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可导致乳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甚至无乳、停乳,被迫提早淘汰,给奶牛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乳房炎可分为急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乳房炎症,是奶牛的常发病之一,给奶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由于“有抗奶”的问题,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中药及其制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研究及应用。本课题前期研制了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药透皮剂,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临床推荐用量为0.2g,/kg。  相似文献   

3.
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蒲公英、金银花、黄芩、连翘、丹参5味药为基础,研制开发了复方蒲公英注射液,并对其质量、安全性和疗效进行了研究。对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及稳定性的研究表明注射液符合各项要求,并且颜色、澄明度和pH值对光、热稳定。注射液的安全性研究表明该制剂安全、有效、刺激性小,在经口毒性试验中,小鼠无一死亡,腹腔注射的LD50为51.20mL/kg,95%可信限为44.19~59.24mL/kg。在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的药效学试验中,表明本注射液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在药敏试验中,本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1/40,对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有较好的疗效(治愈率为48.39%,有效率为77%);而对于奶牛的隐性乳房炎则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对照组在第8天检测时,自我痊愈率为12.5%,新感染率为16.7%,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组治愈率为70.96%,新感染率为0。  相似文献   

4.
5.
6.
研究筛选了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针对奶牛乳房炎的纯中药注射液。以浓缩程度、含醇量、加醇次数及醇液的pH值4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选择L_9(3~4)正交表,用分光光度法以黄芩苷为指标对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作一测定,确定蒲黄注射液的最佳精制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黄注射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以蒲黄注射液性状、鉴别试验、pH值的变化为指标,对蒲黄注射液做加速试验和在接近实际贮存条件下留样观察进行了长期试验,测定其有效期。采用蒲黄注射液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并以青霉素作对比,蒲黄注射液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12h和治疗期间48h及120h,颈静脉采血进行T.B细胞检测,采用非特异性酯霉染色法,计数200个T.B淋巴细胞,计算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探究本品的作用机理。结果获得的最佳精制工艺为:将经60%乙醇处理后的药液继续浓缩至1:2,在100℃下边加边搅拌,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调pH值至6.5,放置48h,过滤,反复5次,回收乙醇,加水至全量。经方法学研究,空白无干扰,以黄芩苷为指标,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82%。方法准确、快速、简便、灵敏。3批样品在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同时放置于光照度(4500±500) Lx的条件下处理10d;在接近实际贮存条件下留样观察,其性状、鉴别试验、pH变化较小,质量稳定。由此确定蒲黄注射液的有效期为2年。疗效实验结果显示,蒲黄注射液对隐性乳房炎治愈率优于青霉素(P<0.01)。治愈后奶产量可提高15.27%;在用药期中48h和120h能显著降低血液中白细胞总数(P<0.01),同时使血中T淋巴细胞显著增多(P<0.01和P<0.05)。试验表明,蒲黄注射液通过激活细胞的免疫功能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且难以防治的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奶牛2.2亿头,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乳房炎,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仅美国的损失就达20亿美元。目前,通常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效果不稳定,易复发,而且乳汁中含有大量药物残留,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中药属于纯天然制品,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性,毒副作用小,无残留或低残留,  相似文献   

8.
经过预试验及组方优化探索出猴麻醉剂的基本组方后,本试验以小白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按序贯法测定猴专用麻醉剂的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经试验,该复方制剂ED50为21.70 mg/kg,LD50为99.55 mg/kg,由此可得出该组方的安全系数为4.58,说明该组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数的21%~23%,其淘汰数占奶牛总淘汰数的9%~10%。因其造成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乳区化脓、坏疽、失去泌乳能力,经济损失相当严重。而隐性乳房炎流行更广,为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不但引起奶产量降低4%~10%,  相似文献   

10.
双城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分离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城市是黑龙江省奶牛业发展的重要市,截止2004年12月末,全市奶牛存栏数达20万头。由于乳房炎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的存在,使奶牛产奶量下降和废弃奶增多,奶牛淘汰数不断上升。针对病原菌选择高敏感性药物有效地防治乳房炎,减少其发病率,是解决乳房炎问题的根本保证。为此,对双城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进行了分离与药敏试验。1材料1.1牛群选择双城市2个奶牛场(A、B)和4家养牛户共152头泌乳奶牛,均为常规饲养,卫生条件良好。A奶牛场为机械榨乳,其他均为手工榨乳。1·2药品及试剂青霉素G钠、氨苄西林钠、硫酸新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链霉…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5,(7):79-81
氟苯尼考是动物专用的广谱抗生素,其应用剂型目前主要有注射剂、预混剂和溶液剂,国内外均为单方制剂。以氟苯尼考配伍甲氧苄啶,利用非水混合溶剂,研究了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的制备;通过温度加速试验、光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试验,考察了该复方制剂的稳定性;通过肌内和血管注射刺激性试验,考察了该复方制剂的应用安全性。结果显示:处方用量为60%的二甲基乙酰胺与40%的α-吡咯烷酮是最佳混合溶剂条件。稳定性试验观察外观性状均为淡黄色,澄明度均澄清,主要成分含量稳定。试验表明:该复方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可靠,注射应用安全,为强化氟苯尼考的临床应用效果,提供了可行的产品选择。  相似文献   

12.
13.
复方环丙沙星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试验研究赵林山(哈市松花江乳制品厂·150076·)刘凤秋(哈市兽医隆重防商站)赵雅芝(哈市兽药质量监督检验所)郭耕收王涛(松花江乳制品厂)奶牛乳房炎是养牛业中发病率高,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已经产生严重的耐药性,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及中药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型乳房炎造成的损失显而易见,而隐性乳房炎所造成的潜在性生产性能的降低,诸如产奶量下降,乳汁品质较差,利用年限缩短等经济损失则更难以估计。因而,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规律,定期进行检测并及时治疗则可有效缩短感染的持续时间,减少经  相似文献   

15.
乳炎宁搽剂的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炎宁搽剂是由土贝母、白芷、松香等中药与蓖麻油经特殊工艺制成的一种透皮吸收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抗炎、祛瘀、消肿和止痛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奶牛产前、产后乳房水肿和奶牛乳房炎.与传统的治疗乳房炎的方法相比,本制剂疗效确切、给药方便、无残留、无毒副作用,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了探讨乳炎宁搽剂的安全性,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中药"乳炎灵"注射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严重危害乳产业的三大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美国 110 0万头泌乳奶牛中的 5 0 %患有隐性乳房炎 [1 ] ,而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则更高 ,临床型为 33.4 1% ,隐性乳房炎为73.91,阳性乳区 4 4 .74 % [2 ] 。笔者等对江苏 2个奶牛场的 30 0头泌乳期奶牛进行调查 ,阳性 185头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平均达 6 1.6 7%。奶牛隐性乳房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但是可以使产奶量下降 10 %~ 15 % [3] ,并且乳质量下降 ,有的还转化成临床型乳房炎。通常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效果不稳定 ,容易复…  相似文献   

17.
探究双丁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依据和参考.对青海地区某规模化养殖奶牛分别进行中草药和抗生素的对比治疗,并综合评价了患病奶牛的治愈率、产奶量、体细胞数、血清理化性质、乳品质和乳酶活性.结果显示,中药组在治愈率、产奶量、体细胞数恢复上优于抗生素组;两种治疗方法对血清理化性...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奶牛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该病从发现至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尽管已有多年的研究,但仍是危害奶牛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复方的抗炎作用及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采用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法、大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出法和棉球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法研究了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复方1、2的抗炎作用;采用改进Karber法,以半致死量(LD50)为评价急性毒性强度的指标,研究了复方1、2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复方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的肿胀抑制率为18.84%、14.77%和9.85%,复方2的肿胀抑制率为16.80%、14.48%和7.41%;复方1、2对大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复方1对小鼠肉芽组织的增生抑制率为27.53%、20.32%和13.12%,复方2的增生抑制率为29.34%、21.43%和12.58%,说明复方1、2对急慢性炎症各个时期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且复方1抗炎效果优于复方2。中药复方1、2提取液经小鼠腹腔给药的LD50分别为6523.79mg/kg、22861.25mg/kg,复方1、2提取液的LD50的95%可信限分别为5513.91 ̄7718.63mg/kg、20641.44 ̄25319.78mg/kg,说明复方1、2属于实际无毒物质,可以应用于进一步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