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犊牛养殖的好坏,犊牛成活率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到奶牛养殖效益的高低,特别是犊牛从出生到断奶期间的饲养管理可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本文根据新生犊牛的生长发育特点,专门就犊牛从出生到断奶期间的饲养管理方法做一简要介绍,以供广大奶牛养殖爱好者参考。1初生犊牛的生理解剖特点初生犊牛主要以液体食物为食,  相似文献   

2.
张俊升 《农村科技》2011,(10):64-64
犊牛腹泻是当前奶牛多发病之一,也是严重危害奶牛生产、给畜牧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的疾病。该病主要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引起,症状主要为腹泻,多发于1月龄左右的犊牛,发病急,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刘本权 《饲料博览》2021,(3):94-94,97
奶牛是辽宁省乃至我国主要的畜禽种类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牛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促进了奶牛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在规模化牧场中,犊牛关节炎是造成犊牛死亡或淘汰的一种主要疾病,往往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终身产奶性能,不仅给牧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极不利于奶牛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综述了犊牛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预防措施,以期为犊牛关节炎的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1、产奶期的奶牛比不产奶的奶牛需水量要大很多。如日产奶30公斤,日供水量90~110公斤才能满足奶牛的需要。青年奶牛和犊牛的日需水量也有差异。一月龄的犊牛,其需水主要来自奶中的水分,1~3月龄的犊牛日供水量要求在10公斤上下,3~6月龄的犊牛则  相似文献   

5.
奶牛生产实践表明,奶牛60%~70%的死亡发生于犊牛阶段,犊牛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管理的关键之一。这一阶段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较高、技术难度较大。如果这一时期的管理不当或技术失误,会给奶牛经营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怎样才能养好犊牛呢?1喂好初乳1.1初乳的主要作用:初乳  相似文献   

6.
犊牛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饲养的成败,按照奶牛生长阶段划分,我们把出生至6月龄的牛叫做犊牛。犊牛抵抗力比较差,容易得病,不好管理,尤其是夏冬季发病较多,死亡率较高,死亡率可达50%,主要是消化道疾病、胃肠炎、腹泻等症,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先天因素,母体缺乏维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2005,(8):6-7
据报道,原虫是目前危害养牛业的一类重要寄生虫,其中以球虫、隐孢子虫、胎儿毛滴虫、新孢子虫引起的疾病对奶牛危害较大,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原虫病。发病时,球虫、隐孢子虫主要会引起犊牛腹泻,阻碍犊牛正常生长;胎儿毛滴虫、新孢子虫则引起怀孕奶牛流产,或造成犊牛存活率降低,并直接影响产奶量。具体分析如下:奶牛球虫病是由球虫寄生于肠道引起的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疾病,全世界报道的牛球虫有19种,我国报道有16种,多发生于犊牛。病原主要是牛艾美耳球虫和邱氏艾美耳球虫。当犊牛吞食了感染性卵囊后,在体内肠道上皮细胞繁殖,形成卵囊后排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奶牛、犊牛和脐静脉血内脂素、IGF-Ⅰ之间及其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规模化养殖场正常分娩奶牛54头,按犊牛初生重划分为A组(≤40 kg,9头)、B组(40~45 kg,25头)和C组(≥45 kg,20头),分别采集分娩奶牛、犊牛及脐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IGF-Ⅰ含量,分析其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结果】奶牛静脉血、犊牛静脉血及脐静脉血中均有内脂素、IGF-Ⅰ表达。随犊牛初生重增加,A组犊牛和脐静脉血内脂素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犊牛、脐静脉血IGF-Ⅰ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C组(P0.05),各组其余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奶牛、犊牛和脐静脉血中内脂素与IGF-Ⅰ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犊牛初生重与奶牛静脉血内脂素、IGF-Ⅰ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与犊牛静脉血内脂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犊牛和脐静脉血IGF-Ⅰ以及脐静脉血内脂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奶牛静脉血内脂素、IGF-Ⅰ与脐静脉血和犊牛静脉血内脂素、IGF-Ⅰ相关性均分别不显著(P0.05),而犊牛静脉血内脂素、IGF-Ⅰ与脐静脉血内脂素、IGF-Ⅰ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奶牛静脉血、犊牛静脉血及脐静脉血内脂素、IGF-Ⅰ在公、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奶牛、犊牛和脐静脉血中均有内脂素、IGF-Ⅰ表达;影响犊牛初生重的是犊牛和脐静脉血内脂素、IGF-Ⅰ而非奶牛静脉血内脂素、IGF-Ⅰ;内脂素、IGF-Ⅰ含量在公犊和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急性腹泻、脱水、酸中毒和败血症为特征。本病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性,多发于冬春舍饲时期,主要危害哺乳的新生犊牛,尤以10日龄以内的犊牛最易感染。死亡率极高。目前,本病已是造成奶牛养殖业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奶牛群体的迅速扩大.生产的犊牛相应增多。母犊牛多自然是好事,但公母各半的自然繁殖规律使公犊牛一样多起来,公犊牛的出路便成为令人关注的新问题。对奶牛饲养户来说,他们主要是养好母牛多产奶。但对将来既不能产奶、又不用它配种(母牛配种已全部由人工授精替代)的公犊牛根本无心照管或无暇顾及.只能当作累赘处理。这是养殖业中一个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盲点。其实,  相似文献   

11.
奶牛生产实践表明,奶牛60%~70%死亡发生于犊牛阶段,犊牛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管理的关键之一。这一阶段对饲养管理要求条件较高、技术难度较大。如果这一阶段的管理不当或技术失误,会给奶牛经营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奶牛、犊牛和脐静脉血内脂素、IGF-1之间及其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规模化养殖场正常分娩奶牛54头,按犊牛初生重划分为A组(≤40kg,9头)、B组(40~45kg,25头)和C组(≥45kg,20头),分别采集分娩奶牛、犊牛及脐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IGF-1含量,分析其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结果】奶牛静脉血、犊牛静脉血及脐静脉血中均有内脂素、IGF-1表达。随犊牛初生重增加,A组犊牛和脐静脉血内脂素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犊牛、脐静脉血IGF-1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C组(P005),各组其余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奶牛、犊牛和脐静脉血中内脂素与IGF-1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犊牛初生重与奶牛静脉血内脂素、IGF-1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与犊牛静脉血内脂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犊牛和脐静脉血IGF-1以及脐静脉血内脂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奶牛静脉血内脂素、IGF-1与脐静脉血和犊牛静脉血内脂素、IGF-1相关性均分别不显著(P005),而犊牛静脉血内脂素、IGF-1与脐静脉血内脂素、IGF-1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奶牛静脉血、犊牛静脉血及脐静脉血内脂素、IGF-1在公、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奶牛、犊牛和脐静脉血中均有内脂素、IGF-1表达;影响犊牛初生重的是犊牛和脐静脉血内脂素、IGF-1而非奶牛静脉血内脂素、IGF-1;内脂素、IGF-1含量在公犊和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奶牛静脉血、胎盘组织、脐静脉血和犊牛静脉血中脂联素之间及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选取规模化养殖场正常分娩奶牛54头,按犊牛初生重将奶牛分为3组:A组,≤40kg,9头;B组,40~45kg,25头;C组,≥45kg,20头。分别采集分娩奶牛颈静脉血、胎盘组织、脐静脉血及犊牛颈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液及胎盘组织脂联素水平,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样品之间及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奶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29.15±4.02)mg/L)高于脐静脉血((13.79±1.14)mg/L)与犊牛静脉血((13.46±0.94)mg/L)脂联素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脐静脉血脂联素水平高于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奶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与胎盘组织、脐静脉血、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以及胎盘组织脂联素水平与脐静脉血、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脐静脉血脂联素水平与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极显著正相关(P0.01);犊牛初生重与奶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脐静脉血、胎盘组织脂联素水平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奶牛静脉血、胎盘组织、脐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及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在公、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脐静脉血、胎盘组织脂联素水平对犊牛初生重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对犊牛初生重具有一定影响,而奶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对犊牛初生重的影响不显著;奶牛静脉血、脐静脉血、胎盘组织及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在公、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为单胎动物,自然繁殖情况下,母牛2.5岁左右才可能有后代犊牛1头,5.5岁可有后代犊牛4头。如何提高奶牛繁殖率一直是我国奶牛业发展的难题。近日,犊牛"幼畜超数排卵技术"(JIVET技术)在河北廊坊研发成功。采用该技术后,当供体犊牛1岁时便拥有自己的后代犊牛4~5头,将牛的世代间隔缩短至1年,大大提高了奶牛的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15.
提高新生奶犊牛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奶犊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往往由于营养缺乏和管理不善而造成奶犊牛的死亡,这不仅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到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乳牛的泌乳性能。犊牛死亡率高和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犊牛体质瘦弱、腹泻、营养吸收能力差。根据犊牛的生理特点,前三胃(网、瓣、皱胃)不具备消化功能,瘤胃没有形成纤毛虫区系,新生犊牛出生1周之内只有被动的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后备牛专业化饲养是一种新型的奶牛饲养管理模式。主要从犊牛饲养、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及培育方案等方面论述了该模式的技术措施。在后备牛专业化饲养模式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推广应用了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奶牛分群饲养管理技术和TM R饲喂技术。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式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体质,发挥了奶牛遗传潜力,降低了转群成本,从而显著提高了奶牛场牛群整体水平与生产管理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产奶期的奶牛需水量大,在体重、日龄相当的情况下,一头空怀期奶牛日需供水量约70千克,而一头日产鲜奶30千克的奶牛日需供水90~110千克才能满足其生产需要。另外,青年奶牛和犊牛的日需水量也有差异。1月龄犊牛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来自母牛的奶,  相似文献   

18.
李涛 《吉林农业》2003,(4):26-27
奶牛生产要想获得高效益,加强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月份饲养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奶牛不同生长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1、犊牛 新生犊牛按常规方法接生。即用消毒毛巾擦选去犊牛口、鼻部黏液,距腹皮4指处断脐,剥去软蹄,然后待犊牛站立后称重、登记。喂好初乳,犊牛生后30-60分钟  相似文献   

19.
犊牛养殖和培育在我国畜牧产业始终占主体地位,作为肉牛供应的初级形态,犊牛培育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年奶牛的质量,如何提高犊牛成长发育水平,提升成活率是首要目标,对现阶段犊牛养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犊牛的生理特点研究犊牛养殖需要注意的培育方法和技术要点,总结相关经验,探求适合我国犊牛生产发展的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低温症的主要特征是体温在正常水平以下,通常在冬季和早春气候寒冷的季节容易发生。新生犊牛通常在犊牛出生后很快发病,奶牛及耕牛等也容易发病。该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病牛会由于机体严重衰竭死亡,从而导致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明显减少,应加以防治。1病因分析犊牛出生后通常由于寒冷气候的刺激而持续发病,或者由于长时间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