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分析重庆烤烟品质特征的年际变化及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对12个产区5年的245个烤后烟叶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2010年和2011年最高;而总氮、烟碱和氯含量以2010年和2011年最低;中上部叶钾含量呈逐年递减趋势。糖碱比仅以上部叶较适宜,而氮碱比则以下部叶较适宜,3个部位的钾氯比均高于适宜范围。3个部位烟叶的感官质量均有逐年改善的趋势。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下部叶的刺激性与总氮含量呈正相关;甜度与总氮含量呈负相关;香气量与氯和糖碱比呈负相关,与氮碱比呈正相关。中部叶的刺激性与烟碱含量呈正相关,与钾含量呈负相关。香气质呈现随还原糖和钾的增加而改善、随总糖的提高而降低的趋势;柔细度与烟碱呈负相关,与钾、氮碱比和两糖差呈正相关;杂气随糖碱比呈正相关,与氮碱比呈负相关;甜度随糖碱比增加而增加。上部叶的刺激性随烟碱和糖碱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浏阳烟区不同年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年份浏阳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浏阳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均存在较大的变异。烟碱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1.47%,较不稳定;蛋白质的变异系数最小为6.06%,比较稳定。(2)浏阳烟叶的总糖、还原糖、烟碱、蛋白质、钾、氯、糖碱比和钾氯比的年度间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浏阳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年度间较稳定。浏阳烟叶的总氮和氮碱比年度间的差异显著,年度间变化较大。(3)浏阳烟叶钾氯比适宜,总糖含量较高,但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偏高、糖碱比和氮碱比较低。因此,控制上部叶烟碱含量,协调糖碱比和氮碱比是今后浏阳烟叶品质改良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
利用湖北烟区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20年0 cm地表温度数据和16个产烟县2005—2020年烤烟化学成分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了湖北烤烟生育期地表温度日较差(简称地温差)变化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温差对湖北烤烟化学成分影响显著。除伸根—团棵期外,湖北烤烟生育期的地温差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鄂西南的兴山和秭归,鄂西北的竹山和南漳下降趋势最显著。相较于湖北烤烟的上部叶和中部叶,下部叶各化学成分的离散程度最大,空间差异显著。湖北烤烟地温差大田期、旺长期和成熟期的突变年份分别为1974年、1973年和1979年,突变之后的地温差的下降趋势更为显著,且未来进一步缩小的地温差将引起烟叶的烟碱、还原糖和总氮含量减少,总糖、钾、氯、钾氯比、氮碱比、糖碱比和两糖比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普洱景谷2011—2014 年有机烟为材料,分析景谷地区有机烟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旨在为当地有机烟叶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1)景谷地区有机烟叶糖含量普遍较高,但相对稳定;烟碱、总氮、钾离子、氯离子在不同年份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异。(2)总糖、还原糖、氮碱比在年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钾离子和钾氯比在年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烟碱、氯离子、糖碱比、两糖差在年度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2012 年有机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UI)在4 年中最高,其次是2013 年,2011 和2014 年烟叶可用性相对较差;不同部位有机烟叶CUI 表现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烟叶CUI 的变异程度以下部叶最大,其次是中部叶,上部叶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5.
张家界市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集了张家界市6个典型产烟乡镇的B2F、C3F、X2F三个等级烤烟样本90个,测定了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含量,分析了张家界市烤烟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张家界市烤烟总糖、还原糖、总氮、氯含量都处于合理水平,烟碱含量略偏高,上部烟叶钾含量略低。主要化学成分年度间差异显著,县际间和乡镇间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将张家界市6个典型产烟乡镇分为高糖高钾和低糖低钾2个类型。  相似文献   

6.
施肥与打顶对不同生态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施肥量与打顶对不同生态点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在云南楚雄、弥渡、南涧、祥云进行了施肥量(72kg/hm2、90kg/ hm2、108kg/ hm2)与打顶(扣心打顶、中心花开打顶、盛花期打顶)试验,结果表明: 总糖、总氮、烟碱、蛋白质、钾含量不同生态点差异显著。最佳施肥量与最佳施肥量-20%处理比较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与最佳施肥量+20%处理比较差异显著。扣心打顶、中心花开打顶、盛花期打顶处理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含量,相互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扣心打顶、盛花期打顶处理烟碱含量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与中心花开打顶比较差异显著。烟叶部位间总糖、还原糖比较差异极显著,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总氮含量中部叶、下部叶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与上部叶比较差异极显著。蛋白质含量烟叶部位间比较差异极显著,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钾含量烟叶部位间比较差异极显著,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钾受施肥措施、打顶措施影响小,遗传稳定性高。蛋白质受环境条件及施肥措施、打顶措施的影响最小,烟碱受环境条件及施肥措施、打顶措施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福建武平典型烤烟产区烟叶品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阐明福建武平烟区烤烟的内在质量特征、改善和稳定其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和提高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以福建武平典型烤烟产区‘云烟87’主栽品种C3F初烤烟叶为试验材料,分析研究该烟区烟叶理化特征及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武平烟叶开片度和叶片厚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有8个乡镇中部烟叶的开片度已接近或达到40%的优质烟叶标准;武平县各乡镇中部烟叶总氮、钾和氯含量及钾氯比、氮碱比存在极显著差异;极高的钾含量、偏低的氯含量和适宜的烟碱含量是武平烟区烟叶最显著的特征。不同质地和pH土壤种植的烟叶香气质、杂气和余味3个感官评吸质量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沂蒙丘陵生态区蜜甜焦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对感官质量的影响,选取2020年山东潍坊、临沂、日照产烟区176份典型代表性烤烟样品(包括下部烟X2L、X3L、X2F、X3F,中部烟C2F、C3F、C2L、C3L,上部烟B2F、B3F、B2L、B3L),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指标的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简单相关分析显示,燃烧性与总烟碱和两糖差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淀粉、还原糖和钾含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灰分与还原糖和氯、两糖差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刺激性与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显示,总烟碱与浓度、劲头呈正相关,氮碱比与浓度、劲头呈负相关,氯与刺激性、余味呈负相关。综上,总烟碱、氮含量、氯含量是影响沂蒙丘陵生态区烤烟感官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对烤烟的施用效果。通过盆钵模拟培养试验,分析了稻草秸秆分别配施化肥和含不同微生物优势菌种的腐熟剂后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化学成分及协调性的变化,研究了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显著提高烤烟茎围、最大叶面积、生物量、烟叶产量及中上等烟叶比率。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提高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从而降低上部烟叶的刺激性、苦味及辛辣等烟气劲头,改善评吸质量;同时,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显著提高中部烟叶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但氮碱比、糖氮比及糖碱比变化不明显,对烟叶的化学协调性影响不显著;此外,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提高下部烟叶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及增加糖氮及糖碱比,有利于增加下部烤烟的香气量,减轻烟叶杂气。采收期烤烟农艺性状和生物量间及不同部位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与协调性指标间的主成分区组表明,稻草秸秆分别配施细菌+真菌和细菌+真菌+放线菌为优势菌种的腐熟剂,对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烤烟生物量和烟叶产量及改善化学成分和协调性无明显差异。因此,稻草秸秆配施含不同微生物优势菌种的腐熟剂能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合理上、下部...  相似文献   

10.
湖南不同生态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集了湖南省3个生态区宁乡县、宁远县、桑植县的B2F、C3F、X2F三个等级烤烟样本54个,测定了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含量,比较了其生态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表现为宁远县>宁乡县>桑植县,总植物碱含量表现为桑植县>宁乡县>宁远县,总氮含量表现为桑植县>宁远县>宁乡县,氯含量表现为宁远县>宁乡县>桑植县,钾含量表现为宁乡县>宁远县>桑植县;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氯、钾含量生态区间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湘南烟区与湘西北烟区差异大,湘中烟区与湘南烟区化学成分较接近。  相似文献   

11.
烤烟几种主要化学成分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肖炳光  朱军  卢秀萍  李永平  白永富 《作物学报》2005,31(12):1557-1561
本文以14个烤烟品种(系)及其配制的41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进行烟叶化学成分的遗传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碱主要受加性主效应控制,总糖、还原糖、两糖差、总氮、蛋白质、氧化钾受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影响最大。没有一个参试亲本和杂交组合同时在两糖差、烟碱上表现负向效应,而在氧化钾上表现正向效应。性状相关分析表明,总氮、烟碱、蛋白质这类含氮化合物之间呈正向表现型相关、基因型相关和加性遗传相关,而与总糖、还原糖呈负向表现型相关、基因型相关和加性遗传相关。两糖差、烟碱、含钾量之间各相关系数较小或无显著相关,可以通过广泛配制组合或推广大后代群体同步减少两糖差,降低烟碱,提高含钾量。  相似文献   

12.
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关系,在楚雄进行了施肥量(72kg/hm2、90kg/hm2、108kg/hm2)与留叶数(15片、18片、21片)两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茎围、节距、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株患白粉病及赤星病机率增加,病情指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增加;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增大;上部烟叶的总氮、烟碱含量增加,糖碱比变小。随留叶数的增加烟株封顶株高增高、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增加,但上等烟比例减少;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减小;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降低,糖碱比变大;烟叶化学成分趋向不协调。因此不能盲目增加施肥量与留叶数,以施肥90kg/hm2、留叶18片的处理化学成分最协调。  相似文献   

13.
不同采收方式与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和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提高上部叶的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了上部烟叶采用常规采烤(T1)、一次性采烤(T2)和带茎砍烤(T3)等3种方法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上部叶带茎砍烤能明显提高上部烟叶的水溶性总糖、还原糖、钾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降低总氮和烟碱含量,但对氯含量的影响不大;一次性采收(T2)的效果介于带茎砍烤与常规采收之间。(2)上部叶带茎砍烤有助于提高质体色素的降解程度,其新植二烯含量是对照的1.61倍,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是对照的1.29倍。(3)上部叶带茎砍烤对非质体色素的降解有较大促进作用,其茄酮、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物和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等含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28.64%、28.94%和31.79%。因此,带茎砍烤使上部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提高了上部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加了上部叶的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氮素形态下烤烟成熟期叶片组织结构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成熟期烟叶的组织结构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的烤烟,其叶厚、上表皮、叶肉组织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每个处理在不同的成熟期降幅各不相同。在适熟阶段,NH4+-N 50%+NO3--N50%处理下的叶片厚薄适中,有利于烘烤和烟叶品质的提高。在不同的成熟期,3个不同氮素形态处理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叶绿素的含量都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其降幅从定长到初熟和从适熟到过熟的过程中值较大。这一结果为烟叶生产实现优质适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烤烟多功能叶面肥对烟草生长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自制的新型烟草多功能叶面肥“烟博1号”(FFF1)和“烟博2号”(FFF2)喷施对烟草生长及品质影响。研究表明:在烟株生育期内喷施2种多功能叶面肥2~3次,均能显著地促进烟苗生长发育,提高了烟叶还原糖和钾的含量,降低了氯离子含量、烟碱含量及总氮含量,使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对改善烟叶品质有良好的作用,以“烟博2号”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菜籽饼肥对邵阳烟叶品质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解决邵阳烟叶香气量不足、香气质差的问题,提高邵阳烟叶质量,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大田条件下不同菜籽饼肥用量对烟叶品质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目前邵阳推行的施肥方式下,施用饼肥375 kg/hm2饼肥,可以有效促进烟叶开片,改善烟叶内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降低烟碱含量,提高烟叶的油份、色度,改善烟叶组织结构,提高烟叶感官评吸的质量档次,并提高产量约30~150 kg/hm2,提高产值2250~3000元//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符合河池烟区生态环境的微生物菌肥,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施用方法微生物菌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烟草主栽品种‘K326’为试验对象在河池市南丹县开展微生物菌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以移栽时和移栽后10天灌根的施用方式对烟草的产质量提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叶长和叶宽等相比对照均显著提高;能够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产值;能够显著改善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指标和外观质量,提高各部位烟叶氧化钾含量,提高上部烟叶烟碱含量,使烟叶中化学成分更加协调。3种微生物菌肥以移栽时和移栽后10天灌根在河池烟区烟叶生产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与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HY-9-7’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与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烤烟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留叶20片>留叶18片>留叶22片,各处理差异显著;烤烟产值随着施氮量及留叶数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N、K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烟碱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提高。(3)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K、烟碱含量均随留叶数增加而下降。(4)施肥量和留叶数的交互效应对烤烟产量、产值以及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外源赤霉素对旱区烤烟叶片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西旱区,利用田间试验,进行了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烤烟叶片生长和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打顶当天喷施适当浓度的赤霉素,可增大烤烟上部和全株叶面积,尤以喷施20mg/kg的处理效果最好,烤烟产量构成因素较为优化,明显降低上部烟叶厚度与烟碱和游离烟碱含量,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稳定NO2-含量,并使上部和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具有较好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