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定森林防火期的新方法张思玉,罗光裕,尤兆群(新疆八一农学院林学系830052)(东北林业大学150040)1前言1988年1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火灾发生规律.规定...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除城市的市区外,一切森林防火工作,都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国家积极支持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推广和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第四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  相似文献   

3.
根据《森林防火条例》(1988年1月16日国务院发布自1988年3月15日起施行)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和第三十四条,违反森林防火管理行为可能招致两种性质的行政处罚——林业行政处罚和治安管理处罚。其中,违反第三十二条的行为,应当给予林业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决定。违反森林防火管理应当处以拘留的,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总刚 第一条 为有效预防和补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补救。除城市的市区外,一切森林防火工作,都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相似文献   

5.
森林火灾报告制度(1994年3月30日全国森林防火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林业部森林防火办公室郭惠茹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国发(1993)42号和其它有关文件的规定,森林火灾报告制度规定如一.省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或林业主管部门的报告制度1...  相似文献   

6.
(1999年9月26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管理及其他改变森林生态环境的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确认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并颁发林权证。第四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林业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实施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二)…  相似文献   

7.
《森林防火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森林火灾,必须立即扑救,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 《森林防火条例》同时规定,省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或林业主管部门,对以下八种森林火灾,必须立即报告国务院森林火灾主管部门,即国家林业局。  相似文献   

8.
森林火灾报告制度(1995年4月4日全国森林防火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国发(1993)42号文件和其它有关文件的规定,森林火灾报告制度规定如下:一、省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或林业主管部门的报告制度1.省级森林防火指挥部...  相似文献   

9.
《新疆林业》2002,(2):12-1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林政案件的管理,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力度,提高办理林政案件的质量和效率,根据《森林法》、《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辖、受理、查处林政案件,办理群众举报以及对林政案件实施监督和管理,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林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违反《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种子法》、《植物检疫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保护森林资源的法律法规,尚不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10.
《新疆林业》2002,(2):10-11
第一条 为了规范占用、征用林地的审核和审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下列情况: (一)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审核; (二)建设工程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审批; (三)森林经营单位(国有林场、站)在所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审批。 第三条 用地单位需要占用或者征用林地及 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1.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林业部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发布)第一条根据《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林业部主管全国森林植物检疫(以下简称森检)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地区的森检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2.
林业政策和法规问答问:怎样预防森林火灾?各级政府的责任是什么?答:(1)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森林防火条例》明确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责任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防火工作负有重要责任,林区各单位都要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实...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八)关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法律制度(第19、20、23、31条)。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 ,国家都制定有专门的行政法规 ,因此《条例》只就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予以规范 :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认真搞好森林病虫害测报工作 ,定期发布长、中、短期森林病虫害预报 ,并提出防治方案。2 发生森林病虫害时 ,有关部门和森林经营者应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时进行除治 ;发生严重森林病虫害时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除治措施 ,防止蔓延 ,消除隐患。3 林木种苗检疫对象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确定。省区…  相似文献   

14.
《森林防火》2012,(2):54-55,57
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和《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等规定,现就扑救森林火灾前线指挥部(以下称扑火前指)工作规范如下。一、扑火前指的设立(一)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在组织扑救森林火灾时,应根据相关预案,在火灾现场设立扑火前指。(二)根据火场态势和火情发展蔓延趋势,县、市、省级森防指主要领导应及时赶赴火场,靠前指挥。启动《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后,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组建国家级扑火前线总指挥部。  相似文献   

15.
<正>1基本情况从2009年施行新修订《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加大防火行政问责力度,引起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推动森林草原火灾的预防、扑救和保障三大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条例》有关规定,每年年初,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苏木)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层层签订森林草原防火责任状,明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森林火灾的发生99%以上是由人为火源引起的。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国有公益林区,由于气候干旱少雨,在山区人为用火火源处置不当的条件下,极易造成森林火灾隐患。因此,在新疆积极加强和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总则第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2月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木材运输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云南省森林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木材运输及其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木材,是指原木、锯材、木片、薪材(大头直径5厘米以上)、木炭、树皮、树根、树蔸和活立木(胸径5厘米以上)等。木材的具体名录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公布。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木材运输管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吉安县一位民警来信:该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森林防火实际情况,发布森林防火戒严令,要求严惩违反森林防火管理的行为人。请问:森林公安机关在处理违反森林防火管理案件时,可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对违法者处以行政拘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生态平衡,1988年11月16日,国务院公布了《森林防火条例》,此条例共七章三十八条,对森林防火组织、火灾预防、扑救、奖励与处罚等作了具体规定。国家森林防火条例公布之前,1987年3月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曾颁布过本省的地方法规——《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此法仍然有效。法律、法规的作用,是规范人们的行为,对法律、法规必须自觉遵守,否则,必将受惩处,杨文亮、柏再怀就是例子。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生态平衡,1988年11月16日,国务院公布了《森林防火条例》,此条例共七章三十八条,对森林防火组织、火灾预防、扑救、奖励与处罚等作了具体规定。国家森林防火条例公布之前,1987年3月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曾颁布过本省的地方法规--《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此法仍然有效。法律、法规的作用,是规范人们的行为,对法律、法规必须自觉遵守,否则,必将受惩处,杨文亮、柏再怀就是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