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本文以陕西省神木市为研究区域,以农村居民点图斑为评价单元,确定了高程、人均纯收入、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等10个参评因子并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运用Arc GIS软件的坡度分析、水文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析,对各参评因子分等赋值,建立起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各评价单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模型。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将神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划分为最高适宜级、高适宜级、中适宜级、低适宜级和不适宜级5个级别,得出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等级及分布,并将评价对象分为搬迁型、集聚型和发展型,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适用于庐州公园的生态敏感度评价模型,介绍了模型中因子选择、因子获取及因子赋值的方法以及综合各因子评价的技术实现手段,提出了不同生态敏感度区域的对应规划策略,指出了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处于早期失效期的新建长输天然气管道风险分布规律,根据新建长输天然气管道的特点,将管道易损性影响因素归纳为4大类一级评价因子,即第三方破坏、施工遗留问题、管理缺陷、设计与误操作,并将一级评价因子进一步细分为23项二级评价因子,从而建立了多层次的新建长输天然气管道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克服传统权重赋值方法不考虑评价因子指标差异性的弊端,利用熵权赋值理论建立了适用于新建长输天然气管道的易损性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消除评价因子赋权过程中主观因素的不利影响,定量反映各评价因子的相互作用及指标取值差异性对管道易损性评价结果的综合影响。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河南省洛阳烤烟种植区各项肥力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各评价因子对肥力的隶属函数,计算各个肥力评价因素的评分,最后用指数和法求出各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值,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划分土壤肥力等级,并分级统计其面积。应用ArcView绘制河南省洛阳植烟田土壤肥力适宜性状况图。结果表明,洛阳、伊川、宜阳一带为适宜区,最适宜的区域分布在孟津、偃师、新安一带,而汝阳和洛宁一带为次适宜区。文章还建立了植烟田施肥推荐支持决策系统,该系统具有生成大尺度下地理信息土壤肥力分布图、分析土壤肥力资源、提供施肥咨询与配方推荐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代表性、生态稳定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7项指标建立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各单项指标赋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结果表明,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很好,保护价值很高,综合评价指数为0.895 3。最后分析了保护区目前所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为例,基于ArcGIS和SPSS软件,对影响新和县耕地综合质量的所有评价单元进行空间属性赋值。采用了特尔斐法及文献阅读法来赋值影响新和县耕地综合质量各评价因素的权重。通过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耕地减少率与距离因素的4种关系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新和县各区位因素、各乡(镇)耕地立地条件的优劣状况。在LESA计算方法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分析了新和县耕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耕地自然质量优劣。最后,根据计算值,将新和县耕地分为4个等级,3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土壤养分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平价模型进行土壤养分的评价。结果表明,这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因子的定量化方面更为加准确和可靠,所获得的评价单元的最终评价值。不仅能反映各单元之间的相对级别,而且也可直接反映出各单元的绝对等级。这一方法也可用于土壤质量等其它自然环境因素的定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后备资源是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研究其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状况,结合实际,初选评价因子通过逐步判别法筛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因子的分级分值,采用特尔斐法与熵权法确定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因素的权重.然后基于GIS技术,根据评价图斑的属性数据,结合评价体系,确定每个评价单元各个因子的得分,再通过指数加权模型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总得分,确定各单元的潜力等级.  相似文献   

9.
应用RS及GIS进行林业局森林火险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经过数字图象处理的TM图象,进行森林火险因子的各种空间数据采集;结合地面调查和实验,编制了森林资源分布图、森林可燃物燃烧性分布图、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图、人口密度图、道路网密度图和森林火灾发生率六种专题图.应用GIS空间数据库管理中的图象叠加、自然属性库进行分类,在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知识的计算程序系统,模拟森林火险领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甘肃省迭部林业局森林火险等级分为四级,即Ⅰ级高火险区,Ⅱ级火险区,Ⅲ级一般火险区,Ⅳ级低火险区.再以林业局为总体,各自然沟系作为总体评价单元,用小班火险等级加权平均计算面积、沟系的平均火险等级及林业局的平均火险等级  相似文献   

10.
模糊数学法在棉花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花新品种的纤维品质、产量构成、早熟性和抗病性4个方面的14个性状为评价单元,选用适当的隶属函数对评价因子进行描述,并赋予各因子合适的权重,对各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与主持单位专家评议处理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张琰  张淼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145-148
选取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代表性、生态稳定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程度等7项指标,建立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各单项指标赋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得出综合评价指数为0.8523,表明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保护价值较高。最后分析了保护区目前所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北辰区耕地地力评价基础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天津市北辰区为例,详细介绍了进行耕地地力评价所需基础数据的处理过程,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图件的配准、数字化以及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的制作与赋值。  相似文献   

13.
刘昭  高敏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201-202
选用新疆吐鲁番市农用地的2518个单元,在DPS统计软件的支持下,用灰色关联分析[1]确定产量与各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值,并结合专家的意见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用指数和法确定其得分,然后用聚类分析进行农用地适应性评价,评价出宜农用地的各适应等级。  相似文献   

14.
乡镇级土地资源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评价是在土地资源详查以后需开展的一项工作。为了更好地评价乡、镇等基层单位的土地质量,为当前生产和科学种田服务,本文在评价时先将组成土地的各个因子区分为诊断因子和质量因子,通过诊断因子合理组合成质量因子,按各因子对土地质量影响的轻重主次确定其权重,求算其指数。然后,将指数加权综合得各土地评价单元的综合指数,按综合指数的大小划分土地质量等级。这项工作虽较繁琐,但评价结果能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5.
以丽江古城桥梁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30个桥梁景观单元进行景观美学评价。通过景观评价得出直观视觉与感性形态的综合影响因素,提出相应优化建议,提升丽江古城桥梁景观的美学质量,为丽江古城桥梁旅游路线开发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与借鉴。综合运用美景度评价法与语义分析法,构建桥梁景观评价体系,得出影响桥梁景观公众审美偏好的主要因素为植被覆盖率、视野开阔度、环境共生性、桥梁个性度、生态因子、认知因子;根据各桥梁景观单元综合评价得分高低,分析评价者对各景观单元喜好度,提升整体景观美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试用指数法对草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摘要:这是一种定量分析评价的方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减少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价工作更科学和切合实际. 草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因素很多,而且量纲不同,没有可比性。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需将以性状特征表示的评价因子数量化,使各评价因子之间的不同计量单元无量纲化,具有可比性,然后再进行指数运算,评定出草地评价单元的综合质量等级来。  相似文献   

17.
在对国内外适宜性评价理论、方法和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针对琼海市特殊的地理条件,综合考虑各因子对胡椒生长的影响,以GIS为技术平台,进行了琼海市胡椒适宜性评价研究,为指导胡椒种植区划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胡椒生长与生态条件的关系,并结合琼海市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琼海市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选取了气温、风速、海拔、坡度、土质、pH、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和灌溉条件11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同时引入了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赋值,并构建了胡椒适宜性评价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开展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土地利用布局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为例,基于土地自然资源、土地生态环境2个子系统构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Map GIS软件提取评价因子的基础数据;其次,采用AHP确定权重,并应用多因素加权和法计算154个评价单元的土地自然环境质量综合分值;再次,运用频率直方图将大化县自然环境质量划分为3个等级,并绘制其空间分布图;最后,通过叠加地貌图分析得出,空间分布图与大化县地貌形态基本吻合;可将大化县划分为4个管制区,分别为东北高峰丛洼地禁止区、中部中峰丛洼地优化区、西北丘陵山地控制区、东南峰林谷地协调区,并针对各区提出土地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低效园地山坡地开发整理为耕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缓解人地矛盾,选取了坡度、土壤、水源、交通等6个评价因子,建立评价体系,在MAPGIS软件支持下编制各评价因子图件,进行各因子图叠加,生成评价单元图,并采用多因素综合法对英德市一定范围的低效园地山坡地进行了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评价的13524.04hm2低效园地山坡地中,当前宜耕的占63.48%,为8585.06hm2,其中园地为610.22hm2,山坡地为7974.84hm2。  相似文献   

20.
土地定级评价研究是进行地价评估的重要基础,结合乌苏市的实际情况,运用特尔非法确定了研究乌苏市的定级因素、因子以及权重,充分利用MAP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计算了各因素、因子的分值和土地定级单元的分值,依据定级单元分值对土地级别进行了初步划分;按照规程要求对土地界别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