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对密度的反应评价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以密植中大穗型玉米杂交种掖单22和稀植大穗型玉米杂交种豫玉25为试材,探讨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对种植密度的反应变化.结果表明,掖单22在生物学特性、上位穗上叶特性、产量及经济性状等方面对密度反应变化明显小于豫玉25,并且获得高产的适宜密度范围更广,为生产上玉米杂交种类型的评价划分、株型栽培及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夏玉米亩产吨粮的研究中,测定了平展型玉米各单40和紧凑型玉米掖单6号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不同叶位不同密度的蒸腾速率(Tr)及其日变化.结果看出:鲁单40的Tr高于掖单6号,大喇叭口期Tr高于吐丝期.玉米前期上部展开或即将展开的叶Tr较高,后期中部和上部较高.Tr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中午最高.增加种植密度使Tr减少,鲁单40玉米的Tr受密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建华  高凤菊 《杂粮作物》2009,29(6):407-409
为了探索夏玉米在德州地区的最优栽培模式,采用裂区设计,对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时夏玉米的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及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且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显著。产量达629.58kg/667m2且效益最大的栽培措施是:追施氮肥30.4kg/667m2,种植密度4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种植密度设置下,高水肥地块紧凑型玉米掖单13的最高产量超出稀植型玉米长单32公顷产865.3kg,而干旱丘陵地块的掖单13最高产量比长单32低713.7kgkg/h,表明在水肥不一的条件下,应根据地力选择合适株型的玉米品种。群体产量高低的主要贡献因素依品种类型不同而异,紧凑型玉米为公顷穗数,稀植型玉米为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叶夹角随密度加大而调节自身受光角度,调节幅度为穗下部叶大于穗上部叶,紧凑型玉米大于普通型玉米。  相似文献   

5.
不同株型玉米光能利用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美国LI-188B辐射量子照度仪,对掖单4号、掖单13和沈单7号3种不同株型玉米叶片及群体光能利用状况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3种玉米品种叶片辐射吸收系数存在一定差异:掖单4号为0.75,掖单13为0.73,沈单7号为0.71。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模拟了玉米群体中太阳总辐射及反射辐射分布状况,给出了不同品种玉米群体中吸收辐射随高度分布特征,发现在玉米叶片光合能力最大的80~180cm处,掖单4号吸收辐射最大,因而从理论上证实了紧凑型玉米品种光能利用效率最高,与当前高产实践相一致,并为玉米高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耐密性数学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玉米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玉米的种植密度越来越大 ,高产再高产给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的品种耐密性就是指某个玉米品种在较大群体下具有的较高的单株生产力 ,且对不同群体密度反应的迟钝性。近年来 ,有关玉米耐密性的研究较多 ,但对如何将耐密性进行数学量化 ,以便对玉米品种的耐密性进行正确评价 ,目前尚研究不多 ,本文试图通过 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耐密性的量化研究 ,给玉米育种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品种选择 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 :东岳 2 1号、掖单 1 3号、掖单 4号、鲁单 50号…  相似文献   

7.
我省玉米多数以丘陵红壤旱地种植为主,为了充分发挥紧凑型玉米高产的优势,增加玉米生产的效益,我们在红壤旱地进行紧凑型玉米种植密度试验,目的是探讨在红壤旱地的生态条件下,紧凑型玉米密度与产量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衢县上方灰坪乡进行,供试品种为紧凑型玉米掖单12,试验田土壤为黄砾泥土,耕层土壤pH值5.0,前作是紫云英,种前割去50%的紫云英后再翻耕。  相似文献   

8.
合理增株是促进紧凑型玉米高产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芳贤  高谷 《玉米科学》1998,6(3):054-055
根据紧凑型玉米的生育特点和1990~1997年的小区试验与高产实践,阐明了合理增株玉米高产的理论依据。即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若种植中早熟品种,如掖单4、掖单12和掖单20等玉米,每公顷比大田常规栽培密度应增加15000~22500株,每公顷以75000~82500株为宜;高肥力基础的地块,每公顷可增加22500~30000株,每公顷以82500~90000株为好。若种植晚熟品种,如掖单6、掖单11和掖单13等玉米,中等肥力基础的,每公顷应增加12000~15000株,每公顷以60000~67500株为佳;土壤肥力高,且肥水充足的地块,每公顷可增加15000~22500株,每公顷以67500~75000株较适宜。试验证明,一般比沈单7、鲁玉6和丹玉13等平展型玉米增产15.25%~22.74%。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对玉米自交系产量和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晨  董树亭  刘鹏  张吉旺  赵斌 《玉米科学》2012,20(6):107-111
选取玉米骨干自交系黄早四及其衍生系昌7-2、骨干系掖478及其衍生系郑58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自交系产量和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黄早四、掖478相比,昌7-2、郑58的产量构成改良明显,产量显著提高。在试验所设3个种植密度下,4个自交系产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子粒灌浆过程均符合慢—快—慢的"S"形曲线,但各品种的灌浆参数差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粒重与平均灌浆速率、灌浆活跃期显著正相关,与最大灌浆速率、达最大灌浆速率所用时间无明显相关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粒重、最大生长速率等下降,平均灌浆速率等上升。衍生系昌7-2、郑58的子粒灌浆过程比骨干系黄早四、掖478对种植密度的敏感性更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辽宁省玉米生产中发生较为严重的玉米茎腐病问题。利用当地36个品种,通过设置5个播期、4个施肥量、4-6个种植密度。研究播期、种植密度、施肥量对茎腐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越旱茎腐病发病越重,不同品种对播期的反应程度不同:增施肥料、增加密度对茎腐病发病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取正交旋转回归设计,以种植密度、麦田套播期、施肥量(N、P2O5、K2O)为试验因子以公顷单产12000kg为目标函数.研究表明,在黄淮海内陆地区高产夏玉米种植密度,施肥量为限制因素.提出了夏玉米单产12000kg以上,以合理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为主要措施的配套栽培技术,经过三年试验验证达到了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耐密玉米品种辽单565进行密度、施肥量及栽培方式等的研究,总结出辽宁西部地区在不同种植方式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及经济施肥量,清种(60cm垄),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合理施N肥(尿素)量为450kg/hm^2,大垄双行(大垄宽120cm,双行间距40cm)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最经济施N肥(尿素)量为375kg/hm^2,充分发挥耐密玉米品种的增产潜力,达到最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种植方式、密度、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种植方式、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行距种植的玉米产量均高于宽窄行种植;种植密度60 000株/hm2的产量高于45 000株/hm2;施肥增产作用明显,但施肥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种植方式和密度影响肥料效益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玉米穗粒腐病侵染规律及发病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广泉 《玉米科学》2006,14(1):158-160
根据田间调查和病原菌鉴定,明确了河西走廊玉米穗粒病是由8种病原菌复合侵染所致。其中Fusariummoniliforme和F.graminearum共同组成了玉米穗粒腐病的优势菌种。探明了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环境条件、种植密度、施肥量及虫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孙建伟 《玉米科学》2010,18(3):95-97
选择鲁单981和掖单2号玉米杂交种为实验材料,采用简易自制密闭式熏气装置进行二氧化硫(SO2)短时处理,通过酶活性测定、同工酶电泳及RT-PCR等检测,研究SO2对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0mg/m3SO2熏气处理敏感玉米品种鲁单981和不敏感玉米品种掖单2号,SO2对玉米SOD活性没有显著的影响。玉米体内高水平的SOD活性可能与玉米对SO2的抗性有关。酶活性测定、同工酶电泳及RT-PCR分析取得了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玉米饲用栽培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试验于2001~2002年对三个不同类型5个玉米品种饲用栽培的物质生产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科青1号>中单9409>东陵白>科多8号>掖单13,由于含水率不同,鲜物质积累量表现为科青1号>科多8号>中单9409>东陵白>掖单13,子粒产量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中单94∞与普通玉米品种掖单13无显著差异,但均大于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干物质分配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以茎鞘较多,而粮饲兼用型及普通型玉米品种以子粒较多.  相似文献   

17.
热平衡与玉米高产高效关系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于1993年采用掖单13玉米和克山白马铃薯,间套种与清种(CK);1994年用掖单13玉米品种分52500、60000、67500株/公顷3个处理。在主要发育期观测玉米冠层热平衡方程中净辐射(Rn)、土壤热通量(G)、显热通量(H)、潜热通量(LE)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玉米干生物量和产量、效益等的影响。热平衡方程中各分量随栽培方式、密度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以宁夏自育的14个玉米自交系和2个常用自交系为母本,与改良Reid、Lancaster(Mo17和自330两个亚群)、塘四平头、旅大红骨这5个亚群的代表系Mo17、丹340、掖478、黄早四、B73为父本,进行了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掖单19的亲本掖478与掖52106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以掖52106最高,宁58、郑22、宁70次之;特殊配合力较掖52106×掖478高的组合有4个,仅占配制组合的5%,说明多年来宁夏自育的玉米自交系在性状上还需进一步改良。试验对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及其相关性做了较深入的分析,产量与穗长、穗粗及行粒数的配合力相关性较大,提出了自交系性状选择应以穗行数为主,行粒数、千粒重次之,对产量直接选择效果较小。  相似文献   

19.
玉米品种龙单26的适宜种植密度及施肥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太靖 《玉米科学》2006,14(Z1):100-101
通过密度和施肥量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龙单26在不同密度和施肥量条件下的产量水平。经方差分析得出,施肥水平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与施肥量互作间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各密度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通过试验结果分析认为,龙单26在常规种植方式下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及施肥量,这样有利于提高该品种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玉米长效专用复合肥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试验研究,阐明了玉米长效专用复合肥不同施肥量与不施肥对照比较,玉米产量增产幅度为22.90%~57.98%。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从经济施肥角度应选择施肥量1275.0 kg/hm2为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