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球面光学元件曲率半径的测量问题,介绍了准直光束补偿法测量球面曲率半径的原理及测量步骤,并分析了提高测量精度的途径。该方法可以测量的球面曲率半径范围为一米至几十米,其测量相对标准偏差在±0.1%以下。  相似文献   

2.
1前言汽车钢板弹簧卷耳、包耳、打弯等成型弯曲加工时,弯曲部分的中性层向内移,中性层曲率半径r的通常计算方法是根据弯曲半径R和簧片厚度h的比值,按钮金工下料计算中推荐的参数来选择中性层内移系数。但这种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复杂断面板簧两侧圆弧、双槽槽形以及槽形朝...  相似文献   

3.
一、管道出土处产生热变形的段落长度 很长的直段地下管道,由于受到土壤的约束,轴向不能位移,受热时也不能发生热变形。但在管道出土处,土壤约束逐步减弱,故靠近出土处长L的一段管道是会发生热变形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地下管道出土处的最大热伸长量(L段的伸长量)为地上L段自由管道热伸长量的一半。 地下管道的热变形不但发生于出土端,而且存在于一切非直线段落,尤以曲率半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集中供热的发展,热力管道的安全性成为主要问题。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呼兰河段供暖管道的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比较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两种方法建立管道横截面的温度场,分别计算管道的热应力。本文研究对热力管道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概况目前使带锯产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有两种:加热适张度和辊压适张度,两种方法均能达到“口紧、腰软,背弓”。前者是新工艺,需要专用机床和熟练地操作,对中小型木材加工厂,一时还难普及。对于后一种产生适张度的关键性部件辊轮,普遍存在精度和曲率半径太小问题。“木工修锯技术”一书中辊轮曲率半径数据为R120,“林产工业”82年第二期“压锯机压辊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数控曲线往复锯的总体设计方案和进给方案,并对数控曲线锯切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加工曲线曲率半径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乌—奎高等级公路是新疆再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的,文章叙述了第四合同段施工前导线测量的要点和计算,提出了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贡嘎山东坡林地土壤低吸力段持水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贡嘎山东坡几种森林类型为例,采集林地原状土以减压法测定土壤低吸力段持水曲线,进行幂函数模拟和计算分形维数。结果表明:该地区针叶混交过熟林、冷杉成熟林林地的土壤在低吸力段,各吸力值含水量高,其持水性能有利于森林水文功能的发挥和林木的生长;而次生林,尤其是次生针叶纯林林地的土壤持水性能差。幂函数对研究区土壤低吸力段的持水曲线模拟较好,新指标—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充分反映了土壤低吸力段持水性与土壤的结构、质地、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的关系,为森林水文生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龙牙楤木根段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龙牙木根段育苗的试验分析,得出了龙牙木根段粗度不影响发芽率,而影响出苗率,根段长度既影响发芽率,又影响出苗率的结论;同时,通过计算还得出了可使得育苗效率最高的根段截取长度为8~12cm。  相似文献   

10.
崔巍 《森林工程》2008,24(6):56-57
本论文研究新的《公路工程设计规范》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条件下,高速公路超高值的确定,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方法以及超高过渡段内不同的旋转阶段超高值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彭涌涛 《森林工程》2013,(6):106-110
盾构机在城市地铁施工中已经成为主流,盾构在掘进中的姿态控制是确保隧道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由于影响盾构掘进姿态的因素较多,情况复杂,掘进姿态控制难度大.本文结合南京地铁三号线某标段隧道盾构施工,分析隧道设计轴线、盾构轴线和管片中线三者在施工中存在的5种位置关系:一是三条线基本重合,二是盾构轴线与隧道轴线重合,三是管片中线与隧道设计轴线重合,四是管片中心与盾构轴线有偏差,五是三条轴线不重合而且轴线水平移动;从土压的设定值、地质变化、注浆位置与时间、转弯管片的使用、管片的姿态和施工的连续性等6个方面对影响盾构掘进姿态的因素进行总结;从偏移量、油缸行程差和最小盾尾间隙三个方面对盾构掘进姿态控制的参数进行分析与计算;从掘进方向的控制,掘进姿态调整与纠偏两个方面阐述盾构掘进过程中姿态控制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杉木物候期地理变化规律及其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远光  刘世荣 《林业科学》1994,30(4):313-319
在广泛收集杉木物候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杉木物候期地理变化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寻求生产力与生长期的相关关系。主要结果:揭示了杉木物侯期的地理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杉木主要物候期地理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指出杉木生长期长度与生产力呈二次曲线关系,主梢生长期在200-250天时(中带,生产力较高,为8—18t/ha·a:主梢生长期高于250天(南带)或低于200天(北带),生产力较低,为3—8t/ha·a。这是杉木的生态遗传性和产区的环境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加工出等厚连续的整张竹单板,减小竹材无卡轴旋切机加工竹材选取的局限性,扩大旋切设备的应用范围,提高竹材旋切的整体出材率和成品率,提出一种以"对数螺旋线"为基础的新型旋切曲线数学模型,并计算竹单板的理论出材率,分析讨论所建立模型是否适用于无卡轴竹材旋切机的使用。【方法】对旋切机2种旋切曲线进行数学建模,利用Matlab软件对传统无卡轴旋切理论"阿基米德螺旋线"的数学模型及改进的旋切曲线数学模型(呈椭圆形的"对数螺旋线"旋切曲线)进行仿真分析,建立待加工竹材段的三维模型,结合Matlab仿真结果,对竹材旋切出材率公式进行推导。【结果】通过Matlab仿真结果可知,"阿基米德螺旋线"为圆形螺旋线,由于竹材横截面不规则且近似为椭圆形,壁薄,旋成圆形后,竹材壁厚加工余量小,圆形螺旋线旋切曲线并不完全适用于加工自然生长的竹材,存在加工竹单板易碎、形状不整等缺陷;改进后的"对数螺旋线"旋切曲线呈椭圆形,旋切曲线贴近竹材实际形状,可以保证相邻螺旋线距离误差精确度在许可范围内,模型更加适用于竹单板旋切。数学模型参数可以根据竹材内外径大小实时调整,缩小竹材选取局限性。对推导出的出材率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竹材的材率η与竹段长度L无关,但应注意长度、壁厚和尖削度的相互影响。【结论】改进后的旋切曲线数学模型以"对数螺旋线"为基础,在旋切竹材时单板厚度误差小,旋切效率更高,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加工精度。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为保证竹材出材率、旋切效率、旋切质量等具体要求,加工竹段长度L应在0.8~1 m,竹材壁厚大于10 mm,尖削度小于3~4 mm·m-1。新的旋切模型的建立可提升竹材的整体利用率,拓宽加工范围,为竹材旋切设备设计提供基础理论,对无卡轴竹材旋切加工提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树木图像分割是将树木与其周围景物分离的技术,是虚拟现实和计算机仿真等学科在林业应用的核心技术,也是机器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拓宽了计算机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本项研究基于树木图像形状复杂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结合C-V模型水平集及形态学处理的彩色树木图像分割算法。运用改进的最小化能量函数作为水平集的演化曲线,可以更加自然地改变曲线拓扑结构,对含有分裂、合并、形成尖角等复杂形状的目标对象分割更为有效。如果再结合形态学后处理算法,将初次分割图像中非目标区的细密纹理和噪声剔除,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全局最优的图像分割效果。同时进行了与基于梯度变换的改进分水岭树木图像分割和基于灰度-梯度最大熵的树木图像分割算法的对比试验,试验表明,结合C-V模型水平集和形态学算法对树木图像分割效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意向五要素在街头绿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广东园林》2010,32(6):46-49
街头绿地是城市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城市设计的理论应用在街头绿地设计中能使人更好地感知设计要素。文章论述了城市意向五要素中城市设计手法在街头绿地设计中的应用,论述了"路径"的"以小见大","边缘"的挡与敞、直与曲,"区域"的可识别性与多元化,"节点"的生态化与人文化,"地标"的标志性等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混交造林模式与用苗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志才 《林业科学》1989,25(1):74-78
混交图式是造林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它。它虽然有看图易懂的特点,但存在着三个缺陷:(1)画图难度较大,增加了造林作业设计工作量;(2)在造林类型表中无法表示,因此需要附加图式;(3)用苗量难以计算。为了克服混交图式上述缺陷,我们探讨试用混交造林模式表达混交图式。混交造林模式虽然克服了混交图式的缺陷,但不能代替造林典型设计图,尤其在某些特殊立地条件下,如在流动风沙地的不同类型沙丘上造林,农田防护林的营造和庭园绿化  相似文献   

17.
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 Kuwana)发生数十年以来,各地均进行了研究和防治,取得了成果和效益。而研究日本松干蚧口针和吸食部位以及损害松树的原因尚未见有报导。笔者自1985年起开展这一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中国蕨叶蜂科一新属新种:黄足华脉叶蜂Sinonervaalbipes,gen.etsp.nov.  相似文献   

19.
Tyree MT 《Tree physiology》1988,4(3):195-217
A model is presented for the dynamics of water flow in a single eastern white cedar tree (Thuja occidentalis L.). The model takes into accoun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ependence of the evaporative flux from leaves in the crown. It also accounts for the quantitative hydraulic architecture of the tree, i.e., the model characterizes the tree as a branched catena of > 4000 stem segments in which account is taken of the segment length, diameter, hydraulic resistance, and the total area of leaves attached to the segment. Input values needed to run the model are measurements of evaporative flux, hydraulic conductance of stems versus stem diameter, and leaf and stem water storage capacitances. Output parameters ar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zation of stem and leaf water potentials, stem and leaf water deficits, sap flow rate, and relative sap velocity. The input and output values of the branched catena model are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to that of an unbranched catena model. It is shown that the branched catena model fits independently measured field parameters better than an unbranched catena model. Close correspondence is found between model predictions and field measurements of shoot water potential, pressure gradients in stems, hysteresis in sap velocity between the lower and upper parts of the tree, and diurnal changes in stem and leaf water deficits. This model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both the hydraulic architecture of trees an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to questions of tree morphology, ecology, physiology and evolution.  相似文献   

20.
泡桐苗期高生长曲线的拟合及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1年生泡桐埋根苗为对象,研究苗木年生长规律。采用Gomperta方程和Logistic方程模拟高生长进程,结果表明,泡桐幼苗1年内高的生长呈Logistic曲线,生长最佳回归方程可用1条双Logistic曲线表示,速生期约在7月10日至8月15日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