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864菌株是我室1986年从草菇培养料分离所得,经人工培养回接于培养料中,在多种菇(如草菇、蘑菇、姬松茸菇等)的生料栽培上均收到了提高菇的产质量、节省成本的显著效果。1994年将该菌在金针菇栽培上作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草菇培养料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对菇类有益的细菌(暂称864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系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大小为0.5~0.8×0.9~1.1μm,细胞外壁有荚膜,周身鞭毛;在Ashby氏无氮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中稍突,面包状,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有闪光,粘稠;好氧、最适生长pH为7,最适生长温度为30℃;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供菇类菌丝利用;菌液含有多糖、蛋白质、纤维素等菇类营养;分泌物含有刺激素,能促进菌丝扭结,子实体发育,添加864菌液培养料的产量与传统发酵培养料的相比:草菇提高了20.33~42.67%;姬松茸菇提高了54.3%;蘑菇提高了40.7~83.27%;金针菇提高了14.38%。  相似文献   

3.
不同层次发酵料的微生物群落与草菇产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是通过分析不同层次的发酵料中的微生物区系及其物质变化与草菇产量的关系,来研究适宜草菇生长的微生物区系,其目的,为今后探讨通过人工控制、调节、创造适宜于草菇生长发育的微生物区系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 (一)菌株:V-1(香港种)引自广东东莞县。 (二)培养料及其处理:培养料:牧草82%,加辅料18%(羊粪15%,麦皮2%,钙镁磷1%)。料的处理:采用堆料发酵。牧草用pH9  相似文献   

4.
姬松茸栽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通过研究姬松茸栽培过程中制种料、栽培料、料厚度、指种量、播种方式、栽培料的处理方式及不同C/N等工艺参数与菇产量的相关性,确立了较好的栽培工艺。以稻草料为制种料,以改进的草菇科为栽培料,料厚13.5kg/m~2,播种量6%,面播,田栽处理的产量较高。但大面积推广宜采用床栽,栽培料加入864茵液堆制,菇产量扶对照提高54.38%。栽培料适宜的C/N为29∶1。  相似文献   

5.
姬松茸栽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中Fuzzy分析法.研究了在山西省麦秸栽培姬松茸的最佳栽培工艺。不同培养料处理、播种方式、覆土材料直接影响姬松茸生物学效率的高低,3个因素中覆土材料对生物学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培养料的处理.再次为播种方式.从三因素各水平组合对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看,采用添加0.5%EM菌液的方式发酵培养料,撒播菌种,覆腐叶土或菜园土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菌草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闽北地区逐步尝试应用菌草栽培各种食用菌。笔者以菌草为主要栽培料,进行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希望为寻找栽培大球盖菇新原料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菌株大球盖菇(引自三明市真菌研究所)。供试草本植物种类:皇竹草(巨菌草)。1.2供试配方①菌草80%,谷壳20%;②稻草80%,谷壳20%。培养料按667m2(1亩)(实地面积400m2)干料4000kg计算,配方①、配方②栽培面积分别为100m2。培养料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4个香菇菌株(Lentinula edodes)申香16号、申香18号、申香215和L808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木屑麸皮培养料(79%木屑,20%麸皮,1%石膏)为对照,采用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采收一潮菇后的菌渣不同比例替代木屑和麸皮进行栽培,比较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培养料,申香18号在菌渣培养料A(69%木屑,2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和B(59%木屑,3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上的单菇重显著下降,菌柄长度和直径均变小,菇型改善,棒产量也显著增加;申香16号在A、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虽产量显著增加,但菇柄变长,菇型变差;菌株L808在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菌盖直径和单菇重显著下降;而申香215在培养料A、B上的各考察性状均与对照培养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工厂化栽培草菇(Volvaria volvacea)的菌渣再次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研究,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品种W192为试验材料,工厂化生产草菇的菌渣为原料,设计了菌渣、牛粪比例3:1和菌渣、牛粪比例4:0的2个处理。对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等生产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培养料预堆和发酵过程的温度、水分、p H、碳氮比的变化等,同时对这两个处理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发菌周期、出菇周期、鲜菇产量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统计。结果表明,菌渣加牛粪和不加牛粪处理的培养料发酵过程的各项生产指标均符合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要求,菌渣、牛粪比例3:1配方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发菌快(1 d),出菇时间短(3 d),产量高(2.04 kg·m-2)。这综合说明工厂化栽培草菇的菌渣再次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技术可行,并对本地区综合利用草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具体操作和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大球盖菇生长及品质对培养料不同添加剂配方的响应,以甘南高原当周沟草原野生大球盖菇为试验材料,通过分离、扩管制得栽培种,采用田间单因素区组法,不同拌试剂处理培养料后,测定了大球盖菇原基出现时间、菌帽厚度、菌帽周长、菌柄长度、菌柄周长、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小区产量等形态指标,及粗脂肪、粗蛋白、灰分、多糖、粗纤维含量等品质指标,研究大球盖菇生长及品质对不同添加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4(10g赤霉素+10g生长素+50g草木灰)对大球盖菇生长及品质最佳,多糖、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最高,而灰分、粗纤维含量均最低,其顺序依次为处理4处理5处理1处理3处理2CK,为进一步确定大球盖菇种植的最佳拌种药剂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此同时也为大球盖菇高产、质优的生产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烟秆屑培养基栽培姬松茸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森 《食用菌》2011,33(2):27-28
利用烟秆屑和五节芒组成3组配方,3个重复栽培姬松茸试验,结果表明,烟秆屑可以利用来栽培姬松茸,培养料在发酵过程中表现发酵效果良好;烟秆屑中的烟碱成分在发酵过程中有利于调节培养料pH值;姬松茸菌丝在加烟秆屑培养基配方中生长旺盛、原基扭结点多、成菇率高;可以提高产量20.70%~38.28%,姬松茸尼古丁含量达欧盟食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1.
淀粉接枝型保水剂在草菇栽培中的保湿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汉力葆科贸公司的淀粉接枝型保水剂首先在草菇栽培中进行保湿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保水剂与菜园土以1:2混合复盖草菇培养料处理的小区,表现长菇期长(26d)、出菇潮次多(3潮)、死菇少(10.7%)、产量高(2.4kg/m^2),其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对照小区。其次,将保水剂均匀覆盖50%左右料面处理的小区,亦有较高的产量(192kg/m^2)。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在研究凤尾菇栽培技术的同时,还开展了下床培养料的再利用试验,现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沼气发酵①瓶装发酵采用10升发酵瓶,投料80%,干物质含量14%。用料配比设四个处理:a.稻草625克(对照);b.下床菇料625克;c.稻草+红萍各310克;d.下床菇料+红萍各310克。四个处理均另加猪粪1875克,种子液2500毫升、水3000毫  相似文献   

13.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是一种珍稀食(药)用菌。对姬松茸工厂化栽培技术中菌种选择与制作、培养料配方与发酵、铺料与播种、菌丝体培养、覆土、出菇管理、采收与转潮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大球盖菇由于抗杂能力强、适应温度范围广而被广泛栽培;又因为菇型美观、菇色艳丽、盖滑柄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被广大消费者喜爱;更由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高而得到社会的重视。全社会都在围绕着如何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品质而努力着。本文主要就大球盖菇的栽培生产技术做以下介绍,期待对广大菇农有所启发和帮助。大球盖菇总的生产技术流程如下:生产准备(生产季节、栽培环境、场地处理、设施设备)—培养料制作—铺料播种—覆土—加  相似文献   

15.
将收割的玉米地上部分全株 (含籽粒 )粉碎配制成培养料栽培金针菇 ,通气保湿性能好 ,发菌快 ,不容易产生水菇 ,产量高 ,质量好。培养料来源广泛 ,比育菇效果最好的棉籽壳基质配方成本低 ,生物转化率也仅次于棉籽壳基质配方。玉米只需一次性粉碎即可用作培养料 ,节工省料 ,不用米糠、麸皮 ,是行之有效的技术。经多次栽培试验 ,所产金针菇菇盖直径达到 0 5~ 1 0cm(厘米 ) ,菇柄长 12~ 14cm ,柄粗0 2~ 0 4cm ,柄基基本无深棕褐色部分 ,通体色白质嫩 ,菇形整齐 ,经济效益良好。1 培养料配制玉米收割后用饲料粉碎机粉碎 ,按玉米全株…  相似文献   

16.
蘑菇培养料加入864菌液发酵与二次发酵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加入864菌液发酵和二次发酵栽培蘑菇的试验,比较培养料中微生物群落、培养料成份及产菇量,说明加入864菌液发酵是代替二次发酵栽培蘑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通过电热线加温,提高大棚内土温,从而增加栽培料温,在寒冷冬季进行平菇生产,以便在春节期间供应市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菌种:佛罗里达平菇。②培养料配方:棉子壳78%,麦麸20%,石膏粉1%,糖1%,多菌灵0.1%,水适量,共用料1000kg。③加温设备:DV20810电热线1根,DKW型控温仪一个。 (二)试验方法 12月初在棚内一侧铺设电热线,上面铺碎土,另一侧以不铺设电热线为对照,面积各为0.1亩(不设重复)。将棉子壳按配方拌好,铺在栽培床上压块,四周播上菌种压实,最上层撒满菌种,然后整平,共播种四层,先盖薄膜再盖草帘,接通电源,土温控制在20℃,待菌丝体长满出现菇蕾时,改为小弓棚,上面盖草帘,土温控制在10℃左右,后期进行变温管理,白天料温控制在20℃,夜间料温降为10℃左右。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生长发育期影响 试验菇床由于采用电热加温,培养料温度增加,培养料湿度也相应提高,菌种活性增强,因此发菌快,从播种到长满菌丝(12月20日)仅20天左右,比同期播种的对照(1月21日长满菌丝)提前30天左右,头潮菇的出现,试验组是1月20日,比对照(3月4日)提前45天左右。 (二)对鲜菇产量的影响 电热加温栽培试验组的菇床,平菇生长快,前期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用EM菌处理玉米芯培养料进行发酵料栽培平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M菌能加快玉米芯培养料的发酵,促进培养料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和转化,改善了培养料中的营养条件,更有利于菌丝体的吸收利用,促进菌丝体的生长,提高了平菇生物学转化率,以0.5%EM菌液的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大球盖菇菌种培养基配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仙 《食用菌》2006,28(6):35-35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营养丰富,鲜菇肉质细嫩,柄脆,含野生香味,口感好;干菇浓香,市场前景看好。我国云南、四川、西藏、吉林等省区均分布有野生大球盖菇,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有重要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大球盖菇菌种培养基配方试验,旨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菌种质量。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大球盖菇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不同栽培料(秸秆)处理对大球盖菇生长及产量影响的比较试验,同时分析了大球盖菇栽培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熟料栽培(处理3)下的大球盖菇单位面积平均产量、生物转化率最高,其单位面积平均产量与生料栽培(处理1)和发酵料栽培(处理2)相比分别提高214.3%和60.2%,其生物转化率分别提高了78.62、43.29个百分点;且利用秸秆作为栽培料栽培大球盖菇可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酸碱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