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农村工作始终是我国关系全局、意义重大的战略性工作,而种业在各项农业农村工作中则居于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什么是"粮食安全"什么是真正的粮食安全?这不在于粮食是由谁来生产和供应,而是我们的粮食生产和供应能不能满足中国人粮食消费的需求,能不能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超 《北京农业》2009,(9):14-14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本。我国涉及民生的种子产业正在迎来外资入侵。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称,目前已有70家外资种业公司进入中国,我国种业正遭遇灭顶之灾。从2000年《种子法》颁布之后,我国种业开始了市场化进程。但开放后,由于国内上万家种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子企业,结果跨国公司大量涌入,严重挤压了国内种子企业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大家都知道种子是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种业是农业基础性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战略性的产业、一个公共事业。种子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我们用占世界9%的耕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针对我国种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遭遇洋品牌强势渗透的困扰,中农资源明确了进一步完善"两杂"作物种业布局、加快整合科研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据透露,中农资源将积极寻找可被收购的优质种质资源,未来的重点品种将是杂交玉米。中农资源是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农发)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综合性、国际化的从事农业的中央企业,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的号召,斥资逾10亿元,以中农资源为操作平台,专业发展种子产业。在今年年初,整合河南省洛阳农林科学院玉米、小麦优质科研  相似文献   

6.
<正>"民以食为天",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确保粮食安全后,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而在这其中,种子安全将成为支持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强心剂。就此,光明网记者采访了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肖层林教授。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把种子牢牢抓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且不可代替的生态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被誉为种业界"奥林匹克"的2014世界种子大会在京举行,大会期间,我国种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再次引起业内专家关注。当前,我国种业市场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哪些制约?从"种业大国"迈向"种业强国"还有多远?种业大国且行且近:2015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种业市场5月的北京,骄阳似火,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的蔬菜培植大棚里,西瓜、甜瓜、西葫芦、茄子,  相似文献   

8.
加强种业科技创新 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种子企业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育种资源和高端人才不足,良种繁育基地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抵御灾害能力较低,种子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比较落后,与国际大型种业公司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2011,(1):53-53
为增强我国种业竞争实力,在农业部的倡议下,中国种业知识产权联盟于2010年11月3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农业新增50亿千克粮食生产能力和发展10大特色效益农业的新任务给种业提出了新要求。近日从四川省种子工作会议上获悉,该省力争到2012年培育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大型种业集团5~8家,全面提升种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种业振兴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进中国种业振兴以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坚持大国土观与大食物观,在动态发展格局下解决种业的“卡脖子”问题,在协同发展思路下重视种业振兴的必要匹配条件,在国际竞争与合作视野下拓展种业振兴的发展空间。本文从粮食安全决定因素及其优先序的角度揭示了种业振兴的基础性、关键性与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回顾中国种业发展的历程,厘清了种业振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在新的粮食安全格局下,解析大食物观下种业振兴的内涵与面临的挑战,对未来中国种业振兴的健康良序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我国第一只市场化运作、首期规模达15亿元的现代种业基金正式在京成立。基金将重点支持具有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种业发展和种质资源创新,对于实现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种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弱、小、散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近段时间,不少媒体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我国种业市场的规模已由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50亿元左右,专家预计,随着种子商品化率的提高,未来潜在市场总额将达到900亿元。树大招风。中国种业巨大的潜在市场,着实诱惑了不少国际种企来华谋生。据统计,目前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农业》2012,(2):7-10
正"洋种子"来势汹汹,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资源和技术,也给国内种业敲响了警钟。现象—"洋种子"抢滩中国市场山东:"洋种子"价格高昂却畅销山东省寿光种植户董继宗在种了几年蔬菜大棚后发现,使用国产种子的大棚产量不高,种出来的番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种业遭遇外资企业侵入面临重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粮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种业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保持国家对种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从2000年《种子法》颁布之后,我国种业开始了市场化进程。种业市场化对促进种子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结  相似文献   

16.
品种改良将成为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手段 就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而言,其首要的功能就是增加作物产量。美国Darrah对美国衣阿华州南部玉米杂交种实验资料分析结果认为,1931~1982年间,品种改良在各种增产因素中的贡献率占33%。1966~1998年我国稻谷产量由9839万吨增加到20100万吨,  相似文献   

17.
<正>位于北京东部的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发展迅猛,目前已吸引了30余家中外知名种子企业进驻。北京正力图将它打造成中国的"种业硅谷"。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规划面积3万亩。世界排名第四的种子企业法国利马格兰种业和北京德农种业、垦丰种业等30余家企业,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通州试验站、中国农科院通州院区等科研单位相继入驻园区。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中国的市场规模已经由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50亿元左右。孟山都、杜邦、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悉数落户中国,它们看重的正是中国种子市  相似文献   

18.
王磊 《中国农垦》2014,(10):31-34
<正>种业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和粮食安全的关键,随着我国耕地、水等农业基本资源的短缺以及及育种、生产、销售等高端人才的缺乏,仅仅依靠国内市场来对抗跨国种业集团竞争的局面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现代种业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开展全球种子市场布局,加快种业"走出去"步伐,对新时期的中国种业发展显得迫切必要。本文借助国际种子联盟、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海关等发布的相关数据,选取了大田作物、蔬菜、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农业》2011,(2):53
<正>为增强我国种业竞争实力,在农业部的倡议下,中国种业知识产权联盟于2010年11月3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作为国家级种业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中种公司近年来努力推动中国种业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种业发展需确保五项安全中国国内种业对发展的需求是非常渴望的,中国种业发展有五个安全,这五个安全跟中国的种业非常有关系的,首先确保粮食安全,确保质量安全,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能源安全,最后种业要安全,这是国家对种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