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将于2006年5月起正式施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该项制度明确设定了进口食品、农产品中可能出现的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近5万个暂定标准,大幅抬高了外国对日本出口农产品的门槛。  相似文献   

2.
2006年的春天对于大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来说是不轻松的,从今年5月29日起,日本将正式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73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1万多个最大允许残留标准,即所谓的“暂定标准”;对尚不能确定具体“暂定标准”的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将设定0.01ppm(即亿分之一)的“一律标准”,一旦输日食品中残留物含量超过这一标准,将被禁止进口或流通。  相似文献   

3.
从2006年5月29日起,日本厚生省将正式实施一项专门针对进口农产品的新规定:《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该项制度涉及到所有农业化学品的管理,范围之广、标准之严前所未有。这项制度的实施,为日本今后实行技术壁垒措施限制农产品进口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也必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月29日,日本开始实施的大幅度提高进口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限制标准的一项新制度——“肯定列表制度”,引起我国政府和广大农产品出口行业的严重关切。据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WTO办公室副主任王子敏介绍.日本的这一举动必将对国内农用化学品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对现有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企业来说,无论是产品直接出口还是被用于国内出口农产品,都形同一种技术壁垒。目前国家有关政府部门正在就此与日方进行接触。  相似文献   

5.
一项由日本政府酝酿已久、即将在今年5月29日开始全面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近来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中引起了恐慌。这一新制度,大幅提高了对食品、农产品中农药化学品残留最大限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通过立法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日本政府根据修订后的《食品卫生法》,将于2006年5月起正式施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明确设定了进口食品、农产品中可能出现的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近5万个暂定标准,对其未设标准而欧美国家也无标准可参照的农药推行“一律标准”,大幅抬高了进口农产品的门槛,  相似文献   

7.
日本大部分食品(60%左右)依赖进口,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农业化学品大约有700多种,但日本已注册登记的或已设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仅有300多种,其余400多种尚无限量要求,对于进口食品中可能含有的这部分农业化学品尚无明确的监管措施,这给日本食品安全形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日本近年来频频发现进口农产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超标问题,其国内也出现未登记农药的违法使用情况,这使得日本消费者陷入对食品安全的极度不信任状态。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日本于2002年成立了直属于内阁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加强和协调相关机构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同时,农林水产省修改了农药取缔法,加强对未登记农药的取缔和处罚。厚生劳动省于2003年修订了食品卫生法,并以修订案为依据,开始在农业化学品残留管理引入“肯定列表制度”(Positve List System)。日本食品卫生法修订版第11条第三段这样描述:“任何食品,只要含有‘农药取缔法’中规定的农药活性原料,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08,(9):10-10
最近,欧盟制定了关于谷物、动物源性食品及某些植物源性食品(包括水果和蔬菜)中杀虫剂的最大残留限量的法规草案。欧盟此次修订农残限量,将使浙江柑桔等农产品的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法规草案已于今年7月生效。  相似文献   

9.
影响分析 2006年5月29日正式实施的《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中临时限量标准包括了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农产品食品264种(类),暂定限量标准5万余条,其中涉及茶叶(含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农药共251种。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29日,日本正式开始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将15种农药、兽药列入禁止使用范围,并对73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了总计达53862个的残留限量标准。而没有设定限量标准的,将执行“一律标准”,即含量不得超过0.0lppm(即0.01mg/Kg)。一旦食品中残留物含量超过此标准,将被禁止进口或流通。日本作为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该项制度的实施必将全面提高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门槛,其中对蔬菜和水果等主要出口农产品的影响不言而喻。据日本海关统计表明,2004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蔬菜占到了全部进口蔬菜的80…  相似文献   

11.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与饲料添加剂及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有60%以上的食品依赖进口。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农业化学品有700余种,但日本注册登记的农业化学品(并制定了限量标准)仅有300多种,其余400多种尚无限量要求。按日本原有法规,对于进口食品中可能含有的400多种农业化学品,日本尚无明确的监管措施,日本政府认为这种情况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在业界特别关注和一些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出“狼来了”的惊呼声中,日本食品农业化学品(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残留限量肯定列表制度于2006年5月29日正式实施了。不出所料,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苛刻的农残比”制度实施伊始,我国各地出口日本的农产品就因被检出药残超标而频频告急,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巨大冲击和严重影响,仅6月份我对日农产品出口同比就下降18%。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去年起,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对国内外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实行最为苛刻的限制,这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农产品出口数量大幅下跌,出口创汇额度大为降低,当务之急是深刻分析肯定列表制度的作用机制,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正面应对挑战,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中国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长永沙坤部长于2019年6月13日与来访的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胡伟率领的代表团一行举行工作会谈,会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柬埔寨和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务实合作,以及签署两国关于芒果输华检验检疫行动计划协议。永沙坤请求中方加快步伐,尽早进口柬埔寨芒果和其他农产品,如:龙眼、火龙果、椰子、胡椒、燕窝等到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对农产品(含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实施监测的重要技术执法体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农业依法行政、市场秩序监管和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升级、农产品消费安全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世界各国发展和保护本国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各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我国也十分重视农产品  相似文献   

16.
我国输日农产品农残超标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一直是出口农产品、食品的重要指标。2006年5月29日。日本出台并实施了“肯定列表制度”,对输入日本的食品农产品的化学物质残留限量作出重大的系统修改,针对性地加大了对进口食品农产品的药物残留监控。  相似文献   

17.
见闻 《北京农业》2006,(4):43-43
2005年6月,日本正式向WTO各成员方通报了"肯定列表制度"最终草案,计划从2006年6月1日起,将所有进口农产品、食品中使用的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量纳入到近乎苛刻的技术标准监控之下.日本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国,这一新标准一旦实施,将严重影响中国对日本农产品、食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8.
陈明红 《四川农场》2010,(1):22-27,30
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四川要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就必然要求通过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四川农产品的竞争力,占领国际农产品市场。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必然要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声誉,农业部在2001年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围绕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建设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为全面推进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决定》针对以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监管体制、运行机制、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农业》2008,(10):33-33
针对日本和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家和地区不断提高的茶叶检测标准,给我国逐步发展的自行经营茶叶出口设置新的技术壁垒。因此国家标准委将发布我国第一个针对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制定的国家标准《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并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而为出口茶叶行业带来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