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混合办公废纸的酶法脱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Novozym342酶和EnzynkE1688酶制剂应用于混合办公废纸的酶法脱墨中 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酶处理时间、pH值、处理温度、浆浓、酶用量等对混合办公废纸脱墨浆性能的影响,并对两种酶对混合办公废纸脱墨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对2种酶与普通脱墨剂的脱墨效果进行了比较 研究表明,纤维素酶和酶制剂的加入能显著降低脱墨浆的尘埃度,提高纸浆的白度 与EnzynkE1688酶制剂相比,Novozym342酶具有较好的脱墨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脂肪酶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及脂肪酶处理对麦秸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50℃,时间12h,pH值7.5,酶用量20g/L.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利用酶处理过的麦秸纤维,观察其微观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发现经过酶处理的麦秸纤维表面粗糙,蜡质层部分脱落和翘起;3300cm-1处的羟基(-OH)峰增加,有利于提高其胶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用复合纤维素酶处理APTMP,探讨了不同酶处理条件(温度、酶用量、浆浓、处理时间)下还原糖生成量、纸浆滤水性及强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复合酶对APTMP的各筛分的水解作用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在较低温度、酶用量、浆浓和较短处理时间的轻处理条件下,酶分子与浆中的细小组分作用的选择性更高,在改善纸浆滤水性的同时,还有利于物·g-1(CMC酶活力)理强度提高 当pH值为5 0时,在45 0℃、浆浓3%、酶用量5 0×10-8mol·s-1的条件下处理30min,纸浆的打浆度下降4 8°SR,成纸裂断长提高120m,与二次纤维复配成的新闻纸浆抄造性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4.
以欧美杨107为试材,在进行硫酸盐法制浆后,采用木聚糖酶进行预漂白试验,探讨通过对杨木浆木聚糖酶漂白时酶用量、温度、处理时间、pH值以及浆浓的筛选,摸索出其漂白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1)木聚糖酶可以影响杨木浆的卡伯值和粘度;(2)木聚糖酶对杨木硫酸盐浆处理的最佳条件是酶用量为5 wU·g-1、温度为50℃、时间为90 min、pH为6.0和浆浓为8%.(3)酶用量和pH值对卡伯值和粘度的影响比其它因子大.  相似文献   

5.
粗脂肪酶活力的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粗脂肪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实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以酶用量(% ), 反应时间(min) 和水解温度(℃) 为因素, 以食用色拉油为底物, 经脂肪酶催化水解, 用95%乙醇终止反应, 测定其酸价, 选择出粗脂肪酶水解色拉油的最佳条件, 在此水解条件下, 分别测得标准脂肪酶和粗脂肪酶水解液的酸价, 将二者进行比较, 从而求得粗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 最佳水解条件为: 水解温度37℃, 酶用量0 .02%, 反应时间20min。粗脂肪酶的活力为99 4U/mg。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的反应性能在粘胶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纤维素酶处理用以提高竹溶解浆的反应性能,考察酶用量、反应时间及浆浓度3个因素对聚合度、Fock反应性能、α-纤维素及竹浆得率的影响,揭示纤维素酶提高反应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在pH值4.6及温度55℃的环境下,纤维素酶处理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1U/g、反应时间60min、浆浓度5%,Fock反应性能由69.5%提高至88.2%,同时聚合度仅由643降至593。α-纤维素、得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D)也表明了纤维素酶处理可明显提高反应性能却仅有微小的聚合度下降。这些结果主要是由于酶的剥皮或侵蚀效应部分破坏了纤维素纤维的初生壁,形成了更多孔隙,导致浆料纤维可及度提高。比表面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试结果表明了纤维素纤维形态的改变,这支持了酶处理后浆料可及度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盐酸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六偏磷酸钠(SHMP)、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对溶解浆进行酸处理,分析pH值、时间,以及基于优化盐酸处理工艺研究的螯合剂种类、用量,对溶解浆Fock反应性能、得率、灰分、白度及聚合度的影响;探讨酸处理前后溶解浆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纤维形态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处理温度为50℃时,酸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3.0,处理时间45 min,DTPA用量3.0%.在此工艺条件下,Fock反应性能由67.23%提高至74.12%,得到更为蓬松的物理结构.纤维表面在纵向出现分裂或裂开现象,增加了更多的额外接触面积.酸处理使纤维素相对分子质量下降,多分散指数(PDI)由5.22下降至4.91,聚合度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8.
嗜碱芽孢杆菌木聚糖酶在苇浆漂白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嗜碱芽孢杆菌NT-9产生的木聚糖酶对苇浆进行生物漂白预处理,并分析了酶处理苇浆的理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酶剂量5-25IU·g-1样品、50℃、pH8.6条件下处理120min,苇浆失重率随酶剂量的增加而上升,苇浆的白度也有一定提高。X-衍射分析显示,酶处理苇浆纤维的相对结晶度降低了2.43%,扫描电镜也证实酶处理苇浆纤维表面形貌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以木纤维为基体,漆酶-HBT介体体系活化后的木质素磺酸铵(LMS/AL)为黏合剂制备环保型纤维板(LMS/ALF),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分别分析材料的化学组分、结晶度和微观形貌,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漆酶用量、介体用量、活化时间和温度4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的工艺参数为漆酶添加量20 U/g,介体添加量0.3%,活化时间60 min,活化温度50℃。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环保型纤维板,与采用漆酶活化木质素磺酸铵为黏合剂制备的中密度纤维板(Lac/ALF)相比,内结合强度提高了16.67%,静曲强度提高了20.35%,弹性模量提高了7.96%,吸水厚度膨胀率降低了12.95%,其力学性能均已达到GB/T 11718—2009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型中密度纤维板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欧美杨107KP浆为试样,通过对漆酶助漂系统中介体类型与用量、漆酶用量、温度、时间、pH值和纸浆质量分数的试验,探讨各因子对漆酶杨木浆漂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作为漆酶漂白介体时,在0~10mg·g-1范围内,随着ABTS用量的增加,卡伯值降低;而以吐温80作为介体,1%用量时,卡伯值最低。漆酶用量为25U.g-1时,处理效果最好。在30℃时,卡伯值最低。处理时间为60min时,卡伯值较低。当pH值为5.0时,卡伯值和纸浆特性黏度值分别比未漂浆降低了12.38%和5.19%。纸浆质量分数为8%时,与未漂浆相比,卡伯值下降了12.16%。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北京造纸七厂脱墨废渣进行成分分析,并将回收的细小纤维按不同比例添加至硫酸盐浆抄纸,测定浆料的保水值及纸张的物理性能,并进行X-衍射、表面静态接触角、扫描电镜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脱墨废渣中含有7.75%未过100目的纤维,7.37%的100~200目的纤维。将未过100目的纤维经两段2%H2O2漂白后加入硫酸盐浆抄纸,随加入量从0增加到30%,保水值、浆料纤维结晶度和接触角变化不明显;当细小纤维加入量为10%时,纸张性能略有下降。电镜分析显示加入的细小纤维进入到纤维交织的空隙中。结果表明,废渣可以部分代替原始浆料,为脱墨废渣纤维的回收利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香芋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香芋为原料,经烘干、粉碎、酶解、离心工艺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研究了4种因素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2.0%、pH值为4.5、水浴时间150 min、水浴温度为55℃时,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达到39.88%,其溶胀性和持水力分别为8.53 mL/g和4.24 g/g。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高效的近岸海水污染处理及生态修复方法,采用硝酸氧化法对黏胶基碳素纤维(Carbon fiber,CF)进行氧化改性,并利用改性后的黏胶基CF处理近岸模拟污染海水,研究了改性CF对海水中亚硝酸盐、总氨态氮等污染物的吸附情况,考察了黏胶基CF氧化改性时间等因素对吸附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改性黏胶基CF处理近岸污染海水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黏胶基CF氧化改性时间、CF投加量、亚硝酸盐初始浓度、总氨态氮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海况、p H等因素对CF的吸附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反应条件相同时CF的吸附性能较稳定;CF对亚硝酸盐的吸附效果较好,对总氨态氮的吸附效果次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黏胶基CF材料修复模拟近岸海水的优化条件,即在吸附时间为3 h、海况为3级、投加量为0.01 g、亚硝酸盐初始浓度为4 mg/L、总氨态氮初始浓度为60 mg/L、改性时间为1.5 h、p H为8的条件下,CF对亚硝酸盐的去除率为84.56%,对总氨态氮的去除率为45.63%。本研究结果为CF在近岸海洋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螺旋藻小分子多肽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性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制备多肽粗品。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水解度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螺旋藻蛋白水解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温度、pH、酶解时间和加酶量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7.0、反应温度55℃、酶解时间160 min、酶底比4 300 U/g,水解度可达到26.8%。超滤截取相对分子量小于5 kD以下的组分,冷冻干燥后过SephadexG-25凝胶柱层析收集螺旋藻小分子肽段。根据标准蛋白色谱层析检测所得制品为相对分子量在307~1 450 D范围的螺旋藻小分子肽段。  相似文献   

15.
板栗馒头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瑶琪  张慧  孔繁东  杨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135-139,148
[目的]研究开发添加板栗粉的营养馒头。[方法]试验考察了板栗粉添加量、加水量、酵母量、发酵时间、复合乳化酶制剂对馒头品质的影响,通过比容测定、感官评定以及质构测定确定了最优条件。[结果]板栗馒头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板栗粉添加量6%、加水量50%、酵母量0.9%、复合乳化酶制剂0.22%(皆以混合粉质量计);板栗馒头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温度38℃,相对湿度为70%~80%,发酵时间为55 min,醒发时间为30 min。该条件下制成的馒头品质优良、风味良好。[结论]该研究可为研制营养丰富的杂粮馒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Pleurotus nebrodensis子实体多糖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中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4因子的最优化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Pleurotus nebrodensis子实体多糖提取条件模型,并对工艺条件的最优组合及双因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3.06%、酶解温度44.9℃、酶解时间3.8 h、pH值6.7时,多糖得率最高可达12.37%。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基于漆酶介体体系活化天然木质素制备中密度纤维板,由响应面法分析得到漆酶介体体系活化木纤维的优化工艺为,pH 5.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为55.00 min,木纤维体积分数4.0%,ABTS摩尔浓度0.28 mmol/L,香草醛摩尔浓度1.66 mmol/L和漆酶活性60.00 U/mL。  相似文献   

18.
以可可果皮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可可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0,水浴温度90℃,pH 2.0,提取时间30 min,得率为25.19%。可可膳食纤维总得率达57.99%,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5.23g/g,溶胀性为11.42mL/g。  相似文献   

19.
以双亚7号为试材,建立温度(X)1、时间(X)2、氮素添加剂(X3)和起始酸碱度(X4)与纤维强度(Y)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提高起始pH到9,降低温度到24℃,添加麻重0.76%的尿素,延长脱胶时间到7d,可以获得最大强度259.2N的纤维,这也提示对于耐沤型品种,缓慢脱胶过程可以避免纤维束内纤维细胞间果胶质的过度损失,获得高强度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