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对种鸭用饥饿法强制换羽1996年10月30日从北京双桥种鸭场引进父母代种雏1000只,产蛋到67周时淘汰弱、残鸭,整群后留810只种鸭,换羽前称重。饥饿法强制停产换羽,见表1。表1强制换羽实施方案从停料开始到第12天左右进行人工拔毛,拔毛前对种鸭进行检查,拔下的羽根是否干枯,如干枯,可一次拔掉每个鸭翅的主翼羽10根,覆主翼羽14根,最后拔主尾羽(公鸭不拔毛)。这样做可使强制换羽的种鸭羽毛生长整齐,产蛋时间一致,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都有极大的提高。2种鸭强制换羽后的生产性能在实施强制换羽期共死亡种鸭22只,死亡率为2.7%…  相似文献   

2.
1强制换羽的意义人工强制换羽是人为地强制鸭群停止产蛋,以加快换羽速度,控制产蛋季节,缩短休产时间,提高种蛋品质的一项技术措施。种鸭如任其自然换羽,约需3~4个月的休产期,且参差不齐,使蛋的品质下降。而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可加速换羽进程,使休产换羽期缩短在2个月内。换羽后,种鸭的耐粗饲和耐寒能力增强,产蛋整齐,蛋的品质好。对饲养两年的种鸭群,目前各地普遍实施强制换羽来提高种鸭的产蛋率。2强制换羽的时间强制换羽一般都在产蛋后期,蛋用鸭的产蛋率下降到50%以下,且羽毛零乱,个别母鸭已出现脱毛现象时进行。生产中多在秋季(9~10月)…  相似文献   

3.
鸭群自由换羽需二个月,甚至更长。强制换羽目的是在短期内清除老翅、尾羽,换齐新羽、早产蛋、多产蛋,节约饲料,提高效益。一、强制换羽的条件鸭群产蛋在半年以上,且产蛋率降至ZO%~40%以下时,产蛋与耗料费收不付出就可采取此法。产蛋不到半年的青年母鸭,病、弱母鸭,因饲料、疾病而引起产蛋下降者不宜用此法。二、强制换羽时间无固定季节,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可进行。三、方法放牧鸭群不放牧,并将其圈或关在鸭舍,圈或网上饲养的鸭群,另换一地并缩小关鸭场地。母鸭圈、关3~4天,此时不给任何饲料,只让其饮水,因生活和环境突…  相似文献   

4.
给蛋鸭强制换羽的目的是在短期内让其换齐新羽.早产蛋、多产蛋,还可以节约饲料、提高经济效益。强制换羽的对象:鸭群产蛋在半年以上,且产蛋率降至20%~40%。无论是种鸭还是商品蛋鸭,产蛋与耗料收不抵支时就可采用此法。产蛋不到半年的青年母鸭及病弱母鸭,因饲料、疾病而引起产蛋下降者不宜用此法。  相似文献   

5.
我县北京种鸭的历来饲养方式是夏末进苗,春季产蛋,秋冬休闲,半年育种半年用,种鸭的利用期很短,育种耗料多,苗鸭不足,我们参照蛋鸡换羽的经验,对北京种鸭进行了强制换羽。1973年已有3841羽种鸭进行了强制换羽。强制换羽后使种鸭的利用期由6个月延长到15个月,每羽种鸭产蛋从  相似文献   

6.
利用饥饿法对肉种鸭在50周龄和58周龄进行强制换羽,换羽后43d开始产蛋,54d达到产蛋高峰,平均产蛋率达87%,受精率85%,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在 ,多数肉用种鸭场对种鸭只利用一个产蛋年就淘汰了。这对那些体质状况良好 ,生产性能优良的种鸭被淘汰有些可惜。这些种鸭可以利用人工强制换羽 ,延长其利用时间 ,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种鸭自然换羽约需 3~ 4个月 ,换羽时间参差不齐。而采用人工强制换羽 ,换羽时间只需两个月左右 ,换羽整齐 ,换羽后产蛋整齐 ,种蛋品质好 ,而且换羽后种鸭抗应激能力增强 ,饲养成本降低。本人近几年来 ,进行多批肉用种鸭人工强制换羽 ,均获得成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人工强制换羽的时间及挑选种鸭人工强制换羽可在任何时候 ,但…  相似文献   

8.
王金颖  高木珍 《猪业科学》2002,19(10):62-62
1进行人工强制换羽的条件 1.1种鸭完成一个产蛋年后,一般在每年的夏秋季节换羽,换羽时因种鸭体内营养用于换羽,便停止产蛋,高产鸭则边产蛋边换羽,若任其自然换羽,约需3~4个月,且换羽的时间参差不齐,换羽期内产蛋少,种蛋品质下降,对于这样的高产鸭可实行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是采取某种应激措施(多采取停食和减少光照的方法)使鸭群在同一时间停产,在2个月左右的较短时间内,使羽毛焕然一新,全群产蛋率恢复到50%,同时产蛋整齐,饲养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9.
种鸭自然换羽需3~4个月,而且换羽时间参差不齐,换羽期内产蛋少,种蛋品质下降。为提高产蛋率,生产上主要采取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实行人工强制换羽,换羽时间只需2个月左右。若正确掌握人工换羽的时间,不仅可提高产蛋率,而且换羽后产蛋整齐,种蛋品质提高,还能提高耐粗饲及抗寒能力,降低饲养成本。种鸭的人工强制换羽是突然改变鸭的生活条件,造成应激,促使羽毛脱落,然后人工拔去翼羽,从而加快换羽的进程,使羽毛生长整齐。一、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第一步,限食停产,制造应激环境。开始的第1天将鸭子紧逼驱赶到控制鸭舍(不…  相似文献   

10.
种鸭自然换羽持续时间可长达3~4个月,产蛋率明显降低至停产,因此应用强制换羽,对种鸭实行人工应激,造成鸭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使种鸭迅速换羽(45~60天),可快速恢复产蛋,以达到提高产蛋量的目的。1人工强制换羽的时间通常情况下,种鸭在产蛋后第40周龄开始进行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11.
鸭和鹅的人工换羽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栗林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1):190-192
鸭和鹅自然换羽的时间很长,而且换羽时间参差不齐,换羽期内产蛋少,种蛋品质下降。为提高产蛋率,生产上主要采取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鸭和鹅的人工强制换羽是突然改变鸭和鹅的生活条件,造成应激,促使其羽毛脱落,然后人工拔去翼羽,从而加快换羽的进程,使羽毛生长整齐。鸭和鹅通过强制换羽,可以保证鸭和鹅的新陈代谢,提高鸭和鹅的抗应激能力。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可以缩短换羽时间。若正确掌握人工换羽的时间和方法,不仅可提高产蛋率,而且换羽后产蛋整齐,还能提高鸭和鹅的耐粗饲及抗病能力,降低饲养成本。介绍了鸭和鹅强制换羽(拔毛)的具体操作方法、后期管理技术以及疫病防治程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鸭和鹅自然换羽的时间很长,而且换羽时间参差不齐,换羽期内产蛋少,种蛋品质下降。为提高产蛋率,生产上主要采取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鸭和鹅的人工强制换羽是突然改变鸭和鹅的生活条件,造成应激,促使其羽毛脱落,然后人工拔去翼羽,从而加快换羽的进程,使羽毛生长整齐。鸭和鹅通过强制换羽,可以保证鸭和鹅的新陈代谢,提高鸭和鹅的抗应激能力。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可以缩短换羽时间。若正确掌握人工换羽的时间和方法,不仅可提高产蛋率,而且换羽后产蛋整齐,还能提高鸭和鹅的耐粗饲及抗病能力,降低饲养成本。介绍了鸭和鹅强制换羽(拔毛)的具体操作方法、后期管理技术以及疫病防治程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肉用种鸭强制换羽技术探讨臧鹏伟(南京市畜禽科研所,210036)何春珠(南京市多种经营管理局)郗正林(南市畜禽科研所)强制换羽是一种人为的突然改变种鸭生活条件和习性造成应激,促毛羽毛脱落,缩短换羽时间并使换羽后的种鸭产蛋整齐,产蛋率、受精率都达到较好...  相似文献   

14.
鸭在每年的春末或秋末会自然换羽,如果营养不良,管理不善或气候剧变,也能促使其提前换羽。鸭自然换羽时,若任其自然脱落后再行恢复,不但产蛋不整齐,且在管理上增加不便。所以养鸭户多在6月初,即当母鸭群产蛋率降低到20%~30%、蛋重较轻、部分鸭的主翼羽开始脱落时,既可施行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15.
2015年之前,肉种鸭很少实行强制换羽,但自2016年以来,商品雏鸭市场持续看好,高峰时每只雏鸭甚至达到9元以上,而肉种鸭价格也水涨船高且供应紧张,在此背景下,当年应淘汰的种鸭绝大部分选择强制换羽强制换羽不但能够避免重新购置种鸭和育雏、育成期的高昂成本,而且同新购进种鸭相比,可至少提前150天供应种蛋,利于抢占市场先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山东省庆云县是鲁北地区最大的肉鸭养殖基地县,拥有樱桃谷肉鸭父母代种鸭场5个,2016年至今,所有种鸭场每批都强制换羽在具体操作中,从换羽鸭群的适宜日龄、换羽的方式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大胆改进传统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肉种鸭强制换羽技术规程,在降低死淘率、提升第二个产蛋周期生产性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现以樱桃谷肉种鸭为例,将强制换羽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概述,以期与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种鸭在第一个产蛋高峰过后,为了缩短休产期,提高经济收益,增强种鸭的抗逆性,提高种蛋品质,应该采用强制换羽技术。一般条件下,种鸭在强制换羽后30 d开产,60 d产蛋率达50%左右。目前,该项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养鸭生产中。近年来,发现许多鸭场强制换羽后恢复产蛋很慢,达不到预期效果,有的换羽90 d后产蛋率只有30%,甚至换羽4个月后仍不产蛋,不但起不到经济高效的效果,而且投资加大,笔者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  相似文献   

17.
饥饿——化学法蛋鸡强制换羽实施方案■睢富根(河南省家禽业协会450003一.目的意义1.强制换羽时尽量减少死亡,一般应控制在3%以内。2.强制换羽后产蛋成绩好,料蛋比高,产蛋高峰长。3.选择一种强制换羽方法简单,时间短,安全可靠,成本低的一种方法。4...  相似文献   

18.
强制换羽是指蛋鸭(或肉种鸭)完成一个产蛋周期后,或因其他原因需要停产时,采取人工方法使鸭群迅速大量脱换羽毛的过程。与自然换羽相比,强制换羽能够缩短休产期,促使鸭群提前开产,集中产蛋。并且,强制换羽可以延长母鸭的利用期,  相似文献   

19.
赵聘  赵云焕 《山东家禽》2004,(10):19-21
强制换羽是以人为的应激(停料、限水、控制光照)使产蛋鸡的生殖系统发生特有而可逆的形态学和机能性变化,体重降低,促使鸡群在同一时期停产,迅速换羽后快速恢复产蛋(休产期2个月左右)的一种技术措施。强制换羽后的鸡群的产蛋率,一般比母鸡第一个产蛋期下降10%~15%,但比自然换羽的鸡群的产蛋率高8%~12%。因此.在后备鸡群供应不继或继续饲养仍然有利的情况下,可对产蛋一年左右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以利用第二个产蛋期。延长母鸡的利用年限。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20.
临沂市某巴巴里肉种鸭场于 2 0 0 1年 1 0月 2 3日发生了一起以肾脏肿胀、内脏器官表面覆有灰白色石灰渣样覆盖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诊断、饲料分析等确诊为在强制换羽恢复期 ,饲喂产蛋高峰饲料诱发的痛风 ,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某巴巴里肉种鸭场从法国引进巴巴里父母代肉鸭 5 0 0 0只。为了提高种鸭的利用率 ,在产蛋率降到 60 %以下时 ,决定通过人工强制换羽方法获得第 2个产蛋高峰 ,于 2 0 0 1年 8月 8~ 2 0日采用喂锌的方法进行强制换羽 ,并饲喂产蛋高峰饲料 ,自由采食 ,未加限饲。于 8月 2 3日开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