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旨在利用微生物降解法对饲料中存在的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进行快速、有效的消减。从不同地区采集了牛粪、羊粪及土壤样品共70份,并从中分离出164株菌株。利用环戊酮作为唯一碳源对这164株菌株进行初筛,再以ZEN作为唯一碳源对初筛菌株进行复筛并获得了8株ZEN降解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复筛得到的8株ZEN降解菌株进行ZEN降解率的测定,得到1株降解效果良好的菌株即NF-PJ-5号菌株。该菌株经16S rDNA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菌落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鉴定后确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分别研究该菌株在不同温度、不同pH及不同菌液浓度条件下对ZEN的降解能力,评估菌株性质;同时,初步探究该菌株对ZEN的清除机理。结果显示,在28~32 ℃,pH 6.5~7.5,菌液浓度在2×109 CFU/mL以上时,该菌株对ZEN保持较高的降解率。在30 ℃、pH 7.0、160 r/min培养48 h后,该菌株对初始浓度为10 μg/mL的ZEN降解率达到83%。综上,本试验筛选到1株ZEN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经鉴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初步推测该菌株可通过产生胞外酶降解ZEN,同时该菌细胞壁对ZEN具有一定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2.
物化法和生化法处理规模化猪场粪污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化法(物理和化学)与生化法(生物工程)相结合,以生化工艺为主导的工艺流程,对粪污水进行处理,经分离、沉淀、生物氧化还原等步骤,将无机污染物以固体分离,有机污染物降解成二氧化碳(CO2)、水(H2O)、氮气(N2)和剩余污泥。应用本工艺处理后的粪污水经检验,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一株家禽羽毛角蛋白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寻降解家禽羽毛角蛋白的微生物资源,利用富集及驯化培养的方法,从家禽养殖场长期堆积废弃羽毛的土壤中,分离能够有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细菌,并对其降解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分离筛选出1株能以羽毛角蛋白为唯一碳氮源的菌株N01。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属于节杆菌属。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菌株与金黄色节杆菌(Arthrobacter aurescens)的相似性最高,达99%,因而确定其为金黄色节杆菌。该菌株经过72h发酵,对羽毛角蛋白的降解率达75%,表明该菌株对羽毛角蛋白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该菌株的分离鉴定为微生物降解利用家禽羽毛角蛋白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筛选能够有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微生物菌株。试验以ZEN为唯一碳源对发霉饲料、动物粪便等样品中的菌株进行分离筛选,选取其中降解率较高的菌株进行鉴定。研究菌株不同活性成分的ZEN降解效率以及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的ZEN降解效率,初步探明菌株降解机制,优化菌株降解条件,并通过小鼠试验评价菌株的体内ZEN降解效果。结果表明:从样品中筛选出2株能有效降解ZEN的菌株,分别命名为NA-J21和MLS-H32,经鉴定分别是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及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7℃培养48 h,菌株NA-J21与MLS-H32的ZEN降解率分别为71.3%和61.5%。2株菌主要通过细胞分泌的胞外酶降解ZEN,此外菌株细胞壁对ZEN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菌株NA-J21降解ZEN的最适条件为接种量2.0%,初始pH 7.0,温度37℃,培养时间12 h;菌株MLS-H32的最佳ZEN降解条件为接种量2.5%,初始pH 7.0,温度32℃,培养时间12 h。菌株NA-J21和MLS-H32能够缓解ZEN中毒引起的小鼠脏器损伤,对ZEN污染小鼠有一定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本试验筛选的菌株NA-J21和MLS-H32能够有效降解ZEN,是微生物降解ZEN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利用16S rRNA全长序列鉴定植物乳杆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标明含有嗜酸乳杆菌的活菌胶囊中分离到一株乳杆菌Lal菌株,利用16S rRNA全序列分析法和传统分类法对Lal菌株进行分类鉴定表明:Lal菌株属于植物乳杆菌种新株系,该菌株现在已经被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所菌种保藏中心收录保存,编号为ASl.2986。  相似文献   

6.
实验以市场上的微生物肥料为研究目标,从样品中分离菌株,并通过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生化等实验鉴定出3株菌株,结果菌株A为褐球固氮菌,菌株B为球形芽孢杆菌,菌株M为藤黄微球菌。  相似文献   

7.
从试验用雪貂分离到一株弯曲杆菌,通过菌落、菌体形态、生化特征、培养特性等生物学特性和PCR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离株经空肠弯曲杆菌VS1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扩增为阳性,测序结果显示与空肠弯曲杆菌序列同源性达100%,结合生物学特性和PCR结果确定所分离菌株为空肠弯曲杆菌,该菌的分离鉴定为雪貂微生物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几种标准工作菌株中筛选出对盐霉素敏感的菌株,以敏感菌株为工作菌株测定饲料中盐霉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对盐霉素不敏感,地衣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对盐霉素敏感。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敏感菌株为工作菌株测定饲料中盐霉素含量,最低检出浓度为0.25μg/ml,饲料中最低检出限为1.0mg/kg,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回收率在60%~80%,均高于标准中规定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抑制法检测饲料中盐霉素含量,灵敏度高,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9.
在污水处理中,生物膜法就是利用微生物这一自然现象来处理废水,同时人们也在积极开发利用这一现象,筛选出污水处理中的优势降解菌种加以人工固定,组成一个快速、高效、能连续处理污染物的降解系统。  相似文献   

10.
二噁英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口恶]英属于全球性污染物,其毒性大、稳定性强,难于代谢降解,微生物降解是清除污染区域二[口恶]英的主要技术,本文在对降解菌的筛选、目前筛选出的主要菌株、降解机理研究等方面作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殖污水排放量的增加,降低养殖污水中氮素水平,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当今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热点问题。为了筛选出具有耐盐高效脱氮作用的微生物,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结合极限稀释法以及平板划线法,从6个不同样本中筛选到了7株耐盐脱氮微生物,通过对这些微生物脱氮效率的复筛,得到一株脱氮效果最好的菌株(A1),通过表观分类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及测序分析相结合获得可靠的鉴定结果。经鉴定,菌株A1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相似度最高,在30 g/L盐浓度条件下氨氮去除率达到38.33%。通过对菌株进行相关性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菌种脱氮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5。  相似文献   

12.
部分微生物具有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对乳粉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做了限量规定,其含量(以NaN02计)不得大于2mg/kg。本试验利用分离技术从生乳中分离得到具备硝酸盐还原能力的菌株5株,并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显示,此次分离出的微生物中,BA-1、BA-3、BA-4为蜡样芽孢杆菌或苏云金芽孢杆菌;BA-2为波茨坦短芽孢杆菌;BA-5为芽孢菌属细菌。该结果为控制乳制品生产中由硝酸盐还原菌引起的质量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混凝沉淀法对猪场污水中重金属的净化效果,采集经厌氧发酵的沼液和固液分离后的污水,按40 mg/L、60 mg/L、80 mg/L三种剂量添加混凝剂明矾及按1 mg/L、2 mg/L、3 mg/L三种剂量添加助凝剂硅酸钠,处理24 h和48 h后测定重金属Cu、Zn、Mn、Cd、Cr6+和As的含量,计算重金属的降解率,与排放标准相比,分析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Cu、Zn、Cd、Cr6+、As的降解率随净化剂含量增加而提高,且处理48 h的净化效果优于24 h.添加混凝剂后,沼液和固液分离污水中Mn的降解率随净化剂含量增加而提高,处理时长增加,降解率基本不变或略有增加;(2)与排放标准相比,混凝沉淀法处理后,沼液和固液分离污水中的Cu、Zn、Mn、As可达排放标准,Cd、Cr6+仍高于排放标准.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处理效果优于固液分离的污水,沼液和污水中添加80 mg/L明矾加3 mg/L硅酸钠净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接种微生物菌剂对猪粪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猪粪堆肥时间过长及堆肥过程中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试验研究微生物菌剂对猪粪堆肥效果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 kg新鲜猪粪,各处理组接种微生物混合菌剂,其中酵母菌、乳酸菌、蜡状芽孢杆菌各30 mL,处理Ⅰ组加枯草芽孢杆菌15 mL,处理Ⅱ组加枯草芽孢杆菌30 mL,处理Ⅲ组加枯草...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用于蚕沙及桑树废弃枝条等的加工处理,本研究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从西南大学校园土壤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合测定菌株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上形成水解圈直径与其菌落直径的比值,及胞外酶活测定法(DNS法)筛选获得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SWU6。该菌株24h发酵液上清液经DNS法检测纤维素酶活力达到136.24U/mL。菌种鉴定结果表明SWU6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过氧化氢酶、硝酸盐还原呈阳性;能水解淀粉、液化明胶。基于16S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SWU6菌株与登录号为NR 116240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处于进化树的同一最小分支。综合菌体及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实验结果以及基于16S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将SWU6菌株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相似文献   

16.
旨在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菌株,并对其脱毒活性组分的脱毒效果进行研究,本研究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对目标细菌进行初筛,以对AFB1的降解率为指标进行复筛,并从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测定该菌株不同发酵组分对AFB1的降解率,来定位其脱毒活性组分,同时采用CCK-8法测定活性组分降解AFB1后对LMH细胞毒性,并研究了热处理、紫外线照射、强酸、强碱及蛋白酶K处理对活性组分脱毒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样品中初筛分离到24株能够在初筛培养基生长良好的菌株,经复筛从中筛选到一株能高效降解AFB1的菌株Y1-B1,其AFB1降解率达到73.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菌株Y1-B1培养物的不同组分进行的脱毒活性研究表明,不同组分对AFB1的降解率不同,上清液的脱毒能力最强,细菌细胞裂解物的脱毒能力下降明显,菌体悬液和菌体裂解物上清的脱毒能力最差,由此确定解淀粉芽胞杆菌Y1-B1的脱毒能力主要来源于上清液中的某种活性物质;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与AFB1对LMH细胞的毒性作用相比,AFB1被上清液降解后其产物的毒性显著降低。该脱毒活性组分对不同理化因素处理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对高温、紫外照射抵抗力较强,对强酸、强碱抵抗力较差,蛋白酶K仅造成脱毒能力部分减弱。本研究将为解决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提供新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同时为后续微生物脱毒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分离鉴定出鸽乳中产角蛋白酶微生物,并研究其产酶特性。通过筛选培养基分离出目标菌株,观察菌落形态,测定角蛋白酶活力,提取菌株基因组DNA并扩增其16S rDNA序列,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和相似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此外,还探究了菌株在不同时间点的猪皮降解率和角蛋白酶活性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底物条件下的角蛋白酶活性大小。结果:分离出3个产角蛋白酶菌株,1株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株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上述菌株均具有较好的产酶能力,且48 h后对猪皮的降解率均超过60%;3种菌株所产角蛋白酶的活性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升高;3种菌株均对羊皮存在较高的降解作用,其次为猪皮和鸡皮。试验结果为鸽营养物质消化机理和产角蛋白酶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株高效木质素降解菌株LG-1的筛选、鉴定及酶活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筛选得到了一株对木质素具有较高降解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LG-1。利用苯胺蓝平板脱色法从牛粪中初步筛选得到了14株降解菌株,利用管碟法复筛得到了1株对木质素降解活性较高的菌株LG-1,并对这株菌进行了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的观察及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的序列测定,并对其产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LG-1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LG-1在发酵60 h时,木质素过氧化酶达到1 773.3 U/l,锰过氧化酶达到610.8 U/l。对玉米秸秆发酵16 d后木质素降解率达到23.6%。枯草芽孢杆菌菌株LG-1是一株优良的木质素降解菌株。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应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技术,测定了3个规模化猪场(A、B、C)污水处理不同阶段的污染物的含量,研究不同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染物的降解率,并与国家排放标准进行比较,为进一步优化规模化猪场污水的科学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污染物指标包括:pH、悬浮物(SS)、氨氮(NH3-N)、总磷(TP)和化学耗氧量(CODcr)。结果显示,3个规模化猪场排出的污水经过一定的污水处理工艺,其pH值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范围之内(pH 6~9);各猪场对SS、NH3-N、TP和CODcr降解有一定的差异,猪场A上述污染物的降解率分别为46.35%、24.00%、11.08%和54.76%,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猪场B各污染物指标的降解率分别为96.97%、6.55%、96.85%和94.58%,除SS达到排放标准外,其余污染物都超标严重;猪场C的各污染指标降解率分别达到97.54%、30.8%、94.74%和96.55%,SS和CODcr达到排放标准,而NH3-N和TP超标严重。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化猪场采用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有所不同。猪场C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优于其他2个猪场,但总体来说,3个猪场污水处理效果都不甚理想,污水处理工艺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行设计的分离培养基,从胸膜肺炎病死猪及屠宰猪的病变肺中分离到11株胸膜肺炎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leuropneumoniae).经生化及培养特性鉴定与国际标准菌株一致.血清7型的3株分离物均人工复制出典型的猪胸膜肺炎嗜血杆菌病的症状和病变.3株分离菌株和国际7型标准菌株培养物,经电镜观察、首次发现本菌具有纤细的直纤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