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诗人就发现诗与画之间存在某种契合关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精神已得到广泛认可,但"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理论还鲜有人提及。柳永词绘人写景具有融画入词的特点,其艳情词类似于肖貌传神、气韵生动的人物工笔画,羁旅词犹如细致鲜丽、苍润淋漓的山水图,而都市词则像繁华富庶的民俗风情画。  相似文献   

2.
苏轼提出的"以诗为词"的创作主张,在北宋当时具有非常明显的代表性,同时这种创作主张也是其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他提出的"以诗为词"的创作主张开创了词学史上"尊体"之论,从主观上来讲这是苏轼思想自发的一种体现,从客观上业讲是传统深厚的诗歌所给予的巨大的影响力产生的结果。"以诗为词"创作主张的精义,主要体现于格律、题材、体性这三个层面。本论文主要是针对对苏轼"以诗为词"创作主张的精义做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3.
"海归"是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媒体上的一个新词,指海外归来的专家学者或球员。在"海归系"词群中,其它词都是伴随着"海归"而产生的,各个成员词的生成并非遵循着整齐划一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苏轼与张孝祥把词从"应歌"和"艳科"的小圈子中拉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完成了词的比较正统的"士大夫化",从艺术渊源和写词目的上可以看出二人在词的创作倾向方面存在着继承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正问:您是怎样理解"劳动"的?答:这问题让我有点意外。"劳动",确是一个久违的词。它很端庄,让人顿生敬意。我刚听到它,心中即一惊,我觉得我已经在朝这个词敬礼了。我想你说的劳动不会是一个中性的没立场的词,而是一种积极、诚实、有益的工作吧?过去还能  相似文献   

6.
宿爱云 《农业考古》2012,(3):187-190
对粮食作物词语命名进行考释,也就是寻求他们命名的理据。张志毅指出:"词的理据,作为词源学的一个分支,是指事物命名的理由与根据,它反映了事物命名特征和词之间的关系"[1]。张永言先生在《关于词的"内部形式"》中也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柳永羁旅行役词的四种主题模式——"浪萍风梗"式、"登高临远"式、"孤馆梦回"式、"临歧伤别"式,透视了其中的"佳人情结",归纳出两种主要表现手法——以哀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此把握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抒情规律及特色、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提出的词"别是一家",强调"诗词差异"的理论有深刻内涵。结合她的《词论》和诗词创作综合分析比较,她的"诗词差异论"主要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诗词声律有宽严之别。近体诗只分平仄,而词分五音、五声、六律和清浊轻重。二是诗词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词多以个人视角,尤其是从女子具体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出发感悟人生,多借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曲折反映社会人生问题,风格柔媚婉约。诗往往从社会视角,以志士仁人等社会代言人的身份、眼光来审视社会政治、道德问题,题旨严肃正大,风格庄重典雅。三是诗词表现手法的差异。词在表现真实情感上细入幽微,形成深婉细腻的表现手法。而诗多从宏观着眼,境界开阔,形象众多,故多用大笔勾勒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省澜沧县南岭乡的调查为基础,初步研究了当地拉祜族对于野生植物的命名模式。本次调查共记录了当地227种野生植物的拉祜名。研究结果发现:当地植物的拉祜名中无单个词的植物名,普遍为双词、三词、四词、五词等形式,但以三、四词为主。当地拉祜族植物名与通用植物种类对应关系有"一对一"、"二对一"、"三对一"、"一对多"四种关系,即除了一个拉祜名对应一种分类学意义上的植物外,也存在两个或三个拉祜名对应一种植物,以及一个拉祜名对应多种植物的现象;出现这种对应关系主要原因包括一些分类学相近的植物种类在当地拉祜名中并没有被做作为单独的种看待。这些发现具有比较重要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价值,即拉祜族命名的种与分类学的种有明显的差别,在做药用等方面植物资源利用时,应当在民族植物学调查基础上,对植物进行分类学的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10.
"然后"是一个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连词,通常被用来表示前后句之间顺承、并列、因果等逻辑关系。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然后"一词多被滥用,甚至成为部分年轻人的"口头禅",对语言交流产生了不利影响。从"然后"一词的语义及具体适用范围入手,通过对"然后"一词的滥用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探讨其对语言规范化产生的不利影响,以求达到规范口语交际,提升交流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以农村、农民、农业命名的"三农"一词,原是农业改造——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创造的一个新词。现在,"三农"又重新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新"三农"的意义亦远非旧"三农"。两千多年的《诗经》就有"乡村"一词了。南朝宋谢灵运曾有诗云:"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民国时期,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的词类问题中,"兼类"与"活用"往往有着不可回避的联系。本文从"兼类"与"活用"的界定出发,指出二者不同;又分析了二者之间存在的模糊性,指出二者相通之处;进而提出"活用"词可能向"兼类"词转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料理是汉语原创词,成为日语的基本词汇统一的餐饮、烹饪的日常用语。日语的"料理"一词,推断是由到中国学习医学的遣隋使、遣唐使带到日本,作为中华餐饮文化、中医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载体来到扶桑而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4.
青眼看金钱     
<正>提到"金钱"两个字,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似乎不是一个褒义词,因为与之相连的词大多都不是什么好词,比如金钱万能、见钱眼开、有钱能使鬼推磨等等。对于金钱,人们看它的眼神应该是用眼角的余光扫一下,配合着鼻孔中最好再喷出一点气。如果一个人直接两眼直勾勾地望过去,那就只能用"贪婪"二字描述,别无它词。  相似文献   

15.
韩语中有一系列带"■(的)"的词语,称作"X■"词。韩语的"X■"与汉语的"X的"有同亦有异,汉语的"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跟韩语的"X■"词都是通过同样的机制获得[+程度性、+性状性]语义特征的。其对应式为:韩语:X■=汉语:副+X+(的)  相似文献   

16.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的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河南的农业应该是中国农业的缩影。从2004年到2017年,中央已经连续下发了14个一号文件聚焦"三农",河南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农业农村实现了质的飞跃,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总结起来就是三个词,第一个词是"大粮仓",第二个词是"大厨房",第三个词是"大餐桌"。这"三大"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河南农业提质增效的蝶变过程,也是农民持续增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词"phubber",中文意思是"低头族"。估计有些同学对这个词非常熟悉。"phubber"来源于"phubbing",而"phubbing"一词则由"phone"和"snubbing"结合而成,指只顾低头玩手机而忽略他人感受的人。你是不是低头族的一员?如果答案是"yes"的话,你可能对下面这则新闻感兴趣。英国广播公司最近在Tarporley高中进行了一项名为"数字排毒"的有趣实验:该实验要求这所学校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词块教学理论,选取某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2个班级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班采用词块教学法,控制班则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显示,基于词块教学方法的实验班学生在作文分数和词块数量上都明显高于控制班,且词块数量和学生作文分数之间呈次高度次强相关关系(r=.508,p=.002)。实验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有效的词块教学技巧:(1)充分发挥学生同伴之间的"支架式"帮助作用;(2)兴趣引导激励法;(3)基础知识训练法;(4)模仿产出法。  相似文献   

19.
顾列铭 《百姓》2008,(6):33-35
中文"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而Weblog是Web和log的组合词。Web指world wide web,也就是互联网;log的原意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二者合在一起意为"网络日志"。  相似文献   

20.
模因论是基于这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散播在文化领域内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思想或主意。"给力"一词是自2010年产生以来,目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网络新词。本文从模因论角度对"给力"这一新词进行分析,揭示"给力"一词流行的必然性和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