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津低碳农业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低碳农业内涵的分析,探讨了天津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并提出天津低碳农业主要向碳汇农业、生态有机农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循环农业等方向发展,以确保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福建低碳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农业是环境友好型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探讨了当前福建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低碳农业宣传教育、因地制宜发展低碳农业模式、建立福建农业碳汇交易平台、促进闽台低碳农业交流与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与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爱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73-12374,12378
从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形成模式总结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探讨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市场的诉求使乡村旅游逐步从初级的"农家乐"向高端的休闲农庄转型,并提出创意休闲农业的十大理念及休闲农业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4.
乡村低碳旅游发展路径分析——以浙江湖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宗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5-376,379
以湖州市为例,分析乡村低碳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发展乡村低碳旅游的一般模式,提出发展乡村低碳旅游对策。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华  岳丹  董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71-14873,14920
介绍了陕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其乡村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发展速度较快;乡村旅游点多面广,产品体系基本完善;投资力度不断加强;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分析了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及机遇,即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先天条件;优越的战略区位和增长的人均GDP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市场机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备的交通网络为乡村旅游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陕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强调应坚持政府主导,加快规划进度并合理布局,明晰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塑造品牌,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坚持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强市场宣传,扩大乡村旅游美誉度;规范管理,培养乡村旅游人才,完善"农家乐"协会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经济也应该积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实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形态,全面推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低碳经济时代的内涵,进而提出了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式,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焦林喜  芮旸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70-7972
阐述了"富丽性价值"的含义并回顾了台湾"富丽农村"的建设实践,突出其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及农业经营形态,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和农民生活品质等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农业功能、产业形态、经济形态等方面构筑了新乡村价值体系,界定了"富丽乡村"的概念。分析了"富丽乡村"的发展目标导向,既明确了总体目标,也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方面阐释了分项目标,最终就"富丽乡村"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即生产精细化、生活细致化、生态精明化:生产精细化强调维护农业功能的多样性,从农业增长动力、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功能方面促进农业升级转型,以休闲农业和乐活乡村旅游模式的发展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业态;生活精致化注重优化乡村社区组织,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精明化突出从乡村生态系统、乡村人居环境、农田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富丽乡村"。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与先决条件,客观上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旅游发展模式.但其发展过程中,由于不自觉的"城市化倾向",乡村旅游又具有诸多"高碳化"特点.从食、住、行等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低碳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指出将低碳理念贯穿乡村旅游各环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绵阳市安县双泉村为例,在分析低碳乡村旅游的内涵与双泉村低碳乡村旅游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双泉村低碳乡村旅游开发途径。笔者认为低碳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内容包括营造碳汇乡村旅游环境、建设低碳乡村设施、倡导低碳乡村旅游消费、开发低碳乡村旅游产品,通过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加大低碳乡村旅游宣传、建设乡村旅游低碳设施、营逢低碳乡村旅游环境、开发低碳乡村旅游产品、形成低碳产业链来实现双泉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利用存在多种问题,土地利用规划随意性大、农村土地产权不清、耕种地块分散、农地质量下降、休闲农业缺乏规范等问题共同制约环境友好乡村建设与发展。加强土地规划、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行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模式、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培育新常态下的乡村休闲产业等举措将有利于推动环境友好乡村建设及发展。研究表明,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有助于推进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是环境友好乡村建设的必要推动因素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农业(即两型社会农业)的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聚类和K-means聚类的混合聚类方法,结合湖南省所属的14个市州的实际情况,对全部市州的"两型社会"区域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同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湖南省"两型社会"农业发展状况区域划分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心发散式”环境友好型森林旅游发展格局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武汉市森林旅游发展存在的5点问题,提出了构建环境友好型森林旅游发展格局的相关建议,即打造"一核,二圈,三大特色生态旅游板块,三大绿色超市,六条精品路线"。  相似文献   

13.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发展节约型农业可有效解决目前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低、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既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发挥农业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使农民就地转向非农领域;有利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创造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点。文章扼述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概况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简要分析了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模式及其对梅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意义;同时,还分析了梅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成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成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成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众多资源优势和取得的成绩,同时分析了成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建议,对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旅游产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提升廊坊市乡村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其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乡村旅游业的内在核心竞争力、打造旅游产品品牌。乡村旅游业内在竞争力的提升,重在完善产业结构功能体系;旅游服务产品品牌的塑造,重在对特色资源要素的利用。以功能结构为标准,对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划分为5种基本类型,即紧邻都市型、旅游景区配套型、农业生产基地型、特色农业文化型和特色村镇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旅游业态的定位与目标,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湖南农业科学》2010,(9):50-53
为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以下简称"示范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8.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方式,在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生态农业旅游面对新的特点,应不断的创新,探索更好的发展策略,以求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9.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农业发展、美丽农村建设和农民收入增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采用统计分析法,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公示名单进行统计,对2012~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及我国乡村旅游占国内旅游比重和收入统计等进行数据分析。其次,论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解决路径,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目前,城郊休闲型、避暑度假型、民俗体验型、文化传承型等复合型特色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可以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进一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利于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推进旅游建设步伐;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