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介绍了棒菜—马铃薯—露地西瓜/春玉米高效栽培技术,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棒菜、马铃薯、西瓜、春玉米的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种植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总结夏秋辣椒—秋芹菜—春生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夏秋辣椒、秋芹菜、春生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蒙城砂姜黑土试验区小麦—菜—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蒙城砂姜黑土试验区种植结构现状 ,对 5种小麦—菜—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与粮—粮种植模式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 :5种小麦—菜—菜高效种植模式具有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 ,其经济效益也都比粮粮种植模式好。从稳定粮食生产和试区农业持续发展方面讲 ,5种粮经种植模式都有一定的推广价值。通过比较提出其栽培模式 ,为同类型农区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番茄—菜秧—莴笋—青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华 《现代农业科技》2011,(18):135+137
介绍了番茄—菜秧―莴笋―青菜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番茄、菜秧、莴笋、青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农户提高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大棚甜瓜—苦瓜—毛毛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的设施条件、茬口安排,总结各种作物的栽培技术,以提高效益,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农民以种植烟叶、水稻、蔬菜(莴苣)及柑橘为主,多年来推广烟—稻—菜栽培模式效益显著,重点介绍了烟后稻和稻后菜(莴苣)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蕹菜—菜苜蓿水旱轮作生态模式结合绿肥翻压还田,具有减缓连作障碍等生态作用。本文介绍了水蕹菜—菜苜蓿水旱轮作生态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水蕹菜、菜苜蓿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设施松花菜—大白菜—芹菜—西兰花高效种植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松花菜、大白菜、芹菜、西兰花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推广应用该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南京地区春丝瓜—秋番茄—冬青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介绍了该模式下春丝瓜、秋番茄、冬青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水蕹菜—菜苜蓿水旱轮作生态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水蕹菜、菜苜蓿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棒菜—马铃薯—露地西瓜/春玉米高效栽培技术,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棒菜、马铃薯、西瓜、春玉米的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种植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南方亚热带春花生—晚稻—菜椒耕作制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永庆村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鱼腥草—宽叶青菜—白菜花一年多茬高产栽培技术,本文简要介绍几种作物的品种选择、茬口安排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从生产实际出发,介绍稻菜水旱轮作模式的特点、优势及技术要点,为推广稻—菜—菜轮作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藉河川道地块大多为水浇地,为了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示范推广了粮—菜—粮、菜—粮—菜、菜—菜—菜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给大家介绍一种耕作马铃薯—玉米—大豆模式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贝母/春玉米—夏阳菜种植模式,介绍了该模式下贝母、春玉米、夏阳莱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芡实、菜用蚕豆是深受苏州人民喜爱的时令食品,进行芡实-菜用蚕豆水旱轮作栽培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兼有生态观赏效益。总结了此两种作物水旱轮作的具体栽培技术,包括种植模式、模式特点,效益、芡实栽培技术、菜用蚕豆栽培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望谟县菜—稻—菜一年三熟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望谟县一年三熟菜—稻—菜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陈佳祥  赖德才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227-227,231
菜-稻-菜高产栽培技术是清流县在实施三明市政府组织的全市粮钱丰收竞赛活动中总结出来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种植模式,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介绍了菜-稻-菜高产栽培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丁捷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07-107
介绍了西吉县西芹-西芹-秋延后小叶菜设施栽培模式,并介绍了该模式下西芹、小叶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