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收治的10例急性肠系膜缺血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5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4例,肠系膜下动脉分支血栓形成1例;7例行坏死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行剖探查术,2例行保守治疗;4例治愈,6例死亡,治愈率40%,病死率60%。结论:本病病情凶险,误诊率高,早期诊断有赖于临床医生对病情熟悉和综合分析,以及正确选用影像学检查;肠切除是本病治疗基本方法;早诊早治、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关键  相似文献   

2.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琳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8,16(4):342-343,348
目的:为提高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收的10例急性肠系膜缺血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5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4例,肠系膜下动脉分支血栓形成1例;7例行坏死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行剖探查术,2例行保守治疗;4例治愈,6例死亡,治愈率40%,病死率60%,结论:S一病病情凶险,误诊率高,早期诊断有赖地临床医生对病情熟悉和综合分析,以及正确选用影像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治方法,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自1990年来治疗的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科,分析诊治的经验与体会。结果:20例良性占位病变除1例因合并脾静脉血栓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于半年后死亡,2例失访外,其余均健在。16例恶性肿瘤中,血管内瘤3例于7个月内死亡;纤维肉瘤2例、平滑肌内瘤2例于1a内死亡;恶性淋巴瘤7例(2例失访)生存满5a以上者1例,生存满3a以上者2例,生存满2a以上者2例,2例于1a内死亡。结论:CT是目前较敏感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及综合放、化疗是提高脾脏恶性肿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1病因 1.1细菌性因素 1.1.1仔猪红痢 由C型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四季常发,以排红色粪便和肠黏膜坏死为特征。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排血便,有的粪便中含有坏死组织碎片和小气泡,恶臭,多呈急性,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最急性1~2天死亡,急性5~7d死亡,少数慢性病例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剖检病死猪可见肠腔内充满血样的内容物,肠黏膜充血、出血、易脱落,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鲜红肿胀。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术中肠扭转的诊治经验及教训。方法:对8例术中肠扭转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均在术中得到明确诊断及治疗,其中6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好,l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慢,l例术后第7天出现粘连性肠梗阻需要再次手术。结论:术中肠扭转是腹部手术并发症之一,病因有病人方面因素亦有医源性因素.诊疗要点是必须在术中发现,术中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6.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的常见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常见体大、膘好、生长快的仔猪先发病,患猪突然减食或停食;有神经症状,运步失调;头部、眼睑明显水肿;急性病例几小时内即突然死亡。剖检特征性病变是胃壁和肠系膜呈胶胨样水肿。  相似文献   

7.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的梗阻厚因,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肾功能恢复正常者38例。治疗后3个月仍有氟质血症10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结石梗阻是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主要原因。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内支架引流及手术是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青年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为提高临床上对青年期急性LEDVT的认识及警惕.方法 回顾分析17例青年期急性LEDVT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均通过超声检查诊断为青年期急性LEDVT的患者,经抗凝、溶栓等治疗,其中效果优者5例,良好者6例,优良率为64.7%,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者6例,占35.3%.结论 青年期急性LEDVT有较高的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临床医师需加强对青年期急性LEDVT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以进一步减少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时机,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效果。方法:总结我院近10年来治疗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治的经验与体会。结果:本组患者非手术治疗187例.手术治疗129例;治愈308例.死亡8例。非手术治疗者中死亡3例。手术治疗者中死亡5例。32倒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肠梗阻常见病因为粘连和肿瘤;腹部立位平片、B超、CT及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在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患者愈后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大肠杆菌产生的外毒素侵入血流并破坏血管壁引起肠血症。导致胃黏膜下和结肠系膜发生水肿,故该病称水肿病。  相似文献   

11.
詹桂清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5,23(4):469-469,478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方法:对我院1994~2004年颅脑损伤致急性上消化逆出血4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36例.成功32例,4例死亡,死亡原因:脑干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1例.急性出血导致窒息1例。手术治疗7例.治愈5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重视严重颅脑损伤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工作,加强对该病早期、有效的治疗可降低其发生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肠内和肠外途径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4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采取肠内营养支持(25例)和肠外营养支持(20例)。观察导管并发症,营养状况的改变,胰腺感染及二重感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通过组间方差分析统计处理后发现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影响急性胰腺炎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股动脉瘤并感染的诊治。方法:对我医院近5年来所收住的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例均行股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术,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后,其中l例由于病变血管未完全切除,术后残留病变的股动脉破裂出血,需再次手术;人造血管移植术后,其中l例移植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移植血管阻塞,但动脉血管造影提示股深动脉穿交通畅,患肢远端血运好,未再次手术治疗。其余7例移植的血管通畅。结论:在腹股沟区血管不洁注射毒品可引起外伤性股动脉瘤并局部感染,治疗上可采取股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股动脉瘤在股深动脉以下者,穿支与腺动脉网侧枝循环代偿好.即使血管移植失败,也不需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AMI)彩色超声影像学表现特征,以提高影像学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AMI(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梗塞4例,肠系膜上静脉梗塞2例)的彩超影像资料。结果6例彩超检查均呈现血管梗塞的直接征象,其中4例还可呈现肠腔扩张、4例腹腔积液、4例肠壁增厚、2例肠壁变薄、1例门静脉积气的间接征象。结论彩色超声可作为AMI早期筛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普氏野马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病死亡的普氏野马无菌采集肝脏、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和肠道内容物,在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在采集病料中未分离到病毒;在肝、脾、肾和肠涂片上发现大量有荚膜的G^+大杆菌,涂片放置数小时后可观察到芽胞。在鲜血琼脂上分离到一株G^+大杆菌,菌落周围呈β溶血环。在厌氧肉肝汤中增菌培养,分离到兼性厌氧的G^+杆菌,有荚膜,有芽胞。取肠内容物加生理盐水稀释,离心取上清液,滤过除菌后分成两份;一份加热(100℃ 15min),一份不加热,分别注射小鼠尾静脉,12h后不加热组小鼠死亡,证明有毒素存在。另将滤液分成5份,分别加入A,B,C,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血清及生理盐水(对照),混合均匀后,在37℃下作用40min,然后分别尾静脉注射小白鼠,每组4只,观察24h。根据小白鼠死亡及存活结果,判定为D型魏氏梭菌。用该菌注射豚鼠可将其致死。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可确定该病为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普氏野马肠毒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伴胃黏膜肠化生者经根除HP后肠化生的变化情况。方法:HP感染伴肠化生者28例口服抗菌药物三联疗法14d,另2l例不予根除HP,6个月后复查胃镜和病理活检。结果:28例中24例HP获根除,肠化生消失或明显减轻者有11/24例,对照组仅有3/2l例,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25)。结论:根除HP后肠化生可有效地消除或明显减轻,认为当HP感染伴肠化生时应积极根除HP。  相似文献   

17.
奶牛的肠扭转是指以肠管为纵轴或以肠系膜基部为轴,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也可以沿着肠管的横轴发生折转,此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给诊断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肠扭转病势危急,一经确诊,手术整复为主要方法,但术后的药物治疗也尤为关键。笔者以西药综合疗法为主,从整体观念出发,在腹腔输液的基础上,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内服,通过5例患畜的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猪水肿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性肠毒血症,胃黏膜下和结肠系膜的水肿是此病的主要特点,该病是危害仔猪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腹泻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cvcrcacutepanereatitis,SAP)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SAP 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8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24例.死亡2例。结论:B超、增强CT检查有助于SAP的早期诊断,大多数患者可行内科保守治疗,少数需要中转外科.成内科保守治疗病情仍急速发展者行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血管铸型方法,对10只北极狐胃、肠动脉的分支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分布于北极狐胃、肠的动脉分别来源于腹腔动脉、肠系膜前动脉、肠系膜后动脉和阴部内动脉的分支。胃右动脉从肝固有动脉左支或胆囊动脉分出,结肠右动脉自肠系膜前动脉发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