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网络上育儿信息丰富,但也鱼龙混杂,很多人无从判断真假。以下专业人士的建议能让新妈妈避开一些误区。误区一:奶水太稀宝宝吃不饱我们看到清淡的奶是"前奶",成分大部分是水分,可以给宝宝解渴,母乳喂养的孩子也因此不需要额外喝水。另外"前奶"的蛋白质含量也较高。宝宝越吃,母乳越浓,到最后会分泌奶油一样的"后奶",可以给宝宝解饿,"后奶"的脂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小新 《新农村》2012,(1):43
很多孩子都有早上"赖床"的习惯,让大人烦恼不已。尤其到了冬天,让年幼的孩子一早爬出暖暖的被窝,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赶时间,不少家长叫孩子起床常采用简单生硬的做法,这样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他当  相似文献   

3.
<正>新版《食品安全法》三易其稿后,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号称"史上最严"的食品重典从农作物生产、食品加工、市场流通、安全监管、消费维权等各个环节对我国食品安全把控,将影响13亿人未来的食品消费和日常生活。网购食品出问题如何维权?农药残留还会严重吗?孩子吃奶粉会更安全吗?我们为此虚拟了北京市民小新一家五口,她们一直以来对食品吃得小心而谨慎,也曾遭遇过不少食品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待新的《食品安全法》施行后,小  相似文献   

4.
1.营造氛围,让孩子敢于提问,父母和孩子角色平等,要变学习辅导的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允许孩子"出错"。2.拓展渠道让孩子会问。当孩子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或者所学知识较难时,可以和孩子进行讨论,然后由孩子提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孩子花钱     
"家长课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孩子手里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孩子乱花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成了不少家长的头疼事.  相似文献   

6.
正养孩子很难,尤其是一个人养孩子的时候。在我单独带着大宝丫丫和小宝满满的时候,我经常被宝丫丫给气得火冒三丈,只是我可以让自己瞬间冷静下来。有朋友问这样有没有什么秘诀,还有人自嘲地说要做到岂不是都要考心理咨询师去。其实根本不用如此,我也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用了一些平复情绪的技巧而已。现在我就分享一下我的感悟。首先,要想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只是孩子。孩子和我们不同,我们是成年人,我们有自我觉察的能力。自我觉察能力是指我们能察觉自己的情绪却  相似文献   

7.
2~3岁的孩子一般都要经过一个"反抗期",叫作"第一反抗期"。本来温顺听话的孩子,一到这个时期就会变得调皮、不听话。比如天气凉了,妈妈让孩子穿外套,孩子硬是不穿;客人来了,妈妈让他有礼貌地招呼客人,他就是不理不睬。  相似文献   

8.
问:近一段时间,我与部分家长一碰面就会不约而同地谈起所遇到的烦心事——读中学的孩子经常光顾网吧。有的网吧为了挣钱,提供晚饭和夜宵不说,还在网吧里设了简易的床铺,让孩子们全方位消费。而且孩子们为了逃避家长的寻找,经常换地方。一些网吧也采取措施阻止家长的查找。请问:  相似文献   

9.
让我们教给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3件事吧,那就是"爱"、"责任"和"助人为乐"。第一项技能:爱只有爱才能让人感到自信。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种感情就是"自我肯定感"。所谓自我肯定感,就是肯定自己存在的感觉。自己理应在这里,周围的人都为自己的存在而高兴。自己的存在将会给家人带来幸福,很高兴自  相似文献   

10.
王昭 《当代农业》2010,(18):61-61
孩子“坏”时是他希望受到注意.“好”是他希望得到赞赏.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承认他所做的事情,还会提高他的自我价值观念。即使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也可以让孩子知道他是可爱、有能力的.  相似文献   

11.
罗新祥 《新农村》2013,(9):38-38
编辑同志:我叔叔六十多岁了,一直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对我非常疼爱。一天,叔叔拿出一份"遗赠扶养协议"要我签字。协议规定让我给他养老送终,将来他的房产和存款都由我继承。我父亲兄弟4人都还健在,我另外两个叔叔也都有孩子,为了防止横生枝节,叔叔让我暂时保密,说等他死了再把我们的协议公开。我  相似文献   

12.
个头硕大的草莓、鲜嫩欲滴的樱桃……市面上经常出现许多反季节水果。中看不中吃不说,更糟糕的是很多反季节水果是用一些化学物质催熟、保鲜的?因此.专家特别提醒,这些“问题水果”不但营养价值不高.还会给身体带来很大危害.儿童要谨慎食用.因为使用了激素的反季水果会让孩子性早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许多家长都希望儿女能成龙、成凤,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加速",拔苗助长,总想尽早激发孩子的潜力,完成一些超过同龄人的事。其实,培养孩子的能力,必须讲究"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如果违反了生长规律,不但会加重孩子的负担,还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以下是家长在孩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这一代的孩子成长在"屏幕"下,电子设备也逐渐成为帮助孩子学习新事物和发挥创造力的工具。不过,电子设备给人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设备呢?美国儿科学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他们如何正确使用电子设备给出了相关建议,具体如下:1.18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应禁止此阶段的孩子使用任何电子设  相似文献   

15.
正要彻底摆脱贫困,首要的就是精神脱贫。解决好精神层面的问题,就会真正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就会激发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提升自主脱贫能力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某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对口帮扶单位想尽办法"化缘"找资金,准备帮村里硬化三公里的道路,原本就资金有限,帮扶单位为了节约资金,希望村里每户出劳力,没想到一些村民说法让人心寒:"要帮我们就给我们完全弄好,还让我们去干活……"相信类似这样的扶贫故事在不少地方都发生过。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在哭笑不得的同时,更多的应是反思。扶贫是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些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其实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与家庭教育有关。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爱看书呢?亲子共读越早越好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太小,给他书能懂吗?其实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读一些简单的小故事给他听,就是最早的语言启蒙。孩子学习语言都是从"听"开始的,听多了,才开始模仿、发声。在婴儿期,宝宝的视力发育还不完全,可选择一些黑白图案较大较清晰的  相似文献   

17.
1.身教胜于言教 父母往住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谎当成玩笑,或为了哄孩子而轻易作出许诺却不兑现.岂不知孩子会把这些当成真正的谎言.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这些细小的问题,不要轻易"撒谎"让孩子效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相似文献   

18.
一些家长常有这样的想法:让孩子早上学接受教育肯定会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并且对今后的发展有利,其实这种想法有些片面。一些孩子确实能跟上升学的进度,很顺利的完成了到大学的课程,而且出来工作时比同龄人年纪小。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些孩子由于觉得自己比同班的孩子年纪小,  相似文献   

19.
正德国:童话打开金钱之门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面对孩子却有生动的一面:向孩子讲述理财童话故事的《小狗钱钱》风靡一时。让我们看看这本书讲些什么:"如果你只是带着试试看的心态,那么你最后只会以失败告终,你会一事无成。尝试是一种借口,你还没有做,就已经给自己想好了退路。不能试验,你只有两种选择,做或者不做。""你能否挣到钱,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有个好点子。你有多聪明也不是主要原因,决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这些生动有趣的话语,相信孩子们会从中学到很多的人生道理。  相似文献   

20.
先入为主及时引导"斗闹场,绝勿近"。斗闹场是指电动游戏、嘈杂、玩乐的处所。俗话说,"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样的环境使孩子长期耳濡目染,会染上一些坏习惯,如抽烟或是吸毒,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对这些坏习惯有所警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