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曾根据油桐的花性和果型,来区别油桐的品种;或研究油桐花芽的形成和分化,来观察油桐雌花的发端和子房的形成。但对油桐结籽、长油等胚胎发育过程,却很少研究。研究油桐胚胎发育过程及丰产条件对油桐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一、研究方法本文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石腊切片、整体解剖、花粉培养和装片,在观察和分析中注意结合外界条件对油桐结籽的影响。从3月中旬到油桐开花前,分期固定油桐花芽;在绽蕾时对雌花套袋,开花时进行人工授粉,并逐日固定人工授粉的胚珠;然后将上述的花芽和胚珠,进行石腊切片;观察油桐胚珠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这些特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油桐的主要种类和分布油桐原产我国.现在世界各国栽培的油桐,绝大多数从我国引种.我国秦岭、桐柏山以南直至海南岛都有分布.目前以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省产量较多,广西、陕西、江西、浙江、台湾、安徽、河南、福建、广东等省(区)也是主要栽培地区.种类有三年桐(又称光桐)和千年桐(又称皱桐)两种.由于栽培历史悠久,在劳动人民长期栽培和选育下,形成了不少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油桐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以赤霉素调控油桐花期而提供理论依据,在油桐花芽生理分化期前,以浓度分别为50、100、200mg?L-1的外源赤霉素对油桐叶面进行喷施试验,并以未喷施赤霉素的作为对照(CK),分析了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油桐成花率、花芽分化临界期、有机营养成分(糖、淀粉)含量、内源激素(吲哚乙酸、脱落酸)含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经过外源赤霉素处理的油桐植株其成花率均低于未喷施赤霉素的对照处理(CK),其中喷施了浓度为100 mg?L-1的赤霉素的油桐成花率高于其余两组处理;就花芽分化临界期而言,与对照处理(CK)相比,喷施了浓度为200 mg?L-1的赤霉素的油桐植株其花芽分化临界期延后时间为5 d,长于其余两组处理;在花芽生理分化过程中,油桐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赤霉素处理各组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处理(CK),其中,以浓度为100 mg?L-1的赤霉素处理的油桐其叶片中的含量高于其他两组处理;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对油桐叶片中可溶性淀粉积累的抑制作用程度不同,200 mg?L-1外源赤霉素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对内源脱落酸(ABA)形成的抑制作用随着外源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而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外源赤霉素处理有利于花芽生理分化期油桐叶片吲哚乙酸(IAA)的形成,且赤霉素的浓度越低越有利于吲哚乙酸(IAA)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正> 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是我国主要的木本工业油料树种。由于油桐分布范围广,长期的地理隔离、自然选择,形成了地理种源之间、同一种源群体之间性状上的很大变异,表现为品种混杂、优少劣多,在结实量、出油率和油质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收集油桐的品种资源,合理的选择、鉴定和利用,尽快地筛选出油桐良种,实现良种区域化,最大限度地发挥良种在生产中的作用,这对提高油桐单位面积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油桐产区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黄壤,养分贫乏。土壤中的磷易被铁、铝固定,形成难溶性的FePO_4和AlPO_4,速效磷含量很低,因此不能满足油桐生长需要。据有关试验证明,内生菌根(VA) 可增加植物根部的磷含量。本试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明油桐与VA菌根真菌的关系,了解接种不同VA真菌对油桐苗期菌根的感染、生长效应、以及对N、P、K的吸收状况的影响,从而为油桐育苗、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5个香菇菌株的试验研究.证明均能在以油桐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配方上定殖,并正常形成子实体,初步得出Cr—02和82-2等2只菌株比较适宜在油桐木屑配方上作为油桐栽培品种.适应性较强,对管理技术要求不苛刻,出菇快,产量高.生物效率分别达87.1%和86.7%.  相似文献   

7.
油桐经营类型是一定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和经营习惯的产物,它不仅反应油桐林分一定的结构类型,也反应一定的生产力和经营成本,在油桐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进行油桐经营类型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类型的特点,形成因素、经营效益,生产中的利弊、使用条件等。 我省油桐经营类型有桐农间作;纯林;杉桐,茶桐混交;零星种植四种,此次着重调查  相似文献   

8.
油桐是以结实为主的特用经济林,它生长快,收益早,增产潜力大,但由于管理粗放,产量往往低而不稳.针对这一情况,对油桐成林加强肥培管理,不断改善环境条件,仍然是我国当前大面积油桐成林进一步提高结实能力,高产稳产,积极挖掘现有成林油桐增产潜力的有效途径.三年来,我们对油桐成林增产措施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初步结果,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钟国斌 《湖南林业》2008,(12):26-26
油桐,是我国南方重要木本油料树种。湖南湘西油桐栽培历史悠久,所产油桐品质纯真,并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良种良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油桐根系丛枝菌根(AM)共生状况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并通过油桐苗木AMF接种试验以探索与油桐高效种植相配套的菌根接种技术.在云南丘北,对4 a生和10 a生油桐人工林的根系丛枝菌根真菌定殖及根际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油桐林的土著AMF和商品AMF菌剂"Endo"开展了接种试验研究.结果显...  相似文献   

11.
油桐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解放初期,我省只有油桐成林100亩,从1952—1964年陆续发展到14.7万亩.在文化大革命中,油桐林受到严重破坏,全省残存7000余亩.由于品种混杂、管理粗放,产量很低,平均每亩只产8—10斤桐油.油桐为异花授粉植物,在长期栽培过程中,产生了不少自然杂种,出现了许多不同品种类型,形成了一个混杂的群体,其遗传性状表现不一,产量和质量的差别也很大;即使是同一个品种类型,个体间也有很多的变异,其抗寒、耐瘠薄以及抗  相似文献   

12.
油桐作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其主产物桐油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极具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为研究油桐种仁在不同发育时期其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与含油率的变化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3个不同家系油桐种仁为试验材料,采用索氏抽提法和植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ELISA)测定其8个发育时期的含油率与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家系油桐种仁中的含油率在各个不同发育时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8个发育时期的油桐种仁含油率在供试的3个油桐家系中均表现出S型走势,即前期积累速度较慢,中间积累速度较快,后期积累速度又放缓,进入平台期;3)3个油桐家系的ACCase活性在8个时期均表现出双峰的波浪型走势,第1个峰值出现在Ⅱ-2时期,第2个峰值出现在Ⅲ-2时期;(4)含油率与ACCase活性在3个不同家系中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其中9号家系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余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测定油桐种仁中ACCase活性来侧面反映其含油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选择油桐优良单株,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是逐步实现油桐生产良种化,达到油桐优质、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油桐在我国分布广,地理生态类型较多;同时,油桐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天然杂交后变异较大,这就使地理产区之间,类型之间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变异.因此,在栽培多年的油桐林中,选出一批抗寒高产的优良单株,经复选、决选、子代鉴定等工作,建立一批种子园和母树林,是当前油桐良种选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油桐选优是全省科研协作项目,由省林科所主持.我们在地区林副业局、县林业局的支持下,根据全国油桐科技协作组制定的“油桐优良单株选择的标准、方法及其鉴定”的试行方案,从1979年春开始在傅家边油桐林内,进行花期观察及果期调查,现已选出优树15株,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由尖孢镰刀菌油桐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 f.sp.aleuritidis)引起的油桐枯萎病,是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生产上一种具有毁灭性的病害。目前,在全国油桐主要产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该病害的严重威胁。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几年来我们对油桐主要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同时对接种方法也作了些探索。现将试验结果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几年来我国油桐资源急剧减少、油桐生产严重萎缩的现状,对位于我国油桐中心产区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四川省武隆县的油桐资源和生产状况进行了综合考察,查清了该县的油桐资源现状.找出了油桐资源减少、桐籽出油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恢复和发展该县及我国的油桐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油桐属与石栗属叶片核酸和蛋白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油桐属(Vernicia Lour.)与石栗属(Aleurites J.R.et G.Forst.)在分类学上分与合的问题,已经历了两个世纪的争论,长期以来油桐属不被承认,至今尚无定论。最近K.H.AiryShaw又将油桐属和石栗属重新分开。目前较多的植物分类学家接受了Airy Shaw的分类方法,即把油桐属和石栗属分为两个属,近期通过解剖构造和微观形态的研究,也支持了Airy Shaw的论断。本研究试图为此进一步提供一些生化论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搞好油桐选优工作,尽快实现油桐生产良种化,加速我省油桐基地的建设,我所在溧水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于4月23日至25日在该县召开了油桐花期选优现场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高淳、溧水、溧阳、句容、江宁等五个油桐基地县的代表共14人.会议首先参观了渔歌公社傅家边大队林业队在现有3000亩壮龄油桐林内初步选出的12株油桐优树现场,然后按照全国油桐科技协作组规定的选优标准,逐株进行互评,同时交流了各县油桐选优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8.
油桐果实、种子经济性状和种仁含油量的高低是衡量油桐产量高低的重要经济指标.因此,了解油桐果实、种子各性状之间的关系、油桐的含油率及其经济性状的优劣,这对油桐良种选育、基因资源的鉴定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就1980—1981年结合油桐优树选择,油桐果实种子收集,进行了这方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结果.现初步整理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果实、种子性状的测定材料系省内1979—1980年选择的18株油桐优良单株;种仁含油率的测定除18个单株外还有初选,复选的28个单株及从外省湖南、广西、浙江、福建引进的7个品种类型或单株,  相似文献   

19.
三十烷醇对油桐生长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幼龄期生长好坏关系到成龄产量的高低,生长健壮的幼树为形成一个高产树体结构和早期丰产打下基础,本试验用三十烷醇(Triaconedno),对湖南油桐三个主要农家品种进行浸种处理,然后播种造林,探索其对油桐苗期生长的效应。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三十烷醇,为湖南省粮油所从糠蜡中提取的结晶物,助溶剂为吐温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油桐根腐病的致病菌与国内已知腐皮镰孢8个专化型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油桐根腐病致病菌为腐皮镰孢—新的专化型,为油桐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Mart.)Sacc.f.sp.a-1euritidis Chen et Xiao)的命名提供了生物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