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估渭河关中段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为渭河关中段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与手段。[方法]根据渭河关中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对渭河关中段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并分析了面积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1980~2007年渭河关中段水域面积呈减小趋势,林地面积及建设用地面积均在增加,而未利用地面积在减少,耕地面积变化不大;1980~2007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8.37亿元,主要是由于水域面积减少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引起;林地和草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单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域最大。[结论]在渭河关中段建设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林地和水域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西安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陕西省西安市水环境现状,从状态-压力-响应指标框架体系出发,建立西安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利用标准化和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化值和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得到安全评价的综合指数值;在此基础上,采用等级划分法,建立综合指数值与生态安全评价的等级关系。结果表明:2001—2005年西安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值总体呈现波动状态,水环境生态安全已经处于预警状态,并曾处于中警状态中。 相似文献
3.
4.
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从状态-压力-响应指标体系出发,以2004-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基准,在时间变化上建立了长株潭地区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并对各市的水环境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除2006年外,长株潭地区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值总体较低,水环境生态安全处于一般状态,状态评价值整体上逐年下降,说明长株潭地区水环境生态系统持续受损,水环境响应指标比重较小,加大对水环境生态安全建设力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6.
7.
8.
基于PSR概念模型的我国木材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我国木材安全状况,利用PSR概念模型和熵值法,对1997—2015年我国木材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我国木材安全方面的压力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木材国际贸易;2)研究期内我国木材安全方面的状态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国内木材供给和森林资源状况;3)木材产业技术进步指数与废纸回收率共同改善了我国木材安全状态,使研究期内我国木材安全方面的响应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4)1997—2015年我国木材安全水平综合评估值与状态评估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状态类指标是影响我国木材安全的主要因素。影响我国木材安全的压力在不断增大,而木材安全方面的状态和产业技术响应也在不断提升,并且超过了压力上升的幅度,这导致我国的木材安全水平正在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9.
10.
青弋江芜湖段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1—2005年水质监测数据,利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青弋江芜湖段由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青弋江芜湖段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化学致癌物铬(VI),但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年;非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以铅为最大,NH3-N次之;化学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远远超过非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应作为风险决策管理的重点对象,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1.
以渭河宝鸡段及主要支流丰水期水体为例,选取12断面为监测点对其水质指标氨氮和总磷进行监测分析,并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各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渭河水质在丰水期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渭河主河道水体和金陵河水体,最差水质达到劣Ⅴ类水,大部分监测断面水质超过了水功能区要求。最后给出相应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近10年渭河干流陕西段水质变化趋势及其成因。[方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利用2001~2010年渭河干流陕西段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近10年该流域水质的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并初步探究其原因。[结果]2001~2010年,渭河干流水污染程度呈持续减轻态势,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呈显著下降趋势,综合污染指数降幅达62.7%,如期实现了消灭渭河黑臭的目标。但是,近10年渭河干流污染仍很严重,各年均为重度污染,西安段仍然是渭河治理的重点。[结论]该研究为渭河陕西段的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城市河流的水环境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表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类作用于城市河流更为频繁,也让河流环境受到的污染更为严重,居民生活质量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在城市河流水环境研究背景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标准、指标,以期为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PSR-TOPSIS法的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陕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体系,构建了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法(即理想解法)分析了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996—2006年,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系统与理想解的贴近度C均值总体上先降后升,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呈现先恶化后好转的变化趋势,2004—2006年处于临界安全状态,区域巨大的生态压力尚未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状况及控制对策.[方法]通过分析近几年渭河(陕西段)7条主要支流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的变化趋势,研究渭河(陕西段)7条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的变化情况,根据污染现状提出对应的污染防治措施.[结果] 2005 ~ 2009年,渭河(陕西段)7条主要支流断面中,除张家庄断面外,其他断面水质均超过了其水质功能标准,污染极为严重.通过推进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沿岸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执行排污标准、加强污水处理厂及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控制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水污染.[结论]该研究为渭河(陕西段)主要支流水质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渭河陕西段水情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世纪中期以来渭河降水、径流、泥沙、洪水等方面的资料,对陕西省渭河的水情动态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水情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揭示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水沙输送主要集中于降水量较大的汛期,年内分布相对集中;年际变化较大,20世纪50~90年代期间径流量和输沙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90年代径流量下降明显;洪水演变出现新的特点;流域径流量、输沙量、洪水等水情要素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与渭河流域(关中段)水环境质量状况的分析,模拟了关中经济发展和渭河水环境质量演变关系,研究了演变关系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两者之间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结果表明,关中地区人均GDP与高锰酸钾指数曲线近似"倒U型"曲线的右半段,走势良好。而人均GDP与氨氮指标的曲线与传统的EKC曲线不相吻合,类似"倒U+U"形。说明关中地区在渭河的治理过程中投入较大,环保措施得当,但近两年在氨氮控制上还需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