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槽式制茶机包括槽式杀青机、筒槽杀青机、长锅杀青机、长锅三青机、槽式炒干机等几种制茶机器。用此类茶机进行杀青与炒干的毛茶,品质上带有我国斧炒制茶的传统风格,杀青叶芽叶完整,色泽翠绿、均匀,条索紧直,汤色明亮,香气纯正;且能连续生产,排湿性能好,又能节约能源,是近年较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机种。但在生产中个别茶厂片面追求功效,使槽式杀青机超负荷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滚筒式复干机已被广大茶区普遍用于绿茶的杀青和干燥,起到了一机多用的作用,但是,用复干机杀青,往往存在煤耗大、火力不足的缺点。为此,我们利用宜昌地区节能配件厂生产的一种椭圆形高效节煤器对复干机灶进行了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之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滚筒杀青机是一种以炒杀为主,兼有蒸杀作用的高效连续杀青机。我国最早研制的70、8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主要用于大中型茶厂(场)中低档茶的杀青。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名优茶发展迅速,由于手工加工名茶工效低、品质不稳定,机制名优茶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小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已成为我国名优绿茶杀青的主要机型,具有杀青叶芽叶完整、叶色绿、汤色清澈明亮的特点。目前开发的用于名优绿茶杀青的滚筒连续杀青机有30、40、50型,其中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大量生产则采用40、5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  相似文献   

4.
一、6CS—60型滚筒杀青机的结构、性能和功效我省现有的50型腰式杀青机和184型锅式杀青机虽小巧、价廉、适用,但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量低,不适合大中茶厂使用,也不适应联装生产的要求。为此,近年来我们从外  相似文献   

5.
五峰毛尖是五峰县内直型毛尖之总称 ,依鲜叶嫩度不同又分为芽毛尖和一芽一叶毛尖。这里介绍的加工工艺为一芽一叶毛尖的生产工艺。现就五峰毛尖加工工艺研究的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1 杀青  杀青保持适度是做茶成功的关键。我们对杀青温度与茶叶品质 (表 1)和杀青程度与茶叶品质(表 2 )进行对比试验。试验采用浙江富阳茶机总厂生产的八方复干机 ,杀青温度是指复干机中心撑杆处温度 (下同 ) ,每机投叶量均为 3kg。表 1得出 ,杀青温度以 10 0℃投叶最好 ,杀青叶叶色转为暗绿 ,折梗不断 ,清香扑鼻 ,成品茶内质外形均佳。杀青温度 80℃和 90℃…  相似文献   

6.
6CS—60型滚筒杀青机、6CC—46型滚筒茶叶炒干机、6CF—95型茶叶杀青复干机鉴定会于1982年8月17日—20日在株州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科研、管理、学校、工厂、使用等部门36个单位的42名代表。会议由省机械局和省供销社主持。根据省下达的上述三种绿茶初制机械的研制任务,由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省茶叶公司共同改进研制的。通过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的小型绿茶初制成套实验机械于1986年4月17日在浙江省富阳县通过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部组织的科研鉴定。这项研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于1983年下达给中国农科院茶叶研完所的科研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和有关协作厂的共同努力,在三年内完成了全部研究项目。小型绿茶初制成套实验机械由CS-30型小型茶叶杀青机、CR-16型小型茶叶揉捻机、CG-18型小型茶叶固样机(兼烘茶样)、CC-30型小型茶叶炒干机、CCT-30型小型茶叶圆筒式炒干机组成。其中,  相似文献   

8.
绿茶初制厂使用的杀青机、揉捻机及炒干机等,不论鲜叶原料老嫩不同,在同一工艺前后期茶胚理化性状变化的情况下,总是以固定的机械转速进行加工。我认为这样不大合理。试简析如下: 1.杀青机炒手转速问题  相似文献   

9.
“鄂绿”是湖北炒青的简称,发展到七十年代,已成为大宗商品。目前,年产量达到二十多万担。其初制加工特点,是广泛使用滚筒复干机滚炒二青和足干。初制程序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杀青,揉捻,烘(或滚炒)二青和滚炒足干(以下称二青叶直接  相似文献   

10.
科技简讯     
电热杀青浙江泰顺县水力发电资源丰富,为了充分利用这个自然资源,该县实行了电热制茶,至1981年底已有36个茶叶初制厂使用“电炉杀青”。全县电热杀青装置共为1350千瓦,电炒茶产量7000余担,占茶叶总产量的25%左右。 1.电热杀青的经济效益每台电炉杀青机,年加工量约200担干茶,电气设备(包括变压机)和茶机等全部投资约6000元,  相似文献   

11.
社办初制茶厂,应积极貫彻执行“以土为主,土洋結合;以中小型为主,大中小型結合”的方針。按建厂的規模分类,可分为大型的日产干茶40—50担,中型厂日产干茶20一30担,小型厂日产干茶10担左右的初制茶厂。大中型茶厂一般可配备洋土結合的机器。小型厂以自制木質和鉄木結構的机器为主。按制茶的种类,可分为紅茶厂,炒青眉茶厂,炒青圓茶厂、扁茶厂,和烘青厂。不論規模大小,生产那一种茶类,在建厂的方法和步驟上大致总是一样的。为了順利实现省委提出的“1960年基本实現茶叶初制机械  相似文献   

12.
1974年以来使用结果表明该灶杀青、烘午两用,节能效果显著,平均每担干茶耗柴1究.7斤,重油4.4斤,与锅式杀青机比较每担  相似文献   

13.
圆锅式杀青机和炒干机在我国广大绿茶区已采用多年,作者在实践中接触了不少这类茶机,觉察到杀青机和炒干机的各种炒手因规格不同对炒茶性能的优次有密切的关系。为此实地采访浙江的金华、嘉兴、杭州三地区和安徽的十字铺茶场,上海市白茅岭  相似文献   

14.
极品名茶碧螺春 ,传统制法一直是用手工在锅里炒制完成全过程的。这种制法费时费工 ,工效低。成本大 ,效益低。我们通过多次试验 ,把手工制造改为机械制造。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1 1  6CSW - 6 5微型杀青机1 2  6CRW - 2 5微型揉捻机1 3 小型电热炒干机1 4 小型自动烘干机1 5 鲜叶 (一芽一叶初展 )2 制造方法2 1 杀青杀青温度为 16 0~ 180℃ ,投叶量 2 8~ 3 3kg。当滚筒温度达到后 ,投入鲜叶 ,先闷杀 3min后 ,吹风排汽 ,以后每隔 1~ 2min排汽一次。炒到叶质柔软 ,叶色暗绿 ,青气消失 ,香气显露 ,梗折不…  相似文献   

15.
我场是生产绿茶,其初制杀青工序,1974(?)以前是用锅式杀青机,1974年起改用省茶科所、研究设计的瓶式转简杀青,炒干两用机。1978年改制炒绿时、又调入一台共三台、该机主要转为炒干,并辅杀青。我场74——80竿共产绿茶6220担,在这  相似文献   

16.
<正>滚筒杀青机杀青是云南德宏州茶叶加工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杀青方式,滚筒杀青机价格低廉,杀青成本低,应用范围广,还可以使用在绿茶加工的干燥环节,能适应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在大宗绿茶和各类名优绿茶加工中被广泛应用。传统的滚筒杀青机,多为高能耗机械,热能损失严重,在当前能源日趋紧张的环境下,降低能耗迫在眉睫。茶叶加工过程中"杀青"是耗能较大的一道工序,也是影响茶叶品质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杀青过程中必须利  相似文献   

17.
茶叶杀青机的类别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6,28(4):12-13
20世纪50年代前,我同茶叶加工中的杀青作业均是在斜锅杀青灶上用手工进行的。在1958年的群众技术革新运动中,我国绿茶产区根据斜锅杀青原理,研制成功锅式杀青机,并在成套的长炒青绿茶设备中被命名为“58型锅式杀青机”,后又不断改进,正式定型为6CS84型锅式杀青机,在全国茶区广泛应用。6CS84型锅式杀青机曾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绿茶加工中使用最普遍的杀青机,  相似文献   

18.
董士林  孙成 《茶叶科学》1988,8(2):79-80
制茶工程中,应用传质传热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对茶叶加工过程中所呈现的物理特性进行预测的研究还很欠缺。本文对茶叶杀青工序中茶叶含水率、叶温、杀青时间三者间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用孙成(1987)~([1])对 CS-30型小型锅式杀青机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我所绿茶现行工艺:杀青温度180℃~280℃,时间4~8分钟。揉捻是根据揉捻机的型号和鲜叶嫩度,投叶量,揉捻时间及加压时间长短不同而异。加压的原则是:轻——重——轻。干燥中的初干(烘干)温度一般掌握在80~120℃之间,手工烘干到七成干;机械烘干是在温度80~110℃中烘干11~13分钟。干燥中的足干(复干)在开始1  相似文献   

20.
鹿苑茶机械化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鹿苑茶各工序的机械化加工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机械化制作的鹿苑茶能够达到手工制作的品质要求。工艺流程及选用的设备为:鲜叶—摊放—杀青(6CST-4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二炒(6CST-4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闷堆—做形(6CSG-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放泡(6CSG-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干燥(6CHP-60型名茶烘焙机)—增香(6CHP-60型名茶烘焙机)。通过正交试验对鹿苑茶做形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做形温度150℃左右,茶叶含水量40%,投叶量2Kg左右的条件下,干茶外形条索紧细,“环子脚”明显。在做形后期升高温度,能够较好形成“鱼子泡”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