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宁麦26具有高产稳产、中强筋品质、中抗赤霉病和成熟期较早的综合优良特性。在参加江苏省淮南地区历年区域试验中,平均全生育期210 d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1号(为目前淮南地区推广品种中最早熟品种)相当或略早;在2012—2014年度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2年平均产量482.6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扬麦11号增产7.10%,增产点次率94.74%,2014—201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52.88 kg/667 m~2,比对照扬麦11号增产6.70%,增产点次率100%;国家长江中下游组2013—2015年2年区试结果,平均产量418.8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5.00%,增产点次率75.7%,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38.2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7.44%,增产点次率100%。各地初步试验(种)和小面积示范结果,一般产量450 kg/667 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500 kg/667 m~2以上;平均容重824 g/L,粗蛋白质含量14.80%,湿面筋含量31.87%,稳定时间10.2 min,硬度指数64.6;抗-中抗赤霉病。适合江苏淮南及江淮中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种植。此外,还阐述了宁麦26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宁麦22在国家长江中下游组2008—2009年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 354.00 kg/hm2,比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4.20%,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3位,增产点次率达73.3%;2011—2012年度,平均产量6 229.50 kg/hm2,比扬麦158增产8.80%,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2位,增产点次率达82.4%;2012—2013年度,国家长江中下游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各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4 940.00 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60%。宁麦22全生育期203~205 d,穗大粒多,籽粒商品性较好,中抗赤霉病,2013年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并定名为宁麦22(国审麦200303)。该品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的苏皖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及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宁麦17具有耐迟播(迟播早发、迟播早熟)的优良特性.在参加江苏省淮南地区历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全生育期207 d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1相当(扬麦11为目前本地区推广品种中最早熟品种).宁麦17在2006-2008年度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量480.51 kg,比对照品种扬麦11增产5.07%,增产点次率80%以上,2008-2009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473.51 kg,比扬麦11增产7.11%,增产点次率100%.各地大面积生产试验示范一般产量均可达500 kg/亩左右.宁麦17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抗赤霉病,中抗-中感纹枯病,白粉病亦较轻.适合江苏淮南及江淮下游地区种植,尤其适合本地区的中晚熟(直播)水稻茬选用.此外,还阐述了宁麦17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早熟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17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麦17在参加2006-2008年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2年合计22个试验点次有18个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增产点次率80%以上,2年平均产量7207.65 kg/hm2,比对照品种扬麦11号(CK)增产5.07%;2008-2009年参加江苏省淮南片生产试验,7个试点产量全部比扬麦11号高,平均产量7 102.65 kg/hm2,比扬麦11号增产7.11%,居4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各地大面积生产的试验示范一般产量均约7 500 kg/hm2.由2006-2008年品质分析结果可知,平均容重816.5 g/L,籽粒蛋白质含量13.28%,湿面筋含量26.5%,面团形成时间3.2 min,品质与对照品种扬麦11号相当.宁麦17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抗赤霉病、中抗-中感纹枯病、白粉病较轻,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小麦品种,前中期生长繁茂而青秀,后期灌浆较快,成熟期较早,适合江苏淮南地区种植,尤其适合本地区的中晚熟(直播)水稻茬选用.  相似文献   

5.
“宁麦9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小麦品系“86-17”作母本、以日本小麦品种“西风”为父本杂交,通过异地多点群体选择法选育而成。1995~1997年江苏省淮南片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24个点次中有17个点次产量位于第1位,平均单产6 643.5 kg/hm2,居10个参试品种之首,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0.7%;在生产试验中产量也居第1位,平均单产6 828.0 kg/hm2,比扬麦158增产5.4%。  相似文献   

6.
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15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宁麦15在参加2005-2007年度国家长江中下游片冬麦组区域试验中,2年共计33点(次)中有24点(次)增产,增产点(次)率达73%,8点减产,1点平产;2年平均产量421.94 kg/667m2,比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4.32%.在2007-2008年度生产试验中,5省8试点7增1减,其中鄂皖苏浙4省7试点中有6试点增产,增产幅度为6.38%~11.0%,1试点减产0.60%,平均产量424.88 kg/667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7.10%;河南信阳试点产量471.70 kg/667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6.79%.各地大面积生产的试验示范一般产量均可达450 kg/667m2左右.2年品质分析结果,籽粒蛋白质含量13.53%/13.42%,湿面筋含量29.7%/29.9%,面团稳定时间5.9 min/4.7 min,品质优于对照品种扬麦158.宁麦15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赤霉病和纹枯病,白粉病也较轻;该品种属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前中期生长较快,成熟期较早,适合长江中下游麦区的苏皖淮南地区,湖北及河南南部部份地区和浙江省中上等肥力地区种植,尤其适合上述地区的中晚熟水稻茬选用.  相似文献   

7.
宁麦14的高产特性及适宜密度和肥料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麦14的高产、稳产性能十分突出,在江苏省淮南地区2003-2006年连续3年区试和生产试验的28点(次)中,平均产量位次均居第一,不仅比对照品种扬麦158或扬麦11增产,而且也比其他所有参试品种增产,平均增产6 706.65~7 319.55 kg/hm2,增产幅度为2.17%~15.83%.该品种的穗、粒、重三因素较协调,一般产量结构为有效穗465万~495万/hm2,不低于对照品种,平均每穗实粒数38粒,比对照品种多2粒,千粒重41~42 g,比对照品种高2~3 g.宁麦14株高适中(85 cm左右),株型较紧凑,耐肥抗倒性较强,根据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较适合密植和较高肥水栽培.本试验区大面积生产上作中高产栽培(6 000 kg/hm2以上),较适宜的基本苗应在225~300万/hm2,相应的肥料运筹为纯氮225万~300 kg/hm2.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镇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麦9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在2008-2009年连续2年江苏省淮南小麦区试中经试点和专家打分评判,田闻表现、后期转色及熟相均为参试品种最佳;产量表现,2年区试19个试点,16点增产,平均产量7 647.9 kg/hm2,比扬麦11号增产5.59%,居参试种首位;2010年度生产试验,8点均增产,平均产量6 488.85 kg/hm2,比扬麦11号增产9.07%,居4个参试种第1位.  相似文献   

9.
一、产量表现2004~2006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小麦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量453.0公斤.比对照扬麦11号略增产;2006~2007年度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424.5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6.1%.  相似文献   

10.
姜晓清 《当代农业》2014,(18):22-23
一、镇麦10号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镇08178",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于2008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2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3.4%,2011~2012年度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苏种 《当代农业》2014,(13):22-23
一、镇麦10号 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镇08178",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于2008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2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3.4%,2011~2012年度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江苏省泰兴市小麦测产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江苏省泰兴市不同小麦品种以及不同乡镇间种植小麦品种的产量情况,在小麦乳熟末期,随机测定了全市21个乡镇310个村9个小麦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并估算了理论产量.结果表明,2009年全市小麦理论产量为6 663.6 kg/hm2,宁麦13和扬麦16产量较高,分别为6 994.5和6 987.5 kg/hm2,比全市平均理论产量分别高26.1%和24.4%,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乡镇间产量变幅为5 435.1~8 404.7 kg/hm2,元竹镇和泰兴镇的理论产量最高,均超过8 250 kg/hm2.全市310个村小麦理论产量分布范围接近于正态分布,扬麦16、宁麦13和华麦2号3个品种在8个村的理论产量均超过9 000 kg/hm2.  相似文献   

13.
金运麦1号出叶快、分蘖早,长势旺盛,生长优势明显,具有耐迟播的优良特性。在参加浙江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全生育期175 d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58(本地区推广品种中较早熟品种)相当;金运麦1号在2014—2015年度浙江省区试中,平均产量5 080.5 kg/hm~2,较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9.40%,增产点次率100.00%;2015—2016年度区试中,平均产量3 806.7 kg/hm~2,较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4.35%,增产点次率71.43%;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结果 ,平均产量5 016 kg/hm~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6.80%,增产点次率100%;金运麦1号连续5年在江苏、浙江省的赤霉病接种保湿鉴定结果 ,均为中抗-抗(MR-R);各地初步试验(种)和小面积示范结果 ,浙江一般产量5 250 kg/hm~2左右;江苏一般产量6 000~6 750 kg/hm~2,高产地区及田块可达7 500 kg/hm~2左右;适合江淮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种植,尤其适合本地区的中晚熟(直播)水稻茬选用。本文中阐述了金运麦1号的选育经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姜晓清 《农家致富》2014,(18):22-23
一、镇麦10号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镇08178”,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于2008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2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3.4%,2011~2012年度增产达显著水平。2012~2013年度参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小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1982-2007年审定的84个小麦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很大,84个小麦品种产量幅度为4 425.75~8 181.15 kg/hm2,平均6 136.44 kg/hm2,与对照品种相比,平均增产6.20%.不同区域类型品种的产量由北向南逐渐递减,淮北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 687.01 kg/hm2,比淮南品种平均高1 227.10 kg/hm2.江苏省小麦产量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6年来年均递增1.4%,淮北品种年均递增0.8%.产量7 500 kg/hm2以上的淮北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600万/hm2左右,穗粒数33粒以上,千粒重43 g以上;淮南品种进展更为显著,产量 6 750 kg/hm2以上的淮南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480万/hm2左右,穗粒数38粒以上,千粒重40 g 以上.  相似文献   

16.
镇麦10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综合抗病性好,2010-2012年参加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容重815.0 g/L,粗蛋白质含量14.3%,湿面筋含量31.3%,稳定时间13.9 min,属于强筋小麦,指标达到GB/T17892-1999《优质强筋小麦》二级优质强筋小麦标准。2013年度生产试验,7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6 538.05 kg/hm2,比对照扬麦11号增产5.99%,居4个参试品种第一位。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感白粉病,抗黄花叶病毒病。适宜在江苏省淮南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杂1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是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2A,父本是双低恢复系P10,2004年育成,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在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648.25 kg/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3.15%;成熟期比对照早2~3 d.在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925.1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5.12%,成熟期比对照早3~5 d;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饼粉)20.33 μmol/g,含油率43.34%.宁杂11号适宜于长江上游、江苏省及邻近省市种植.  相似文献   

18.
宁麦18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专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江苏省淮南片和国家冬小麦长江中下游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扬麦11号、扬麦158增加9.76%、7.80%,产量均居所有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小穗小花结实性好,每穗粒数多,综合抗病性强,弱筋品质稳定等优点.宁麦18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掌握适期播种,争壮苗越冬;合理密植,建立高产群体结构;科学施肥;加强管理,做好防病治虫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早熟、高产、抗病的小麦品种滁辐麦6号。[方法]对滁辐麦6号的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品质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滁辐麦6号是滁州市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以麦优1号为母本、扬麦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的种子用Co60-γ辐照处理,再经系统选育而成。2005~2006年安徽省区试中,滁辐麦6号平均产量为6 493.5 kg/h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9.9%,2006~2007年安徽省生产试验中,滁辐麦6号平均产量为6 633.0 kg/hm2,比对照增产7.1%,是一个熟期适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品种,适宜在滁州市、淮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结论]该研究为滁辐麦6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花1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的珍珠豆型中大果早熟花生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江苏省花生新品种鉴定试验,平均产量3 834.6 kg/hm2,比对照泰花5号增产9.6%;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378.5 kg/hm2,比对照泰花5号增产14.9%。该品种产量潜力高,熟期早,中抗叶斑病和锈病,种子休眠性强,抗旱性和抗倒性较好,品质优良,适合在江苏花生主产区尤其是淮南花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