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期对重庆豌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不同播种期对豌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播期的延迟,豌豆成熟期变短,大部分供试品种的株高、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等农艺性状从第3或第4播期呈下降趋势,播期变化对豌豆荚长、百粒重影响不明显;供试品种都在第1、2、3期产量水平表现最高,其余4个播期产量水平依次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供试豌豆品种最佳播期在10月3~23日之间,生育期不能少于176d。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播种期对农牧交错带豌豆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内蒙古武川地区豌豆在2010年4月28日、5月8日、5月18日、5月28日和6月8日5个播期下生育期、形态指标、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6月份之前播种,播种期对豌豆全生育期日数无明显影响(120~122 d);但随播期推迟,营养生长期延长,生殖生长期缩短,生殖生长期在整个生育期中所占比例减小,4月28日播期最高为40%,6月8日播期最低为22%;2)随播期推迟,豌豆株高和叶面积增长迅速,营养生长前期水热充沛可缓解后期水热资源不足,地上部干物质在8月中旬后迅速积累,5月18日及其后播种的豌豆茎、叶所占比例分别达到51%和45%;3)随播期推迟(6月份之前),豌豆植株含水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月28日和5月28日播种的豌豆植株含水率、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为61.7%,1280和490 kg/hm2及77.0%,2700和760 kg/hm2.但播期推迟到6月8日,豌豆鲜草和干草产量比5月28日播种的分别下降200和190 kg/hm2,干草水分利用效率下降为2.69 kg/(hm2·mm).建议农牧交错带豌豆适宜播种期安排在5月下旬,产量和植株含水量可得到双效提升,以充分发挥其绿肥作物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1986~1988年的豌豆田间播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豌豆的影响在不同的基因型间有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出苗率,冻害程度,青荚产量和成熟后的干籽产量等方面。由试验分析可知,在上海地区,秋播甜咔嚓豌豆的播期与干籽产量关系可用曲线方程;y=6.7952×e~(0.0276X)表示,最佳播期在11月7日左右;秋播青浦豌豆适播期较宽,但适时早播有利于增产,其播期与产量关系可用直线方程;y=172.4512-1.8177X表示。于9月上旬所播的甜咔嚓和小青荚豌豆,无需保护设施,年内均可收获一定量的青荚。  相似文献   

4.
为摸索滇中山区不同海拔生态区域食粒豌豆不同播期生育进程、最佳播期及产量表现,采取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播期烟后食粒豌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互间的关系,确定不同播期烟后食粒豌豆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及最佳播期.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山地食粒豌豆的生育进程也相应顺延,且生育进程有逐渐变慢的趋势;产量呈先增加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烟后山地食粒豌豆最佳播期为9月10—30日;滇中山区烟后种植食粒豌豆的单株生产力、有效株数、有效荚数、全生育期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甘南州海拔2850m地区进行的杂交油菜品种适宜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当播期为4月7日时,折合产量3660kg/hm2,产量居第一位,甘南州高海拔区种植青杂4号的播期以4月上旬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昭苏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草地选择最适宜的混播组合及刈割时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昭苏地区进行燕麦与箭筈豌豆5种处理和2个刈割时期的田间试验,测定牧草产量、叶茎比及营养品质,并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蜡熟期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比例为4:6组合排名最高,综合生产性能最好.其次为乳熟末期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比例为6:4的处理,再次为蜡熟期混播比例为5:5的组合.[结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后,可显著提高牧草产量、牧草品质、资源利用效率和抗倒伏能力;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综合生产性能评价,将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建立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并充分发挥其生产生态优势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主要栽培因素对油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 L18(3~7)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油葵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的最佳组合。 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播期>密度>施肥量,随着播期延后、密度和施肥量增加,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播期对产量的影响极显著,随着播期延后,生育期逐渐延长,播期对茎粗、结实率和粗脂肪含量影响显著;种植密度对花盘直径影响显著;茎粗随着施肥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在 7 月 2 日播种,密度为 52 893~56 742 株/hm~2,施肥量为 219.67~256.55 kg/hm~2时,油葵的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8.
通过燕麦品种播期、播量、氮肥、磷肥、灌水量6个因素多位级正交试验研究,极差结果分析表明:对燕麦产量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灌水量>品种>纯N量>施P2O5量>播期>播量.位级结果分析表明,产量最高组合是:A3B2C4D3E5F3,即科燕一号、播期4月13日、播量15kg/667m2、纯N量7.5kg/667m2、P2O515.0kg/667m2、灌水量100m3/667m2(三叶期-拔节期、拔节期-孕穗期、孕穗期-灌浆期).对品质粗蛋白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品种>施P2O5量>播期>纯N量>播量>灌水量;对粗脂肪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品种>播期>施P2O5量>播量>灌水量>纯N量.该试验研究为今后搭配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选用两个不同类型的豌豆品种,同时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豌豆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分枝量及发生部位与温度、日长密切相关。播期对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单株结英数的变化。早熟品种适期播种的范围宽,晚熟品种则对播期要求严格。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播期对海南冬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利用2015年在海南省万宁市开展的冬种玉米分期播种试验,结合当年气象数据,探讨温度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冬种玉米最佳播期。结果表明:播期越早,玉米的发育期越短、株高越高、叶片数越多、产量越高;播期延后热量条件差,积温不足,遭受冷害风险大,产量减少甚至绝产。10℃有效积温与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有较好的相关性,当10℃有效积温为1 230℃·d时,产量最高。分析表明,海南省冬种玉米的适宜播期最迟在11月底之前。研究结果对保障海南冬种玉米稳产、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药用植物西洋甘菊在三明地区避雨栽培的适宜播期,2012~2014年对西洋甘菊株系sm-3进行研究,共设2个不同时期的播期试验,研究播期与株高、冠幅、开花习性及产量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株高、冠幅和鲜花产量有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降低,初花期延迟,开花期明显缩短,鲜花产量减少。sm-3平均株高60.53~79.96cm,开花期26~40d,平均单株产量58.55~108.80g,每667m2鲜花产量167.28~339.22kg。鲜花产量以2013年10月16日播种的最高,每667m2产量为339.22kg;其次是2012年11月1日播种的,每667m2产量为310.84kg。初步结果表明,西洋甘菊在三明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最晚播种时间应不迟于11月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燕麦(Avena sativa)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播对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该区域燕麦与箭筈豌豆最佳混播模式。【方法】以‘梦龙’燕麦和普通箭筈豌豆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燕麦与箭筈豌豆进行同行混播、间行混播、交叉混播和条撒混播,并设置燕麦和箭筈豌豆单播对照,燕麦和箭筈豌豆单播播种量分别为120.00和75.00 kg/hm2,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播种量分别为75.00和45.00 kg/hm2,在燕麦灌浆期和箭筈豌豆花末期测定不同混播模式下饲草的主要性状指标(株高、叶茎比、鲜干比、生物产量和营养成分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不同播种模式下饲草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燕麦和箭筈豌豆单播相比,4种混播模式均显著提高了饲草产量,其中交叉混播模式干草产量最高,达9 412.18 kg/hm2,比燕麦和箭筈豌豆单播分别提高了41.27%和64.45%;与燕麦单播相比,混播模式显著改善了饲草品质,其中交叉混播模式饲草相对饲喂价值最高,达129.1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燕麦与箭筈豌豆交叉混播模式、条撒混播模式和间行混播模式的饲草综合得分较高。【结论】燕麦与箭筈豌豆交叉混播模式、条撒混播模式和间行混播模式的饲草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3.
甜脆豆属豌豆的一个变种,属喜凉、耐寒、怕热作物.刚出土幼苗能耐-5 ℃霜冻,幼苗期能耐-8 ℃低温,现蕾开花期适温为15~18 ℃,结荚期适温为16~20 ℃.高温对结荚和嫩豆荚生长发育不利,常导致产量降低和品质变劣,当气温长时间超过28 ℃时,其品质和产量则会显著下降,因此在海拔2 000 m以下地区盛夏很难进行甜脆豆生产.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00,(7)
1.种子低温处理秋播豌豆的种子进行低温处理,可促进豌豆花芽分化,降低花序首生节位,提早开花,提早采收,增加产量。方法是:先将豌豆种子放入水中浸胀,取出后在常温下催芽。催芽时每隔2小时淋水一次,待胚芽露出后,放在0~2℃低温条件下10天。2.适时早播在种子低温  相似文献   

15.
播期播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播种量对小麦群体虽有一定调节作用, 但播期影响更大,因此在栽培中一定要做到适期播种.在鲁西南地区, 济宁16适宜播期为10月5~20日, 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适宜播期内播种量以666.7m2基本苗13万~18万为宜,依播期调播量.  相似文献   

16.
一年生混播人工草地生物量、品质及种间竞争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在华北农牧交错带对燕麦和箭管豌豆单播及混播的一年生人工草地进行了生物量、品质及种间竞争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的生育期除蜡熟期、成熟期外,燕麦单据的产草量一直高于其它处理的产草量,燕麦50% 箭管豌豆50%处理在蜡熟期、成熟期产草量表现最高;从开花期开始,各处理的单位面积粗蛋白质产量均显著(P<0.05)高于燕麦单播的产量.而DNF、ADF含量又低于燕麦单播的含量;燕麦蜡熟期和箭管豌豆结荚期是牧草最佳的刈割期,以燕麦25% 箭管豌豆75%和燕麦50% 箭管豌豆50%混播比例为最好;从整个混播群落看,燕麦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快,植株高,其竞争力超过箭管豌豆,箭管豌豆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17.
经试验野葱种植密度应控制在20万~30万株/667m2,播期控制在4月上中旬,播量2.0~2.5kg/667m2。如果作为次年的移栽苗,播期可调至571中旬,播量为1.5~2.0kg/667m2,种植密度控制在35万株/667m2左右的模式均可取得较好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对渭北旱塬地膜小麦的品种、播期、密度和施肥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旱地地膜小麦应选用耐寒耐旱、分蘖力强、大穗大粒、冬性或半冬性的中矮秆或矮秆品种 ;播期应该与露地同期或稍偏晚 ,最佳播期为0 9- 2 5~ 0 9- 2 7;播量以 2 4 0~ 2 5 5万粒 / hm2最佳 ;等量的氮肥分施与否不影响产量。全生育期的耗水量为 370 .7~391.3m m,水分利用效率达 10 .35~ 13.6 3kg/ (m m· hm2 ) ,均高于露地条播 ,不同处理间的日均耗水量差异很小 ,但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较大 ,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时的农艺措施 ,所获得的产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9.
设计播期、密度、施肥量3个因素各3个水平正交试验,对山地食粒豌豆云豌18号产量等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其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旨在根据云豌18号品种特性大力挖掘增产潜力,以便在华宁县乃至云南省内适宜区域推广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合亩产量依次为处理8>处理9>处理5>处理2>处理4>处理6>处理1>处理7>处理3。通过对豌豆产量的方差分析,A因素(播期)、B因素(种植密度)、C因素(尿素施用量)及3个因素的主效应误差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效应大小排序为B因素>A因素> C因素>模型误差,即种植密度>播期>尿素施用量。综合比较后得出,在华宁县海拔1 900 m左右的食粒豌豆种植区,品种云豌18号最佳播种期为10月10日、最佳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最佳尿素施用量为112.5 kg/hm2,在此条件下豌豆产量最高为943.5 kg。  相似文献   

20.
杂交小麦超高产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杂交小麦超高产栽培模式,运用农业生态学和统计学原理,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x1、播量x2和施肥量x3为调控因子,以每hm2产量y为目标函数,研究小麦超高产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条件下,影响小麦产量的3个生态因素权重依次为施肥量x3>播量x2>播期x1;目标产量为7 500~9 000kg/hm2时,杂交小麦高产的最佳农艺方案为:施肥量x3(纯N和P的质量,m(N)∶m(P2O5)=1∶1)为208.24~301.88kg/hm2,播量x2为218.28~301.29万粒/hm2,播期x1为10-04—1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