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明晰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的构成及特征;以《花月痕》小说为研究载体,着重从园林审美角度和文学审美角度对该小说中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中国古典园林审美主要由园林植物审美、园林建筑审美、园林人物审美构成,且园林审美有主客观相结合的特点;而悲剧审美为该小说的审美归结点;且园林艺术与其它门类艺术是异质同构的。对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和中国古典园林文学审美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何英琴 《甘肃林业科技》2007,32(3):50-54,81
中国古典园林是集建筑、园艺、书画、文学、音乐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通过对音乐审美的本质,园林审美与音乐审美的关系,音乐在古典园林中的作用,古典园林中音乐审美的实践等分析,阐明了音乐在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李金宇  吴怡 《广东园林》2021,43(3):92-96
琴与园林关系密切,许多园林题名都以琴命名,抚琴、听琴的环境也以园林为佳。园林听琴分为,听有形之琴和听无形之琴。无形之琴,也就是意会之琴,是听自然之音入耳后以琴声比拟。琴在园林中有身份定位、娱情忘忧、清音造境的功能,隐喻了一种雅文化,暗合了中国古人的审美理想和生活方式。园林中营造的虚实琴境,散发出的艺术氛围,是一种特有的雅赏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4.
花木是是苏州古典园林中魅力和特色的重要载体,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园林花木以其优美的姿态、缤纷的色彩、诱人的芳香、绚丽的变化、隽永的意境及人文内涵而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应在现代园林造景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灿 《广东园林》2011,(3):9-13
园林与诗文同属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得益彰,园林意境经诗文点题而升华,同时也成就许多诗文佳话。文章以实例证明,诗文创作有助于提升园林意境并丰富园林景观形态,这是营造园林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法。  相似文献   

6.
古今中外的园林发展历史明确展示了园林建设与园林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和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园林文学”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园林文学”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未得到足够重视、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缺乏更新与演进、教学资源缺乏等,课程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以强化课程重要性、提高课程专业性、增强课程实用性为目标,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加强古典园林文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实际应用性,深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与文学的融合,强化学生审美观、价值观及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教学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浩如烟海。这宝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文学与中国园林有若密切的关系,它随着园林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园林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园林文学。商周以前,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处处森林沼泽,先民们生活在绿色中,不羡慕青山绿水,也就不需要园林建设。商周时气候渐变,雨水减少,人烟增  相似文献   

8.
《兰亭序》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作品之一,文书皆美。它不仅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侧面,涉及哲学、文学、美学、书法、园林等多个领域。文章在“泛艺论”思想影响下,以艺术门类之间的相通性为理论基础,不仅从序言的文字内容上进行阅读和理解,更从书法的美学思想上去赏析和透视魏晋园林的审美文化,试图找寻一条新的途径,获得书法与园林互相体认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以"文人造园"为突出特点,传统艺术的三大形式——音乐、文学以及绘画蕴含着大量景观审美的思维模式,为古代文人造园家提供了创作灵感。剖析乐、文、画中的园林景观美学,发现园林与三者分别统一于"乐的内涵与旋律""文的联系与扩展""画的取景与表达"。籍借"乐、文、画"与园林同质异构的艺术形式比对,揭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纯正的美学特征,试图推进园林美学研究从传承走向发扬。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是通过人对大自然的感知体验为基础而创造的,是以人的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审美空间,通过散点流观的欣赏方式,达到了自然与人物我合一的诗意境界。本文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体验式景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创造手法,指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设计方法,以达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以大理山水间一、二期山地别墅案现为对象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该项目以唐代艺术与大理历史人文为创作源泉,结合现代号观理论、传统造园手法,通过对本土材料和建筑艺术的利用,最终创作出具有大理独特地域性的别墅居住区景观。在规划上提出了一溪两岸、前庭后院、组团聚落的布局,并且利用了依靠苍山、面朝洱海的地理格局,借助自然坡地创造出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12.
浅论节约型园林实施层次与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全社会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探讨了节约型园林的实施层次和对策,并着重提出了当前形势下应该注重的3个突破点,分别从生态、人文、艺术的角度对如何创建节约型园林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3.
从诗、书、画艺术与园林艺术的结合。以及人文意象与自然意象的融合等多方面探讨成都杜甫草堂诗意园林空间的特色,并对其造景要素的配置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园林意境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之一,对现代园林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深远意义,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意境说源于中国古典诗词,王国维先生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首次明确地建立了诗词的境界理论。通过对《人间词话》诗词境界理论经典言论的分析,将其与园林景观相联系,可以对其意境表现有更深的理解。有助于研究现代园林意境表现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论述了在土建工程设计中要达到建筑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建筑结构两个专业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彼此尊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杨帆 《河北林果研究》2007,22(3):339-342
中国与法国的古典园林作为东西方园林艺术的代表,经历了各自的发展阶段,并最终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的哲学理念和设计手法造就了两种风格不同的艺术。而在后来两国频繁的文化交流中,两个国家又同时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园林艺术珍品。从古至今,在中法两国文化的交流中,园林艺术的交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以洛阳园林史料为基础,从历史、文化、建筑和城市建设等方面探究洛阳城市园林特色的形成。一千余年的建都史给予了洛阳园林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随着城市园林的快速发展,洛阳园林又融入了众多现代造园艺术,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洛阳园林。该炙从古城遗址的保护、传统街区的改造,原始工业区景观、水系景观、街景绿化、牡丹文化及其应用等方面,探索了继承和发展洛阳特色城市园林的指导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海洋文化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个园林的产生及其特点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所在的造园环境,即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换言之,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会对园林的造园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海洋文化作为一种奇特的催化剂,曾经对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剖析了海洋文化及其各个历史阶段在岭南地区的文化表现,并从园林的造园整体布局以及一些细节处理方面阐述海洋文化对岭南造园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是国内知名的园林规划设计单位。在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成立二十周年之际,笔者著文对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表示祝贺和冀望。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广东园林及其当代的代表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的成就进行简要的回顾;第二部分,论述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意义,即,突破历史的局限性,发展顺应时代,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第三部分,着重介绍广东风景园林的地方特色,希望设计人员能够学习传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园林的特色和广东园林的地方风格,博采众长,发扬创新,与时俱进,撑起广东园林设计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