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葆 《上海茶叶》2005,(3):40-40
要泡好一杯茶,不同的茶品,由于季节的不同,茶叶的老嫩、类别的不同,投茶的方法也各有讲究。因此,如何正确掌握其不同的投茶方法,泡好一杯茶,可谓之茶艺的投茶艺术。  相似文献   

2.
试述茶区坚持经济建设发挥效益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764年,唐代“茶神”陆羽搭舟沿舜江(现名曹娥江)经东山上剡溪考察,在他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科学名著《茶经》中,就提到包括舜江二岸的越州茶,并明确指出,浙江会稽郡的越州茶乃茶中上品。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多次在故乡考察茶叶生产,也经常语重心长地提到:“上虞的凤鸣茶、舜井水,要好好开发利用”。先哲们把越州茶列为上品,是具有科学依据的,上虞茶区属绍兴平水珠茶产区中心地带,历经销售国内外贸易市场,群众品后,众口皆碑,颇得好评,誉满全球。  相似文献   

3.
煮饭茶之恋     
茶与生活原本就是息息相关的,在《诗经》中便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记载,从古至今,茶与健康,茶与医疗,茶与礼仪.茶与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小小的茶叶将人类从蛮荒的远古推向文明的现代。  相似文献   

4.
农民从实践中增长了智慧与才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嵊县(现嵊州市)不少人研制珠茶炒干机。其中最为理想的是该县北山区电厂工人师傅马传全试制成功的珠茶炒干机于1967年问世,经过不断改进,成为现代的珠茶炒干机。当时也有一些人习惯于手工制茶,总认为人工炒的珠茶好,机制茶质量差,但经过多次的比试,机器制茶不但工效比手工制茶提高了十多倍,一台炒干机一天可炒制150-200公斤。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的故乡,五千年前有茶的记载。世界认识中国是从茶叶、瓷器、丝绸这三种商品开始的,中国是茶的母国毫无疑问。中国的茶传到亚洲,再传到世界,现在全世界有五十多个国家种茶,一百五十多个国家饮茶,茶已成为老百姓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历史上茶事和茶文化有几个高峰,在唐朝的时候,陆羽写了《茶经》,这是茶文化发展的里程碑。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是中国对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评估茶的品质及其商品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叶,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其中,茶居首位。茶年产量3062665吨,植于遍布世界的58个国家,3800多万公顷茶园。茶作为饮品早已遍及世界。因此,正确评估茶品质,从而确定较合理的茶价是涉及亿万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根本利益的问题,当然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棘手难题。  相似文献   

7.
新昌是个古老的茶区,有据可查种茶与制茶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7世纪时以生产珠茶与烘青,以后少量生产红茶。解放后,新昌以生产珠茶为主,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茶区均以划区生产单一茶类,新昌也不例外,仅产珠茶一种。几十年来,茶叶实行统购统销,在很长的年代里,  相似文献   

8.
逸茗 《上海茶叶》2006,(3):41-41
闵行区梅陇镇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小学教育中颇有特色,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闵行区精神文明单位、闵行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被列为上海市数学、语文教学实验基地。8年来,学校以茶文化教育活动为抓手,充分挖掘茶文化中的内在教育功能,广泛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大力培育民族精神,组织师生从茶世界里识乾坤,以茶修德,以茶益智、以茶会友、以茶冶情,努力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2005年被授予上海市“少儿茶艺”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9.
我国早在秦汉《神农本草》已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唐《本草拾遗》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本草纲目》述茶“苦、甘、微寒、无毒”。一般认为,甘味多补而苦味多泻。可见茶是攻补兼备的良药,而茶一味能归经遍及五脏,反映茶具有广泛的防治祛病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商品流通的理念结合商品科技、文化的实际,茶与当代嗜好品、饮品具有共同性、可比性和互代性。我们要以创新的观点,并从实际出发,看待茶与烟、酒作为人类的三大嗜好品,茶与咖啡、碳酸饮料作为三大无酒精的饮料互动关系,充分发挥茶的和谐、健康优势,谋求“茶为国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茶,诞生在中国西南部,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唐时,茶在中国四川一带已成为“比屋皆饮”之物。自唐至今,历经1200余年,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成为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今,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和可可)之首,成为全球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一种天然、营养、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2.
1200多年前,陆羽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以此为中国茶文化打下了坚实而完整的基础。“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从此,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茶人为继承和发扬中华茶文化奋斗了千百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的祖国,从茶的发现到茶的利用、传播,悠久的饮茶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茶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饮”,这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璀璨闪亮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社区进行茶文化教育的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4.
小茶友上台来,手拿快板唱茶歌。茶的故乡在中国,热爱故乡热爱茶。今天不说别的事,单把茶事来讲讲。 茶叶起源在中国,最早产于大西南。中国茶圣是陆羽,《荼经》一书四方传。唐朝宋朝团饼茶,制成团饼墙上挂。唐朝品饮用煮茶,宋代改为点茶法。散茶开始于明代,品茶改用壶来泡。  相似文献   

15.
本年国际茶文化节参评“中国名茶”记实。 今年第16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暨上海茶交会4月16日至19日在上海国际农展中心举行。“名茶”评选是茶交会的重头戏.为办好本届茶交会,组委会事先作了周密准备,提前一个多月将“中国名茶”参评办法.连同申报表,寄发至具备条件的相关茶企.规定报送的样品.务必在4月8日前报到组委会。  相似文献   

16.
几种草料覆盖茶园保护蜘蛛等有益生物越冬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种草料覆盖茶园保护蜘蛛等有益生物越冬初报茶园是多年生常绿灌木型的生态环境,其昆虫区系复杂,天敌资源极为丰富,其中蜘蛛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它能捕食茶园中的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的成虫和若虫;又能捕食茶小卷叶蛾、茶卷叶蛾、茶谷蛾和茶细蛾的幼虫。保护和利...  相似文献   

17.
傅军 《上海茶叶》2007,(4):43-43
自唐朝开始,政府便向种茶的农户和卖茶的商人抽取茶税。老百姓苦于茶价之贵,由此出现了贩运私茶的行业。到了南宋时,为了对抗政府的禁令,私茶商人往往成群结伙,而且持有兵器,每逢遇到政府军队武装干涉时,他们便进行反抗。茶商不仅在南宋境内销售私茶,  相似文献   

18.
茶叶拼配就是使茶的优质因子得到优配,也就是把同一种茶,各具自然品质和制造技艺差异的茶品,动用拼配技术,使茶的色、香、味调和到最理想的品味,尤其是茶厂在制中的拼配,遵照技术操作规程,对筛号茶的审查,及时纠正各个工序环节的质量问题,最终拼出的各种级别品牌茶,  相似文献   

19.
茶艺,一般认为是种茶、制茶、品茶的方法与程式。三者构成了茶之为艺的内容。我想茶艺是否就是在制作上最大限度得保留茶原叶的天然精华,其后的冲泡又能让茶与水、温度、时间恰到好处的配合,无过之,亦无不及。一言以蔽之:泡好一杯茶。物虽一技之用,然则能慧而通则达,专而精则妙,通其理、尽其性,发挥极致,则为艺也。  相似文献   

20.
广东、福建、台湾用茶壶冲泡乌龙荼时,习惯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还有人把“洗荼”列为荼艺规范。近年,“洗茶”习惯甚至有扩散到绿茶冲泡程式之中。 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沿袭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作者对此存疑多年,经过调查研究,以理性和实证对待这个问题,认为“洗茶”一词,既不科学,又因其带来负面影响,而贬低了中国茶的“美誉度”,尤其是为日本继欧盟对输入中国荼以农药残留问题而设置的“贸易技术壁垒”找到所需的借口,也使中国乌龙茶输往日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减少。 作者在国内首先以翔实、系统、完整的阐述,明晰的观点、逻辑,提出修正“洗茶”这一茶俗中的陋习、茶艺中的积弊,将“洗茶”一词改为“温茶”或“温润茶”为宜。在“洗荼”问题上,不仅是泡茶术语的更改,在操作上也要作相应的改动、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