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雏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Viral Hepatitis,DVH)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鸭肝炎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可分别引起Ⅰ型、Ⅱ型和Ⅲ型雏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雏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Viral Hepatitis,DVH)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鸭肝炎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可分别引起Ⅰ型、Ⅱ型和Ⅲ型雏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养鸭生产实际,采用抗鸭病毒性肝炎血清给发病鸭及时注射,雏鸭接种弱毒活疫苗并隔离饲养1周再放入鸭棚饲养和种鸭接种灭活三种程序,有效地控制了DVH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雏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省发生并流行雏鸭病毒性肝炎,经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和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诊断,病毒血清型为Ⅰ型,又称为古典型毒株。主要侵害五周龄以内的小鸭,潜伏期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对养鸭业危害甚大。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是传播快、死亡率高的急性传染病。3周龄之内的雏鸭为多发,成鸭也可感染,但不发病,是此病的带毒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为多,病鸭潜伏期为1—4天,突然发病,开始时表现为精神萎顿、落群、食欲废绝,有的出现腹泻,运动失常,身体倒向一侧,两腿发生痉挛,数小时后死亡。病鸭体表略带红色斑驳变色区,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死前头向后弯,呈角弓反张之态。人工感染的病鸭潜伏期约为24小时,多在第4天死亡。有的急性发病,突然倒下死亡。病鸭死亡率因年龄而有差异,1周龄以内的可达95%,1—3周龄的50%以下,4—5周龄的基本不死亡。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是雏鸭病害之首 ,2 0日龄以内多发 ,雏鸭育雏期是本病盛发期。现介绍一些防治方法 ,供参考。1 饲养分群管理法进雏鸭前 3天 ,鸭舍内用“百毒杀”消毒 ,消灭隐藏于舍内的病毒。雏鸭的饲养密度根据大、小、强、弱适当调整 ,对发育良好、发育不良和体弱的要分群饲养 ,并及时做好雏鸭的保温工作。一般 1~ 3日龄为 2 7~3 0℃ ,4~ 6日龄为 2 4~ 2 7℃ ,7~ 1 0日龄为 2 1~ 2 4℃ ,1 1~ 2 0日龄为 1 8~ 2 1℃。鸭舍饲养密度 ,1~ 7月日龄每平方米 1 5~ 2 0羽 ,8~ 1 4日龄 1 0~ 1 5羽 ,1 …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防制鸭病毒性肝炎,减少雏鸭的死亡,研制出用于防制该病的油佐剂灭活疫苗。方法:用白油、司本-80、硬脂酸铝作为油相,吐温-80和收获的鸡胚尿囊液作为水相制出油包水型油佐剂灭活疫苗。结果:经试验该油佐剂灭活疫苗安全性可靠,接种后未见异常反应,免疫14d后保护率可达100%。结论:本试验中制得的疫苗具有粘度低、易于注射、乳化完全、稳定性好的优点,便于生产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 (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症状以全身抽搐 ,身体倾向一侧 ,仰颈 ,头弯向背部 ,两腿阵发性向后蹬等为特征。其发病急 ,传染快 ,死亡率高达 95 %,平均为 60 %左右。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 ,主要危害 7~ 2 0日龄的雏鸭 ,日龄越小致死率越高 ,病愈鸭生长缓慢。该病从1997年传入我镇以来 ,一直是危害养鸭业的首要疫病 ,给养鸭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了探讨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最佳方法 ,我们在 1997年 5月至 1998年采用鸭病毒性肝炎冻干疫苗、中药抗毒清肝汤、茵陈散、中西药合剂、田基黄注射液等进行预防和治疗 ,收到…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雏鸭病毒性肠炎的流行特点和防治2个方面对该病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注意引种环节、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制定合理的防疫消毒制度和免疫接种计划等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鸭病毒性肝炎是20日龄内雏鸭的一种最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是病毒。本病已广为流行。为控制此病的传播,特介绍如下四则防治方法。一、饮水消毒法为减少病原入侵机体的机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在新疫区,该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入秋以来,三水市大部分及我市部分养鸭户的雏鸭发生严重的鸭病毒性肝炎。此次雏鸭发病日龄小(2日龄已有发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某养鸭户应映,其饲养的l100多只雏鸭发生本病,当时仅应用抗生素治疗,最终存活不足60只。对本病有人曾尝试应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肌注作人工主动免疫,但是大部分应用此法的养鸭户反映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根据Hwang(1972)比较了肌注、口服、刺理和滴眼4种免疫途径,结果表明肌注产生免疫力最快,免疫后3天即可抵抗强毒攻击。但是此次雏鸭发病日龄小,用弱毒疫苗作人工主动免疫…  相似文献   

14.
中药方剂对雏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雏鸭病毒性肝炎(DVH)除用高免抗血清治疗外,中药方剂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禽病门诊采用中药方剂鸭肝散水煎汁饮服及拌料饲喂治疗鸭病毒性肝炎,与高免血清的疗效作对比,得出鸭肝散水煎汁饮服疗效较好,与高免血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并通过大量的临床应用证实(目前已使用600多例),疗效稳定,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仅为高免血清的一半,也是目前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鸭肝散拌料饲喂,效果稍差。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鸭肝散的组成及用法 每副中药的基础方为:茵陈50g,龙胆草20g,黄芩20g,黄连20g,黄芪20g,板蓝根20g,柴胡苗20g,神曲50g,陈皮30g,甘草20g,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减,其功用主要是清热解毒,育阴养肝,健脾燥湿、疏肝理气。用法:每100羽鸭每天一副,水煎汁,供鸭自由饮服,连用3天,或拌料饲喂,连喂3天。病重鸭,水煎汁用注射器或滴管喂服。  相似文献   

15.
正雏鸭养殖阶段的病毒性肠炎也称鸭瘟,是鸭感染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容易扩散、传感性强、死亡率非常高,雏鸭病毒性肠炎会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因为雏鸭比成年鸭的抵抗力弱,所以雏鸭病毒性肠炎后会有较高的死亡率,必须采取有效的诊断和防治的方法,才能降低病毒性肠炎对雏鸭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al,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雏鸭传染病,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1].该病近几年来由于病毒的变异,出现了不同的变异株、暂时不能确定的病毒和"新型鸭肝炎病毒"[2],给养鸭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养殖业发展迅速,为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应加强对鸭养殖业的重视。在养鸭过程中,疾病始终是困扰养殖户的关键问题,会大大影响养鸭业的发展,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威胁。病毒性肠炎,又称之为鸭瘟,是养鸭过程中的常见类疾病。为此,本文就雏鸭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旨在为后续鸭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病毒性传染病。病鸭死前头向后仰,两脚呈游泳状划动。本病发病急、传染快、致死率高。1病原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的成员,病毒粒子大小为20~40nm,对红细胞无血凝性。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发病严重,死亡率高,且传播迅速,各种抗菌药物无治疗作用。文章对鸭病毒性肝炎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以及基因工程疫苗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北京雏鸭病毒性Ⅰ型肝炎是小RNA病毒科的一种肠道病毒,常由它引起北京雏鸭一种超急性传播极快的病毒性疾病。特征是病程短、死亡率高、肝脏肿大,呈点状或斑状出血。该病与饲养环境、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当密集饲养、营养缺乏、失调、饲养条件剧变等应激因素下,极易爆发此病。对养鸭业威胁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