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的鱼种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1979和1981年先后开始的大规模商品鱼基地和乡村鱼种基地建设,大大增强了我省鱼种生产的实力。“六五刀、“七五”计划期间,平均每年新建投产鱼种池近万亩;鱼种产量平均年增150多万公斤,年均增长20%左右,其中最高的1988年比上年增加295.3万公斤,增长240%。  相似文献   

2.
前几年,我区鱼种生产基地和养殖专业户培育的鱼种在越冬期间成活率很低,有的个别鱼池内鱼种规格偏小,体质很差,在水下全部死光,也有的鱼池鱼种在越冬期体质消耗很大,小规格鱼种体质消耗15%~20%,甚至25%~30%,大规格鱼种体质消耗10%~15%。这些...  相似文献   

3.
新安江水库有土拦库湾4,300多亩,每年可生产50~60万斤仔口和老口鱼种,是该库培育鱼种的重要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春片苗种培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片培育的目的是提高鱼种成活率和培育大规格鱼种。在生产上大规格春片鱼种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大规格鱼种生长快,可缩短养殖周期,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大规格鱼种的养殖周期要比小规格鱼种缩短1年左右;二是节省2龄鱼种池,为扩大成鱼池面积创造条件。规格大的春片草、青、团头鲂可直接套养在成鱼池中培育2龄鱼种。故可以适当淘汰2龄鱼种池。增加成鱼池面积;三是鱼种成活率高,为鱼种自给提供了可靠保证。大规格鱼种抗病力和抗寒力高。在养殖和越冬过程中死亡率低。为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优质、低耗、高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渔业经济研究》1988,(4):36-38
鱼种是发展养鱼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鱼种产量的多少、规格大小、成本高低,不仅关系到我县成鱼生产的速度和前途,同时也涉及到农民养鱼的切身利益。几年来,我们紧紧抓住鱼种生产这个关键环节,依靠政策,运用科学,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在提高规格、增加单产、提高效益上狠下功夫,不断提高了鱼种生产水平,使我县鱼种逐步做到了自给有余,并向着单产高、规格大、  相似文献   

6.
李小军 《科学养鱼》2000,(10):1-1,30
作为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有鱼种场是为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良种、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的生产基地。改革开放 20多年来,为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稳定、协调、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渔业生产结构由自然增殖向增养殖并举的转变过程中,鱼种场推行了新技术,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水产技术人才,并为今后水产发展奠定了技术物质基础。渔业要发展,实现新飞跃,苗种生产至关重要,没有优质苗种就谈不上发展优质高效渔业,而国有鱼种场在苗种繁育、提纯、优化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渔业生产体制改革中,由计划…  相似文献   

7.
高新梅 《内陆水产》1996,(12):15-15
如何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鱼种场生产鱼种,一般都需等到来年春时才能卖出。所以,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成为鱼种场养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套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成功经验: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越冬前要加强鱼种...  相似文献   

8.
潘银华 《内陆水产》1999,24(6):11-12
利用上半年闲置的多年养鱼种池,优化进行莲藕、鱼种高效栽种、培育,能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每667m2鱼种池可生产青禾藕2000~2500kg,1龄鱼种500kg左右,纯利在3500元以上。现将该模式的主要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基本条件1.1鱼种池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池塘养鱼习惯于传统的三级饲养,即从鱼苗培育成夏花,夏花培育成鱼种,最后由鱼种饲养成商品鱼。基于目前大多数湖泊、水库尚缺少培育鱼种的生产基地,因此,不论鱼种的数量或规格还都供不应求,使湖泊水库的自然生产力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我县地处高纬度严寒地区,鱼种越冬一直受着越冬期长、冰层厚、底质渗漏、补水难等不利因素的困扰,鱼种室外越冬成活率一直很低,严重阻碍着商品鱼的生产。为了摸索北方严寒地区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技术,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从1998年开始在县鱼种场和城郊专业养鱼户中开展室内鱼种越冬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成活率达到90-98%,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鱼种生产上,普遍存在着鲢鳙鱼种过剩,草鱼种紧缺的现象,使鱼种池经济效益下降,收入减少。为了提高鱼种池的经济效益,缓和草鱼种短缺的矛盾,我们于1985~1986年进行了在鱼种池中稀放鲢鳙鱼,使之当年养成商品鱼,并增加草鱼放养量以提高鱼种池经济效益的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肖秋高 《内陆水产》1989,(2):10-11,18
鱼苗鱼种是发展成鱼生产的物质基础。鱼苗鱼种生产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菌种不足、苗种过剩、或是品砷、规格不对路都不能充分利用水体、饵料或产销脱节,经济效益差。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与成鱼生产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鱼苗鱼种生产体系。现根据我市丘陵地区的特点,对今后鱼苗鱼种发展的方向、任务与措施,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水产科技情报》1976,(7):40-41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基础,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提高成鱼成活率和单产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在大规格鱼种的生产中,较普遍地存在鱼种池水面不足,而且池小、水浅,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在鱼种培育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肥料及商品饲料,生产成本较大。为此,我场在水库中利用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进行了试验,对鱼种生长速度、放养密度、成活率和网箱养鱼的生产能力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水库渔业》1985,(3):32-34,26
目前我县水库的鱼种池大都条件较差(均属沙滩建池),有的虽经改造,仍漏肥漏水较严重,每年培育鱼种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料,这不仅增加了生产费用,也因有机肥肥源的限制,影响扩大鱼种生产和提高鱼种规格。现在大多数水库的鱼种池单产水平很低,培养不出足够的规格大、质量好的鱼种投放水库,严重地阻碍了水库渔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此,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82年,湖北省嘉鱼县三湖连江水库470余亩鱼池、库汉生产大规格鱼种7.45万公斤,平均亩产超过了150公斤,每公斤16尾左右,鱼种膘肥体壮,叫人喜爱,省水利局组织参观验收,代表们赞不绝口。成绩对于开拓者来说只是一个起步,三湖连江人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1984年,上级主管部门将三湖连江水库列入鱼类良种基地,1985年共生产大规格鱼种10.25万公斤。  相似文献   

16.
阳朔县鱼种场有8个职工、52.7亩鱼种塘。多年来,他们坚持抓好大规格鱼种的生产,自1972年起,共生产了草、.鲢、鳙鱼3寸以上的大规格鱼种257.8万尾(包括73、74年过冬前出塘的22万尾),其中草鱼种45.52万尾(见附表)。  相似文献   

17.
汪柏浮  王甫澜 《水利渔业》1986,(4):F002-F003
湖北省嘉鱼县三湖连江水库养殖水面1.8万亩,1979年建立水产养殖场,现有水产职工102人,各项基础设施比较齐全。1979年前成鱼年产量不到10万公斤,年年亏损。1985年水库成鱼产量达27.5万公斤,生产大鱼种9.5万公斤,盈利15.8万元。1984年该库作为良种基地重点建设,现有培育鱼种的水面666.9亩,  相似文献   

18.
《渔业经济研究》1987,(2):47-48
鱼种是养鱼生产的物资基础。鱼种的价格、质量,直接关系到养鱼户的利益。在水产品价格放开后,从我们虎林县的实际情况出发,为防止鱼种价格随意提高,对春片销售采取措施进行适当控制,并对供需双方进行协调。协调中,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开放搞活”的精神,做到“活而不乱”。制定了统一的最高限价。规定出售春片只能在最高限价下浮动,不准超过限价;  相似文献   

19.
随着集约化养鱼生产的迅速发展,大规格鱼种供不应求矛盾日渐突出。现售鱼种普遍规格小,质差价高,品种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渔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在抓好专用塘生产的同时,发动渔民群众采取综合措施,培育生产多品种和价廉质优的大鱼种,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自1976年7月崇安县鱼种场培育冬片鱼种时发现草鱼出血病之后,我区邵武县鱼种。场、邵武县一都商品鱼基地、浦城县永南农场、南平市峡阳公社等地鱼塘先后发现此病。目前已成为我区淡水养鱼生产中一种为害严重的鱼类病毒性传染病,尤其对一龄草鱼种致病最强,不仅发病季节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