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三明市马尾松毛虫工程治理中所调查的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幼虫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采用概率分布模型、分布型指数及回归模型法探讨三明市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三明市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同时,列出林间调查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分析表,提出马尾松毛虫防治的上下限指标,为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有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32-12534
根据2008年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虫口密度,采用分布型指数及回归模型法探讨了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列出了林间调查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分析表,提出了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防治的上下限指标,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明纹柏松毛虫生活史、幼虫生活习性、发育历期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测定了各龄幼虫的头宽、体长和体重,初步总结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安徽省2、3代棉铃虫测报调查中残虫数量少,按幼虫发育进度推测蛾峰、卵峰误差大,不易准确,研究分析,提出2、3代棉铃虫发生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芋双线天蛾[Theretra oldenlandiae(Fabricius)]在河口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寄主附近土壤中越冬。第4代(越冬代)成虫最早见于5月中旬,持续到11月初。7~9月为该虫害高发期。该虫幼虫发育分为5个龄级,4、5龄级生长快,食量大,是虫害的主要危害期;其发育历期与温度有关,第1代历期最长,平均为42.7 d,第2代最短,平均为29.4 d。  相似文献   

6.
思茅松毛虫是中国南部的重要松毛虫之一。以Pinus langbianensis Chu为食和以Keteleeria evelyniana为食的幼虫在形态上及发育上均有重大差异。 在安宁,幼虫主要取食Keteleeria evelyniana,每年发生1—2代。越冬后的幼虫在5—6月间化蛹而后在6—7月间发育成熟羽化。第一代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分化:大部分幼虫生长缓慢而以幼虫越冬,其余的幼虫在四龄后生长迅速,于8月底化蛹、羽化,第二代幼虫于9月中、下旬孵化而以三龄幼虫越冬。引起分化的原因还不明了,应予深入研究。我们设想至少应追索到第一代幼虫孵化之前,因为在7月以前孵化的同一母虫的幼虫都可以产生分化。 这一害虫的化学防治试验了13种杀虫剂,每公斤“621烟剂加5%DDVP40毫升的试验在野外进行,死亡率高达90%。其他:50%phoxim 1:15000,90%Trichlorphon 1:15000,50%嘧啶硫磷1:3000,50%Cyanophos 1:5000,30%phosvel1:5000,40%伏地松1:5000,20%MTMC1:500,25%Carbaryl1:250,95%Cartap1:5000,50%Chorophenmidine1:1000,50%Garodona1:600及50%12401:3000倍均在室内进行试验,死亡率高达90%—100%。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1980年4月到10月以及1981年6月到7月在黑龙江省尚志县一面坡进行了落叶松毛虫在自然变温条件下有效积温的研究。 试验是在距林内很近的养虫室内进行的。此室除上盖外,四周是用铁线网构成。室内的温湿度等条件与林内松毛虫生活场所的温湿度等条件大致相同。 此虫在尚志县一年发生一代,以2—4令幼虫越冬,以3令为主。1980年10月17日我们在一面坡调查越冬虫态,调查了27个样方(每个样方为1平方米),共计2令幼虫9头、3令幼虫48头、4令幼虫3头,其中3令幼虫占80%。用饲养观察的方法得出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由于此虫是幼虫越冬,所以、对幼虫有效积温的试验分二段进行,即越冬前1—3令和越冬后3—7令幼虫期。  相似文献   

8.
植物次生代谢物烟碱对马铃薯块茎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Zeller)为研究对象,连续5代用含有植物次生代谢物烟碱(Nicotine)的人工饲料分别饲养二龄和三龄幼虫,饲养至羽化时分别测定烟碱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体重、发育历期和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碱处理后,幼虫发育延缓,显著抑制幼虫体重的增长。连续饲养5代,与对照相比,烟碱处理对二龄和三龄幼虫体重的抑制率分别从45%降至20%、32%降至17%;烟碱显著抑制马铃薯块茎蛾的蛹重,连续饲养5代后,与对照相比,烟碱处理二龄和三龄幼虫的蛹重抑制率分别从25%降至4%、28%降至5%;烟碱处理会延迟幼虫的生长发育,使得世代历期延长;而且烟碱对低龄幼虫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随着继代代数的增加,烟碱对幼虫体重和蛹重的抑制作用减小,幼虫发育期缩短,马铃薯块茎蛾世代历期缩短。本研究说明植物次生代谢物烟碱能够影响马铃薯块茎蛾的生长发育,经过一定世代后,马铃薯块茎蛾可以通过自身调节,逐渐提高对烟碱有毒物质的适应能力,逐步缓解有毒物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油松毛虫不同生育阶段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生活习性有所不同,通过对油松毛虫各个发育时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出应在油松毛虫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有效的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10.
摸清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头饲养,扫描显微镜定期观察的方法,研究斜纹夜蛾取食烟草、白菜、黄瓜、西红柿、南瓜后的头壳宽度、体长、发育历期以及蛹重变化。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幼虫的头壳宽度、体长、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一、二、三、六龄幼虫头壳宽度差异显著,体长的分布则在2~5龄有显著差异,同时取食南瓜、黄瓜、西红柿的幼虫发育历期较长,而取食白菜、烟草幼虫发育历期较短。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毛虫幼虫发生严重程度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马尾松毛虫幼虫发生严重程度的预测精度,寻求简便准确的预测方法,采用时间平稳序列法、回归预测法、马尔科夫链法、BP神经网络法和列联表多因子多级相关分析法对安徽省潜山县1983—2014年的马尾松毛虫越冬代、一代和二代幼虫发生的严重程度进行预测,研究历史符合率,并用2015年和2016年的实际发生情况验证。结果表明,平稳时间序列法,列联表多因子多级相关分析法计算简便,预测结果准确;BP神经网络法和马尔科夫链法预测结果非常准确。回归模型中以当代卵盛期卵量预测当代幼虫发生严重程度的一元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准确性高,其余一元回归模型预测结果稍差,多元回归模型和逐步回归模型优于一元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理想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正摸清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头饲养,扫描显微镜定期观察的方法,研究斜纹夜蛾取食烟草、白菜、黄瓜、西红柿、南瓜后的头壳宽度、体长、发育历期以及蛹重变化。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幼虫的头壳宽度、体长、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一、二、三、六龄幼虫头壳宽度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受害油松对油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不同受害程度的油松针叶饲养油松毛虫幼虫,研究其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取食受害松针后,营养指数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取食受害50%的松针对幼虫影响最大,其取食量、排粪量最小,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指数较低,幼虫发育缓慢,死亡率增大,蛹重减轻,从而影响了油松毛虫的种群动态;取食受害25%和受害75%松针的幼虫的营养指数比较接近.同时深色型幼虫的营养指数较浅色型的高,死亡率较低,但在取食受害50%的松针后期,深色型幼虫的一些营养指数反而比浅色型的低.   相似文献   

14.
云南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松毛虫(1代/年)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幼虫取食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毛虫在腾冲县1年1代,以卵越冬,幼虫期取食云南松针叶量最大为12812cm。最小为6661cm,平均9619.7cm,测定了各虫态的历期。  相似文献   

15.
灾变模型在马尾松毛虫幼虫发生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提高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幼虫发生量预测预报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  利用灰色灾变预测GM(1, 1)模型预测了安徽省潜山县1989-2016年马尾松毛虫越冬代、1代和2代严重发生的年份。  结果  马尾松毛虫越冬代虫口数的GM(1, 1)灾变预测模型为:${\hat z^{(1)}}(k + 1) = 9.580\;75{{\rm{e}}^{0.269\;33k}} - 8.580\;75$, 其中k为年序号, ${\hat z^{(1)}}(k + 1)$为灾变年序号。1代幼虫虫口数的GM(1, 1)灾变预测模型为:${\hat z^{(1)}}(k + 1) = 18.181\;8{{\rm{e}}^{0.241\;87k}} - 17.181\;8$。2代幼虫虫口数的GM(1, 1)灾变预测模型为:${\hat z^{(1)}}$(k+1)=20.123 7e0.197 58k-19.123 7。根据此模型求得已知年份的拟合值与观察值, 对两者差异进行t检验, 差异均不显著, 即拟合值与观察值间吻合度高, 各灾变年精度值平均为84.40%, 84.85%和84.08%, 总体平均精度依次为96.25%, 92.34%和94.09%, 模型精度高。由此推算未来时刻的预测值得到, 从2011年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灾变年算起, 再过10 a即2021年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大发生年。从2011年马尾松毛虫1代幼虫灾变年算起, 再过11 a即2022年为马尾松毛虫1代幼虫大发生年。从2011年马尾松毛虫2代幼虫灾变年算起, 再过9 a即2020年为马尾松毛虫2代幼虫大发生年。  结论  灾变预测对马尾松毛虫幼虫发生量灾变的预报是一种较理想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摸清迁飞性害虫粘虫在天津市的发生特点,探究粘虫发生程度与气候、田间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笔者自2012年开始在全市各主要虫情监测点开展了关于粘虫成虫、幼虫及成虫发育情况调查。调查显示,粘虫一代成虫一般于5月下旬迁入本市,并在小麦田产卵,第2代幼虫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苗期玉米;二代成虫于7月中下旬进入卵盛期,3代幼虫为害期为7月底至8月中旬。综合分析表明,导致粘虫暴发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虫源充足。各代粘虫成虫量显著高于历年均值,同时迁入成虫集中产卵;二是气候适宜。成虫产卵及幼虫孵化阶段气候湿润、温度适中;三是食源丰富。近年来我市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完全满足了各代幼虫的生存需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饲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证实1994年棉铃虫完成了五个世代。越冬蛹羽化提前,与前年比较一代提前2-5d,二代提前6-7d,三代提前8-10d,四代提前13-15d。究其原因,4月份气温回升快,6-9月最适宜棉铃虫发育的日数是100d,超过常年30d,积温较常年高166.1℃,持续长时间的适温使棉铃虫历期缩短,2-4代幼虫历期为13-15d,蛹期8-10d,三个世代累计幼虫期和蛹期与常年  相似文献   

18.
1983年3月31日至5月7日在郑州北郊白庙大队定点调查了菜粉蝶第一代卵的数量消长情况。初步了解产卵初期为4月1日,末期为5月4日}产卵历期34天。这可进行发生期预测。影响落卵量的主要因子初步认为是蜜源植物、管理制度、气温、降雨(包括光照)等。采卵后,在室内饲养出各龄幼虫数十头,观察各龄幼虫外部形态,可以从第四龄辩别雌雄,这可作为数量预测和发生期预测的依据。对各龄雌雄幼虫主要生殖器官的比较解剖,观察其发育进度,初步认为第二龄初为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19.
木毒蛾是福建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的重要害虫,2003年以来,该虫成为厦门市龙眼果园的主要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室外调查研究该虫在龙眼上的年生活史、发育历期、生活习性等,结果表明,龙眼木毒蛾在厦门1年发生1代,以滞育幼虫在卵壳内越冬;幼虫一般7龄,幼虫期36~51 d。  相似文献   

20.
余庆县稻纵卷叶螟第四代幼虫发生期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稻纵卷叶螟(Cnaphalocis medinalis Guenee.)第四代幼虫发生期的预测方法,通过对1993-2004年贵州省余庆县稻纵卷叶螟的资料研究分析得出第三代的低龄幼虫盛发期(x)与第四代的低龄幼虫盛发期(y)的回归式为=3.1293+0.8776x±Sy=2.951,r=0.730>r(0.01,10)=0.708* *;第四代田间成虫主峰期(x)与第四代一龄幼虫发生期(y)的回归式为=-1.2483+0.6729x±Sy=2.472,r=0.923>r(0.01,10)=0.708* *.利用回归式模型预测第四代低龄幼虫盛发期和第四代一龄幼虫发生期,其方法简便,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