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年来我县甘蔗螟虫(特别是大螟)的危害逐年加重,但由于蚕桑面积大,治螟和养蚕矛盾突出,一直未能筛选出一种既能防治甘蔗螟虫,又能缓解蔗桑矛盾的经济有效的农药。198年我站从四川省农科院引进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生产的锐劲特进行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一、试验... 相似文献
3.
4.
5.
甘蔗是广西罗城县的重要经济作物,2011年,甘蔗螟虫在罗城县小长安、龙岸、黄金、东门、四把等乡镇蔗区大发生.据作者等6月中旬初调查,罗城县甘蔗螟虫发生主要为第1代,少部分为第2代,发生面积9533ha,占全县甘蔗总面积的81.7%,其中甘蔗枯心率在15%以上的约1733ha,10%~15%的约5740ha,3%~10%的约2080ha,严重威胁甘蔗生产安全.作者分析,气候因素有利、虫源基数大、螟虫种类多、蔗农科学用药知识缺乏、甘蔗品种单一、宿根蔗管理不善、糖业部门植保技术力量薄弱是导致2011年广西罗城县甘蔗螟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甘蔗螟虫是为害甘蔗较普遍而严重的一类害虫,珠江三角洲常见的有黄螟 Eucosmaschistaceana、条螟 Diatraea venosata、二点螟 Chilo infuscatellus、白螟 Scirpophaganivella 和大螟 Sesamia inferens。五十年代初,蒲蛰龙等成功地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并选择了蓖麻蚕 Philosamia Cynthia ricina 卵作为大量繁殖的寄主,在广东率先建立赤眼蜂站,大量繁殖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冷藏积累蜂种,是大量繁殖应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过去冷藏蜂种,有效期较短,最长在2~3个月,时间长了,蜂不能羽化或羽化的蜂生活力弱,影响防治效果。为此,我们通过改进繁育技术,人为诱导赤眼蜂滞育,延长其有效贮存时间,并在甘蔗 相似文献
7.
甘蔗螟虫为害损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田间自然条件下多种蔗螟混合发生为害时甘蔗实测产量及糖分损失情况,给甘蔗螟虫的科学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详实的实测数据,本研究于2012—2013年在蔗螟发生严重蔗区,选择主栽品种,同田设立并调查防治区和不治区螟害枯心苗率、螟害株率及螟害节率和有效茎数,甘蔗成熟期分别收砍称量和测定分析甘蔗产量及糖分,并计算甘蔗实测产量及糖分损失。螟害调查结果表明,多种蔗螟混合发生为害严重,螟害枯心苗率为8.3%~65.8%、螟害株率为26.7%~96.7%、螟害节率为4.4%~27.9%;667 m2有效茎数减少296~1 846条,平均1 111.3条。甘蔗实测产量及糖分损失结果显示,667m2甘蔗实测产量减少354.7~4 706.7kg,平均1 822.2kg;甘蔗产量损失率为5.3%~44.5%,平均25.9%;甘蔗出汁率减少0.9%~3.8%,平均2.4%;甘蔗糖分降低0.8%~5.6%,平均2.2%;蔗汁锤度降低0.8~6.3°BX,平均2.1°BX;蔗汁重力纯度降低1.1%~12.5%,平均4.1%;而蔗汁还原糖分则增加0.1%~1.6%,平均0.6%。可见,目前云南甘蔗主产区存在多种蔗螟混合发生为害,甘蔗减产减糖严重,甘蔗螟害已成为现阶段严重影响甘蔗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之一,切实加强甘蔗螟虫的科学有效防控,减少为害损失,对确保甘蔗生产安全和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大新县近几年来甘蔗螟虫发生与危害情况,分别从螟虫发生的种类、种植制度、农民防治误区等方面分析螟虫发生严重的原因。针对螟虫防治难、技术性强等特点,提出加大政府职能,加强植保经费投入、技术宣传、培训等力度,提高蔗农防治技术水平,在防治技术上提出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11.
甘蔗螟虫是甘蔗的主要害虫之一,且分布广,危害大,会造成甘蔗产量减少和糖分损失,影响蔗糖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对崇左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发生动态和为害特征的介绍,从气候条件、品种选择、栽培制度、防控技术及基层植保服务等方面分析了甘蔗螟虫逐年加重危害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甘蔗纹枯病(Pelliculariasasakii) ,是榕江县甘蔗生产的一大重要病害 ,一旦发生流行 ,将造成植株矮化 ,生长缓慢 ,节间短密 ,轻者减产20 % ,重者甘蔗没有商品价值造成绝收。近几年来由于榕江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采取密植、多肥的高产栽培措施 ,植株生长茂密 ,病势有所发展 ,严重地影响甘蔗的产量和质量。1发生特点甘蔗纹枯病主要为害甘蔗叶梢、叶片 ,以分蘖期、拔节期和伸长期为害重 ,病害先在近地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 ,后逐渐扩大呈椭圆形 ,形成云纹状 ,并由下向上蔓延到上部叶梢。空气干燥时病斑中央为… 相似文献
16.
甘蔗赤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蔗赤斑病发病初期在叶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色病斑,边缘为红褐色,病斑多时愈合引起大面积坏死,继后整叶干枯,使植株早衰,危害严重的减产30%以上。病原菌有甘蔗叶鞘赤斑菌、甘蔗台湾尾孢霉和甘蔗小斑明尾孢霉3种。25%敌力脱1000~1500倍液,每隔15d喷1次,连续喷3次,防治效果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烟草主要病害的发生与药剂防治李顺德(云南省玉溪地区植保站653100)玉溪地区烟草主要产区海拔1600~1900m,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17℃,平均降雨量800~950毫米,是烟草的适宜种植区,素有“云烟之乡”之美称。近年随产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18.
19.
20.
水稻上的主要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蝗、粘虫、稻蛀茎夜蛾(大螟)、稻蝽象和稻杆蝇等,而对当阳市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是水稻螟虫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