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建忠 《河南农业》2007,(20):22-23
一种被称为“猪无名高热病“的疾病在我国由南向北大规模爆发流行,实际上,“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必须从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管理,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2.
猪“高热病”是以生猪高热为主要特征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的总称,诱发病原比较复杂,而且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差别。猪高热病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对养猪业的威胁很大。本文根据当地猪高热病的发生情况,详细的分析了猪高热病的发生病因,并根据病因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期降低发病率,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猪"高热病"的诊治与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和地区的生猪在高温季节都发生了以体温升高到4142℃以上,呈稽留热、厌食、皮肤发红、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2006年7月份以来,我区也自南向北发生了“高热病”,结合我区在防控生猪“高热病”的诊治与防控工作取得的效果,现将“高热病”的诊治与防控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猪"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症,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传染性疾病。夏季由于湿度增大,利于霉菌的生长,加大了猪"高热病"的发病率,要高度重视。介绍了猪"高热病"的发病机理、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笔者在猪病出珍时,常碰到养殖户的猪发生“高热病”。该病以发热、皮肤发红、耳朵蓝紫和出现呼吸道症状为特征,传染快、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不易治疗、死亡率高,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为切实做好该病防制工作,笔者凭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参考有关资料,现将猪“高热病”的流行与综合防控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热病”是由猪蓝耳病、猪瘟、猪链球菌等多种病原引起的症候群。以呼吸困难,高热、食欲下降,粪便干硬,皮肤潮红,两耳发绀。股内侧皮肤上有紫色小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该病因病原复杂.所以临床上称为“无名高热病”。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明猪“高热病”的病原特点及发病规律,收集河南豫北地区2007年9月至2010年10月15个县(市)189个不同规模猪场及农村散养户1 381份猪“高热病”病料样本,采用PCR或RT-PCR方法并结合细菌培养技术进 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除7份样本检测结果呈阴性外,共检出猪监耳病病毒( PR RSV)阳性1 202份,猪圆环病毒(PCV-2)阳性1 199份,猪流感病毒(SIV)阳性995份,猪瘟病毒(CSFV)阳性20份,附红细胞体(E.suis)阳性316份,副猪嗜血杆菌(Hps)阳性758份,大肠杆菌(E.coil)阳性1 248份,巴氏杆菌(PM)阳性18份,沙门氏菌(SE)阳性38份,检出率分别为87.04%、86.82%、72.05%、1.45%、22.88%、54.89%、17.96%、1.30%和2.75%;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豫北地区猪“高热病”发病率比2008年上升了115.71%,而2010年前3季度较2009年同比下降42.88%,河南豫北地区猪“高热病”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引起,不同年份的流行特征也不同;此疫情秋季发病率最高,对哺乳仔猪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规模化猪场的危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下期要目     
周开锋 《油气储运》2007,26(6):19-19
最近,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组织省内外猪病专家,就“猪高热病”进行了研讨。专家们一致呼吁,各地猪场一定要高度重视,严密控制预防。  相似文献   

9.
猪“高热病”主要症状是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粪干,尿黄,呼吸困难,喜伏卧,患猪皮肤发红,耳部发绀,  相似文献   

10.
科技简讯     
《油气储运》2007,(6):13-14
我国猪“高热病”研究获重要进展,禽流感疫苗研究领域有突破,阿根廷克隆奶牛能“产”胰岛素,临邑孵出“洋鸭子”瑞典研究发现母鸡后天习性可以遗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因其临床症状以高热最明显,称“高热病”或“无名高热病”,让兽医工作者措手不及,怀疑是病毒性病(猪瘟、猪流行性感冒、蓝耳病等),弓形体病等,以抗病毒药、磺胺类药物治疗,收效甚微,该病发病死亡率达90%以上。该病的流行对养猪业、肉品安全、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分析防控治疗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胡钧 《新农业》2009,(6):32-34
2006年6月以来,安徽、江苏、江西、湖南等地发生了猪的"高热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变异的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是猪"高热病"的病因;病毒、细菌、寄生虫混合或继发感染是死亡率上升的原因;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亓加梅 《当代农业》2009,(14):42-43
猪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症.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以及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猪"高热病"的发病特征、临床主要症状、病理解剖变化,结合兽医临床工作经验,提出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猪"高热病"的技术措施及防治效果,以期降低该病的死亡率,为养猪生产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5.
从2006年5月底开始,某些地区猪场的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猪无名高热病”,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猪高热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亓加梅 《农家致富》2009,(14):42-43
猪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症.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以及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生猪“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症,是一类以生猪持续高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的统称,主要发生在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或废绝、嗜睡、呼吸困难、喘气、便秘,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18.
张洪 《吉林农业》2013,(3):225-225
从2006年夏季开始,发生了一场几乎波及全国的"猪高热病",给许多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造成了重大损失,华南一些密集的养猪基地流行一种以高热、厌食、嗜睡等为主要症状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猪高热病,随后疫情迅速蔓延到了华东、中南地区,但这次疫情中,在基层防治工作中存在较大的误区,防治措施不得力,因而无法控制疫情,致使猪高热病继续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9.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疫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常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2006年夏秋季节,我国不少地区发生的猪“高热病”疫情,后经专家研究论证,为区别一般蓝耳病,正式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同时,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控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0.
自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07年4月以前称猪“高热病”)流行以来,广大兽医丁作都在积极筛选有效的临床防治药物。从2007年6月起,笔者在利用多种西药治疗该病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转而试用中草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