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义  汪以 《植物检疫》1999,13(3):28-29
小麦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graminis引起的病害,是我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受侵小麦常因种子根、地下茎及次生根受侵害腐解而导致植株矮小、粒小、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枯白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  相似文献   

2.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全蚀病是土传病害,分布很广,在许多地区成为毁灭性病害.尚未发现抗病品种,也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70年代此病曾在山东胶东地区发生,损失严重。近年来,宁夏、山东、甘肃、内蒙、河北等省(区)许多地区又反映小麦根部病害逐年加重,但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病原种类不清,对小麦全蚀病的为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87—1990年,作者对宁夏和山东等地小麦根腐,特别是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主要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麦根病又名抽死秧、白穗病,是由全蚀病菌、镰刀菌属真菌及离蠕孢属真菌混合侵染的土传病害。造成成片小麦死苗及后期白穗,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是防治难度较大,严重影响北方小麦产量的病害之一。一、田间症状小麦根病包括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苗期不明...  相似文献   

4.
李善奎 《植物医生》2010,23(6):48-49
针对小麦全蚀病的危险性,分析其发生为害加重的原因,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提出了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工程菌荧光93防治小麦全蚀病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7.
 玉米全蚀病是辽宁近年发现的重要玉米病害。该病在辽宁发生面积较广,局部地区危害严重。罹病植株一般早衰20天左右,是导致玉米早衰减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庆臣 《植物医生》1999,12(4):9-10
近年小麦根病在我县日趋严重。据调查全县病株率约40%~60%左右,高的达90%以上。每年产量损失10%~30%。我县小麦根病主要是指纹枯病、根腐病和全蚀病。这几种病害发生在茎基部和根部,植株花杆、烂茎、形成白穗,造成减产。阳谷县根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1.土壤菌源丰富:小麦、玉米等作物收获后,根茬多留在土壤中,致使菌量逐年增多。另外,农民习惯于用根茬、麦糠沤制土粪,其上的病菌潜存于土粪中带入土壤。又因我县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连作田杂草多、寄主广泛,土壤中病菌量大面广。如遇适宜环境条件,即可…  相似文献   

9.
丙环唑防治小麦全蚀病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者通过对11种杀菌剂室内外研究,从中筛选出丙环唑(Propiconazole)防治小麦全蚀病(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效果显著;不同剂量试验结果,用25%丙环唑乳油按种重0.1%—0.2%拌种比较经济有效;不同施药方法中,丙环唑按种重0.1%—0.2%拌种或0.1%拌闷种防病效果优于浸种、茎叶喷雾;通过持效期、作用方式和药害试验证明,丙环唑用量低,持效期较长,以保护作用为主,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上述用量范围内对小麦安全。大田防治示范结果,用25%丙环唑按种重0.2%拌种,控制白穗效果达90.70%以上,每ha平均增产1194.45kg,保产效果达32.35%,为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治提供了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丙环唑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丙环唑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盛秀兰,胥昕,金秀琳赵继龙杨天军(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兰州730070)(甘肃省永昌县农技中心)(甘肃省景泰县植保站)小麦全蚀病(GaeumannomycesgraminisVar.tritici)是甘肃小麦产区主要病害之...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而且带赤霉病病菌的小麦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会中毒,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总结了小麦赤霉病的症状与发生规律、发病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郓城县梨树种植面积扩大,已成为农业支柱产业,但梨褐斑病发生严重,对梨树生产构成较大威胁。为提高梨树褐斑病的防治技术水平,促进梨产品的无公害生产,介绍梨褐斑病发病规律,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麦纹枯病(Pellicularia gramineum Ikata et Matsmura)是一种土传病害.在我国各麦区均有发生.近年来,该病在我市发生逐年加重,特别是小麦-水稻、小麦-玉米连作田发病面积大、为害重.一般田块病株率40%~70%,减产10%~20%.重病地病株率100%,减产达30%以上.目前小麦纹枯病已上升为我市春季麦田一大病害,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认识和掌握小麦纹枯病的发病因素及防治对策,对提高小麦的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2005年在河南濮阳发生面积达到1.4万hm^2,文章通过对其分布范围、发生特点、为害规律的阐述,结合濮阳市近年来的各项研究,提出了适宜于本地区的小麦吸浆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杀菌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防治小麦全蚀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对多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效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硅噻菌胺和苯醚甲环唑在推荐浓度下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小麦出苗、苗高没有显著影响;咯菌腈的防效与苯醚甲环唑相似,但对小麦出苗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其他几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防治效果、对小麦安全性以及抗药性治理方面综合考虑,将硅噻菌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等交替或混合使用是防治小麦全蚀病比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小麦不同品种、不同耕作方式以及肥力增补等非药剂处理技术防控小麦全蚀病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全蚀病发生程度及产量因素均受不同农艺措施的影响。同一病区,小麦品种间病害发生时间早晚差异不大,发生程度有较大差异。众麦1号和淮麦22表现出明显抗(耐)性;采取不同农艺措施,均有推迟发生时间、减轻发生程度的效果,尤以深耕加增施有机肥和采取综合处理措施之防效较为显著,植株抗病性较强,长势健壮,产量表现较高。单一深耕效果次之,增磷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襄州区小麦全蚀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用30 mL 12.5%硅噻菌胺FS拌10 kg小麦种子,能有效预防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白穗率防效94.9%,单产499.8 kg/667m2,效果显著优于苯醚甲环唑、咯菌腈、五氯硝基苯、腈菌唑、戊唑醇、萎锈灵等药剂和生石灰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6a的研究资料,探讨了嘉祥县小麦叶枯病的病原及其发生规律。初步明确影响本地区叶枯病发生流行的气象因子,主要有相对湿度、温度、降水量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