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96年2月6日,金秀县通过工作组的验收,从而宣布了我区92个县(市、郊区)全部完成了改灶节柴推广普及任务,至此,我区累计完成农村改燃节柴745.5万户,占800万农户总数的93.18%;城镇居民也全部实现了以煤、电、气代柴或改灶节柴;所改灶的热效率都超过  相似文献   

2.
1989年我区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认真贯彻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各级领导增强了农村能源意识,加强了对农村能源的宏观管理,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的原则,把农村能源建设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各级地方财政、计划、经济、科技、物资、银行、林业等部门在经费和物资供应上,支持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区的农村能源开发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为发展林业生产,保护森林资源,近几年来,苍梧县十分注意改燃节柴工作,据统计到1991年底止,全县累计推广家用沼气池1764座,年产气量804384m~3,省柴灶43100座。城镇以煤代柴7000户,以电代柴(6个月)954户,以石油液化气代柴3200户。以沼气、煤、电、液化气代柴三项年节约木柴63350.5吨,可减少3841.98公顷(57629.7亩)薪林的砍伐。农村中的三窑也改烧木柴为烧杂草或煤渣为主。初步形成了农村改燃节柴以省柴节草灶,发展沼气池为主;城镇居民以煤、电、液化气为主;乡  相似文献   

4.
区农村能源办公室订出1991—1993年广西农村能源工作计划。其指导思想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将森林消耗量有效地降下来,必须全面搞好农村能源建设;根据林业厅党组决定,三年内消灭广西的宜林荒山,将3100万亩的封山育林任务和改燃节柴作为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农村能源工作必须密切配合;发展广西农村能源,走广西发展的路子。三年的重点是生活节能和生产节能。三年任务:每年推广省  相似文献   

5.
为了尽快消灭森林“赤”字,使森林生长量大于消耗量,资源县本着“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农村能源建设方针,积极宣传和引导广大群众开展改燃节柴工作。经过六年的努力,到1991年止,全县使用省柴灶的农户达36665户,占全县总户数的91.6%;修建微型水电站506台,装机容量1000千瓦,受益3728户,19944人;沼气池151个;三窑四坊改烧柴为烧煤的占82%,机关、农村以煤代柴8318户,占总户数的20.24%;以电代柴5096户,占总户数的12.4%。由于狠抓了改燃节柴,全县的森林消耗量由1988年的32299m~3下降到1991年的106053m~3,下降了67.2%,其中烧柴从152003m~3下降到  相似文献   

6.
资源县人民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开展改灶节柴工作,1989年通过验测鉴定,列为全国改灶节柴普及县,1990年改灶节柴又上新的阶梯。资源县地处高寒山区,境内海拔差较大,有平原山区之别。为了使群众乐意接受改灶节柴,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根据本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对城镇职工居民,洪水季节以电代柴,其余时间以煤代柴;居住在海拔八百米以下群众,以改灶节柴为主的措施。去  相似文献   

7.
全国首批九十个改灶节柴试点县之一的玉林市,三年来改灶节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了农牧渔业部派员鉴定验收,合格率100%,热效率  相似文献   

8.
宣威市紧紧抓住天保工程、扶贫温饱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目前已建沼气池4.3万多口,节能改灶26万户。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美化了农村庭院,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南涧县改灶节柴是从一九八一年开始的。经过几年的试验推广,群众从实践中认识到,节柴灶省柴、省时、省劳力,不仅有利于保护森林,保持水土,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而且有利于节约劳动力,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因而,要求改灶的愿望非常迫切。为了做好这一工作,今年六月,县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节柴改灶保护森林的决定》,要求三年内完成全县的节柴改灶任务,提出每年从地方财力中安排百分之一、从育林基金  相似文献   

10.
贺州市积极发展农村能源建设,保护森林资源,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该市市委、市政府大力提倡推行改燃节柴、封山育林,林业生产实行“造、管、封、节、防”并举,并把改燃节柴和降低能源性消耗当作逐步消灭“木老虎”,加速造林绿化的突破口来抓,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预导为指挥长的指挥部,抽调能源、林业、农业、水果等部门的有关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小组,深入该市莲塘镇美仅村进行兴办生态示范村建设。他们从农村能追入手,以沼气为纽带,利用科学技术,建立“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1.
易门县为保护森林资源,大力推广新型的双锅节柴灶。这种灶省柴,省时、美观、牢固。具有烟囱、炉条的农家灶,只需小动手术即可改成。易门县是一个九山一田的山区县,但又是一个山多林少无煤的县。全县二万多农户都以柴禾为燃料,每年有十二万立方米木材在灶洞中化为青烟,仅此一项就超过了全县的森林生长量。在发展林业中,县委把从灶洞夺柴列为保护森林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设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段仕新为组长的改灶节柴领导小组,并派科技干部到浙江、江西、江苏等省考察、学习外地改灶节柴的先进经验;又拨出科研经费一千二百元,组织专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富川县是我区春烤烟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每年种烟面积达6.67万公顷,产量1000万公斤左右。过去,烤烟的燃料都习惯用木柴,每年因烤烟而消耗大量的木材,给造林“灭荒”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从1988年起,富川县大抓以煤代柴和改灶工作,减少木材消耗,加速绿化步伐。1988~1991年,全县共收购干烟叶4105万公斤,如全部采用木柴烤烟,需消耗木材20.66万立方米;以煤代柴后,实际消耗木柴7.16万立方米,节约木材13.5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3.
灌阳县改燃节能上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城镇居民已基本上以煤、气、电代柴,农村中已改燃改灶65340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5.07%,其中以煤代柴45799户,占改燃农户的70.9%;建沼气池1791座,沼气示范村3个,沼气示范户236户;“三窑四坊”改燃烧煤57  相似文献   

14.
1992年,我省的农村能源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开创了新局面。去年全省完成农村改灶104万多户,第一次超过省政府要求年改灶100万户的指标;沼气建设实现新建1.4万多户。这两项工作都创我省历史最好水平,标志着我省农村能源建设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永胜、澄江两县如期完成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指标。农村推广太阳能利用,节煤烤烟炉灶,砖瓦窑节能改造,中、小型沼气工程建设,农户微水发电等方面的工作,都有了新的发展。到年底止,全省改灶和建沼气池累计达330万户和10万多户。以此两项计算,每年可形成200万吨标煤的能力。相当于节约了437万立方米木材,年创经济效益近9亿元。根据去年森林资源“连清”结果表明,我省森林资源的赤字已从1987年的12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5.
我局服务站在党委和革委会的正确领导下,遵照毛主席关于“勤俭建国,厉行节约”的教导,以批林整风为纲,大力开展群众性的节柴活动。组织工人通过学习通化市节煤灶的经验,将旧式炕灶改成适用林区持点的节柴炕灶。在节柴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林区节约生活用柴闯出了一条新路,很受职工和家属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改灶节柴也是造林绿化”的话语已被林区人们所接受。三江侗族自治县在已取得全县75%农户用上省柴灶、年均节省木材消耗4.2万立方米成绩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把改燃节柴工作当作巩固灭荒成果的重要措施,抓好示范点,以点带面,加大力度宣传改灶  相似文献   

17.
经全国省柴节煤试点工作广西验收组1994年9月12日至15日的检查验收,平乐县改燃节柴各项指标合格、达标,形成了年节柴草17.04万吨,折标准煤8.64万吨的能力,相当于封山育林2.3万亩、草地1.3万亩,节约打柴工日300万个,直接经济效益1500万元。 在平乐县的改灶节柴工作中,“资—105型DG节煤炉”的推广使用,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资—105型DG节煤炉”是资源县生产的一种大锅燃烧蜂窝煤节煤炉。用户反映,这种节煤炉使用方便,经济效益好,机关、学校、宾馆、饭店已普遍使用。从1993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缓解农村能源短缺的严重情况,减少森林的消耗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我县1983年冬开始抓沼气建设,1987年加快了农村能源建设的步伐。特别是1988年县委和县政府提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口号后,在加速我县经济建设的同时,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造福一方”的重要内容来抓,到今年6月止,全县共建沼气池6105座,使用率在98%以上,已建、改省柴节煤炉灶1.1万户,县城和部分乡镇已建成7个蜂窝煤厂,推广季节性以电代  相似文献   

19.
在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我区各级林业部门把以沼气池为纽带的农村生态工程当作保护森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切入点,大力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农业模式,推进沼气池与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等相结合的生态家园建设步伐,“十五”期间新增155万座,到2005年底全区累计建沼气池270万座,入户率达到 33.7%,是全国沼气池数量最多的省 (区)。年可节约薪柴491万吨,保护有林地面积614万亩;森林资源能源性消耗由1985年的46%下降到2005年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记者从6月8日到10日召开的全区农村能源工作会上了解到,我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从“节”字下功夫,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为实现今年全区灭荒立下了汗马功劳。 近几年,我区农能建设出现了新特点:一是从单纯的节能上升到绿化广西、治理国土,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高度;二是从生活领域节能向生产领域拓展,从单纯用能向种养结合,发挥综合效益延伸,从生物质能源向商品能源供应发展,从农村引向城市;三是建设速度加快,去年全区新建省柴灶74.56万户,占年度计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