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乎民生福祉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其内涵要求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基础,要着眼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要高度重视各领域人才,善于营建长期服务"三农"的专业人才队伍;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所系,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特质,积极塑造"精神引擎";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外在要求,要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之路;组织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保障,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牵引器".  相似文献   

2.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高质量人才队伍能够促进乡村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协同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当前,部分乡村存在的基层部门履职能力不足、资源要素匮乏、有关人才政策体系不完善、培养机制相较滞后等问题,不仅影响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也阻碍乡村工作的全面发展。应通过加强基层部门能力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乡村人才政策体系、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机制等举措提升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更好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
"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期,乡村振兴的基础是生态宜居.要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必须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为农村人居环境的不仅能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更能提高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本文通过对临泉县省级美丽乡村柳树沟村的调研,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解读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以...  相似文献   

4.
张军伟 《新农业》2022,(9):64-65
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培养、管理、使用好乡村人才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任务.为切实加强乡村人才培养管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一要确立乡村人才评价标准,树立科学务实人才观;二要自主培养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三要加强教育培训,夯实乡村人才基础;四要健全机制,保障乡村人才工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业品牌建设,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自身品牌的建设.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恒北村以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为基础,通过农旅融合、村容村貌建设、网络传播等途径,在乡村品牌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结合恒北村实践,挖掘目前乡村品牌创建中的不足,提出通过做好产品品牌包装、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做好乡村风貌规划、开拓品牌传播渠道、开展校企合作技能培训等措施,塑造和提升乡村品牌,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66-69
发展乡村旅游是打造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以"中国红花油茶第一村"腾冲市和睦村为研究对象,开展乡村旅游发展调研。系统梳理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农业与旅游产业基础,判定该村具有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具有一定研究意义。通过分析该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现了该村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管理不规范、缺乏优秀运营管理团队等问题。研究从多维度、宽视角、结合和睦村乡村旅游的现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措施:通过相关部门科学的规划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的潜在价值,提高和睦村乡村旅游的品牌影响力,扩宽旅游观光项目,增加旅游体验项目,加强和睦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山茶花的保护力度,以此促进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走向可持续生态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贾伟 《河南农业》2023,(30):47-49
乡村居民的道德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是实现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针对当前乡村道德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夯实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乡村道德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德功能;提高乡村法治建设,发挥法治育德优势;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多举措实现乡村道德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柱,但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提高乡村文化辨识度,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形式;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推进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共享游客"流量"和经济红利;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展宣传推广渠道。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而基层党组织建设又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石.面对当前乡村基层党建存在边缘化、低效化、懒散化的困境,从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服务意识、问题导向、人才保障、创新管理等方面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治理效能进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作为乡村宝贵的人才资源,能够在乡村振兴的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应当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但是目前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乡村教师这个集体的作用,还存在"无人、无心、无力、无暇、无权"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培养一批本土乡村教师,提高乡村教师的责任意识,减少乡村教师的工作压力,通过立法赋予乡村教师治理权力,以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随着"特岗教师"不断流入乡村,乡村教师队伍日益扩大,要尽快克服这些问题,让乡村教师在乡村发展中能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永春县夹际村是我国闽南山区众多村落的一个缩影,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村庄衰败、人才流失、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本文在分析夹际村现有资源和状况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该村的乡村建设提出方法和建议。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夹际村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大环境下的乡村建设现状,发现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村庄公益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理念,并提出了通过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乡村资源等促进夹际村走出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设农业品牌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必要条件.目前,中国农业品牌建设的总体发展趋势向好,但也存在着品牌意识相对薄弱、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及扶持力度需要加大等局限性因素,农业品牌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针对乡村振兴理念下农业品牌建设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以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乡村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村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需求、参与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本调研以广西南宁市江南区S村为调查对象,从村民需求的视角出发,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深入S村实地走访,了解到村民在乡村...  相似文献   

14.
沈权平 《世界农业》2019,(10):53-6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日后乡村振兴的推进指明了方向,表明乡村人力资本是乡村振兴最根本的支撑.韩国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兴起"归农归村"潮,有效提升了乡村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缓解、遏止了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导致的乡村衰弱的颓势,推动了韩国乡村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归农归村"的政策支持体系,结合实际案例,对"归农归村"进行效果评价.以韩国的"归农归村"经验为基础,从顶层设计、乡村生活品质、乡村氛围、乡村人力资本动能及乡村产业等方面,提出对中国构建乡村振兴人力资本体系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新的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实现治理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乡村治理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农民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经济发展落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完善、主体性弱化、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体制,坚定文化自信等手段持续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资源.乡村要振兴,人才要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依靠人才来带动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发展,为此,要不断强化乡村人才振兴支持、开发乡村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乡村人才.江西作为欠发达省份,乡村人才振兴问题存在一定的代表性,如乡村管理人才队伍存在不稳定的"困扰"、乡村服务人才存在作用难发挥的...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当前基层在探索乡村振兴方面形成具有特色的多种发展模式,如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谭坝村模式,以社会治理护航乡村振兴的罐顶山村模式,以三社融合推进乡村振兴的嘉明镇模式,以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尧坝镇模式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乡村振兴领域重视度不足、针对性不够等问题。因此,可通过重视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村人居环境;重视乡村文化振兴,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重视乡村振兴发展,打造特色亮点品牌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基层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发展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具有关联带动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能够有效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对乡村“三产”融合、生态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基层综合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有突出作用。青海省湟源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便利的交通条件,近年来以“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为理念,以“全域全季全时”旅游格局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走出了一条依托生态、挖掘资源、发展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分析总结湟源县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作用,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对青海省其他县(区)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新思路,具有一定示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坪上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樱桃产业为龙头,加快主导产业发展;以集中高效为引领,加快培育现代农业带动主体;打造产加销一条龙链条,巩固提升现代农业品牌;持续建设“一村一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乡村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比如对乡村治理起到强化作用、为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保鲜作 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营养。当前,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问题较多,如视觉错位引发文化建设主体缺失问题、城乡失 衡问题导致乡村文化衰落更为严重。对此,要把握乡村文化主阵地、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大力度发展特色文化产 业、加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