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淀粉微球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及医药领域,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IEP)制备藜麦淀粉微球,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淀粉微球制备工艺,以期得到吸附性能良好的藜麦淀粉微球。进一步采用扫描电镜(SEM)、显微数码测量分析仪及热重分析仪(TG)对藜麦淀粉微球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淀粉质量分数9%,大豆油相用量100 mL/120mL,交联剂环氧氯丙烷1 mL/120mL,搅拌速度400 r/min,乳化剂用量3 mg/mL,反应时间3 h,此条件下藜麦淀粉微球亚甲基蓝吸附量为0.828 mg/g。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藜麦淀粉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8.5μm,藜麦淀粉微球表面分布大量较小的孔洞。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藜麦中肌醇的含量.样品用70%乙醇超声提取30 min,取上清液减压蒸发至干,加入4 mL硅烷化试剂80℃衍生20 min,经正己烷萃取后,经HP-5色谱柱分离,FID检测器测定,以出峰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肌醇在0~20μg/mL,肌醇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 mg/100 g和1.5 mg/100 g,在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9.5%~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3.1%~4.9%.说明该检测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藜麦中肌醇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加热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法对红麦麸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测定不同处理条件对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加热法通过对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单因素进行分析,以探索影响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加热法的提取工艺;超声辅助法通过对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4个单因素进行分析,以探索影响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法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热提取法的最重要因素是提取温度,热提取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5、加热温度75℃时提取4 h;而影响超声辅助法的最重要因素是乙醇浓度,超声波辅助法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0、在超声功率50 W下超声提取90 min。  相似文献   

4.
藜麦皂甙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8):932-935
用高氯酸比色法对藜麦中皂甙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并且测定了水洗后藜麦皂甙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藜麦中的皂甙含量是一种方便快捷、结果稳定的方法。测定藜麦皂甙选用齐墩果酸为标准品,波长为560 nm,标准曲线方程为y=0.196 6x-0.013 7,并且R2显示在此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提取样品皂甙的条件为:提取液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50℃。结果测定的藜麦皂甙含量为10.709 mg/g,水洗之后藜麦中皂甙含量有所减少,清洗的次数越多,藜麦中皂甙的含量越少,清洗3次后藜麦中总皂甙含量由原来的10.709 mg/g降低为6.077 mg/g,减少了43.25%。并且水洗去除藜麦种皮中的皂甙占总去除皂甙的87%。  相似文献   

5.
6.
作物品种研究已经由定性研究向更深层次的定量研究发展,分析评价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而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则是评价体系的基础,对评价结果的科学性起着重要作用。以藜麦为研究对象,根据藜麦种植特性构建了一个由3个层、5个系统、15个具体指标组成的藜麦品种种植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lphi法与AHP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从系统指标(第2层指标)权重来看,作物产能子系统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占主要位置,其次是农艺性状子系统、子粒营养子系统、生态环保子系统,最后是土壤肥力子系统;从单个指标(第3层指标)权重看,亩产量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抗倒伏率、千粒重、株高、蛋白质含量、子粒颜色、亩有机肥使用量、收获指数、脂肪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淀粉含量、亩浇地用水量、土壤速效钾含量、亩农药使用量、土壤有效磷含量。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所得到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该藜麦品种种植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为藜麦品种种植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藜麦在北京地区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藜麦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及其适宜播期范围,利用引进的藜麦种植材料设置不同地域适应性观察和不同播期试验,进行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表现的评价。结果表明,2年不同试验点藜麦均正常成熟:2014年产量为1 764.7kg/hm~2;2015年3个试验点平均产量为1 880.1kg/hm~2,其中房山大安山获得最高产量为2 235.2kg/hm~2。不同播期藜麦生育期在117~127d,株高在185.1~197.5cm,茎粗在19.8~24.8mm,单株主茎一级分枝数在20~27个,产量1 363.78~2 029.26kg/hm~2,单株粒重27.86~33.20g/株,千粒重2.29~2.70g。综上结果,藜麦适宜在北京地区种植,尤其在房山大安山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表现较好;其适宜播期在4月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甘肃藜麦品种之间的经济效益及营养品质,以期为不同陇系藜麦推广、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天祝试验站种植的陇藜1号、陇藜2号、陇藜3号、陇藜4号、陇藜5号、陇藜6号、陇藜7号及陇黑藜1号为研究对象,对这8个品种藜麦的经济指标、化学成分、矿物元素含量及抗氧化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如陇藜4号亩产量、蛋白质含量、钙含量、铁含量、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其中亩产达到了265 kg,并达到国家规定的富硒植物标准;陇藜5号千粒重显著高于另外7个品种(P<0.05);陇藜6号发芽率达到了96%,明显高于其它品种(P<0.05);陇藜7灰分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陇藜3号和陇黑藜1号含有丰富的总酚和总黄酮,较其它品种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P<0.05)。【结论】陇藜4号相较于其它品种表现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及营养价值,而陇藜3号和陇黑藜1号可作为天然抗氧化食物开发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藜麦是一种多功能性农产品,2013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为国际藜麦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藜麦或将很快走进千家万户,进而成为新主粮。但受一定因素限制,藜麦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从山西省静乐县藜麦的种植、经营、销售3个方面出发进行探索,找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山西省藜麦产业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藜麦是一种抗旱能力和耐寒能力强,并且富含丰富营养的农作物,目前在国内各地都已经开始广泛种植。在此背景下,加强对藜麦种植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当前我国藜麦产业的创新发展进程,同时还能调整种植业结构,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藜麦的生物特性,并就藜麦的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希望能为藜麦种植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水培法研究两个藜麦品种(晋藜1号和晋藜2号)幼苗根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通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定不同浓度(5%、10%)和不同处理时间(3d、6d、9d)对藜麦幼苗根系形态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旨在为藜麦的抗逆性机制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晋藜1号在同一胁迫浓度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根长、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根投影面积、根尖数和SOD活性、POD活性均呈增长趋势;同一胁迫时间下,5%和10%浓度下根系形态各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5%胁迫下达到最高值,SOD活性、POD活性则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大,MDA含量则在5%下达到最低。晋藜2号在同一胁迫浓度下,根系各项形态指标会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增长趋势,SOD活性和POD活性在5%浓度下呈现逐渐增长趋势,但在10%浓度下则呈现先增后降趋势,MDA含量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同一胁迫时间下,与对照相比,5%浓度下根系形态各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10%浓度下根平均直径和根尖数高于对照,但其他指标均低于对照,SOD活性和POD活性则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后降趋势,MDA含量则在5%下达到最低。可见,晋藜1号和2号根系通过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均能抵御一定的干旱胁迫,但晋藜1号较晋藜2号更抗旱。  相似文献   

12.
以藜麦为原料,利用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CGMCC 1.214、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CGMCC 1.62发酵制备一种益生菌饮料。为了解决该饮料稳定性、口感不好等问题,以离心沉淀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稳定剂的最佳配方;同时考察4种不同甜味剂对饮料口感的影响;并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分析了饮料中的风味成分。结果表明,复合稳定剂的最优组合为0.025%海藻酸钠、0.030%卡拉胶和0.010%瓜尔豆胶,离心沉淀率为0.45%,此时饮料的稳定性较好;当三氯蔗糖添加量为0.035%时,藜麦发酵饮料的甜酸比适中,口感较好;饮料中的风味成分芳香物质有26种,主要为正己醇,占14.86%,其次为3-甲基-1-丁醇,占7.66%,饮料具有一定的水果香味。该藜麦益生菌饮料稳定性高、口感较好,可为藜麦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藜麦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研究3种抗逆基因在藜麦中的响应模式。【方法】以藜麦品种Temuco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200、 450 mmol·L-1)处理藜麦种子和盆栽幼苗,通过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指标、成熟植株农艺性状、种子营养成分含量,以及SOD、 POD、BADH基因的时空表达,明确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种子品质的影响,以及3种抗逆基因对不同盐胁迫的响应。【结果】(1)在高浓度NaCl(450 mmol·L-1)胁迫下藜麦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影响种子N元素的吸收,Na+/K+比率显著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性显著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低浓度NaCl(200 mmol·L-1)胁迫有助于藜麦生长发育,除发芽指数下降外,种子活力指数和鲜重显著增加,各营养元素含量不受影响且略有上升,诱导SOD和POD酶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日粮中添加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对芦花鸡(Gallus domestiaus)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与肠道形态的影响,选用49日龄的脱温健康芦花鸡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设4个藜麦添加水平,即日粮中添加4%(Q4)、8%(Q8)、12%(Q12)的藜麦籽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了解藜麦的辐照效应,初步探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藜麦的适宜剂量。【方法】用~(60)Co-γ射线对4份藜麦材料(NX-1,CX-2,SHX-8和SHX9)的干种子进行了7个剂量梯度的辐照处理,对辐照当代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成活率、株高、穗长、茎粗、千粒重和籽粒粗蛋白含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NX-1的M2代群体进行了选育和考种。【结果】不同藜麦材料间和不同剂量间的辐照效应均存在差异,参试藜麦的半致死剂量为84.2~152.4 Gy,平均116.2 Gy,致死剂量均低于320 Gy;随辐照剂量增大,发芽率、苗高、株高、穗长显著降低;千粒重、茎粗变化不明显;籽粒粗蛋白含量增加。辐照M1代中,剂量、苗高、发芽率、成活率、穗长、籽粒粗蛋白含量等性状间大多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千粒重、茎粗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M2代中选单株主要来自80 Gy和160 Gy的后代,平均单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比NX-1原始种质有一定提高。【结论】~(60)Co-γ射线用于藜麦诱变育种的适宜剂量可能是平均半致死剂量(116.2 Gy)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在实践中,可采用本研究提出的平均半致死或更低的剂量进行辐照处理。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藜麦的辐照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