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水河县杨家窑乡的老乡长赵二,退休后当了乡政府林场的护林员,被家乡的人们传为佳话。老赵早在1946年就参加了革命工作,1957年曾任这个乡的乡长。三十多年来,他先后在十多个单位工作过,是一位颇受人们尊敬的老长辈。他有功劳不摆功,资格老不卖老。1982年退休后,他看到乡政府经营的林场管护不好,  相似文献   

2.
清水河县杨家窑乡七十岁的老党员赵二,退休后为乡林场义务护林。赵二同志一九四六年参加革命工作,一九四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五十年代起担任杨家窑乡乡长,他勤勤恳恳为党和人民工作四十多年。他有功劳不摆功,资格老不卖老,很受人们尊敬。一九八二年退休后,他看到乡政府经营的林场管护不好,林木损害严重,就主动申请承担起长达五华里、占地五百亩的河  相似文献   

3.
……他虽然生在小山沟里,却是干大事业的人;他心中描绘的蓝图,会使你大吃一惊。——摘自采访日记 1976年,17岁的范登文初中毕业后,回到了吃粮靠救济的家乡——兴和县大同夭公社滑家窑村。家乡是可爱的,只是由于“大锅饭”使他变得遍地杂草丛生,满山尽是乱石。小范心里想:如何能够让家乡富起来呢?他面对这荒凉的景象,陷入了种种遐想……小范对家乡的潜力了如指掌,他晓得这里荒山的黑土层有两米多深,握起一把土就能攥出“油”来。如果在这肥沃的山坡上栽上树,用不了几年,家乡就会肥得流油。然而,那时候“左”的绳索还束缚着人们的手  相似文献   

4.
土是家乡热     
土是家乡热(散文)肖家相春节,我和妻儿回到了阔别30年的四川老家──陈食乡。家乡的山山水水,坡坡坎坎和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在记忆里这么的熟悉、亲切。但是,对于我这个被“嫁”到云南的汉子,这一切又是那么的陌生──当年的马儿石坝、十六挑田、“克蚂”坡不见...  相似文献   

5.
一位朴实勤劳的农民,怀着对绿色的一往情深,凭着镢头铁锨和毅力苦干18年,把一条面积100多亩的荒沟开发治理成树木成林、果实满枝的“绿色银行”。2000年4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殊荣。他,名叫陈世虎。今年64岁的陈世虎,是清水县上乡南峡村人。2001年7月下旬的一天,笔者在他的家乡毛家沟见到了他。他虽年逾花甲,身体单瘦,但精神矍铄,干活有力。环顾他的身前身后,各类树木郁郁葱葱,放眼远眺,沟坡上松树苍翠,坡顶刺槐成林,沟底苹果满枝,令人陶醉。远在1984年初,…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他“怪”。离休后每月开140多元钱,满可以在家享享清福,可他偏要上山义务植树,每天啃着馒头干,喝着冷水,真“怪”.有人说他少个心眼,这年头应当抓点实惠的,他义务植树三万多棵,不要一分钱.究竟图个啥?他叫张兆平,是满归林业局的离休老干部.这位有42年党龄的老党员,1980年离休后,就一直想着怎样才能在有生之年为党和人民做点贡献.他想到自己多年生活在林区,林区人就要处处想到树  相似文献   

7.
35年造林治沙一万亩 马鸡焕做梦都想绿:绿山、绿水、绿沟、绿塬。他年复一年痴迷于植树种草,就是要给家乡营造一方秀美的山川。 年逾6旬的人了,头发几乎全白了,可是他还在念念不忘造林治沙,有人叫他“治沙迷”,有人称他“老愚公”。 他从60年代初开始,带领着全家人一镢一锹地造林治沙,一干就是35年,终于在茫茫沙海中营造了一块万亩绿洲。 马鸡焕土生土长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布连乡花亥图村海滩社。海滩,这是个多  相似文献   

8.
宁城县石夭乡党委和政府,为了尽快改变家乡的贫困落后面貌,组织干部群众大搞小流域治理。据统计,从一九八四年秋到现在,已治理坡面六万六千亩,占全县坡面治理面积的百分之十七。其中,已种树种草的面积为三万九千多亩,占治理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烧锅村农民丛树堂承包治理了二百五十亩荒山,全部栽了树种了草。去年打草一万五千斤,收获草籽六千斤,农副业总收入七千四百元。他还购买了一台草粉加工机发展养殖业,现养猪  相似文献   

9.
剑川县金华山下剑阳湖畔,有一位义务管护千多亩幼松林的花甲老人,他、就是白族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王胜同志。一九八一年,王胜同志从兰平县工会离休回到自己的家乡剑川县甸南公社西中村定居。西中村,是剑川坝子里一个依山傍水的白族村庄。村前是碧波轻荡的剑阳湖,村后是青松万亩金华山。过去西中村虽然毗邻剑阳湖,却赤地千顷,旱灾频繁。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对旱乡人民极其关怀,拨款建成甸南倒虹吸水利配套工程,解决了旱乡灌溉用水,西中村群众的生产有了发展,生活得到改善。然而村  相似文献   

10.
在牙克石市的东郊野外,在海拉尔河两岸,不论春寒料峭,还是赤日灼人,时常看到一位中等个头,年近六旬的老人,他不是挖坑栽树,就是给树苗铲草。他,就是自治区劳模,牙克石市国营林场的离休干部王泯石。他离休三年多,义务植树7万多株,默默地为大兴安岭增添着绿色。 1983年8月,老王离休了。他思绪难平:1948年扛枪参加革命,1950年抗美援朝时,立过功,入了党,成为革命干部。如今离休了,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怎么样书写新的一页呢?他思来想去,心里开了窍:植树造林,让家乡的山山水水披上绿装。他在离开领导岗位的第二天,便在房前屋后,  相似文献   

11.
1995年,28岁的陈云碧辞去了重庆市开县中药材公司技术员工作,偕同丈夫回到家乡——四川省宣汉县自由乡罗盘营山区,从事荒山开发。八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她创办了绿色产业,积极推广观光林、药业、生态旅游,被当地群众誉为“绿色之星”,并获得“全国三八绿色奖章”、“四川省劳动模范”等殊荣。 “人,是在最需要他的地方才有价值。”这是陈云碧的人生观。她常说:“家乡的成片荒山需要我,自己有信心让荒山披上绿装”。1996年春,自由乡召开“四荒”  相似文献   

12.
他没有上山,却在造就青山;他没有下水,却在造就绿水;他,就是高效节能热水器专利权获得者,广西容县石头乡务底村农民何挺佳,四十开外的他,发明了铝制高效节能热水器,从山乡到县城,办起“高效节能热水器厂”,自任厂长和技术员。人们笑他,但他却满不在乎回答说:“为的是造就青山绿水!”老何在七十年代曾当过铁路工人,机械厂工人,仅有初中文化,却勤奋好学,敲敲打打,电焊修理满精通。他眷恋家乡的青山绿水,于1980年回到家乡,看到青山绿水每况愈下,群众一年365天烧柴都得往山里  相似文献   

13.
在素有“林海竹乡”美称的绥宁县麻塘苗族乡,活跃着一支年轻的林业科技服务队,带领这支队伍爬山涉水、走村串户,为苗乡群众寻求脱贫致富门路的是乡林业站站长廖建荣。选择5年前,23岁的廖建荣毕业于邵阳市二技校,本可分配到市郊某厂工作,看到家乡需要科技人才,毅然回到绥宁,来到远离县城的竹舟江乡林业站工作,一干就是3年。3年间,他跑遍了全乡山山岭岭,磨破了几双鞋子,组织群众投入生产,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33.33公顷,被群众称为“有真才实学的好小伙子”。1994年3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更坚定了他扎根山区,献身林业…  相似文献   

14.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军人的天职,我虽然‘解甲归田’了,但人民解放军的本色不能丢!”这是我们访问一位离休回到农村,连续5年为了排除家乡洪涝灾害,在浪沙河边栽培一万多棵树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5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聘任了300名国家林草乡土专家,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茨榆山乡霍丈子村郭猛名列其中。国家林草乡土专家的审核程序非常严格,要经过层层的申报推荐、内容审查、专家评价和社会公示等等程序。郭猛以精湛的板栗栽培管理技术获得了河北省“板栗圈”的普遍认可。在他的家乡,一提起郭猛,大家都说是一个“奇人怪才”。2016年、2018年,在全县板栗修剪技能大赛中两次获一等奖;2019年、2020年在全乡板栗修剪、嫁接技能大赛中分获一等奖;2018年、2021年选送的板栗品种“燕山早丰”、“硕丰”,在全县板栗品种品质评比大赛中,两次获“果王”称号;2022年被评为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2023年评为河北省农民中级技师。郭猛特别看重“国家林草乡土专家”这个称号。他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认可,更是他成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田阳县雷圩乡大力屯乡人大代表周保星造林有心计。1981年起他在垦荒种田七的同时,在田七畦边套种杉树苗,四周种八角,待田七收成后拆掉天棚,田七园又变成八角林、杉树坡了。周代表就是这样巧用土地,以短养长,几“届” 田七便是几“届”林。如此做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有年老的时候。如何走过这段依旧美好的人生之路,原乌鲁木齐南山矿区新华书店经理,共产党员林作园做出了不同寻常的选择。他没有追恋都市里舒适的生活,却来到条件艰苦的山沟沟,自费创办“森林公园”,用一腔赤诚和无数汗水播下了一片片绿荫。 赤诚心 1987年5月,林作园离休了。看着那张印着红头文字的离休通知书,他心中蓦然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这位13岁就加入  相似文献   

18.
兴林致富“领头雁”──记温台村党支部书记温连岳本刊特约记者/尉祖庚在庆华公路沿线的华池县温台乡温台村,有一位因绿化家乡致富村民功绩卓著而被庆阳地委、行署授予“全区造林绿化先进个人”称号的热心人,他就是整整当了30年村党支部书记的温连岳。实行联产承包责...  相似文献   

19.
锡林郭勒草原上的治山造林模范尹奎山,1985年初被中央绿化委员会和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击手”光荣称号。一年过去了,这位血气方刚的热血青年,在绿化祖国的千秋大业上又有哪些新的贡献?去年夏天,记者专程访问了他。尹奎山细高个儿,赤红脸儿,三十刚出头,家住多伦县三道沟乡、黄羊沟村。这里坡连坡,沟套沟,风蚀沙化,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0.
唐玉姬 《中国林业》2013,(12):59-59
又是一年春风起,又见桐花发旧枝。家乡山多,四面八方的山坡上都长着许多油桐树,每到桐子花盛开的季节,家乡的那片桐子树,那片桐花不时地在脑海闪现着,叫人想念,叫人动情。今年的桐子花是否像以前一样开的灿烂呢?记得小时候.春暖花开的时节,随着春风的鼓动。满坡的桐子树开出一朵朵晶莹灿烂的白色花朵.将那坡坡岭岭染成一片银装素裹:因此,桐子花在家乡也被称之为“五月雪”。远远望去。就像黄土坡上缀满了点点星光。为了寻找儿时的梦.趁周末闲遐。回家乡一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