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乡村民俗节庆活动的差异性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源泉,是吸引乡村旅游者的核心旅游资源。目前,体验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并已广泛地影响着旅游消费,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必须加强乡村旅游与民俗节庆活动的融合发展,以形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乡村节庆旅游和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产生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乡村节庆旅游作为新型的乡村旅游形式,与乡村旅游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乡村节庆旅游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弥补了乡村旅游"淡季"需求的不足,提升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而且拓宽了乡村旅游的产品线,为乡村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的节庆活动是展示农业文明和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发展乡村旅游、繁荣农村经济的助推器,开发乡村旅游客源市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创意和策划乡村节庆活动。  相似文献   

4.
乡村文化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81-19282,19286
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解读乡村旅游的涵义以及深入分析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乡村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举办富有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氛围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乡村旅游节庆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旅游资源以其独特性、体验性、深度性等特性也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从乡村旅游角度出发,以乡村旅游节庆为研究对象,并以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螃蟹节为个案研究,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定量与定性分析,对乡村旅游节庆的效应,包括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等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固城湖螃蟹节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南京乡村旅游节庆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乡村节庆旅游也越来越流行。乡村节庆旅游不仅为旅游业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指出了乡村节庆旅游应具有的性质,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发展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具有关联带动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能够有效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对乡村“三产”融合、生态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基层综合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有突出作用。青海省湟源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便利的交通条件,近年来以“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为理念,以“全域全季全时”旅游格局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走出了一条依托生态、挖掘资源、发展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分析总结湟源县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作用,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对青海省其他县(区)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新思路,具有一定示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黔西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提供参考,分析了黔西南州乡村旅游发展和民族节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民族节庆发展可通过规划设计、政府主导、项目扶持、示范带动、人才培养等措施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9.
王立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84-11086
突破传统的研究视角,以上海6个郊区(县)乡村旅游地为例,基于生态位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构建衡量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位评价体系,运用评价模型对乡村旅游生态位的指标进行评价,最后以测评结果为基础,对上海郊区(县)乡村旅游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胜利之后的首要问题是防止返贫。发展乡村旅游是已脱贫地区防止返贫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乡村旅游减贫效率是研究乡村旅游防止返贫模式的重要指标。为了巩固上饶市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选取上饶市的婺源、玉山、万年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县为研究对象,进行上饶市乡村旅游减贫效率研究。通过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上述三县2015—2019年的乡村旅游减贫效率进行测算,并使用Malmquist 指数测算其乡村旅游减贫效率变化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婺源县、玉山县、万年县乡村减贫综合效率分别为成长型、潜力型、能力不足型。婺源县乡村旅游减贫综合效率均值达到DEA有效,玉山县乡村旅游减贫综合效率在DEA有效和DEA无效之间浮动,万年县乡村旅游减贫综合效率未达到DEA有效。  相似文献   

11.
旅游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之一,旅游扶贫效率是衡量旅游扶贫工作的核心指标,旅游经济强度是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者彼此关联性对于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湖北大别山区16个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2011至2017年各县(区)旅游扶贫效率,并通过修正传统引力模型,构建各县(区)旅游强度关系矩阵,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16个县(区)2017年旅游经济强度空间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大别山区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均值0.776),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县(区)之间旅游联系强度较弱,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网络密度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格局,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连接密度较低,联系不够紧密,旅游经济联系地域空间格局分为东南,西北和中部三个主要派系。旅游扶贫效率与旅游经济强度呈现负相关性,边缘区旅游扶贫效率远比核心区旅游扶贫效率高,具体呈现高效率高强度、高效率低强度、低效率低强度、低效率高强度四种模式。提高旅游扶贫效率,优化旅游扶贫和旅游发展之间内生关系是当务之急,从改进旅游扶贫手段,优化扶贫管理模式;科学把握旅游规模,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加强旅游经济联系,提升旅游扶贫效率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优化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本研究以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POI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利用标准差椭圆、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以及核密度估计分析等方法,研究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结果表明,蓟州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出三大特性,即景区依赖性、集聚性和向心性,以“一片区,两个增长极”的空间集聚格局为主,总体特征表现为北部密度高、南部密度低。各类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具有差异性: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于蓟州区西部与北部,以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吸引物形成集聚格局,并通过极化效应推动乡村旅游资源在集聚区内进一步增加;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蓟州区中部与西部,呈现出以增长极为主的空间集聚格局。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格局是基于自然本底因素形成,并受到社会经济和客源吸引潜力因素的共同驱动,影响因素按解释能力从高到低分别为海拔高度(0.81)、A级旅游景区数量(0.68)、旅游发展政策(0.55)、旅游收入(0.53)。自然本底奠定了空间集聚的资源基...  相似文献   

13.
运用昂普(RMP)分析理论,对临沂市乡村旅游资源、市场及产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临沂市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的五大策略:田园型旅游、复古型旅游、生态型旅游、休闲度假型旅游、民俗节庆型旅游。旨在有效整合旅游资源,促进临沂市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盛晓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07-1609,1636
为进一步提升苏州乡村旅游品牌、提高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通过对苏州乡村旅游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从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行为特征方面分析了苏州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并就苏州乡村旅游地的景区管理、交通条件、住宿条件、卫生条件、物价、基础设施、导游服务、饮食特色、休闲活动9个方面进行了服务项目重要性及游客满意度调查,并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对策。强调应准确定位乡村旅游市场,以苏州本地客源市场为主体,以城市中产和上层市场为重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构建主体文化村,创新传统节庆活动;以整合营销理念进行市场推广,整合广告、公关等营销渠道,加强乡村旅游网络营销。  相似文献   

15.
刘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9):105-106,110
从目前各地节庆项目的举办情况出发,分析了成都发展旅游节庆项目的优势,探讨了部分节庆活动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操作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挖掘文化、注重调研、整合资源、适度引导和加强宣传等方面提出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台江县是一个苗族人口占97.80%的民族县,民族旅游文化浓郁,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原生态旅游胜地。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为把苗族文化推向市场,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节庆庆典工作,但是由于经济、交通、宣传等方面的原因,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出现滞后现象,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浙江省长兴县紧紧围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办节方式,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宗旨,按照农业七大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立足生态特色、乡村特色,结合农产品生产季节,相继推出了梅花节、桃花节、河蟹节、樱桃节、银杏节等一系列农事节庆活动,逐步形成了"一乡一节、一品一节、一月一节"的农事节庆活动,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互促共赢的乡村农事节庆旅游  相似文献   

18.
基于乡村旅游多元影响效应的花卉旅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卉旅游是乡村旅游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在乡村旅游多元影响效应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旅游文化、产品结构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讨论了花卉旅游开发的基本内容,分析了乡村区域花卉旅游发展在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与传统乡村旅游影响效应的关系,认为适度开发花卉旅游是避免和消除部分乡村旅游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节庆活动对旅游地的影响及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节庆活动旅游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从节庆活动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了节庆活动对旅游地的影响,并针对目前的旅游节庆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利于节庆旅游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引入边缘效应理论,界定了乡村旅游规划中边缘区与边缘效应的概念、内涵,指出乡村旅游规划应重视边缘效应,并以临潼区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为例,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次深入探讨了乡村旅游规划中边缘效应的挖掘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