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白点病是温室稚鳖培育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其命名是根据外部病症而定。该病发病时间早、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本文就该病的流行情况、致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1.流行情况:在恒温封闭或半封闭温室内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在7-10月份,8-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适宜水温29-30℃。感染对象多数是50克以下的稚鳖。感染前首先表现的症状是摄食量下降,食台上开始出现糊状剩料。疾病潜伏期一般3-ed天,严重时食台上出现病鳖,并开始出现死亡。随着病势的加重,病鳖数量逐渐增多,夜晚观察食台上病鳖有堆叠现象。死亡严重时,单地日死…  相似文献   

2.
徐承旭 《内陆水产》2001,26(3):17-17
1自繁自育稚鳖 自繁的稚鳖出壳后,经短暂培育即进入温室,能很快完成适应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稚鳖开食早,生长快,成活率高。 2注意消毒方法 稚鳖入池前要消毒,目前常用消毒方法有: 5%食盐水或 5× 10- 6孔雀石绿溶液,浸洗 10分钟。注意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高锰酸钾杀伤性能强,浓度稍高,易烧伤鳖体。 3放养规格和密度 稚鳖入池规格要求达到 10克 /只以上,这样的稚鳖入池后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每平方米放养 18~ 20只,密度不宜过大,否则就会互相残杀,影响成活率。放养时要求强弱分开,同一池鳖要求规格均匀,一次放足。 …  相似文献   

3.
1995年元月18日,乌鲁木齐市红雁水产公司特种养殖场全封闭温室内养殖的稚鳖发生了严重的白斑病流行,十天内共死亡195只,死亡率达11.6%。 一、发病时的养殖情况:12月份水温在21—26℃,这一段时间,大部分稚鳖吃食很差,为此,进行了转池,至元月份水温能稳定在29—31℃。发病时,稚鳖平均体重27.7克/只,养在没有放沙的方  相似文献   

4.
一、温室养殖 温室内养殖池大小不超过10米2.池高0.5米左右,水深为20~30厘米,底部铺有10~15厘米细沙.池边水下1厘米左右放有波浪状水泥食台.甲鱼苗入池前,一般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进行全池消毒.入池密度为30~50只/米2,水温以28~32℃为宜,亚硝酸盐含量要求低于0.2毫克/升,不测溶氧,但每天要开充氧泵2~3小时.稚鳖饲料以当地稚鳖料(粉状)为主,用水调和成软团投喂,每天投喂2~3次,喂食量为总体重的5%左右.定期使用碘制剂(天碘2~3克/米3水)等进行消毒,泼洒EM原液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5.
陈艳平 《内陆水产》1997,22(12):18-19
温室养鳖,将稚鳖一年养成500g左右的商品鳖,大大缩短了养殖生产周期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但此法要求温室设计合理、饲养管理得当,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养殖失败。笔者在广东及省内一些养殖单位曾参与过温室设计及饲养管理工作,除赞同水产同行对温室养鳖的经验之谈外,也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1加温方式要因地制宜加温养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水温始终控制在鳖援食和生长的最佳范围内(28-30℃)。采用何种加温方式,直接关系到加温养鳖的资金投入和经济效益。在广东等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加温季节较短,温室结…  相似文献   

6.
谢杭  常泰 《内陆水产》2001,26(11):26-26
1稚鳖当年孵化的稚鳖越冬,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人工强化饲养手段,使之在越冬期体重达10克以上;二是实行温室越冬,室温保持25℃左右,使稚鳖在越冬期继续摄食生长。2幼蛙当年7~10月由蝌蚪变态而成的幼蛙,气温降到10℃以下时,即开始越冬。越冬池水保持70厘米,池底要有淤泥,池上要有覆盖物,保持环境安静和水质良好,并注重防除敌害。3泥鳅泥鳅在水温降到10℃时便进入冬眠。届时将达不到上市规格的幼鳅集中越冬,选择背风向阳保水能力强的鱼池,用0.2×10-6孔雀石绿全池泼洒消毒,清理食场,水泥池池底铺…  相似文献   

7.
一、自繁自育稚鳖。自繁的稚鳖出壳后,经短暂培育即进入温室,能很快完成适应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稚鳖开食早,生长快,成活率高。 二、注意消毒方法。稚鳖入池前要消毒,目前常用消毒办法有:5%食盐水或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0分钟。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控温养鳖技术:合理设计温室结构,将温室水温稳定在30±15℃,调控室内气温和鳖池水质,进行科学投饵和消毒防病。8月下旬放养稚鳖,翌年6月上旬,平均个体200g以上,最大可达750g。在这种控温条件下,14个月可养成500g/只的商品鳖,比常温条件下缩短养成期2年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适量投喂法对稚鳖对29.5℃,30℃,30.5℃,31℃,32℃等不同温度下的摄食及生长进行研究,发现在30.7℃稚鳖个体增重最快,29.8℃饲料系数最低,在30℃以内,稚鳖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加快,当水温超过30℃时,稚鳖的生工速度却随着水温的上升而下降,在不同的湿度下,稚鳖的生长速度差异显著,日投饲率为2.8%-3.0%,全天投喂的饲料中,上午占1/3,下午或晚占2/3。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民用灯泡放热,提高鳖池空气温度、渗透增加水温的加温方式,保持水温28-30℃,经过135天加温试验,消除鳖冬眠期,稚鳖育成功鳖成活率75.5%,平均个体重达112克,缩短从稚鳖至鳖的养殖时间一年多,每只幼鳖获得34.8元的纯收入,广范适应于城乡居民家庭养殖,具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产》2000,295(6)
白斑病也称为毛霉病、白霉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病,病原是毛霉菌属的一种霉菌。严重危害稚鳖、幼鳖,传染快、死亡率高,在我国南北各个鳖养殖区都有发生。白斑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早春4-6月稚鳖、幼鳖越冬苏醒后和晚秋9-10月越冬前最为严重;流行水温是15-35℃,当水温在25℃以上最易发生;流行区域遍及我国南北,尤以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等省市最为严重。该病的危害对象有:1.驯养开食后20-60天的雕鳖发病率最高,体长10厘米以上的幼鳖则极少有因该病而造成死亡者;2经过长途运输或者由于捕捞、放…  相似文献   

12.
温室养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是快速、高效发展养鳖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探讨鳖在温室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不仅为完善温室养鳖的生产工艺,制定科学的管理技术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指导和促进养鳖业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生产起到推动作用。l试验条件与方法1.1试验条件各试验场的温室,是以塑料棚架保温,水泥砖砌池,锅炉加温供热等设施组成,是我国目前养鳖温室结构的主要形式。试验场的养殖规模,各场的生产能力一般年产稚幼鳖在3-5万只,成鳖10-20吨,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每平方米1.5-3公斤,投入产品比为1:1.5-2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一、抓好雅鳖的暂养孵化出的稚鳖要经过7天暂养后再入稚鳖池养殖。首先对出壳的稚鳖可用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分钟后再放人暂养盆中。暂养盆可用木盆或塑料盆,一般装水3-5厘米左右,每平方米可放稚鳖150只。暂养开始前二天不必投喂饵料,从第三天开始投喂一些水蚤、熟蛋黄、蚯蚓等,也可喂专用稚鳖配合饲料,每天的投喂量:鲜活饲料为稚鳖总重量的15%,配合饲料为3%-5%。每天投喂2次,换水一次。同时还应在盆中加入少量鲜水草。一般经过一周左右饲养即可转入稚鳖池养殖,稚鳖他要求达到:大小在10平方米左右,油深50厘米,池底…  相似文献   

14.
薛志成 《内陆水产》2002,27(10):21-22
1稚鳖当年孵化的稚鳖,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人工诱导手段,使亲鳖提早产卵孵化,增加稚鳖的养殖时间,使其在越冬前体重达到10克以上,二是实行温室越冬,室温保持在25℃左右,使稚鳖在越冬期间继续摄食生长。2幼牛蛙霜降以后,当气温和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牛蛙便开始冬眠。不足10克的幼牛蛙由于营养积累少,生命力较弱,如果越冬方法不当,易造成大批死亡。现介绍两种简便易行的安全越冬法:一是室内越冬法。(1)选几只大塑料盆或木盆,放在室内安静处。盆内铺放5厘米厚的泥土,再加入净水,使水面高出泥土面2厘米。…  相似文献   

15.
在常温条件下,稚鳖养成商品鳖需3—4年时间,为了提高养鳖效益,我们利用电厂余热水进行快速养鳖试验,并获得成功,使稚鳖养成商品鳖的时间缩短为2年,成活率达82%,平均规格415克。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试验池在盐都县特种水产品养殖场,利用废弃的四大家鱼繁殖的催产池、孵化环道和罗非鱼越冬保温池,计8只580m’,池形有方形、圆形、椭圆形,均可保持水深l一1.sin,底铺20—30cm经消毒过的细砂。1.2、水源引入电厂流出的余热水,据测试水源无污染,各项指标均符合养殖标准。平均水温l—3月份18—20’C。…  相似文献   

16.
鳖白斑病和白点病是稚鳖期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且常并发、多见背部白斑、腹部白点的病灶、导致大量死亡,最高死亡率达90%以上。1994年北京某鳖场因该病发生稚鳖死亡2/5.经济损失40万元;同年沙市一稚鳖温室养殖场.由于该病造成稚鳖死亡90%以上;1995年此病全国大流行,1996年流行鳃腺炎病,1997年流行白底板病。1998年白斑病和白点病又有抬头趋势。驯养开食后20~60天发病率最高,体长10cm以上的幼鳖较少因此病死亡。1白斑病1.1白斑病的病原与诊断病原为毛霉菌(Mucorsp.),属真菌…  相似文献   

17.
有关光照对中华鳖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国内外报道很少。鞠波等[1]利用特制白铁皮盒作培育容器进行了补充光照对其稚鳖培养的试验,结论是补充光照组与黑暗组的稚鳖成活率、生长率和饲料系数近似。本试验用单光源和复光源在温室条件下对其幼鳖进行照射试验,确定人工光照对幼鳖的生长诸指标的影响,进而为温室稚幼鳖生长所需的补充光照条件提供依据。收稿日期:1998-08-27*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金项目(96-06-05)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温室结构 温室棚架为圆钢架,呈拱形,其上下铺设2层塑料…  相似文献   

18.
不同饲料对稚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鹏飞  伍莉 《淡水渔业》1995,25(6):15-16
本试验分人工配合饲料、鲜鱼肉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和鲜鱼混合三个饲料试验组,对当年稚鳖在29±1℃水温条件下进行生长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养殖60天,以投喂鲜鱼肉组稚鳖生长最快,增重倍数达14.22;人工配合饲料加鲜鱼肉饲料组饲料系数最低为2.35,养殖一公斤鳖的饲料成本仅为8.47元;取得了稚鳖日增重0.3—0.79克/只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提高稚鳖越科成活率的措施一、越冬前的强化培育1993年10月我站从外地购回一批规格为每只5克左右的稚鳖,由于加温室未建成,所以进行越冬管理。在稚鳖越冬之前,我们对其进行了一次强化培育,即;投喂高蛋白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3~5%的植物油,其目的是让稚鳖...  相似文献   

20.
推鳖送温室前一切正常,进温室后身上出现白点,是什么病?如何防治?这是白点病。因为稚鳖的表皮非常薄嫩,很容易擦伤,皮肤接伤后又很容易被水中条件致病菌——嗜水契丹胞菌所感染而发生白点病。穿孔病的初期阶段是体表长出数个突起的小白点,以后白点逐渐扩大,形成小白脓包,把白脏包抠掉就形成一个小洞,这是穿孔病的典型症状。因此,可以说白点病是穿孔病的初期阶段。甲鱼由点启的防治方法:l、预防:A、稚鳖送温室前用“鳖净”0.4ppth消毒池水,三天后再放人稚鳖。B、推鳖太地前用“种苗净”11克日to公斤水药治15分钟。C、每1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