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六堡茶是广西三大茶类之一,生产历史悠久,因原产广西苍梧六堡乡而得名。以后产区扩展至附近的贺县、横县及桂北地区的临桂、兴安、灌阳等县,现广东罗定、高要、云浮一带也有少量生产。六堡茶最高年产量达二万担,是侨销茶。除广西梧州及广州少量销售外,主要销售香港及南洋一带。因其品质独特,深受广大华侨欢迎。  相似文献   

2.
谈谈六堡茶的加工技术及工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廖庆梅 《茶业通报》2000,22(3):30-32
1 区域分布六堡茶是广西特产 ,为历史名茶 ,素来深得广大侨胞的喜爱 ,是一种传统的侨销茶。历史上产地分布甚广 ,主要分布在浔江、贺江、桂江、郁江、柳江、红水河和湖南湘江以及广东西江流域两岸的山区中。据不完全统计 ,六堡茶的生产遍及桂、湘、粤三省 (区 )的六十多个县 ,以广西苍梧县六堡乡所产的品质优异 ,最负盛名 ,故因地而得名。建国以来 ,因红茶和花茶的生产发展 ,广西很多原生产六堡茶的县改制红茶或绿茶 ,现产区有苍梧、贺州、横县、罗城、兴安、资源等地。苍梧县地处桂东南 ,北回归线贯于县境 ,属亚热带气候。六堡乡位于苍梧…  相似文献   

3.
广西特产—六堡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锦泉 《茶业通报》1999,21(4):31-31
六堡茶以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生产历史悠久,远在唐代已有生产,产销量大,属我国特有的茶类—黑茶;广西六堡毛茶现全部集中到广西梧州茶厂加工,年产量1000~1500t,该茶精制成品分为竹笠装紧压六堡茶,散装六堡条茶(或称陈茶)。六堡茶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是主要出口商品,主销东南亚各国以及港澳地区、日本、美国、南朝鲜等。六堡茶有清暑祛湿、明目健心、帮助消化、减肥除腻、利尿解毒等功效。六堡毛茶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粗壮、色泽黑褐光润、内质汤色红黄、香气醇厚并带有松烟气、滋味浓醇爽口、叶…  相似文献   

4.
六堡茶的理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六堡茶散茶和砖茶(2006年产)的主要功能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光谱学特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及色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六堡茶的理化特性,六堡茶散茶和砖茶的主要化学功能成分分析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9.81±0.073)和(2.37±0.011)mg/g,未检测出茶氨酸;水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8.45±1.03)和(47.55±1.19)mg/g;游离蛋白质含量为13.28±0.53)和(11.41±1.71)mg/g;没食子酸含量分别为:(4.24±0.063)和(2.37±0.011)mg/g;咖啡碱含量分别为:(28.30±0.10)和(29.28±0.059)mg/g;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31.09±8.41)和(95.61±0.58)mg/g,儿茶素类单体分别有8和7种检出,并分析了其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335.68±9.22)和(305.22±7.76)mg/g。用L*a*b*表色系分析了六堡茶和普洱茶茶汤的色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六堡茶茶汤在205nm和272nm处近有特征吸收峰。得出结论:六堡茶的理化特性呈现典型的黑茶特征。  相似文献   

5.
茶坯即用于窨制花茶的烘青绿茶原料,在各种精制茶的加工中要根据各种茶类的要求进行加工。本文对常规的茶坯加工程序作了论述,同时对各个加工工艺中的生产成本作了计算。结果可供一般茶厂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选育适制六堡茶优良茶树品种的速度,笔者从六堡茶品质特点及其形成机理着手,探索、分析、研究广西历史上制作六堡茶茶树品种与六堡茶品质相关性较大的遗传标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茶树品种鲜叶中茶多酚含量为28.77%~34.94%、氨基酸含量为2.83%~3.83%、水浸出物含量为42.65%~46.83%,叶片厚224.6~404.7μm,叶片海绵组织厚130.7~201.0μm;茶树外部形态多为小乔木型大叶种或灌木型中叶种。由此可见,适制六堡茶的茶树品种要求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等含量较高,叶片厚度及海绵组织厚度较大,一般以小乔木型大叶种为好。该结果为尝试用遗传标记指标参数来进一步选择适制六堡茶优良品种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加快选育种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我场现有茶园6.400亩,3个制茶厂,1个加工厂,加工厂有各种机械18台,每年承担1万担切细红毛茶加工出口任务。历年来,采用老的技术措施,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平均日产鞋30~40担,月产量仅800~1,000担,以致每年有跨年度毛茶3,000~4,000担,影响茶叶品质,减少了经济收入。今年根据本场具体情况,对切细毛茶加工技术进行了改革,经过一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操作简化,流程缩短,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加工出口红茶10.265担,制率比去年提高2%,收入比去年增加10.2%。新的操作流程分:筛分、复火、拣梗、分撩、付茶处理五个组成部分。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重外形的外销眉茶,要求外形条索紧直,有锋苗,不宜短钝。眉茶毛茶、又叫炒青,其外形优劣直接影响成品茶的质量。另外,炒青条索弯曲,精制加工时工艺繁复,功效低,也容易走科;同时,在多次切断过程中,不但碎茶增加、降低制率,而且成茶的条索也较短钝,缺少锋苗。为此我们近年来对眉茶初制技术及机具作了一些改革,取得较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红毛茶加工虽不能改变其内在品质,但可以起到整饰外形,分明优次,剔除劣异,提高净度,调剂品质,匀整美观的作用。同时通过认真细致地拼配,合理取料,提高色、香、味,可以充分发挥毛茶的经济价值。因此,毛茶加工是提高茶叶质量的关键。如何搞好毛茶加工,根据我的体会,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好“三关”:首先是把好“毛茶定级归堆关”。这是毛茶加工基础中的基础,是“三关”中最主要的一关。根据各级加工统一标准样的要求,制订定级归堆参考样。对进厂毛茶,逐袋扦取具有代表性的茶样,以內质为主,结合外形,按条索、嫩度、峰苗、  相似文献   

10.
毛茶加工从投料到均拼为半成品,成品之前,其正在加工的茶叶统称为在制品。在制品的处理是以改变毛茶的物理性状为主,改变化学性状为辅。因为茶叶的外形好坏与内质呈正相关,一般说外形好,内质相应也就好,所以在设计筛路时主要是从整理和改变毛茶的几何形状为基本出发点,以期生产出各种花色等级成品茶。绿毛茶加工筛路基本上为六大作业组成即:筛分、切断与轧碎、风选、拣剔、干燥、拼配匀堆。从在制品的处理程序和方法来看,在保证产品符合标准样水平的基础上,筛路越简单越好,这样既可减少碎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为机械化联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三中全会以来,我省从八○年调整茶叶生产政策、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调动了茶农生产积极性。近几年我县茶叶产量每年以15%左右的幅度递增,收购计划连年超额完成,八二年收购实绩达40943担,是历史上的最好水平。收购站点和评茶员分别从七四年十六个和十六人,到八二年已增加到三十个收购站点和三十三名评茶员。评茶人员已形成三个梯队:五十年代评茶员多已古稀高龄,除退休外,坚持工作者为数很少;六十年代评茶员是目前收购工作的主力军;七十年代的评茶员(包括实习评茶员)已挑起了评茶的重担和  相似文献   

12.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7):2410-2418
六堡茶是中国名茶之一,但针对其原产地野生茶树资源遗传评价与保护研究一直未予足够重视。本研究以六堡茶原产地广西六堡镇及其周边区域的10株野生古茶树和35株子代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19个EST-SSR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个位点上检测出4.16个等位基因(Na),其中84.21%的SSR位点显示出较高的多态性水平(PIC0.5);古茶树和子代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42和3.6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60和2.54,平均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52与0.3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分别为0.60与0.55,Nei分别为0.56和0.53,总体上子代遗传多样性略低于亲本群体。六堡茶古茶树按照Nei's遗传距离可分为4组。针对古茶树的Mantel检验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2=0.022, p=0.328),表明其不存在明显的空间结构,可能受到较强的人为干扰;古茶树扦插存活率与母树基因杂合度相关性不显著(r~2=0.39, p=0.052),但有随着遗传多样性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烘青初制中各相关因子的分析和试验对比,初步得出一套解决当前云南大叶种大宗烘青毛茶普遍存在的色泽偏暗、滋味浓涩等缺陷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4.
千百年来,我国中医一直把鹿茸用作一种补肾壮阳的补益药和有效的补血药。近代科学研究进一步证明,鹿茸具有调整机体新陈代谢、抗衰老、抗疲劳以及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胃肠分泌,增强肌力等作用,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材。刚采摘的新鲜鹿茸含水量较高,又富含蛋白质,如不及时加工,就会腐烂变质而失去医疗保健作用。加工的技术水平将直接关系到鹿茸的质量和养鹿业的经济效益。传统的加工方法主要采用沸水煮炸,结合电烤箱烘烤的方式进行操作,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现代微波技术、远红外技术和…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茶植苗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飞 《贵州茶叶》2003,31(3):14-14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应山县竹叶青茶以其叶扁、芽尖、叶芽分离、形似竹叶;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清香持久;汤色黄绿锃亮、滋味醇和,回甘生津;叶底嫩绿匀整的独有特色,获1985年孝感地区第四届茶叶评比新产品刨新奖。目前产品已在湖北市场打开销路。竹叶青茶选料  相似文献   

17.
郑连森 《茶业通报》1995,17(1):45-46
毛茶审评杂谈郑连森(浙江金华茶厂)毛茶审评工作不论什么时期,什么收茶单位,都要聘用评茶者.一、昔今评茶人员的称谓在旧社会对评茶者称呼各地亦有所不同,如三十年代杭州江干是苏、浙、皖、赣四省茶商集散地,规模较大的茶行,称为行官.他有生杀之权,有判断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牛蒡茶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蒡为多年生草本药食两用蔬菜,原产于北欧、西伯利亚和我国北部地区。牛蒡的根为直根,圆柱形,根系长短因品种而异,一般为40cm~100cm,根系粗,近于黄褐色,肉质为灰白色,但暴露在空气中会由灰白色转为褐色。近年来,人们对牛蒡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其富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矿物质与氨基酸,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茶业面临着应从重数量转到重质量的新情况下,进行茶叶价格问题的研究,掌握茶叶价格对生产与销售发生影响的信息,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来规划自己的行动,这样,就有可能促使茶业经济在国家计划要求的轨道上迅速发展。否则,我们不能从茶叶价格的脉搏中了解它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长期下去,就会受价值规律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