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沈阳市水稻生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了飞速发展的新局面,面积逐年扩大,单产、总产同步增长。1984年创历史最高水平,面积达到148.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24%,平均亩产574.5公斤,总产8.5亿公斤,占粮食总产的36.5%,交售商品粮5亿公斤,商品率58%。目前,全  相似文献   

2.
襄阳市是全国二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以占中国0.34%的耕地产出了全国近1%的粮食产量,可谓名副其实的鄂北粮仓。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43.325亿kg,比2003年增长88.8%,比1978年增长158%。年提供给国家的商品粮近25亿kg,已经连续6年实现粮食增产丰收。1襄阳市粮食再增产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在粮食生产的品种结构上(以2008年为例),襄阳市有小麦29,58万hm~2,总产16.432亿kg,  相似文献   

3.
一、优化种植业结构,必须 以粮食稳定增长为根基 我省粮食生产建国以来虽有很大发展,但只能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近几年我省粮食总产一直稳定的250亿公斤以上,年均粮食总产259亿公斤,但人均粮食占有量年均不到450公斤,除去种子和外调商品粮,基本上是口粮和饲料,即使有的年份出现低水平的自给有余,也带有明显的结构性、季节性和地区性。每年需要从外省调进不少粮食品种作饲料、食品工业原料,尚有几百万人口的地区未解除温饱困扰。  相似文献   

4.
粮食生产历来是湖南省经济的一大优势,近几年来形势变得严竣起来。一是粮食总产和人平占有量逐步下降。八十年代初,我省粮食生产因农业生产责任制落实而得到迅速发展,1983年总产265.385亿公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后连继两年滑坡,1986年一度回升后,1987年又下降至259.37亿公斤,1988年初步摸底为250亿公斤。五年内,粮食总产减少15亿公斤左右,年平均减产3亿公斤。粮食生产下降的同时,全省人口却  相似文献   

5.
据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1985年12月常州会议统计,“六五”期间我国累计推广杂交稻5.2亿亩,约增产粮食600亿斤。1985年全国种植杂交稻1.26235亿亩,比1984年减少460万亩,单产863斤,比1984年亩平854斤,每亩增产9斤,总产1091亿斤,比1984减少26亿斤。 由于1985年全国粮食减产,而杂交水稻基本稳产,各省对杂交水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安徽、湖南、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区,先后召开了杂交水稻专业会议,并拔款加速杂交稻的发展,把发展杂交水稻作为增加粮食总产的战略措施,因此“七五”期间我国杂交水稻将有一个大的发展,预计1990年我国杂交水稻种…  相似文献   

6.
常德是湖南的主要产粮区,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1986年,全区粮食总产35.535亿公斤,居全省之首。今后,常德的粮食生产是进还是退,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进退两难:现在粮食主产区的苦衷。 进之难。1986年,全区按复种面积计算,粮食亩产已经达到307公斤,人平产粮677公斤。今后继续发展粮食生产,不讲生产上的限制条件,仅就经济利益而言,哪怕再迈出一小步也困难重重。因为粮食价格与其它农副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越拉越大,粮农的比较利益太低,缺乏起码的经济刺激,使得人们认为种粮吃亏,普遍厌倦种粮。要想继续发挥全区粮食生产优势,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大上粮食生产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产值占全省GDP总值的20%左右。江西是国家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总产居全国第三,也是南方稻区自1949年以来唯一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省份。有耕地面积233多万hm^2,其中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70万hm^2,居全国第二,年需水稻种子达1.2亿kg,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5%,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93%;棉花年种植面积10万hm^2,年需棉花种子260万kg。水稻棉花产业的发展,对提升我省农产品价格,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在2006年粮食总产将达378亿kg,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水稻在黑龙江粮食生产中异军突起,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00-267万hm^2,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470多公斤以上,为黑龙江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考察黑龙江水稻生产时予以高度评价:黑龙江粮食商品量占总产量的2/3,湖南大米虽然总产量全国第一,但粮食商品量占总产量的30%,黑龙江的贡献大,黑龙江大米全国有名。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的生产和流通,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粮食生产出现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粮食总产增加的可喜局面。但是,粮食流通问题尚未很好解决。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第一次突破4000亿公斤,“卖粮难”便随之出现。随后由于决策上的失误,加上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生产滑坡。从1986年到1988年,全国出现粮食购销“大战”。1989年全国粮食总产超过19.84年,1990年又创历史新纪录,于是,粮食流通问题又成了困扰农村经济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湖南的主要粮食作物,1972—1986年常年播种面积在6500万亩以上,占粮食作物的80%以上,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90%以上。目前,我省水稻播种面积和稻谷总产均居全国首位。推广良种、及时进行品种(组合)的更新换代是增加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例如,1986年全省水稻单产比1972年增加了162.5公斤,平均每年递增11.6公斤;特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其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相关政策 ,对于解决黑龙江省粮食生产问题及促进国内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研究针对黑龙江省的粮食相关政策 ,分析了水稻的生产与市场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水稻种植面积与粮食政策的变革1.缓慢增长期 (1979~1983年 )计划经济时期 ,黑龙江省粮食政策平稳 ,统购统销 ,水稻种植面积缓慢增长。1979年水稻种植面积20.6万hm2,总产3489.5万t。到了1983年 ,水稻面积才增加到24.5万hm2,总产3727.6万t。4年间水稻面积增长18.93…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在2006年粮食总产将达378亿kg,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水稻在黑龙江粮食生产中异军突起,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00 ̄267万hm2,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470多公斤以上,为黑龙江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考察黑龙江水稻生产时予以高度评价:黑龙江粮食商品量占总产量的2/3,湖南大米虽然总产量全国第一,但粮食商品量占总产量的30%,黑龙江的贡献大,黑龙江大米全国有名。硅肥是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氮、磷、钾肥之后的第四大营养元素,稻田因缺硅或少硅直接制约了水稻高产稳产。据多年多点试验与推…  相似文献   

13.
(一) 粮食是湖南的一大优势。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的推动下,我省粮食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相继登上了200亿公斤、250亿公斤的新台阶。1980—1987年的7年中,粮食总产增长64.5亿公斤,亩产提高76公斤。全省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促进和巩固了农业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水稻生产发展很快, 1949年水稻总产仅 4亿公斤,1990年达27亿公斤,增长近7倍;单产由75公斤提高到415公斤,增长5.5倍。1985年以来,推广汕优63等杂交稻组合,仅3年发展到550万亩,亩产550公斤左右,比常规稻每亩增产150公斤,占全省水稻总产的72%。预计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水稻面积可发展到1000万亩,稻谷总产将超过50亿公斤。  相似文献   

15.
从最近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召开的1999~2000年度杂交水稻种子供需形势分析会上获悉,1999年度全国杂交水稻种子制种面积大,生产数量足,所产种子能满足2000年度杂交水稻大田生产需要。据对17个制种省(区)统计,1999年杂交稻制种面积12.8万hm‘,总产3.23亿公斤(其中四川、湖南、广西、江西、江苏、湖北等6个主要产种省(区)制种9.5万hm’,总产24亿公斤,分别占全国杂交稻制种面积和总产70%以上),加上1999年6月末库存种子0.23亿公斤,1999~2000年度可供种3.46亿公斤,预计2000年度全国杂交水稻大田种植面积2.54{3亩,需种量约…  相似文献   

16.
开发“五稻”前景广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省是全国的主产稻区,总产居全国首位。1992年全省稻谷总产248.2亿kg,占全省粮食总产的92.6%。由此可见,水稻生产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粮食的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粮食市场放开后带来的供求变化,要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满足社会对粮食的多样化需要,就必须在水稻生产领域进行新的改革,大力调整水稻朴植结构和品类结构,逐步开发优质稻、再生稻、饲料稻、特种稻和旱稻,走出一条高产、优质、高效水稻生产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一、回顾 解放40年来,湖南的水稻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1987年与1949年比,稻谷播种面积由3490万亩上升到6382.7万亩,增长82.9%。水稻单产由162公斤提高到378公斤,增长128.6%;稻谷总产由56.7亿公斤增加到241.4亿公斤,增长325.7%。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生产近况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3-2008年全国31个省(区)主要粮食作物的总产、农村劳动力、农业物质生产条件、农业投入情况等数据,进行了相关、偏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2001-2008年我国粮食总产在不断增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玉米,水稻、小麦起到了稳产的作用;水稻和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加、玉米单产的提高是近8年我国粮食总产增加的关键因子;乡村劳动力人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治碱面积对我国粮食总产有重要影响。并提出了"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突出粮食大作物,明确区域重点;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业关键投入"的今后我国粮食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生产,经过两年调整准备之后,1987年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高峰期。种植面积已达1.64亿亩,比上年增长3000万亩。平均单产440公斤,比上年增加8.5公斤。制种总产3.36195亿公斤,平均单产145.5公斤,比上年分别增加1.46935亿公斤和18公斤。以上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只要我们善于因势利导,扎扎实实地作好工作,稳步前进,我们就会取得比前两次发展高峰更大的成绩。 在农牧渔业部领导下,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1987年开展了一些必要的活动,为部领导提供了有关信息和决策参考意见。同时,顾问组成员除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事科研、生产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福建省的主要粮食作物,1981年稻田面积1434万亩,总产136.2亿斤,分别占粮食作物的77%和84%。中低产区的稻田面积占全省的四分之三,占本区粮食面积的90%以上。发展中低产区稻作生产,是实现福建粮食自给,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二番三的战略性措施。本文依据对14个中低产县的调查考察和全省历年生产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论述中低产区的分布,稻作生产现状及增产经验,进而分析稻作发展战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