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棉花抗枯萎病品种苗期鉴定,可以反应出不同品种和品系的抗病性。温室系统观察结果,棉苗在1—2片真叶时即有症状出现,以感病品种发生较早。一般在4—5片真叶期,枯萎病发生甚烈。不同品种(系)反应的症状类型有所差异,但大多数属于三个类型:“网纹型”、“青枯型”、“黄叶型”。观察到“网纹”和“黄叶”属慢性类型;“青枯”属急性类型。从242个品种(系)材抖中,鉴定出苗期抗病的品种(系)23个,均属抗型(R)。发病指数0—10%有11系,11—20%有8系,21—30%有4系;其中有免疫类型1系(61—84),发病指数为0。苗期属抗病类型,移植到病圃后,成株期仍反应出较多抗病类型,其中苗期属高抗和免疫株系,成株期的抗性反应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棉花枯萎病诱导抗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报道了利用棉花致病菌菌丝体提取物诱导棉花产生抗枯萎病性。通过诱导物的筛选,发现Rhizoctonia solani、Colletotrichum gossypii和Fusarium moniliforme可诱导棉苗产生抗枯萎病。在诱导效果上,R.solani明显比C.gossypii和F.moniliforme强。此外,由以上3种病原菌菌丝体提取物诱导的抗性是暂时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病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陆地棉(Gossypium hisutum L.)不同棉花品种抗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 vasinfectum(AtK.) Snyd.et Hansen)的能力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4.
棉花抗枯萎病品种连作防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8~1982年,在人工病圃试验调查了抗病品种连作1~5年的田间发病情况及生育产量。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连作3年以上换种1~2年感病品种,比感病品种连作或只种1~2年抗病品种后换种感病品种,发病显著减轻,前者病害对棉花生育产量影响甚微。土壤病原菌菌量消长及土壤、病株中病原菌致病力测定,看出土壤病原菌量随抗病品种连作年限增加而减少,土壤病原菌致病力也有随抗病品种连作年限增加而减弱的趋势。抗病品种连作4年以上与只种1~2年抗病品种即改种感病品种或与感病品种连作相比,土壤病原菌量差异达极显著平准。土壤病原菌致病力差异达显著平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五个抗病亲本与一个感病亲本正反交作抗性遗传试验结果,表明抗枯萎病的遗传效应是呈不完全显性,杂种一代的抗性表现趋向母本。五个抗病亲本对我国三个生理型的五个菌系无分化性的互作反应,这些亲本在零星病地种植两年,抗性没有下降趋势,说明这些抗病品种不仅抗性稳定,而且适应性广。但杂种后代在零星病地种植一年的抗性,与在病圃种植无显著差异,第二年抗性降低,因此,在抗病育种过程中,杂种后代F_1可以在零星病地种植,但F_2必须在病圃内进行筛选,才能获得较多的抗病个体。  相似文献   

6.
棉花品种抗枯萎病性苗期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品种抗性的苗期鉴定方法,以5-10克/尺~2棉籽菌粉接种2寸深土壤,土温23℃左右,土壤湿度在初见病前50-60%,后期70%左右,促进发病加重,缩短鉴定历期,在出苗后25天,可确定不同品种的抗性。七年来利用我省自然气候特点,春、秋季进行苗期抗性鉴定,筛选杭病材料。早期鉴定品系抗性,证明了棉花品种苗期鉴定的抗性与蕾期发病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马存  张弘 《植物病理学报》1986,16(4):245-251
 枯萎病病株的级别(x)与单株皮棉产量损失百分率(y)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回归式表示:y=-1.1+24.74x
枯萎病田间群体病指(x)与皮棉产量损失百分率(y)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回归式表示:y=-5.3851+0.9062x
病株相邻的健株有明显的补偿作用,病级越高补偿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抗枯萎病香蕉品种, 通过伤根、针刺及淋菌法接种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 进行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品种‘巴西蕉’和‘南天红’的病情指数较高, 分别达 42.5和 37.5, 为中感品种; 而品种‘南天青’和‘南天黄’病情指数仅为15, 为抗病品种; ‘农科一号’病情指数最低, 仅为7.5, 是5个品种中最抗病的, 为高抗品种。为筛选防治香蕉枯萎病的绿色药剂, 选用壳聚糖水剂、竹醋液、耕保泰对比络氨铜水剂对‘巴西蕉’进行盆栽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耕保泰防治效果较好, 相对防效达78.57%; 20%竹醋液的防治效果最差, 仅为35.71%。  相似文献   

9.
西瓜品种抗枯萎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瓜枯萎病是一种顽固的土传真菌病害。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广泛分布于病田0—60cm深的耕作层内,药剂防治难以奏效。和非葫芦科作物实行7—10年轮作的传统防治方法,在西瓜集中产区难以推行。培育抗病品种在生产上已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抗褐飞虱生物型Ⅱ水稻品种抗性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2002年调查桂引901、国粳4号抗褐飞虱的结果表明,在桂引901、国粳4号上褐飞虱的虫口密度均显著低于在当地主栽感虫水稻品种上,说明这两个水稻品种抗性稳定;监测褐飞虱生物型在广西南宁的变异动态,结果表明该虫均以生物型Ⅱ为优势种群,孟加拉型所占比率逐年上升,但上升的速度较慢。对该虫生物型的监测结果进一步反映桂引901、国粳4号的抗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棉花枯、黄萎病混生病株鉴别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棉花枯、黄萎病菌在同一选择性培养基平面上能各自形成特征性菌落的特性,提出用水洋菜培养基(使用前每升培养基加入100毫克链霉素)和 L-山梨糖+蛋白胨培养基(KNO_3 2克,KH_2PO_4 1克,MgSO_4·7H_2O0.5克,FeCl_3微量,L-山梨糖16克,蛋白胨5克,洋菜16克,蒸馏水1000毫升)上培养两次的再培养法鉴别棉花枯、黄萎混生病株。供检病株经表面消毒,于水洋菜培养基上培养(24~26℃)5~7天,待病组织长出白色菌丝体后,移入灭菌试管,加无菌水10~15毫升摇荡。吸取该液0.2毫升均匀地涂抹到 L-山梨糖+蛋白胨培养基上,再培养5~7天。枯萎病株的分离物形成大量近圆形的白色小菌落,表面致密呈绒状,具有不匀而呈浅波状的边沿,气生菌丝白色茂盛,可纠集成束,似羊毛状。黄萎病株的分离物形成大量黑色小菌落,呈瘤状或斑点状突起,表面皱缩,具大量微菌核,气生菌丝极其稀疏,上面可见轮状着生的分生孢子梗。混生病株的分离物则产生大量分别具有上述特征的白色枯萎菌落和黑色黄萎菌落。  相似文献   

12.
香石竹萎蔫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我国南方香石竹主要生产基地采集萎蔫的香石竹病株,分离获得病菌经培养观察,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我国香石竹种植地区主要致病菌是灰瓶霉菌[Phialophroa cinerescens(Wr.) van Beyma]和尖镰孢石竹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Snyd.&Hans.f.sp.dianthi(Pril&Del.) Snyd.&Hans.]。商品扦插苗在无病地种植发病率为3.4%~8.0%;病地种植后发病率高达66.7%。在浙江省病株枯死主要发生在5月底到8月中旬,其中霉季枯死株占2/3以上。  相似文献   

13.
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试验续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黄萎病(Verticililum albo-aturm)在我国北部棉区分布很广,为害至烈[1,4,5]。选育抗病品种并将它繁殖推广须有十年以上的过程,而最后尚有失去抗病力的可能[1,7]。因此有必耍找寻新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4.
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型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10个菌系接种在属于三大棉种(海岛棉,陆地棉,中棉)的9个鉴别寄主上,按致病力强弱,初步分为3个生理型,印生理型1号——致病力最强的陕西省泾阳县菌系,对3大棉种都严重感染;生理型2号——致病力最弱的新疆和田、车排子菌系,对所有鉴别寄主感染很轻;生理型3号——致病力介于1、2号之间,其它6省8县的菌系属于此类型。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西红柿青枯病抑病土壤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在江西省不少地区发现存在着番茄青枯病抑病土壤,并对其抑病性能和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一、江西省番茄青枯病抑病土壤的调查在番茄青枯病盛发期,按5点取样250—1000株,结合全田踏查,连作3年以上不发病或发病率在1%以下的土壤,大片(非水旱轮作)多年连作而未见病害显著为害的土壤,  相似文献   

16.
水稻品种抗二化螟鉴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9~1983年,作者于长沙进行水稻抗螟筛选鉴定研究。研究表明,多年表现具有抗性较稳定的品种有 B-辐 A、IR40等16个。这些品种有些具有叶鞘紧包,叶舌、叶耳紧贴、茎细硬、脉间窄等外部形态特征。致使蚁螟不易侵入,能侵入的幼虫体型小,发育缓慢,死亡率高,危害轻。  相似文献   

17.
抗(黄)萎性已成为棉花品种选育工作的主要指标之一。而抗病育种要求准确可靠的鑑定方法。为寻找能准确地反映出品种抗病性,又符合自然侵染情况并达到一定发病株率的鑑定方法,我们根据该病侵染与传播的特点,并参照一些有关资料,进行了各种接种方法效果比较的试验。试验处理分四种途径、10种接种方法: 一、通过土壤接种的方法有:1.施病棉杆:播种前3星期将碎病棉杆施入5—8厘米深的土层里,每盆施用20克,对照为施健康棉杆;2.施带菌大麦粉培养物:播种前每盆施带菌大麦粉培养物150克,对照为不带菌的大麦粉培养基;3.浇灌孢子悬浮液:于子叶期棉苗根际处每盆浇灌10%的孢子悬浮液100毫升,对照为同量灭菌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