都八月椒'(-4.167 ℃),抗低温能力较差;(2)花椒枝条受到低温胁迫后,丙二醛含量随温度的下降呈先降后升趋势;(3)花椒枝条受到低温胁迫后,渗透调节物质总体变化趋势为缓慢上升后下降;(4)花椒枝条受到低温胁迫后,SOD活性为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趋势;POD、CAT活性总体为先升后降的趋势;(5)隶属函数分析表明:4个花椒品种的平均隶属度排序依次为:'兴隆秋椒'朝仓山椒'冀椒1号'武都八月椒'.综合分析可得四个花椒品种的抗早霜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兴隆秋椒'朝仓山椒'冀椒1号'武都八月椒'. 相似文献
8.
9.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科学家表示,实验已经首次表明金纳米粒子具有抗爱滋病的潜在能力,能够复兴失败了的抗爱滋病病毒(HIV)药物的威力。 相似文献
10.
以‘绿岭’、‘辽宁1号’、‘香玲’、‘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6个核桃品种为试材,于2013年4月15日取样测定各品种叶片和子房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及电解质渗出率,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4月20-21日调查各品种的霜冻害受冻指数。结果表明:‘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的霜冻害受冻指数分别为41.97%,52.65%,54.88%,67.58%,74.93%,98.67%,‘绿岭’受冻指数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叶片的过冷却点分别为-4.40,-4.27,-3.87,-3.73,-3.53,-3.23℃,结冰点分别为-3.83,-3.27,-3.10,-3.30,-2.47,-2.43℃; 子房的过冷却点分别为-3.71,-3.68,-3.53,-3.24,-2.72,-2.31℃,结冰点分别为-3.12,-2.83,-2.61,-2.53,-1.87,-1.73℃; 其中‘绿岭’、‘香玲’叶片、子房的过冷却点,子房结冰点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绿岭’叶片结冰点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叶片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33,-2.96,-2.81,-2.63,-2.31,-2.25℃,其中‘绿岭’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 子房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62,-2.58,-2.39,-2.05,-1.80,-1.07℃,‘绿岭’与‘香玲’无显著差异,但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对各品种过冷却点、结冰点、电解质渗出率、低温半致死温度分析及田间抗霜冻结果均表明,6个品种的抗霜冻能力由高到低为‘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清香’。 相似文献
11.
朝鲜天然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自1963年以来就受到Cronartium 干锈病的威胁。为了选择红松抗疱锈病品种,在朝鲜已列入专项研究计划。目前提出的人工选择树木无性系,是作为近期繁殖改良造林苗木所应用的一种手段,为了确定抗疱锈病的最好办法,用扦插的方法繁殖人工无性系,这项工作已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试验方法试验材料是来自四个等级的源株年龄,即4,6,12和26年,四种类型的扦插基质:珍珠岩和蛭石(1:1),粗砂和细砾(1:1),精砂和草炭粉(2:1),草炭块为估计值。使用的是温暖的河边低地和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八个咖啡品种的叶绿素总含量,结果表明Timor杂种最高,S. 1934(小粒种)最低,而每片叶的叶绿素总含量最高的是中粒种S.274,最低的是S.1934。以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计,SanRamon杂种显著高于本试验的其它品种。 中粒种叶片的鲜重、干重和叶面积最大,SanRamon杂种的干物质百分比最高。 相似文献
13.
14.
把经选择的抗梭锈病的火炬松与湿地松植株栽植于种子园内,以繁育对病害具有高度抗性的苗木。种子园的一半为优良无性系嫁接株,另一半为经人工接种试验筛选的存活株实生种子园。予计该种子园最终年产量可为锈病严重发生区提供一千五百万株实生苗。 相似文献
15.
红松疱锈病(Cronartium ribicola)是红松(Pinus koraiensis)主要的干枝部病害,严重地影响红松的生长和发育,是林业生产和科研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内对该病的防治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防治效果不显著。一九七八年,我们试图从林木抗病育种方面着手研究它,即利用数量化理论(Ⅰ)及电子数字计算机DJS-21研究红松抗病类型及个体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决红松疱锈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了应用颗粒杀菌剂(Plantvax 5G)处理咖啡植株根带周围土壤防治锈病(Hemjleia vastatrix)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杀菌剂每株施用二克或更高剂量,能有效地防治幼龄咖啡的锈病。如果经济的话,这种方法能代替传统的叶面喷雾技术或与其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南部松树的棱形锈病(病原菌为松栎柱锈菌棱形生理小种),是天然林病害中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目前,利用寄主的抗病性来防治该病是唯一经济的方法,所以很多研究工作者已经注意研究筛选有抗性的松树的方法。有几种筛选方法是由本文发展而来,而且其中很多已由Schmidt评论过了。最近,Mattheus和RoWan研制了一种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